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小神农中药介绍之胖大海胖大海(拉丁学名:SEMENSTERCULIAELYCHNOPHORAE),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lychnophora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2~3cm,直径1~1.5cm。先端钝圆,基部略尖而歪,具浅色的圆形种脐,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的干缩皱纹。外层果皮极薄,质脆,易脱落。中层果皮较厚,黑褐色,质松易碎,遇水膨胀成海绵状。断面可见散在的树脂状小点。内层果皮可与中层果皮剥离,稍革质,内有2片肥厚胚乳,广卵形;子叶2枚,菲薄,紧贴于胚乳内侧,与胚乳等大。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1]
产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4~6月果实成熟开裂时,采收种子,晒干用。多用于泡茶,可以起到降血压、润喉化痰的作用。中文学名:胖大海拉丁学名:ScaphiumwallichiiShott&Endl别称: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五桠果亚纲目:锦葵目科:梧桐科属:苹婆属种:胖大海分布区域:分布于越南、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等国。性味:味甘;淡;性凉归经:肺经、大肠经形态特征椭圆状披针形的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10~20cm,宽6~12cm,全缘或前端3浅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杂性同株;花萼钟状,深裂。船形的骨朵果1~5个,着生于果梗,长可达24cm。种子椭圆形至倒卵形,深褐色,种皮脆而薄,浸水后膨大成海绵状,内含丰富的粘液质。胖大海落叶乔木,高可达40m,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宽6~12cm,通常3裂,全缘,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杂性同株;花萼钟状,深裂;雄花具10~15个雄蕊;雌花具1枚雌蕊。骨朵果1~5个,着生于果梗,呈船形,长可达24cm。种子棱形或倒卵形,深褐色和土黄色。该品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2~3cm,直径1~1.5cm。两端钝圆,基部略尖而歪,具浅色的圆形种脐,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的干缩皱纹。外层种皮极薄,质脆,易脱落。中层种皮较厚,黑褐色,质松易碎,遇水膨胀成海绵状。断面可见散在的树脂状小点。内层种皮可与中层种皮剥离,稍革质,内有2片肥厚胚乳,广卵形;子叶2枚,菲薄,紧贴于胚乳内侧,与胚乳等大。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2]
泡在水中会膨胀起来,因而名为胖大海。生长习性用于肺热、肺燥咳嗽风热犯肺或邪热壅肺而引起的咳嗽、咯痰,痰色黄、质黏;燥邪伤肺、肺失润降或肺阴不足能致干咳少痰、无痰。胖大海既能清肺热又能润肺燥,故可用于治疗肺热或肺燥咳嗽。但胖大海的这一作用并不显著,须配伍其他药物,如配伍清肺止咳药黄芩、鱼腥草、芦根等,用于肺热咳嗽;配伍天花粉、天麦冬、枇杷叶等,用于肺燥咳嗽。用于大便干结胖大海为寒凉之品,又归于大肠经,具有清肠通便的作用,故可用于大肠热积引起的便秘、排便不畅。但胖大海的通便之力不强,只适用于轻症,且须配伍其他泻下药同用。毕竟药性寒凉,多用会损伤人体阳气,尤其会引起脾胃功能损伤,而出现腹痛、腹泻等副作用。因此,服用胖大海当见效就收,不可当作保健饮料或茶水长期饮用。有些人素有脾胃虚寒,表现为食欲减低、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等,当慎用胖大海。另外,女性经期也当慎用。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避风的平地或坡地的砂壤土、黄壤土和砖红壤土,先砍掉灌木、杂草,挖除树根后便可种植。①种子繁殖。采摘种皮呈黑褐色,表面具有明显皱纹的成熟种子,播于洁净的砂床上,点播,种子之间距离约3厘米。播后用沙盖种,再用稻草覆盖畦面,浇透水,并保持畦面湿润。待出芽后,便可移入营养袋育苗,供育苗的营养土,为土与腐熟的牛粪,按3∶1的比例,或与堆肥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播种后需遮荫、保湿,待苗长出新根后,可逐渐减少荫蔽,苗高30~50厘米时便可定植于大田。②空中压条繁殖。选取已木栓化的枝条,在距离顶端20~30厘米处,进行环剥,环剥的宽度约3厘米,深度至木质部为止,并轻刮去形成层,以防剥口愈合。环剥后约经1~2天,待伤口稍干后,用湿椰糠或稻草裹湿泥包在伤口周围,再用塑料膜包裹,约经2个月左右便长出新根,新根若已开始木栓化时,便可将枝条剪下假植于沙地中,或直接定植于大田,成活率可达80%以上。定植春、秋两季均可定植,选阴天或下雨天定植成活率高。行株距为4米×4米,每亩种41株,挖长、宽、深各50厘米的种植穴,每穴施腐熟牛栏粪或堆肥15~20公斤,与表土混匀后,将苗去掉营养袋放在穴中,覆土厚约20~30厘米,浇透水,遮荫。待小苗成活后,可逐渐去除荫蔽物。①施肥。当定植后一年内,每季度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2公斤,腐熟牛栏粪或堆肥800~1000公斤,采用穴施,施后再覆土。②摘顶。在胖大海定植后1年,株高已达1米左右,便可摘顶进行矮化栽培。方法是用枝剪或芽接刀,在距离生长点约2厘米处剪断,大约经14~35天,便抽新的分枝,留分枝2~3条,待其连续抽梢2~3次后再进行第二次摘顶,一般连续摘顶3次,便达到矮化的目的。茯苓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中文学名茯苓
别
称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界植物界门担子菌门
纲伞菌纲目多孔菌目科多孔菌科属茯苓属种茯苓分布区域安徽、云南、湖北等地采收时间7~9月采挖用量10~15g毒性无毒贮藏置于燥处,防潮入药部位真菌的干燥菌核。性味味甘、淡,性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禁忌阴虚火旺者忌服。炮制方法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生理特性1、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2、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3、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产地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相关论述1、《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