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墨子》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墨子》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墨子》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墨子》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墨子》主讲教师:刘兴林2/18/2025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2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春秋时期政权文化下移,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诸侯异政,百家异说。2/18/2025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2/27

先秦诸子散文语录体阶段,《老子》深邃,《论语》雍容,《墨子》质朴,《孟子》雄辩,反应了古代说理文成长,对后世散文产生过深远影响。2/18/2025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3/27

本章阐述四部子书(亦称经典):

老子与《老子》孔子与《论语》墨子与《墨子》孟子与《孟子》《论语》《孟子》属于儒家十三经《老子》是道家经典(《道德经》)《墨子》被视为墨家经典(《墨经》)2/18/20254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4/27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2/18/2025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5/27墨子与墨家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学家派创始人,战国早期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附有墨子传24字。墨家学派人数众多,主持正义,不畏艰险,有严密组织,宗教色彩颇浓,与儒家并称显学。2/18/20256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6/27墨家后学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成几派,其中一派著有《墨辩》,发展了墨子逻辑思想,是后期墨家主要派别。另一些墨家后学则推行墨子宗教思想,演变成为游侠。墨家学派战国末期衰微,汉代以后后继无人,销声匿迹。2/18/20257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7/27《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霍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无须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2/18/20258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8/27《汉书·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2/18/20259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9/27《墨子》《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有是墨子本人所著,有是弟子统计整理墨子言论而成,有是墨家后学所写。2/18/202510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0/27《墨子》墨子和《墨子》从来不受重视,从来极少有些人研究,这是因为:第一,墨家讲平等,封建统治者不接收;第二,墨文缺乏文采,封建文人不观赏。2/18/20251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1/27《墨子》

司马迁将墨子传附于《孟子荀卿列传》末尾,只有二十四字。清代孙诒让作《墨子闲诂》,并补墨子传记,始作系统解读。2/18/20251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2/27《墨子》书影2/18/20251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3/27十大主张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关键思想:兼爱爱无差等2/18/202514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4/27兼爱非攻“兼爱”是《墨子》关键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爱,与儒家强化等级差异相对,更含有平民意识。“兼爱”用于国与国之间关系就是“非攻”,即反对进攻性战争,但支持、参加而且擅长防御性战争。2/18/20251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5/27尚贤尚同“尚贤”即任人唯贤,以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尚同”是对“尚贤”发展,提倡国家政治和道德标准统一。这两大主张与儒家、法家基本相同。2/18/202516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6/27节用节葬“节用”是指节约活人生活用度,“节葬”是指节约死人丧葬费用。司马迁概括墨子思想,只说“善守御,为节用”,认为墨家过份崇尚节俭,但强本节用乃是人给家足之道,值得重视。

2/18/202517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7/27天志明鬼墨家相信天意志和鬼神存在,折射出对现实社会强权主体怀疑,既不一样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也不一样于庄子等用神话传说说哲理艺术表现。2/18/202518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8/27非乐非命“非乐”即反对儒家礼乐制度,是“节用节葬”主张延伸。“非命”与儒家所谓“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相对立,认为人为努力能够改变天命安排。2/18/202519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19/27墨文格调《墨子》产生于战国前期,但成书较晚,因而体例较复杂。有战国早期对话语录体,有战国中期论辩文,也有战国晚期完整专题论文,文体反应了先秦诸子散文成长全过程。《墨子》散文大多能够以题概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2/18/202520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20/27墨文格调

一是逻辑推理严谨,明确三表法、类推法,含有很强说服力,首创中国古代形式逻辑利用和阐述,同时首开论辩散文之先河。2/18/20252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21/27墨文格调二是通俗流畅,说理透彻,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崇实尚质,与孔子所谓“辞达而已”、“文质彬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审美标准相对立,表达了墨家特有文章审美情趣。2/18/20252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22/27《非攻》推理循环三段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全文三段,分别从亏人(损人利己)轻重、杀人多少和黑白甘苦之辩角度展开推理叙述。每段内部先归纳,后演绎。归纳是得出并巩固大前提,演绎是提出小前提,最终反问句就是结论。2/18/20252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23/27《非攻》推理一层:窃桃李亏人——亏人不义——非之罚之;二层:攘人犬豕鸡豚亏人——不仁兹甚——罪益厚;三层:取人马牛亏人——不仁兹甚——罪益厚;四层:杀人取戈剑亏人——不仁兹甚——罪益厚。2/18/202524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24/27《非攻》推理以上四层推理巩固结论,是归纳推理;以下第五层演绎到攻国问题:攻国亏人愈多——不义兹甚——罪益厚。然不知非,从而誉之——是不明是非。2/18/20252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25/27《非攻》推理杀一人→一重不义→一死罪↓↓↓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