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丽江市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丽江市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丽江市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丽江市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丽江市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考试结束前丽江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试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0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建筑分布图,该聚落遗址是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考古发现该聚落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且差别不大。这反映了()A.母系氏族公社的生产力水平状况B.中国大地上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C.中华文明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D.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2.下表是两汉各区域市场面积、人口、商业都市一览表,该表反映出当时()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平均每商业都市面积人口面积区域市场人口商业都市(平方公里)关陇市场巴蜀市场96931589694866618494248040长安、姑臧成都48465733309248969484248040陶、洛阳、邯郸、蓟、淮阳、涿、温、荥阳、阳翟、平阳、轵、扬、临淄关东市场楚越市场8946493158408414461202688192429545合肥、番禺16824072403442065886A.丝绸贸易沿线商业都市最先崛起C.关东地区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区域经济基础影响商业发展水平D.南北方商业市场发展趋向平衡3.魏晋时期,皇帝对高门子弟多有倚重,部分望族相继掌权把持朝政;而到了南北朝,各。这一变化()A.满足南方经济开发的需要C.保障了政治的稳定B.体现了士族衰落庶族崛起D.源于民族交融加强4.宋代文献中佃客“舍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择其所利而居之”等记载甚多。仁宗时文彦博说:“不数年间,租佃之户或退或逃……”。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诏书曰:“佃客多是贫……)A.佃客享有迁徙自由权利C.政府厉行重农政策B.阶级矛盾日益凸显D.自耕农成为农民阶级主体5留下了大量的“雨雪粮价折价等诸多信息。康熙时期具有密折奏事之权的地方督抚大员基本都要奏报地方雨泽,否则就要受到皇帝的申饬。这一举措旨在(A.强化对官僚的控制)B.完善地方监察制度D.直接广泛获取信息C.关注地方秩序稳定6.据《山西外贸志稿》记载:清光绪年间,山西省交城县是有名的毛皮集散地,毛皮加工业发达。其中“交字毛”品质优良,出产量大,蜚声海外。洋行及买办纷至沓来,竞相搜购攫取,将收购的大量皮毛输往天津口岸出境。这说明该地区()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C.传统手工业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B.经济形态发生转变D.商品结构的多元化7.近代绅士们积极探讨中国文化与西方的关系,王韬和郑观应把西学的技艺归为“器,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把中归为更有价值的“道;张之洞提出更为有力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这两种主张(A.唤醒民众救亡图存)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C.秉承中体西用理论D.隐含变革图强思想8.1943之。1945节、爱国思想。这说明()A.史学研究者必须紧跟时势变化,不断调整研究方向B.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C.史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实,经世致用D.历史研究应以精密考证为基础,重在价值评判9“随着1994面档案的逐步披露,历史逐渐形成了轮廓——1964年前后,美国确实制定了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的计划,引起了中国的高度警惕;1969年苏联高层中确实存在对中国实施)A.改善中苏关系,缓和外部环境C.转移工作重心,实行对外开放B.进行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力量D.推进土地改革,争取人民支持10.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至此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致富”的途径和方式不再限于“体力劳动,并扩展到“体力劳动以外的技能、经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一变化表明()A.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思想解放B.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D.改革实践不断对理论提出要求11)A.体育活动促进罗马国家发展C.法律保障自由人的体育权力B.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D.体育比赛只有自由人才能参加12历史试卷·第3页(共8页)是重要的调味品。据统计,16世纪末期英国每年人均消费蔗糖400—500克,到17世纪增加到约2000克,18世纪则急剧增加到7000克。上述变化主要得益于()A.机器生产的广泛运用C.甘蔗在英国引种成功B.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D.金银价值的大幅下跌13.18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主张开明专制,声称自己不过是国家的第一奴仆,国家利益是君主的法则,这条法则是不可违背的。他甚至还命令说,如果他被敌方俘虏,普鲁士不应为他的获释作任何牺性。这反映了()A.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C.启蒙时代社会的进步B.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D.法律至上观念的传播14.1836—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爆发宪章运动,1859年伦敦建筑工人大罢工,德国、法1864当时()A.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C.第一国际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B.工人开始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D.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已失去民心15.分析下图的变化。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消长C.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冲突B.美苏冷战在文化领域的对抗D.社会主义国家有显著的成就1621多元文化的群体激烈竞争,这说明(A.多元文化格局发生变化)B.全球化损害了西方国家D.单边主义影响西方政治C.移民改变各国文化传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大题,共52分。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1714分)材料一凝聚,出现以君权为核心、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的中央集权组织结构及其运作模式,以公建设与社会政策措施。材料二设、治理目标设计、治理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有新发展。—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卜宪群《先秦秦汉国家形态和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国家结构不断“向内凝聚”的主要表现。(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并8分)1814分)历史试卷·第5页(共8页)材料一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6分)历史试卷·第6页(共8页)1912分)材料一美国建国后便产生了“农业立国”和“工业立国”之争。其中,汉密尔顿的“工业立国须的原料等。通过1790年专利法,明确规定“保证发明家对于其发明在一定期限内享有专利权,以奖励科学的进步。”积极修建公路,开凿运河,加快商品的运输速度。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扶植、帮助民族弱势工业的发展壮大。“工业立国”战略犹如指路明灯,引导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摘编自张兵《略论美国“工业立国”赶超战略》材料二英国工业化进程中,执政党牺牲了成本校大、经济利益较少的农业部门,把农……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1801年,1.1%最富有的人取得国民收入的25%;到1867年,2%的最富有者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一座座以煤作为燃料的大工厂连续不断排放出的各种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地伤害着经常呼吸被污染空气的人们的健康。19世纪后期,英国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就是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摘编自刘俊俊《英国工业化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材料三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据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1战略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26分)历史试卷·第7页(共8页)2012分)材料的“人民性,坚定贯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的理念,高度注重对公共权力的监—摘编自江必新《法治建设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12分)历史试卷·第8页(共8页)丽江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历史参考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A92B10D3B11B4A12B5C13C6C14A7D15A8C16DB1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代表,距今约7000-5000年,这一时期处于母系氏族时期,聚落的出现,说明了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A项正确;中国大地上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是在龙山文化时代,这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材料涉及时期是在仰韶文化时期,时空均不符合,排除B材料“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且差别不大”可知,这一时期贫富差距不大,私有制还未产生,因此“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说法不符史实,排除C河流域,排除D项。故选A项。2BBACD3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而到了南北朝,各‘不肯假权与人’”时期,士族门阀的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凭借家族的文化和门第,把持了朝政,形成了一种贵族化的政治形态。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皇权的振兴,士族的政治特权逐渐被削弱,皇权开始集中,不再与门阀“共天下”,体现了士族衰落庶族崛起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朝时期,君权的加强,主要涉及政治领域,与南方经济开放联系不大,排除A项;保障了政治的稳定”的说法绝对化,夸大了南北朝君主的权力,排除C项;“南北朝皇权的加强主要源于士族庄园经济的衰弱,以及寒门小地主阶级的发展,与民族交融加强联系不大,排除D项。4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择其所利而居之”“租佃之户退佃”的现象文献记载甚多,这反映了宋代佃客较普遍地享有迁徙自由和退佃权利,人身依附关系大为松弛,A项正确;材料中有提到佃客因为贫困而逃离的情况,建议对佃客加以宽恤,但没有进行对比,不能直接反映阶级矛盾日益凸显,排除B重农政策,排除C对比,排除D项。故选A项。5.C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中国社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降水的多少、是否应时等都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收成,进而影响到社会安稳,为此,统治者都非常关注降水的情况,C项正确;这一举措的主要A排除B项;“直接广泛获取信息”并不是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6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洋行和买办将收购的毛皮由天津港出境,这说明该地区毛皮加工与世界市场关系紧密,CA发生转变的论断,排除B货、生产原料和消费品等,排除D项。故选C项。7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王韬和郑观应为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虽然认为中学更有价值,也看到学习西方技艺的重要性。张之洞是洋务派人物,虽然以封建制度为基础,但目的是引进西方技术以挽救国家颓势。二者都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天朝上国观念,隐含变革图强的思想,D项正确,排除B项;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后,由思想家严复喊出“救亡图存”的口号。且材料中未涉及对民众的态度,排除A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为引领,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封建统治危机,不是王韬和郑观应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8C据材料“1943年“事变后,颇趋重实用“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表彰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可知,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史学研究的方向更注重实用,强调有意义的史学,发掘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气节,唤醒民众,CAABBD证而已表明历史研究不能只注重精密考证,关键在于正人心,弘扬民族气节、爱国情怀。故D项错误。9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64年前后,美国制定了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的计划,1969年苏联高层存在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见,说明在60年代中国面临美苏的威胁,结合所学经济建设的史实可知,对此中国进行三线建设,增强国防能力,故选B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改善,排除A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我党工作C项。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0D【解析】据材料“中央提倡在新闻宣传中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中央在社会舆论上对致富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新宣传,说明致富理论的创新是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故选D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可知,其体现的是中央在宣传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能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说明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排除A代替‘劳动致富‘可知,其改变的是一种社会致富途径思想,而非革命观念,排除B项。据材料“改革开放初期可知,这一变化是时间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1984仅凭借“初期无法确定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已经推行,另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而材料仅仅强调了中央宣传新的致富途径和方式,无从推断该提倡是否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排除C项。11B【解析】早期罗马国家的少年们练习多种竞技性运动,与早期的对外扩张、军事发展的需要相关联:在公开竞赛中因厮打、混斗或拳击导致的杀人行为,如果是自由人参总的来看,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B选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体育活动对罗马国家发展的具体促进作用,这个选项属于无中生有的推断。因此,A选项不正确。C选项,只包含了乌尔比安论述这部分信息,片面了,C选项不正确。D选项过于绝对,D选项不正确。12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16世纪末期英国每年人均消费蔗糖400—500克,到17世纪增加到约2000克,18世纪则急剧增加到7000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甘蔗得到大面积种植,甘蔗产量增加,使得价格下降,英国甘蔗消费大幅增加,B项正确;机器生产的广泛运用是在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金银价值下跌与甘蔗消费增加关系不大,排除C项;英国并未大面积种植甘蔗,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8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主张开明专制,声称自己不过是国家的第一奴仆,国家利益是君主的法则”和所学可知,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民主思想开始向专制的封建思想发起进攻,要求对现有的封建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资产阶级希望能够通过拥护封建君主、打压宗教势力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沙俄、普鲁士王国等国家君主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从而建立起了所谓的"开明专制制度",进行了各种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C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统一,排除A律对君主权力的限制,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排除B至上,排除D项。故选C项。1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19“英、法、德、意等国相继建1864来成立了第一国际”可知,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加剧,AB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15A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二战时期美国视苏联为反击法西斯的朋友,而冷战时期则视苏联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敌人,引起美苏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即影响国与国关系的根本性因素为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消长,故选A战后美苏对抗,“美苏冷战在文化领域的对抗”片面反映题意,排除B项;二战时期美苏之间也存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冲突,但两国仍然合作,排除C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与社会主义国家有显著成就无关,排除D项。16D【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21世纪以来西方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呈现扩大趋势,他们排斥全球化,甚至在国家政治大选中有激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