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技术标准 第3部分:弱电(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技术标准 第3部分:弱电(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技术标准 第3部分:弱电(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技术标准 第3部分:弱电(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技术标准 第3部分:弱电(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技术标准第3部分:弱电TechnicalstandardfequipmentPart3:weXXXX-XX-XX发布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技术标准第3部分:弱电TechnicalstandardfequipmentPart3:we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立项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渝建标〔2021〕31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运营维护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弱电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基本规定;4信号;5通信;6自动售检票系统;7技术防范系统;8乘客信息系统。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210号大竹林综合基地,邮编:401120)。本标准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技术发展中心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2术语和缩略语 22.1术语 22.2缩略语 23基本规定 34信号 44.1一般规定 44.2大修的启动条件 44.3大修的检修内容 44.4大修的技术标准 64.5质量控制和验收 85通信 95.1一般规定 95.2大修的启动条件 95.3大修的检修内容 5.4大修的技术标准 5.5质量控制和验收 6自动售检票系统 6.1一般规定 6.2大修的启动条件 6.3大修的检修内容 6.4大修的技术标准 6.5质量控制和验收 7技术防范系统 207.1一般规定 207.2大修的启动条件 207.3大修的检修内容 207.4大修的技术标准 217.5质量控制和验收 228乘客信息系统 248.1一般规定 248.2大修的启动条件 248.3大修的检修内容 248.4大修的技术标准 258.5质量控制和验收 26本标准用词说明 28引用标准名录 29附:条文说明 30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Abbreviations 22.1Terms 22.2Abbreviations 23BasicRequirements 34Signal 44.1GeneralRequirements 44.2StartingConditionsForOverhaul 44.3OverhaulContentsForOverhaul 44.4TechnicalStandardsForOverhaul 64.5Qualitycontrolandacceptance 85Communication 95.1GeneralRequirements 95.2StartingConditionsForOverhaul 95.3OverhaulContentsForOverhaul 5.4TechnicalStandardsForOverhaul 5.5Qualitycontrolandacceptance 6AutomaticFareCollection 6.1GeneralRequirements 6.2StartingConditionsForOverhaul 6.3OverhaulContentsForOverhaul 6.4TechnicalStandardsForOverhaul 6.5Qualitycontrolandacceptance 7TechnicalProtectionSystem 207.1GeneralRequirements 207.2StartingConditionsForOverhaul 207.3OverhaulContentsForOverhaul 207.4TechnicalStandardsForOverhaul 217.5Qualitycontrolandacceptance 228PassengerInformationSystem 248.1GeneralRequirements 248.2StartingConditionsForOverhaul 248.3OverhaulContentsForOverhaul 248.4TechnicalStandardsForOverhaul 258.5Qualitycontrolandacceptance 26ExplanationoftheWordingUsedinthisStandard 28ListofQuotedStandards 2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011.0.1为建立健全重庆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地方标准体系,指导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开展大修工作,保证运营安全和运营服务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轨道交通信号、通信、自动售检票、技术防范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的大修。1.0.3重庆市轨道交通弱电系统设备的大修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1术语2.1.1大修overhaul根据固定资产按检修周期和设备状态有计划地进行整治或周期性大修,其目的是为了恢复和改善原有固定资产的性能和生产能力,保障正常的运营生产和行车安全。2.1.2运营管理信息系统officeautomationsystem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管理提供电子办公、信息发布、日常运作和管理、资源管理、人员交流的信息平台。2.1.3车站终端设备stationlevelequipment安装于各轨道交通线路车站,并进行乘车凭证发售、进站检票、出站检票、充值、验票分析等处理的终端设备。2.1.4互联网票务internetticketingplatform基于二维码、NFC虚拟卡、生物特征等各种新型的介质,利用互联网实现的虚拟化、数字票种或乘车凭证。2.1.5安防集成平台integratedsecurityplatform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管理软件对技术防范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与监控的分层分布式计算机集成系统。2.1.6信息安全informationsecurity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也包括信息的真实性、不可否认性和可靠性。2.2缩略语ITP:互联网票务(InternetTicketingPlatform)LTE: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Evolution)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RAMS: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Safety)SIL: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IntegrityLevel)33.0.1弱电设备达到大修期限前应进行技术评估,根据设备技术状态和检修条件确定大修工作的具体时间、执行内容与实施方式。3.0.2弱电设备大修工作应以安全管理为核心,坚持以安全和质量为主的原则,以不断提高设备RAMS各项指标为目标。3.0.3弱电设备大修所选用的设备、器材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并应符合环保、节能要求,满足重庆地区使用的环境条件和运用要求,不得低于原设备质量和技术标准,并便于安装和维护。3.0.4大修涉及到影响正常行车或运营服务的,应在非运营时段进行。运营单位应实施全过程监控管理,确保既有弱电设备正常运行,并对设备的安装工艺和标准进行卡控。施工结束后,运营单位应对影响到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进行检查确认,不得影响正常运营。3.0.5大修后的设备及系统,均应满足国家、地方、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并依据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开展验收工作。3.0.6大修更换下来的设备应处置得当,可进行检测评估,明确相关设备的处置方式。44.1一般规定4.1.1信号设备大修范围包括:ATS子系统设备、ATP/ATO子系统设备、联锁子系统设备、DCS子系统设备、电源子系统、维护监测子系统、信号线缆等。4.1.2信号系统中涉及行车安全的设备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应达到4级。4.1.3信号设备选型应能与车辆、供电、通信、综合监控、站台门、乘客信息系统等原有设备接口兼容,减少对原接口设备的升级。4.1.4新旧信号系统倒切前,应在非运营时段开展功能验证,必要时进行动车验证,确认功能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营。4.2大修的启动条件4.2.1信号设备各子系统大修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1ATS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2ATP/ATO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3联锁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三相交流转辙机大修周期为15年或动作70-80万次;4DCS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5电源子系统(电源屏、UPS、稳压柜)大修周期为10年;蓄电池大修周期为10年;6维护监测子系统大修周期为10年;7信号线缆大修周期为15年。4.2.2在未达到大修期限前,信号设备的重要部件或子系统出现设备性能严重下降、影响行车安全时,可提前启动大修。4.3大修的检修内容4.3.1ATS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服务器:更换服务器,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及验证;2存储设备:硬盘备份,更换新硬盘,软件安装、调试及数据恢复;3网络设备:更换、升级路由器、交换机(光、电)、集线器、光端机、电源模块等5网络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网管软件配置、更新;4工作站:更换工作站或工控机,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验证。4.3.2ATP/ATO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安全逻辑设备:对设备板卡进行更换,对所涉及软件进行调试和验证;2车体外设备:更换定位和测速设备,车载接收天线设备及其它易损易耗件;3交换机:更换、升级交换机(光、电)等网络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4存储设备:硬盘备份,更换新硬盘,软件安装、调试及数据恢复;5人机界面:更换驾驶员辅助显示单元、速度表。4.3.3联锁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现地控制工作站:更换工作站或工控机,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验证;2联锁机:更换联锁机CPU板卡、输入/输出设备板卡、人机界面操作设备、联锁机(自带)UPS设备,联锁机应用软件升级;3继电器架、分线架、组合架、接口架:机架(柜)稳固性补强,整治补缺缺损的支架托臂和槽道盖;更换机架(柜)上的继电器、熔丝保险管;联锁系统的组合架及配线柜等端子更换;4控制台、应急盘、IBP盘:更换控制台、应急盘部件,并对设备进行调试、验证;5计轴设备:更换电子检测器和设备板卡、车轮传感器、计轴电源模块、计轴连接电缆及附件,对计轴室内设备进行参数调整、开关测试,对室外电子检测器进行参数调整,对计轴功能进行验证;6信号机:检测控制电缆,如绝缘不良进行更换;更换锈蚀信号机机构、LED光源设备、点灯变压器等,更换破损的设备配线,更换密封不良、锈蚀的信号机箱盒;更换锈蚀、破损的信号机安装支架、机柱,更换破损的基础;7转辙机:对使用寿命到期的转辙机拆除;更换经测试合格的转辙机及室外配线。4.3.4DCS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更换无线接入终端相关设备,包括AP天线、衰减器、AP设备箱、LTE设备箱等;2更换路由器、交换机(光、电)、服务器、信息安全设备、防火墙、集线器、光端机、电源模块等网络节点设备;3信号车载无线设备与车载设备进行轮修、更换。64.3.5电源子系统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电源屏、UPS、稳压柜:设备拆卸分解,更换整修相关模块;2功率小于5KVA的不间断电源进行整机更换;3大型不间断电源整机或部件更换;4蓄电池:更换整组蓄电池,安装调试。4.3.6维护监测子系统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监测软件升级、更新;2监测终端更换、升级、扩展;4.3.7信号线缆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信号电缆:电缆绝缘测试,更换测试指标不合格或破损电缆;2信号光缆:光纤衰耗测试,更换测试指标不合格或破损光缆;3信号线路附属设备:检查箱盒密封、锈蚀情况,更换破损密封圈或锈蚀箱盒,检查线缆支架锈蚀、牢固情况,更换锈蚀和不牢固的线缆支架。4.4大修的技术标准4.4.1ATS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工作站安装牢固,运行正常,指示灯显示正常,接线连接牢固、线缆规整、无破损;2列车控制、操作模式、优先级控制、信息显示、列车运行调整、时刻表、报表与操作记录、报警和事件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正常,满足设计要求。4.4.2ATP/ATO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逻辑设备、定位和测速设备、车载接收天线、交换机、存储设备、人机界面设备安装牢固,运行正常,指示灯显示正常,接线连接牢固、线缆规整、无破损;2各板卡性能良好,电气元件完好、焊接牢固无腐蚀、焊锡饱满,电气参数测试正常;3速度控制、列车自动折返、车门/站台门自动控制、故障报警功能正常,满足设计要4.4.3联锁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地控制工作站、工控机、联锁板卡和模块安装牢固,运行正常指示灯显示正常,接线连接牢固、线缆规整、无破损;72计轴设备电子检测器和板卡、车轮传感器、计轴电源模块等性能良好,电气元件完好、焊接牢固无腐蚀、焊锡饱满,电气参数测试正常,占用出清试验正常;3转辙机及其零部件、安装装置和杆件安装正确,螺栓紧固,开口销齐全;机械及电气特性测试正常,试验良好;4信号机构及托架安装紧固无松动,限界满足线路设计要求;5继电器架、分线架、组合架、接口架、控制台、应急盘局控盘安装牢固,不晃动;6进路的建立取消,信号的开放与关闭、进路的锁闭与解锁试验正常,联锁关系正确,满足设计要求;7联锁设备的采集单元与采集对象,驱动单元与执行器件的状态应一致。4.4.4DCS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AP天线、衰减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电)、服务器、信息安全设备、防火墙、集线器、光端机、电源模块AP设备箱、LTE设备箱安装牢固,运行正常,指示灯显示正常,接线连接牢固、线缆规整、无破损;2数据通信网络在设计运营速度下的车地通信传输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3数据通信网络系统保护倒换和恢复自愈、冗余、数据安全功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4.4.5电源子系统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副电源切换应可靠,切换时间和电压稳定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2电源子系统宜实现对各模块及主要元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时或实时在线监测,并与上位计算机联网,实现信号电源的集中监视;3电源容量除满足最大负荷需要外,需考虑必要的备用容量;蓄电池备用时间不小于0.5小时;4各电源模块工作正常,电压、电流输出正常;5UPS显示面板显示清晰准确,按键操控灵活无卡阻;6电源配线连接牢固、端子无松动、无毛刺、无假焊。4.4.6维护监测子系统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维护监测子系统和车站联锁设备间必须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当维护监测设备工作或故障时,不得影响联锁设备的正常工作;82具有传输实时性和可靠性,传输通道的带宽应满足原设计要求;3维护监测子系统应具备自动存储和回放功能,数据储存时间应满足原设计要求;4维护监测子系统显示、监测、报警功能应满足原设计要求。4.4.7信号线缆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A端与B端相配,标签清晰、齐全,符合施工规范要求;2电缆敷设分层,排列整齐、互不交叉,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全塑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铠装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3电缆金属护套与箱盒等设备外壳绝缘,满足单端接地要求;4设备各类线缆、接头、紧固件连接固定、完好无破损;5各项技术参数测试正常,符合产品技术标准。4.5质量控制和验收4.5.1运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信号设备大修质量管控体系,设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按照过程控制和最终验收并重的原则,开展设备大修质量检查验收工作。4.5.2运营单位应明确设备大修后的验收标准,对验收内容、技术要求进行规定,并对以下设备大修项目,加强检验、测试等质量控制:1更换设备部件,应测试设备部件性能或功能;2更换电缆(含配线)或光缆,应测试电缆或光缆性能,检查设备一致性;3更换道岔转辙机,应检查一致性;4更换信号机机构或配线,应检查一致性;5计轴设备更换或调整,应检查一致性;6更换电子板卡,应测试板卡功能或性能;7更换车地通信设备,应测试车地通信质量或网络性能指标;8改变设备安装位置并涉及线路限界要求,应测量限界;调整系统性能或自检测功能参数,应进行校核。4.5.3经大修的信号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验收记录归档留存。95.1一般规定5.1.1通信系统大修范围包括:传输子系统、无线子系统、公务电话子系统、专用电话子系统、时钟子系统、视频监视子系统、综合电源子系统、广播子系统、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公安通信系统及光、电缆等。5.1.2通信系统大修设备选型应能与车辆、供电、信号、综合监控、AFC等系统原有设备接口兼容。5.1.3通信系统大修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信息安全软件(含病毒库)等商用软件应为正版授权;商用软件的版本更新或替换,应保证通信系统运行安全和功能完整。5.1.4通信大修设备应安装牢固可靠,符合相关抗震要求,车载台无线天线等车载设备不得超出车辆限界,托板托架、线缆等设施设备不得超出设备限界,并采取避免对作业和疏散人员造成伤害、防止设备被损坏的保护措施。5.2大修的启动条件5.2.1通信系统大修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1传输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2无线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3公务电话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4专用电话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5时钟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6视频监视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7综合电源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蓄电池大修周期为10年;8广播子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9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10公安通信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11通信光缆、电缆的大修周期为15年。5.3大修的检修内容5.3.1传输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5.3.2无线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交换机;更换各类模块、板卡;更换近、远端机;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调度台、固定台、天线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5.3.3公务电话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交换机、网关设备等;更换、升级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5.3.4专用电话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交换机;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值班台、调度台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5.3.5时钟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母钟、服务器、协议转换器、接口箱、时钟源及附属设备、时钟源切换器、交换机;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子钟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5.3.6视频监视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编码器、解码器、视频分配器、四画面处理器、字符叠加器等;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摄像机、电源模块、交换机、监控终端、司机位监视器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5.3.7综合电源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UPS主机、双电源切换装置、监测屏、整流、逆变模块、功率模块、电容、控制面板、各类配电箱、交换机、风扇等;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电池:整组更换,更换后电池组应确保品牌、型号、批次的统一;安装并调试。5.3.8广播子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交换机、广播子系统设备等;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扬声器、广播控制盒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5.3.9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交换机、光端机、通信控制器、光模块、路由器等;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计算机、打印机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5.3.10公安通信系统设备大修应包含:更换各类服务器、交换机、光端机等公安无线、公安视频监视、公安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5.3.11通信光、电缆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电缆:更换测试指标不合格或破损电缆;2光缆:更换测试指标不合格或破损光缆;3附属设备:更换锈蚀箱盒;更换锈蚀的线缆托架、支架等。5.4大修的技术标准5.4.1传输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输子系统更换后的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传输子系统网管终端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3传输子系统板卡热备、热插拔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保护倒换准则和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同步和定时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同步数字系列的开销、维护、告警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基于同步数字系统的多业务传送平台的以太网透传功能、二层交换功能、以太环网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4传输子系统的吞吐量、丢包率、时延性能指标应符合原设计要求,传输子系统保护倒换时间应小于50ms。5.4.2无线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线子系统更换后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无线子系统网管终端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3无线子系统交换控制设备移动用户、调度台、基站数量管理和冗余备份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调度台显示功能、语音呼叫、数据传输、转接强拆强插和冗余备份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车载台语音呼叫、数据传输和二次开发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直放站断电恢复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呼叫种类、区域选择、优先呼叫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4基站设备射频输出功率、发射频偏、调制矢量误差、接收灵敏度指标应符合原设计要求;直放站设备射频输出功率、输入输出光功率、光接收动态范围、增益指标应符合原设计要求;5单呼和组呼的接通率、掉话率、语音质量、平均呼叫建立时延、切换失败率等通话质量模拟测试指标应符合原设计要求。5.4.3公务电话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务电话子系统更换后的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公务电话子系统网管终端人机命令功能正常,维护管理、数据管理、性能管理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120”等特种业务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话务台、测量台、时间同步、话务统计、计费、长时间通话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5.4.4专用电话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专用电话子系统更换后的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专用电话子系统网管终端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3专用电话子系统调度电话、站内集中电话、站间行车电话、紧急电话、区间电话、会议电话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录音、数字环网保护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5.4.5时钟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时钟子系统更换后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时钟子系统网管终端告警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及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3时钟子系统告警、人工或自动进行多时间源输入处理、自动选择可用时间源、时延补偿和NTP下的授时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卫星接收设备处于跟踪状态,对本地设备时间校准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卫星接收设备、母钟、子钟和电源等设备热备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时间显示设备独立运行、自动校时、告警上传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显示设备的防护等级和显示内容格式,应符合原设计要求。5.4.6视频监视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视频监视子系统更换后的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视频监视子系统网管终端用户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车站、控制中心网管数据通信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3视频监视子系统中心与车站级视频控制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录像及录像回放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控制中心大屏的图像分割、拼接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智能分析、与其他系统联动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采用IP网络承载业务时,其抗攻击和防病毒能力应符合原设计要求。5.4.7综合电源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综合电源子系统更换后的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综合电源子系统网管终端应能实现集中监控管理,设备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正常;发生故障时,应能告警提示并实时显示故障设备、故障性质、故障时间和内容等信息;3输入电源过高、过低,输出电压过高、过低,过流、欠流等情况发生时,UPS自动保护动作准确,符合原设计要求;旁路、自动稳压和稳流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手动与自动转换时,对通信或其他专业设备供电不得中断。5.4.8广播子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广播子系统更换后的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广播子系统网管终端及附属设备功能正常;具备监测各车站/车辆基地广播设备、接口的运行状态,具备故障定位、故障告警及远端维护功能;3广播子系统的广播切换、编程广播、语录及语音合成广播、消防广播、录音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4车站播音控制盒播音、监听、故障显示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车站广播设备优先级、分区分路广播、多路平行广播、自动到站广播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控制中心广播设备全选单选组选车站和广播区、多路平行广、监听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5.4.9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更换后的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2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网管终端配置管理、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路由管理、信息发布、报表统计、流量采集分析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3以太网交换机流量控制、地址过滤、组播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防火墙冗余配置、负载均衡、包过滤、信息内容过滤、防范扫描窥探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5.4.10公安通信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安通信系统公安电源设备参照5.4.7执行;2公安通信系统公安视频监视设备参照5.4.6执行;3公安通信系统公安计算机网络设备参照5.4.9执行;4公安通信系统公安无线设备呼叫、数据、多优先级、故障弱化、漫游切换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网管设备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5.4.11通信设备光、电缆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缆、电缆大修后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的相关规定;2支架、托臂和线槽牢固、无破损、无锈蚀、无开裂;支架、托臂、线槽以及附属部件不得二次使用;3通信系统的电缆、光缆应采用阻燃、低烟、无卤、防腐蚀、防鼠咬的防护层,并应符合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要求;地面线路(含高架)的电缆、光缆还应具备防雨淋和抗阳光辐射能力。5.5质量控制和验收5.5.1运营单位应建立通信设备大修修质量管控体系,设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按照过程控制和最终验收并重的原则,开展设备大修质量检查验收工作。5.5.2运营单位应制定设备大修后的验收标准,明确验收内容、技术指标等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更换设备部件,应测试设备部件性能和功能;2更换电缆(含配线)或光缆,应测试电缆或光缆性能,检查设备一致性;3更换网络设备,应核对网络对接参数一致性;4更换车地通信设备,应测试车地通信性能指标;5区间设备改变安装位置,应测量限界和安装条件。5.5.3经大修的通信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现场测试、调试和验收记录应归档留存;验收不合格的,应进行记录、限期整改并重新验收。6.1一般规定6.1.1自动售检票(以下简称AFC)系统设备大修范围包括:车站终端设备、车站系统、中心系统等。6.1.2AFC系统大修设备选型应能与综合监控、导向、通信、门禁等系统原有设备接口兼6.1.3AFC系统设备大修应满足现有线网的业务规则、业务流程、全线网统一的功能需求、接口要求、人机界面等技术要求,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兼容共享,实现乘客在线网内一票乘车,为票务管理、客流疏导、客流统计分析等提供保障。6.1.4AFC系统大修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防病毒软件和办公软件必须采用正版软件,禁止安装其他无关软件。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基础硬件应确保稳定、可靠、应用安全。6.1.5车站终端设备以及车票发售与回收模块、纸币处理模块、闸门及通行控制装置、票卡读写模块、二维码模块、电源模块等专用模块的安装尺寸、硬件配置、接口要求宜支持物理互换和逻辑互换。6.2大修的启动条件6.2.1AFC系统设备大修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1车站终端设备包含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票价显示系统等,大修周期为10年;2车站系统包含车站服务器、交换机、光纤盒、光电转换器、票务工作站、维修工作站、紧急控制按钮、紧急控制盒等,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3中心系统包含:线路中心系统、清分中心系统、互联网票务系统、灾备系统、培训及测试系统、维修系统、电源系统(蓄电池)等,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6.2.2AFC系统的整体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0年,车票发售与回收模块、纸币处理模块、闸门及通行控制装置使用寿命不应少于5年或处理票(人)次不少于300万,票证读写模块、二维码模块等专用模块使用寿命不应少于5年。6.3大修的检修内容6.3.1车站终端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自动售票机:更换各模块、板卡、支架、外壳及内部附属设施等,包含但不限于纸币处理模块、硬币处理模块、触摸单元、电源模块、乘客显示屏、读写器模块、工控机模块、发卡模块、充值卡座模块、支架、外壳及内部附属设施,安装并调试;2半自动售票机:更换各模块、板卡、支架、外壳及内部附属设施等,包含但不限于电源模块、乘客显示屏、读写器模块、工控机模块、发卡模块、支架、外壳及内部附属设施,安装并调试;3自动检票机:更换各模块、板卡、支架、外壳及内部附属设施等,包含但不限于电源模块、乘客显示屏、读写器模块、工控机模块、回收模块、机芯模块、支架、外壳及内部附属设施,安装并调试;4票价显示系统设备:更换各模块、板卡、支架、外壳及内部附属设施等,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器、播放控制器、编播器、分屏器,安装并调试。6.3.2车站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络设备:更换交换机、光纤盒、光电转换器等;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车站服务器,软件升级、系统接入、数据恢复及功能验证;3终端设备:更换票务工作站、维修工作站、紧急控制按钮、紧急控制盒等;安装并调试;4安全设备:更换或升级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6.3.3中心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服务器:更换各类服务器;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验证;2备份设备:更换或升级整机设备,软件安装、调试,验证;3存储设备:更换或升级整机设备、控制器、软件安装、调试及数据恢复;4安全设备:更换或升级防火墙、加密机、漏洞扫描、网闸、入侵防御、入侵检测等安全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规则库更新;5网络设备:更换或升级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电源模块等网络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网管软件安装、配置、更新;6工作站:更换,软件安装、配置、调试、验证;7票卡处理设备:更换整机设备,工控机、电源模块、传动模块,配置、安装、调试;8UPS设备:更换部分模块或整机;安装、调试及测试。6.4大修的技术标准6.4.1车站终端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售票机设备运行正常稳定;各模块功能正常,设备软件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2半自动售票机设备运行正常稳定;各模块功能正常,设备软件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3自动检票机设备运行正常稳定;各模块功能正常,设备软件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4票价显示系统设备运行正常稳定;各模块功能正常,设备软件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6.4.2车站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符合下列规定:1交换机、光纤盒、光电转换器等网络设备运行正常稳定,网络通讯状态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2车站服务器运行正常稳定,接受并下传运行参数、运营模式、黑名单及软件更新等;能采集数据并进行分类处理,完成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及报表生成、实时监视系统运营、接收和发送运营指令以及设备监控、时钟同步等;保存不少于7个运营日的业务数据和系统数据,符合原设计要求;3票务工作站能够完成车站各类票务管理工作,按运营日自动处理所有数据和文件,并生成定期的统计报表,符合原设计要求;4维修工作站能够对车站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能显示设备的通信、运行状态及故障等信息,符合原设计要求;5紧急控制按钮和紧急控制盒能够向车站设备发出紧急放行命令,并将紧急放行状态上传给车站服务器,符合原设计要求。6.4.3中心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设备及附属设施性能良好,运行正常稳定;各类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工作站等功能正常,系统资源使用率不大于80%,符合原设计要求;2能采集数据并进行分类处理,完成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及报表生成;数据处理能力应满足近期早晚高峰小时客流规模及全日客流规模;至少可保存24个月的交易类数据;其他类数据至少保存12个月,符合原设计要求;3票卡处理设备应具有对系统发行的车票进行初始化、编码、分拣和管理等能力;4UPS设备电气特性符合技术要求,功能正常;整流、逆变模块(功率模块)功能正常;控制板卡功能正常;电池技术参数正常,充放电功能正常;电池监测模块及附属设备功能正常,应对蓄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符合原设计要求。6.5质量控制和验收6.5.1运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自动售检票设备大修质量管控体系,设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按照过程控制和最终验收并重的原则,开展设备大修质量检查验收工作。6.5.2运营单位应制定设备大修后的验收标准,明确验收内容、技术指标等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更换设备部件,应测试设备部件性能和功能;2更换电缆(含配线)或光缆,应测试电缆或光缆性能,检查设备一致性;3更换网络设备,应核对网络对接参数一致性。6.5.3经大修的自动售检票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现场测试、调试和验收记录应归档留存;验收不合格的,应进行记录、限期整改并重新验收。7.1一般规定安防集成平台等。7.1.2技术防范系统大修设备选型应能与通信、综合监控等系统原有设备接口兼容。7.1.3技术防范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并应采用冗余和备份。技术防范系统中用于数据记录的数据库系统和软件系统应具备存储功能。7.1.4技术防范系统设备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应达到设计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且满足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及更新换代的需求。7.1.5技术防范系统应满足现代化维护管理的需求,各子系统应具有远程集中自动检测、故障诊断定位和报警等功能。7.2大修的启动条件7.2.1技术防范系统设备大修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2安检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3门禁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4安防集成平台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7.3大修的检修内容7.3.1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报警主机:更换报警主机,软件安装及系统调试;2红外幕帘探测器:更换红外幕帘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报警控制键盘、紧急按钮及电缆等,并进行功能测试;3脉冲电子围栏主机:更换脉冲电子围栏主机,软件安装及系统调试;4电子围栏附属设备及线缆:更换蓄电池、铝合金线、避雷器、声光报警器、光电转换器、防区警示牌、电缆等,并进行功能测试。5震动光纤主机:更换振动光纤主机,软件安装及系统调试;6工作站:更换工作站或工控机;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及验证;7交换机:更换、升级交换机(光、电)等网络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8激光对射:更换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固定支架、光电转换器、电缆等,并进行功能测试。7.3.2安检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安检机:更换安检机及其附属设备;安装、调试、验证;2液体检测仪:更换液体检测仪;安装、调试、验证;3炸药探测器:更换炸药探测器;安装、调试、验证;4手持金属探测器:更换手持金属探测器;安装、调试、验证;5防爆设施:更换防爆设施;安装、调试、验证;6交换机:更换、升级交换机(光、电)等网络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7.3.3门禁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服务器:更换服务器;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验证;2工作站:更换工作站或工控机;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验证;3控制器:更换控制器;软件升级、安装、调试、验证;4终端设备:更换各类锁具、读卡器等终端设备;安装、调试、验证;5交换机:更换、升级交换机(光、电)等网络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7.3.4安防集成平台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服务器:更换服务器;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验证;2工作站:更换工作站或工控机;软件升级、安装、配置、调试、验证;3交换机:更换、升级交换机(光、电)等网络节点设备,软件配置、调试,网络验证;4信息安全设备:更换信息安全设备;软件升级、安装、调试、验证。7.4大修的技术标准7.4.1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入侵报警系统设备更换完成后应具备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或撤防功能,设防或撤防状态应具备明显不同的显示,且报警功能正常,符合原设计要求;2应具备防破坏、报警、故障、被破坏、操作等信息的显示记录等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7.4.2安检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检系统设备更换完成后检测功能及性能状态良好;网络畅通,信息上传无掉包、延迟等现象;紧停、报警、录像、存储、监控、操作、显示等功能正常;2各类安全检测及探测设备、部件等功能正常。7.4.3门禁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门禁系统设备更换完成后性能良好,网络畅通,信息上传无掉包、延迟等现象,运行正常稳定;2门禁工作站应具备集中监控管理、授权管理、数据库管理、故障管理、维护管理等功能,且能根据需求实现多种即时统计查询与编制报表格式,并自动生成报表输出打印等功3门禁磁力锁锁闭情况、消防联动、读卡器读卡、紧急按钮、信息状态显示、故障报警、可视对讲、人脸采集等功能正常。7.4.4安防集成平台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防集成平台设备更换完成后性能状态良好,网络畅通,信息上传无掉包、延迟等现象,运行正常稳定;2安防集成平台集中监控管理、用户管理、操作管理、数据库管理、信息查询、系统全线总貌与工况图画面显示、告警管理、维护管理等功能正常;3安防集成平台工作站各类图形显示,技术防范各子系统状态信息显示、视频图像控制、操作管理、信息记录及处理等功能正常;4安全设备配置管理、数据信息过滤、防范扫描窥探、安全审计等功能正常。7.5质量控制和验收7.5.1运营单位应建立技术防范系统大修质量管控体系、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按照过程控制和最终验收并重的原则,开展设备大修质量检查验收工作。7.5.2运营单位应制定设备大修后的验收标准,明确验收内容、技术指标等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更换设备部件,应测试设备部件性能和功能;2软件的升级,应测试系统接口兼容性;3更换网络设备,应核对网络对接参数的一致性。7.5.3大修更换的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现场测试、调试和验收记录应归档留存。验收不合格的,应进行记录、限期整改,并经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8.1一般规定8.1.1乘客信息系统大修范围包括:乘客信息系统地面设备、乘客信息系统车载设备(含车载PIS、车载视频)、车地无线设备等。8.1.2乘客信息系统大修设备选型应能与车辆、信号、综合监控、视频监视子系统等系统原有设备接口兼容。8.1.3乘客信息系统大修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信息安全软件(含病毒库)等商用软件应为正版授权;商用软件的版本更新或替换,应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和功能完整。8.1.4乘客信息系统大修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符合相关抗震要求,车载台无线天线等车载设备不得超出车辆限界,区间设施设备不得超出设备限界,并采取避免对作业和疏散人员造成伤害、防止设备被损坏的保护措施。8.1.5乘客信息系统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防水防尘等防护性能。8.1.6乘客信息系统应具备防止黑客和非法信息入侵的功能,显示屏应具备快速关闭信息输入接口和无线接收设备的措施,防止出现非授权开关屏、投屏等异常情况。8.1.7乘客信息系统车载设备大修宜结合车辆架、大修情况同步实施。8.2大修的启动条件8.2.1乘客信息系统大修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1乘客信息系统地面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2乘客信息系统车载设备(含车载PIS、车载视频)大修周期为10年;3车地无线系统设备大修周期为10年。8.3大修的检修内容8.3.1乘客信息系统地面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播放控制器、各类工作站、各类交换机等;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显示屏、查询机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8.3.2乘客信息系统车载设备(含车载PIS、车载视频)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车载服务器、车载播放控制器、车载交换机、解码器、车载存储设备、网关、车载天线等;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车载乘客信息显示屏、车载摄像机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8.3.3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网管终端:更换网管终端和附属设备,安装并调试;2系统设备:更换各类服务器、无线控制器、编解码器、各类交换机等;更换各类模块、板卡;安装并调试;3终端设备:更换天线、AP、各类工作站、配电(线)箱等终端设备;安装并调试。8.4大修的技术标准8.4.1乘客信息系统地面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乘客信息系统网管应能实现集中监控管理,具备设备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发生故障时,应实现告警提示并实时显示故障设备、故障性质、故障时间和内容等信息;2乘客信息系统应根据信息的类型及用途进行信息安全筛选、实时或批量处理,及时保存所采集的信息,以满足系统监控、运营管理及决策分析的需求;3乘客信息系统应具备中心信息编辑、审核及发布等功能;数据信息传输时应对其进行加密及解密;采集、传输过程中应防止数据丢失,确保信息的完整性;4乘客信息系统应支持可靠组播、单播等,以及基于TCP/IP协议下的可靠传输,以适应不同网络条件终端设备功能正常;5控制中心、备用中心(若有)、车站的日志信息本地存储时间应满足原设计要求;6终端设备显示不应出现明显断点、失帧、抖动、马赛克等,音频不应出现明显噪音、滑码、不同步等。8.4.2乘客信息系统车载设备(含车载PIS、车载视频)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乘客信息系统车载服务器、播放控制器、存储设备等功能正常;交换机、网关设备功能正常;各类模块、板卡功能正常;车载设备须采用工业级嵌入式处理器和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并采用低功耗、无风扇散热设计的工业级设备;2车载乘客信息显示屏分辨率不低于1080P,支持包括文本、图形和多媒体信息等显示;3车载视频监视系统宜采用全数字高清技术组网,分辨率不低于1080P,采用H.265或H.264编码。车载视频存储设备具备冗余设计,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能力,满足业务需要;4车载设备应经过国家权威机构测试,并提供所有车载设备电磁兼容性、高低温及振动冲击等合格的测试报告,车载设备防尘、防水等级测试报告;5列车控制层设备、列车的乘客信息显示屏应满足车辆运营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8.4.3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大修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车地无线网管应能实现集中监控管理,具备设备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发生故障时,应能告警提示并实时显示故障设备、故障性质、故障时间和内容等信息;2车地无线系统应支持列车在设计运营速度下,视频、文本、广告等信息实时传输要3区间无线信号AP间切换时延、无线覆盖区域面积、车地无线网络丢包率满足原设计要求;4在布置轨旁设备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每个轨旁设备的覆盖范围应有重叠区,在个别轨旁设备和其它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应能正常工作。8.5质量控制和验收8.5.1运营单位应建立乘客信息系统设备大修质量管控体系,设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按照过程控制和最终验收并重的原则,开展设备大修质量检查验收工作。8.5.2运营单位应制定设备大修后的验收标准,明确验收内容、技术指标等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更换设备部件,应测试设备部件性能和功能;2更换电缆(含配线)或光缆,应测试电缆或光缆性能,检查设备一致性;3更换网络设备,应核对网络对接参数一致性;4更换车地无线设备,应测试车地通信性能指标;5区间设备改变安装位置,应测量限界和安装条件。8.5.3经大修的通信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现场测试、调试和验收记录应归档留存。验收不合格的,应进行记录、限期整改并重新验收。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GB/T21562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2080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4《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GB/T288085《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信号用安全相关电子系统》GB/T28809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0299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1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1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12《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13《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8部分:传输网络技术要求》GA/T669.81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3部分:信号》JT∕T1218.3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技术标准第3部分:弱电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弱电系统设备大修的实践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