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学典·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七年级下册 配人教版 第六单元 第23课“蛟龙”探海_第1页
百年学典·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七年级下册 配人教版 第六单元 第23课“蛟龙”探海_第2页
百年学典·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七年级下册 配人教版 第六单元 第23课“蛟龙”探海_第3页
百年学典·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七年级下册 配人教版 第六单元 第23课“蛟龙”探海_第4页
百年学典·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语文·七年级下册 配人教版 第六单元 第23课“蛟龙”探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23课“蛟龙”探海

1.词语积累:根据拼音写词语。(1)古往今来,五大洲各种肤色的人向往海洋、chōngjǐng()海洋,创造了多少神奇而美丽的神话传说啊!(2)她那宽阔而坚实的甲板上,高高chùlì(

)着一台类似龙门吊的设备,伸出两只长长的手臂,怀抱着红白相间的小鲸鱼一样的机器。(3)对了!这就是举国关注、世界zhǔmù(

)的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正在进行深潜7000米的海试。(4)凭着这种志向与精神,我们英雄的海试团队pībōzhǎnlàng(

),按计划在这片海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潜实验。憧憬矗立瞩目劈波斩浪2012年6月,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北京时间12时55分,北京时间9时07分,“蛟龙号”

2.整体感知。①

“蛟龙”探海马里亚纳海沟坐底7020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②③意义之大刚性连接实现了人类对海底的探索从未停止,到达了6000米深处进行深潜7000米海试北京时间4时20分,海试团队举行出征仪式2.请分析《“蛟龙”探海》第5段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答:开头通过描述深海的神秘与未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后文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探险之旅作铺垫。同时,开头段落为全文的主题——中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奠定基调。

1.请结合《“蛟龙”探海》一文,分析开头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答:通过描写大海恶劣的环境,营造紧张的气氛,突出“蛟龙”探海的艰难与不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2024年5月1日,随着“福建舰”的轰鸣声,一艘庞然大物缓缓驶出港口,开始了它的首次海试之旅。甲板上,海军们步伐____,丝毫不见pánshān之态。在舰载机起降、导弹发射等演练项目中,官兵们每一个动作都将专业性表现得línlíjìnzhì,

了中国海军的过硬素质和强大实力。回首过往,这艘航空母舰的建造历程仿

佛就在眼前,从设计图绘制到今日试航,每一步都聚集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它如同一条巨龙,在浩瀚的海洋中________,向着更加辽阔的海域进发,去实现中国海军的宏图。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pánshān(

(2)línlíjìnzhì(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坚强彰显披荆斩棘B.坚定表现披荆斩棘C.坚定彰显劈波斩浪D.坚强表现劈波斩浪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C蹒跚淋漓尽致答:将“聚集”改为“凝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学校举行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4.下面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请你根据图片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主造型既像汉语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中间的一“竖”运用书法笔触,标识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造型优美、寓意深刻。似

的火箭,右下方是

六个小字。腾空而起“中国载人航天”

5.班级开展了关于“我的中国梦”的讨论,同学们纷纷发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你跟帖,阐述你的中国梦。同学小语:我所理解的“中国梦”,是每个人安于自己的内心,恬荡澄净;对身边的每个人友善,温暖有力;对这个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勿论大小。远离物质上的贫穷,远离精神上的贫瘠。每个人都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指责,不推诿。

示例: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国际上没有敌对的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我的跟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深潜,万米海底

许晨臧思佳①2020年6月19日,中国的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正式被命名为“奋斗者号”。②紧接着,“奋斗者号”团队开始了海试征程。中国船舶集团第702研究所副所长、总设计师叶聪出任海试总指挥,第一批潜航员由张伟、叶延英、杨波、赵兵等人担任。经过第一阶段在南海下潜4500米检测成功之后,他们将挺进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

③若把南北极称为地球的第一、第二极地,珠穆朗玛峰为最高极——第三极地的话,那么马里亚纳海沟就是最深极地——第四极。它位于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是一条洋底弧形洼地,长约2550千米、宽69千米,平均水深在8000米左右,极点为“挑战者深渊”,深度为11034米。也就是说,把8848.86米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里边都填不满。④这里黑暗、冰冷、压力巨大,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我们的“奋斗者号”并非仅仅作短暂停留的探险型潜水器,而是工作型的,需要搭载三人潜入万米海底,能够自主巡航与科学考察。空间大、潜水时间长、乘员多,操作难度远远超过世界类似深潜器。

此次前往“挑战者深渊”海试,就是对这台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性能的全面验证。⑤按照计划,海试关键词是“双船双潜”。“双船”,是为“奋斗者号”深潜护航的双母船——“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双潜”,是两台潜水器:一个是主角“奋斗者号”,另一个则是它的“御用摄影师”——深海视频着陆器“沧海号”。⑥2020年10月10日上午,三亚南山港码头鼓乐喧天,一个隆重而热烈的启航仪式在此举行。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鸣响,“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满载着人们的祝福出征了。首先,“探索一号”搭载“奋斗者号”前往马里亚纳海沟海试;随后,“探索二号”搭载“沧海号”与它会合。

⑦10月21日,海试团队到达预定海域,当天便进行了适应性下潜。此后5天,连续进行5次大深度下潜,从5454米一直到9163米,均获圆满成功。⑧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了,10月27日,“奋斗者号”将首次突破万米大关。海试总指挥叶聪、主驾驶叶延英、声学设计师刘烨瑶执行这个光荣的任务。这不仅仅是一个深度从4位数到5位数的变化,而且是中国人要逼近地球最深海底,挑战极限。

⑨“各就各位,准备下潜!”⑩“明白,下潜人员已就位!”⑪“报告一号,船舶准备完毕,距离布放点6米!”⑫“报告一号,水面支持系统准备完毕!”⑬随着一系列口令下达,载着“奋斗者号”的轨道车移动、保障人员拆除限位销、挂主缆、起吊、挂龙头缆、布放入水。预先等候在小艇上的试验员,适时冲上去解除主缆、副缆。潜水器逐渐漂离母船尾部。潜航员在舱内进行水面检查,确认各项设备的状态。

⑭“一号、一号!‘奋斗者号’一切正常,水声通信已建立,请示下潜!”⑮“一号明白。下潜!”⑯现场指挥部一声令下,漂浮在海面的潜水器,瞬间便如游鱼一样潜入水下。主驾驶叶延英坐在中间,叶聪和刘烨瑶分坐两边注视着观察窗和各项设备。潜水器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下潜,光线从蓝色慢慢变暗,在微光相机里能看到一些发光的浮游生物在游动。深度值在不断增加,3个小时之后,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呐先后显示距底高度为130米左右。叶延英开始抛载,叶聪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仪表盘,刘烨瑶通过水声通信语音向母船汇报:“‘奋斗者号’已突破万米深度,目前已抛载,准备坐底。”

⑰“太好了!祝贺你们,祝贺我们的深潜事业!请密切关注潜水器状态,保证各方面的安全!”⑱“坐底”是指潜水器安全、主动落至海床上。海底越来越近了,10米、7米、5米……在照明灯光下,海底清晰地呈现在3位潜航员眼前。万米海底是如此深邃和静谧,随处可见透明的海参、海绵等等,不由得让人感叹生命力的顽强。叶聪十分兴奋,但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叮嘱同伴调节潜水器均衡、近底航行观察、做好相关的试验记录。

⑲深度10058米!中国人首次到达万米海底了!⑳消息传到母船“探索一号”指挥部里,正在屏幕前观看的队员们鼓掌庆贺!㉑随后,在10月30日,11月2日至5日,“奋斗者号”又分别4次超过一万米下潜,进一步验证和巩固了深潜成果。11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奋斗者号”深潜海底进行了现场直播。这一天,“奋斗者号”亦成功抵达海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2日,有删改)

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深潜的过程,时间标注得非常清晰,突出了行文的严谨。B.文章第③段关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描写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但又不是非常确切的描述,表述缺乏真实性。C.对下潜前的准备工作的描写,采用简短对话的形式,营造了一种紧张、兴奋的氛围。D.在首次下潜破万米后,又在接下来的几天进行了4次超过一万米下潜,验证和巩固了深潜成果,体现了海试工作人员的细致严谨。B

7.文章第③段关于马里亚纳海沟的介绍有何作用?答:采用具体数据,通过与珠穆朗玛峰的对比,写出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对于深潜的挑战极大,突出了中国深潜破万米的不易,也解释了队员们在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的原因。8.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1)叶延英开始抛载,叶聪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仪表盘。(赏析加点词语)答:“一眨不眨”意为眼睛一直睁着,形容注意力十分集中,写出了潜航过程中潜航员全神贯注、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