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战国策》记载:“(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是()①城市规模扩大②城市商业的发展③民间消遣活动丰富多彩④市坊之间没有严格界限A.①②③ B.①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A[“千丈之城”反映出城市的规模大,故①正确;“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说明商业旺盛,故②正确;“斗鸡走犬,六博蹋鞠”体现出民间消遣活动丰富,故③正确;市坊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解除含④的选项。]2.某电视剧中有些故事情节与汉代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的内外店铺林立C.“市”门按时开关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B[汉代的市坊还没有突破时空的限制,故选B项。]3.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下列对图片中集市的解读正确的是()A.交易时间不受限制B.受到政府严格监管C.交易场所遍及城中各处D.起源于农村的“草市”B[在画像砖中,有“北市门”“南市门”,可见交易必需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故选B项。]4.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其依据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宋代含有近代商业因素的表现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媒介,故选B项。]5.历史学家钱乘旦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城市()A.商业发展无障碍 B.商人地位高C.主要具有商业功能 D.主要具有政治功能D[中国古代城市的政治性、军事性很强,与材料中“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相符,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题意无关,故解除。]6.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这主要反映了()A.坊市制度渐渐被打破 B.坊市结构的变迁C.抑商政策渐渐在加强 D.市场监管的加强B[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代“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反映了坊市结构的变迁,故选B项。]7.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消遣业的社会群体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表明当时的城市()A.经济功能明显增加 B.坊市制度已被打破C.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多规模扩大A[从材料“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服务业、消遣业的社会群体渐渐扩大”等可知,城市的经济作用增加,故选A项。]8.“一个地方假如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起先设立店铺;然后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推断这一现象应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叫商帮,最出名的两个组织是徽商和晋商,故选D项;A、B、C三项时期并没有出现商帮现象,故解除。]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封城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丝绢、纸、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宝。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其次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需,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须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0.5千克)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19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开封商业旺盛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交通、商业变更等角度去归纳答案。第(2)问“特点”从国内、国外贸易方面组织答案;“影响”可以从商业的旺盛对古代商业政策和出超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去分析归纳。[答案](1)缘由: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各地商品汇聚于此;政治中心的影响(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打破坊市界限;对外贸易旺盛。(2)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影响:冲击了抑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的发展产生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等级过关练]10.“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B.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加B[宋代的广告形式是和叫卖相协作的,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选B项;材料中的曲牌反映了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但这不是缘由,故A项错误;“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体现了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加不是主要缘由,故D项错误。]11.唐中宗时,两京诸市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须要,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如长安胜业坊出现卖蒸饼的店家,宣平坊内有油坊等。这说明当时()A.城市坊市分别格局形成B.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C.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D.政府变更了重农抑商政策C[依据材料“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须要,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说明当时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坊内也有店铺,故选C项;在唐朝之前城市坊市分别格局已经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政府变更了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12.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变更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激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加D[从当街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的现象可知商业活动突破空间的限制,说明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加,故选D项;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C两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13.(2024·全国卷Ⅰ·27)明中后期,大运输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输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变更 D.地区经济的差异D[依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被江淮商人收购后,在江南生产棉布,之后棉布又被卖回山东,三个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特色,故D项正确。]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运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得比过去多,但“钱荒”却非常严峻。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便利,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打算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用元代的纸钞,铜钱的流通并不畅达。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运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峻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渐渐变更,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运用极为细碎的银子。——摘编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缘由及意义。(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更。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从商品经济发展、“钱荒”、金属货币的缺点、金融信用事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等角度回答“缘由”;结合所学回答“交子”出现的意义。第(2)问,依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资源管理合作框架合同
- 智能家居安装服务合同协议书
- 简易货物运输合同
- 购房合同内部认购协议书
- 硫磺销售合同
- 2025年度报社记者与高校新闻教育合作合同
- 内燃机气缸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香水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3-2029年中国儿童玩具乐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车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模板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 2025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博物馆场地租赁与文物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2024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震旦ad188维修手册
- 五金英语词汇盘点
- 内容讲义说明案例nxt pop trainning
- 2021年羽毛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手势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 入职申请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