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感受化学的魅力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结合视频,谈谈你对化学的认识。生活中很多物质都与化学有关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什么是化学?WhatisChemistry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例如,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电阻几乎为零的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等。)美丽的化学反应CoCl2
在Na2SiO3
溶液中美丽的化学反应Zn+Pb(NO3)2→Pb+Zn(NO3)2化学有什么用?What'stheuseofchemistry色彩鲜艳的衣料来自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和染料粮食、蔬菜的丰产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水泥、钢材、玻璃、塑料和涂料等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汽油、柴油等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化学发展史Historyofchemistry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1.古代化学商代四羊青铜方尊西汉彩绘雁鱼青铜
灯1.古代化学东汉酿酒画像砖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的封面和其中的造纸示意图(局部)2.近代化学拉瓦锡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发现质量守恒定律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先后提出原子论、分子学说。2.近代化学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化学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为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3.现代化学进入20世纪,随着对原子结构及微观粒子运动规律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研究和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达到了原子和分子水平。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化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已经能通过先进的仪器探测物质中原子和分子的排列情况并操纵单个原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及获得的某物质分子的图像3.现代化学我国研制的世界最大口径碳化硅单体反射镜我国研制的高强度芳纶复合材料已应用于国防、交通等领域高端装备的制造,实现了关键材料自主可控国产航空发动机使用了耐高温、高强度的合金材料3.现代化学化学家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运用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获取了大量证据,认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创造和研究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亿种,其中很多是自然界原本没有的,如新型半导体材料、有记忆功能的金属材料,以及合成高分子材料等。化学的应用
化学在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粮食问题、应对能源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化学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4.展望化学之未来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学习化学,能使你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世界,学会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的本领;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新时代,新机遇,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同学们学好化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怎么学好化学?化学家的元素组成“C3H3”ClearHead清醒的头脑ClearHand灵巧的双手ClearHabit
整洁的习惯--中国科学院院士
化学家卢嘉锡随堂训练1.请用线段分别将以下研究内容与对应的学科连接起来。研究内容物质燃烧的条件汽车行驶中的加速铁制品生锈的原因风力发电机的原理蝙蝠是否属于哺乳类学科物理生物化学2.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措施能保障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是(
)①生成化肥和农药②合成药物③开发新能源
④开发新材料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D3.对火的利用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在《韩非子·五蠧》中有“有圣人作,钻燧取火……”等记载。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写出火对改变原始人类生存条件方面的意义。火烧熟的食物,有助于人消化,使人更健康,对人自身进化有巨大作用,火御寒和驱逐动物,使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大大改善,活动时间和空间大大拓展。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黄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黄色。知识拓展组成成分用途发展历史课外探究试着从化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查阅资料,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物质,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科普小文。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共分为几类,如何区分他们呢?导入新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01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都发生了变化相同点不同点纸张变成窗花仍然是纸;纸张燃烧后就不再是纸。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将纸剪成窗花将纸张点燃变化前:变化后:纸
纸
变化前:纸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如有发光、发热等现象)。变化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观察实验的方法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
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注意: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戴好护目镜。如不慎有少量试剂(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试剂)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去医院就诊。石蜡的熔化实验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实验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水蒸气)(2)固态的石蜡液态的石蜡(3)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4)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二氧化碳气体等有水蒸气放出,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石蜡逐渐熔化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有无无实验记录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本质区别伴随现象实例说明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等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放热例1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么变化?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根本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例2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熔化蜡烛燃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也随之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和水蒸气;(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物质的变化课堂小结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随堂训练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D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A、酒精挥发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火药爆炸D、气球爆炸E、汽油燃烧F、海水晒盐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J、发生沙尘暴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B、C、D、E、F、G、H、IJA、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酒精的用途很广,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有哪些性质?作燃料酿酒导入新课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具有以下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是否挥发:是由有可燃性: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0.8g/ml能与水互溶易挥发能燃烧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0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2.物理性质表1-1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大气压为101kPa)物质颜色和状态(通常状况)熔点/℃沸点/℃水无色液体0100铁银白色固体15382861铝银白色固体6602519氧气无色气体-218.8-183.0例1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C.铁可以打成铁片D.4℃时水的密度最大解析:A.颜色、气味、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稳定性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C.说明铁具有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D.密度属于物理性质。B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性质确定性质内容区别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眼看、鼻闻、手掂量)或仪器测知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判断。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易、难等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实验: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点燃一根小木条,将其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的现象并记录发生的变化。闻气体是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提示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性质类别实验1实验2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记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怎样判断一瓶气体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呢?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得更旺,集气瓶内是氧气;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集气瓶内是二氧化碳。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02生活中,我们除了用水灭火之外,还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这是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特性制作而成。二氧化碳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联系?灭火过程中性质用途决定体现变化体现决定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例2
分析下列语句,指出其表现出的是物质的性质、变化还是用途?(1)汽油可燃烧(2)汽油在燃烧(3)汽油易挥发(4)汽油挥发了(5)汽油可作汽车燃料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用途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区别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常用词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在、了是、可、能、易、会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用途决定体现课堂小结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随堂训练1.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下列习俗活动中仅与物质的物理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点塔灯B.扎灯笼C.烤月饼D.酿花酒B2.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ECBDAA.铜能生锈生成铜绿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以粮食为原料酿酒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E.木棒受力折断3.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083.4℃;③沸点为2567℃;④密度8.9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⑩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的取用学习目标讲授新课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02牢记化学实验室规则,增强安全意识;01知道实验室药品的取用原则,学会药品取用方法。03化学界的“神农”——舍勒神农为了研究各种不同药物的药性,亲尝各种草药,经常中毒,一天就中过二十几种毒,但神农没有被吓到,直到尝到了断肠草,无药可救,失去了生命。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8世纪的化学家们,似乎都有一个坏习惯,他们似乎都很喜欢亲自“品尝”一下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卡尔·威尔海姆·舍勒,一个18世纪的传奇化学家,经常品尝自己做出的样品,其后毒素的积累让他难逃英年早逝的厄运。进入实验室安全第一!实验室安全01化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也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国古代炼丹设备拉瓦锡纪念馆一角中学化学实验室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些都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4.确保安全。做好防护,按规定操作实验时5.认真实验。认真操作、观察、记录6.保持整洁。分类放置指定容器7.爱护公物。节约药品、轻拿轻放8.洗净器皿。洗净归置、关水关电实验后9.填写报告。根据原始记录填写报告1.预习准备。目的、要求、方案、步骤等实验前2.检查用品。检查仪器和药品3.保持秩序。保持安静,不喧哗打闹走进化学实验室,首先应该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常用的化学仪器02试管1.反应类容器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蒸发皿2.贮存类广口瓶细口瓶集气瓶滴瓶3.其他酒精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化学试剂的取用03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化学试剂的取用原则安全原则不触——不用手接触试剂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尝——不得品尝任何试剂的味道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试剂;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节约原则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试剂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1.固体试剂的取用固体试剂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1)取用块状固体试剂用镊子。①容器横放。②将药品放到容器口。一横二放三慢竖③将容器慢慢竖起,使固体缓缓滑到底部。实验:块状固体的取用(2)取用粉末状固体试剂用药匙或纸槽。把容器倾斜→把固体用药匙或纸槽送到容器底部→把容器竖立起来。1.固体试剂的取用实验: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试剂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1)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液体试剂)将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是为了防止腐蚀桌面、避免试剂受到污染;将标签握在手心里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实验:液体的倾倒2.液体试剂的取用(2)量取法(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试剂)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试剂通常用量筒。①量筒必须放平。②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定量量取时,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离刻度还有1mL~2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2.液体试剂的取用实验:量取一定量液体读数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俯视仰视读数偏大读数偏小6050403060504030(3)滴加法(取用较少量液体试剂)①在试剂瓶外先挤压胶头赶净空气,然后吸液。②滴加液体时,要竖直悬空滴加。2.液体试剂的取用实验:用滴管吸取液体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先挤压胶头,然后吸液,不要“吹泡泡”;2.滴加液体时,要竖直悬空滴加;3.取液后,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横放或倒持,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头。4.不要把胶头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滴管。5.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实验: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内容现象(1)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2)碳酸钠粉末(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澄清石灰水溶液变红反应快速,生成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试剂的取用常用仪器化学试剂的取用反应类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化学试剂的取用原则储存类广口瓶、细口瓶、滴瓶等其他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安全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固体试剂液体试剂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在量筒中配制溶液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取水的体积偏大C.量取12mL水时最好选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D.将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准确滴加液体至刻度B2.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试剂B.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C.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种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B3.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量筒B.加液管C.试管D.烧杯B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电加热燃烧加热生活中的加热方式导入新课酒精灯酒精喷灯化学中的加热方式电热套加热箱物质的加热01外焰温度最高外焰内焰焰心1.认识酒精灯灯芯灯头灯座灯帽②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③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④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2.使用酒精灯实验:酒精灯的使用可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等不可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等给固体加热干燥的试管、坩埚等给液体加热试管、烧杯、烧瓶等注意: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可垫陶土网后加热3.可加热的仪器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等加热后的仪器,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4.加热的方法操作示意图要点理由固体加热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器壁外的液体擦拭干净防止试管受热时炸裂对试管加热应先预热,再用外焰集中加热药品处防止玻璃仪器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液体加热不要使试管的底部跟灯芯接触防止试管炸裂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受热后喷出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增大受热面积试管口不能对着他人或自己防止液体暴沸喷出伤人实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实验内容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加热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试管内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后蓝色絮状沉淀逐渐变黑色仪器装置的连接021.把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2.连接玻璃导管和乳胶管管口沾水,转动慢插管口沾水,转动慢插3.用橡胶塞塞住试管转动插入仪器的连接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握试管外壁,若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则气密性良好。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知识链接仪器的组装与拆卸顺序:组装仪器一般按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拆卸仪器时,顺序相反。玻璃仪器的洗涤03倾倒废液→加热后的要等仪器冷却→用自来水荡洗→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清水洗→放指定位置晾干。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涤剂洗涤,再用水洗。难溶性的氧化物、难溶性碱或碳酸盐:先加稀盐酸,再用水洗。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是怎样的?2.若玻璃仪器上有难溶性的物质如何洗涤?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洗涤玻璃仪器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连接仪器装置仪器的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玻璃仪器的洗涤洗涤方法洗净的标准构造使用注意事项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下列仪器中,前者能直接加热,后者能间接加热的是(
)A.蒸发皿、集气瓶B.锥形瓶、烧杯
C.燃烧匙、锥形瓶D.试管、量筒C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洗涤玻璃仪器一定要连洗几次,直到干净B.加热试管中冷水,可不预热直接对准试管底部加热C.滴瓶上的滴管是不能用来吸取其他试剂的D.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B3.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焰心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C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3课时走进科学探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晚唐诗人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蜡烛燃烧时会“流泪”呢?蜡烛燃烧会发生哪些变化呢?燃烧的产物又是什么呢?导入新课走进科学探究01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02实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探究1(点燃前):蜡烛的物理性质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实验结论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1.白色、半透明、固体、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2.易切,浮于水面,没有溶解蜡烛的硬度小,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2.用小刀切下蜡烛少许,放入水中观察探究2(燃着时):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用燃着的火柴移近灯芯,靠近蜡烛点燃灯芯蜡烛熔化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淡淡的黑烟,火焰分层。结论: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探究3(燃着时):蜡烛火焰各层温度实验内容步骤与方法实验现象结论蜡烛火焰哪层温度最高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段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处于蜡烛火焰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蜡烛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外焰内焰焰心探究4(燃着时):蜡烛燃烧时可能生成什么物质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蜡烛燃烧时可能生成什么物质试管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点燃二氧化碳+水蜡烛+氧气蜡烛燃烧文字表达式取一个干燥的大试管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然后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气,而后燃烧。探究5(熄灭后):探究白烟的成分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白色圆柱形固体,硬度小,略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石蜡熔化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生成无色的液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冒白烟,用火柴点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实验记录表格温馨提醒描述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探究活动的方法和步骤03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说说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呢?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观察并记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能量的变化等观察并记录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通过对蜡烛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熔点等。化学性质: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物理变化:石蜡受热时熔化等。化学变化: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Supporterssaythattheeaseofuseofpresentationsoftwarecansavealotoftimeforpeoplewhootherwisewouldhaveusedothertypesofvisualaid—hand-drawnormechanicallytypesetslides,blackboardsorwhiteboards,oroverheadprojections.Easeofusealsoencouragesthosewhootherwisewouldnothaveusedvisualaids,orwouldnothavegivenapresentationatall,thedifferenceinneedsanddesiresofpresentersandaudienceshasbecomemorenoticeable.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禁止转载!点燃前(变化前)点燃中(变化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后(变化后)课堂小结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A.水B.白酒C.食盐水D.澄清石灰水D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有()A.只有水B.只有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大量灰烬C随堂训练3.点燃一支蜡烛,在其燃烧的火焰中平放入一根火柴梗,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火柴梗上()A.接触外焰的部分被烧得最黑B.接触内焰的部分被烧得最黑C.接触焰心的部分被烧得最黑D.被均匀地烧黑A蜡烛火焰分为内焰、焰心和外焰,外焰的温度最高。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空气的组成猜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猜一自然界的物质空气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空气是无色无臭的,虽然看不见,但可以通过呼吸体会它的存在。那么,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的组成呢?导入新课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01为了弄清楚空气的成分,有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拉瓦锡(1743~1794),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实验步骤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实验现象一部分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减少了。实验一曲颈甑玻璃钟罩汞槽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的液态汞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拉瓦锡的实验结论实验二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受当时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拉瓦锡当时并不能确定不支持燃烧的剩余气体的成分,误认为剩余的气体都是氮气,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空气中除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的成分。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0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实验装置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②试剂:红磷、水;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用品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②药品:红磷、水。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③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步骤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现象实验分析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点燃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待冷却就打开弹簧夹。哪些因素会导致结果偏小?哪些又会导致结果偏大呢?偏小偏大弹簧夹未夹紧、塞塞子动作太慢。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红磷要过量;
③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④弹簧夹要夹紧;
⑤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⑥塞塞子要迅速;⑦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⑧实验所用药品一般为红磷,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成分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2.空气的成分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纯净物和混合物03物质按组成成分的多少如何划分?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不能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空气,矿泉水等。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O2、CO2等。红磷(P)和五氧化二磷(P2O5)也是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特性表示方法举例联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熔点、沸点等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氧气(O2)、硫(S)、一氧化碳(CO)、水(H2O)等纯净的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糖水等混合物纯净物分离、提纯混合纯净物和混合物易错提醒1.纯净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2.带“混合”字样的不一定是混合物,如:冰水混合物(纯净物);带“纯净”字样的不一定为纯净物,如:纯净的空气(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易错提醒A.相交关系B.包含关系C.并列关系√如果用两个圆分别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那么这两个圆是什么位置关系?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物质的简单分类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现象结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纯净物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课堂小结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冰水混合物
C.“X哈哈”矿泉水D.牛奶2.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0.03%的是(
)A.N2B.O2C.CO2D.ArBC随堂训练3.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C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大气环境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导入新课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011.氧气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氧气有哪些用途呢?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动植物呼吸炼钢航天医疗急救化工气焊潜水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2.氮气①用氮气做灯泡或食品包装的填充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②液态氮气用于医疗手术(冷冻细胞,杀伤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③用氮气制氮肥(人工固氮,工业制氨气)。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用途食品充氮防腐3.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①作为保护气;②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④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不会发生爆炸。用途保护大气环境02Supporterssaythattheeaseofuseofpresentationsoftwarecansavealotoftimeforpeoplewhootherwisewouldhaveusedothertypesofvisualaid—hand-drawnormechanicallytypesetslides,blackboardsorwhiteboards,oroverheadprojections.Easeofusealsoencouragesthosewhootherwisewouldnothaveusedvisualaids,orwouldnothavegivenapresentationatall,thedifferenceinneedsanddesiresofpresentersandaudienceshasbecomemorenoticeable.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禁止转载!1.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情况?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3.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能做些什么?(1)污染物:①烟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入肺颗粒物(PM2.5)②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易错警示: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1.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2)污染源:①工厂废气:含多种有害气体②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③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烟尘、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等(引起“酸雨”)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2.危害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③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3.防治措施4.空气质量指数日报(1)空气质量指数日报的主要内容:①空气质量指数;②首要污染物;③空气质量指数类别。(2)空气质量指数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2.5)和臭氧等。(3)空气质量分级标准:空气质量指数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保护空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课堂小结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作保护气、制氮肥作保护气、霓虹灯危害防治措施污染物有害气体、烟尘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全球气候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飞船舱中需提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BB随堂训练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B.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要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D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2氧气导入新课假如你去爬雪山,你将随身携带哪种气体?为什么?氧气的物理性质01物理性质氧气色、味、态(通常状况下)密度(标准状况下)
溶解性(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101kPa,20℃左右标准状况0℃,101kPa2.氧气的三态变化3.氧气的贮存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蓝底黑字)氧气液氧固态氧(无色)(淡蓝色)(淡蓝色)-183℃-218℃101kPa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一种常见的气体,怎么知道它是空气、氧气还是氮气?思考与讨论氧气的化学性质02实验1:氧气的检验1.氧气的检验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实验结论实验2:木炭的燃烧2.木炭的燃烧实验内容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碳+氧气
二氧化碳CO2CO2点燃文字表达式:实验3:硫的燃烧3.硫的燃烧实验内容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
二氧化硫SO2SO2点燃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硫实验4:铁丝的燃烧4.铁丝的燃烧实验内容现象铁在空气中加热铁在氧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放出热量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有黑色固体产生四氧化三铁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FeO2Fe3O4点燃文字表达式:1.实验时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3.做这个实验时,瓶底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为什么?思考与讨论预热并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比,现象是否一样?这说明了什么?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思考与讨论实验编号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22-32-4木炭和氧气硫和氧气铁和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碳+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硫+氧气
二氧化硫点燃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下面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0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FeO2Fe3O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例如:1.化合反应多变一特点A+B+……→AB表达式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2.氧化反应3.缓慢氧化如:食物的腐烂、酿酒、铁生锈农家肥腐熟等。具有氧化性反应进行的很慢,不容易被察觉。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镁+氧气氧化镁点燃锌+盐酸氯化锌+氢气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点燃例: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B.氧化钙+水氢氧化钙C.氧化汞
汞+氧气D.氢气+氧气水点燃加热D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氧气化学性质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物理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助燃性与硫反应与木炭反应与铁丝反应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加压降温可变为蓝色液态氧B.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氧气比空气质量大C.江水、海水中有氧气,以为氧气易溶于水D.标准状况下,氧气无色,一般加压保存于蓝色钢瓶中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硫+氧气
二氧化硫B.锌+盐酸
氯化锌+氢气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D.氧化汞
氧气+汞A点燃点燃加热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谢谢大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工业制法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导入新课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氧气的工业制法01利用液氧(沸点高)和液氮(沸点低)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分离液态空气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1.原理低温加压空气氮气先蒸发液态氧气蒸发液态空气
2.过程高锰酸钾制氧气02特种部队用高锰酸钾野外生火氧气助燃原理: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2MnO4MnO2O2加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哪些仪器用于反应和收集气体呢?实验药品反应条件1.反应仪器:能加热能加橡胶塞,导出气体试管2.加热仪器:酒精灯紫黑色固体应选择哪些仪器用于反应和收集气体呢?原理: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2MnO4MnO2O2加热气态产物3.收集气体的仪器:集气瓶4.夹持仪器:铁架台发生装置固体加热装置反应物状态固体反应条件加热药品平铺外焰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破裂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收集装置:如何收集氧气?依据是什么呢?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气体不与水反应
可用于收集氧气收集装置排空气集气法不与空气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于收集氧气上述两种常用的氧气收集方法哪种收集的氧气纯度更高?各有什么优点?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纯度更高气体干燥制取装置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观察视频,总结氧气的制取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Supporterssaythattheeaseofuseofpresentationsoftwarecansavealotoftimeforpeoplewhootherwisewouldhaveusedothertypesofvisualaid—hand-drawnormechanicallytypesetslides,blackboardsorwhiteboards,oroverheadprojections.Easeofusealsoencouragesthosewhootherwisewouldnothaveusedvisualaids,orwouldnothavegivenapresentationatall,thedifferenceinneedsanddesiresofpresentersandaudienceshasbecomemorenoticeable.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本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形象策划服务合同
- 专业分包施工合同协议书
- 旧机动车买卖居间服务合同
-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劳务承包合同
- 广州华立学院《区域数字经济调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下压式接力跑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信息与内容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家具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愿景和未来三年规划
- 发酵馒头课件教学课件
- YAMAHA(雅马哈)贴片机编程培训教材
- JGJ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20211102195200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见书、债权处理法律意见书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苏科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中华小厨神(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1
- 世界建筑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