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1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2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3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4页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LANETARYEARTHGEO©PPT地球的圈层结构Thespherestructureoftheearth第1章第4节Chapter1section4情境导入地震的破坏力从何而来?认识地震波有何作用?地震对地球外部圈层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地震与地震波地震结构示意图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地震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p)和横波(s)。2.地震构造的示意解析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地震波: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的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地震烈度地震震级3.地震等级与地震烈度地震能量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2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根据震级大小,地震可分为:微震3级以下,人无感觉有感地震3-5级之间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平行横波: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垂直

较快较慢上下颠簸固、液、气左右摇晃固波速传播介质对物体影响YXYX介质纵波(m/s)横波(m/s)空气332水1400~1500石油1300~1400钢61003500混凝土36002000花岗岩5500~59002800~3000玄武岩64003200砂岩1400~4300700~2800纵波横波探究一: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归纳横波和纵波的特点上下颠簸震源当地震发生时,海洋上的航行者有什么感觉?纵波能通过液体横波无法通过先上下震动,后左右摇晃当地震发生时,陆地

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震源纵波和横波哪种更容易让房屋倒塌?为什么说地震来时有个黄金逃生时间?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横波选择空间小的地方避震,如厨房、卫生间等。当你意识到地震时,有十几秒左右的黄金时间,躲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躲在三角形空间的地方,这样的结构支撑作用强,如墙角,坚固的家具例题地质学家经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实线代表纵波,虚线代表横波)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图为波速地壳深度波速地壳深度波速地壳深度波速地壳深度33km2900km1.地理学上将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界面称为不连续面。找出图中所示的不连续面。2.地震波速度突然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界面上下层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状态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这两个不连续面可以作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36912深度:km速度:km/s横波纵波33km2900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纵波和横波速度加快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Thepropagationvelocityofseismicwaveintheearth'sinterior地核地幔地壳1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eradipiscingelit.Maecenasporttitorconguemassa.Fusceposuere,magnasedpulvinarultricies,puruslectusmalesuadalibero,sitametcommodomagnaerosquisurna.GeographyREPORT2023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范围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平均厚度17千米组成莫霍界面地幔硅铝层硅镁层海平面地壳地壳(8-40km)地核地幔地壳1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eradipiscingelit.Maecenasporttitorconguemassa.Fusceposuere,magnasedpulvinarultricies,puruslectusmalesuadalibero,sitametcommodomagnaerosquisurna.GeographyREPORT2023地幔(2900km)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为岩石圈上地幔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范围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根据地震波波速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组成Mantle岩石圈范围上地幔软流层地壳岩石圈莫霍界面地核地幔地壳1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eradipiscingelit.Maecenasporttitorconguemassa.Fusceposuere,magnasedpulvinarultricies,puruslectusmalesuadalibero,sitametcommodomagnaerosquisurna.GeographyREPORT2023外核(2250km)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范围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可分为外核(液态)和内核(固态)组成内核(1200km)特点地核部分温度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外核物质的运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806370515029009004000深度/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内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软流层地壳岩石圈地核地幔试着动手在草稿纸上画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Theoutersphereoftheearth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Outersphere阅读教材P23,了解各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特点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为氮、氧;使地球温度和缓、提供氧气、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生物从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券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岩石圈:表面高低不平,被大气圈、生物圈、水圈覆盖水圈: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主体是海洋;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阅读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和影响,是最活跃的圈层。BIos生物圈Biosphere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