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年级学段,要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
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
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月球之谜》的教学,我力图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
田,使之成为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怎样才能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
呢?语文课有语文的方式,那就是: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通过自主阅读、质
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
观也界的对话中,去敞亮,去点染,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走向知识、
语言、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
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
可谓“谜”象丛生。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编者在文尾提
供了一个“资料袋”,不但介绍了月球上的引力,还介绍了月球上坏形山的命名,
以及四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给这些山命了名,意在激发学生长大了去探索宇宙的
奥秘。与此同时,课后第三题收录了一些写月亮的诗句,赋予了教材诗意的想象
空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声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
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
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
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评价设计】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从以下环节达成落实:
第一个目标在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环节中达成落实。中年级的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自学能力,此式节重在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自主认读词语,自主交流词语的理解,自主指导写字: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词语,
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可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查阅工具书理解,在自主交流和倾
听中,学生共同分享了词语的理解。在指导书写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然
后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训练,提出“身挺直,头摆正,肩放松,脚放平”的要求,
在学生书写完后,引导学生从“姿势正确、结构紧凑、占位准确”三方面进行自
评,达到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提高写字水平的写字目标。
第二个目标在第三板块“指导自学,品读感悟”环节中达成落实。其中,月
球的基本情况可与“美好的遐想”进行对比学习,通过朗读进一步感悟月球表面
真实的“荒凉”。
第二、三个目标分别在第四板块“拓展延伸,写法迁移”和第一板块“导
入新课,明确目标”环节中达成落实。单元学习提示中明确提出“在学习的过程
中,可以查查相关的资料”,学生关丁月球的资料搜集是杂乱无章的,根据提示
会迅速说出答案:有关月亮称呼、传说和诗句;学习课文的“谜”之后,学生有
样可循,会依葫芦画瓢,先交流自己的资料,然后以练笔形式进行巩固,实现学
以致用。
【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熟读课文,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阅读有关月球的图文资料,搜集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名句。
【教学过程】
组块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1、出示月亮图片,交流有关月亮的名字、神话和诗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谜”,说说课题的意思。
3、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理解新词,会写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球表面的景色;
(3)理清月球之谜的提出思路,感受月球的神秘,整理搜集资料进行仿写。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看图说“月”释课题一一初探“谜”,
探索月球之谜的激情得到点燃,学习目标的引领又会使学生产生悬念般的阅读期
待,愉快地进入课堂。】
组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8分钟)
1、词语检查:悬挂皎洁奥秘夜幕降临令人费解
(1)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说:理解词语意思。
(3)写:指导写字“悬幕奥临二
2、指名接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环节采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先自主识字
释词写字,然后读通文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文本进行了第
一次对话一一乐探“谜
组块三:指导自学,品读感悟(16分钟)
1、研读“遐想”与“景色”部分。
(1)学生自学:
浏览课文1、2自然段,1、用“一一”划出人们关于月亮的遐想?2、用“〜〜”
划出描写月球景色的句子,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出月球的景色。
(2)品读交流。
预设一: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
少美好的遐想!
人们关于月亮的美好遐想有哪些?指导朗读。
预设二: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把“奥秘”换成“秘密”好不好?为什么?
预设三: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
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指导朗读:女生读“遐想”,男生读“景色”。
2、研读“月球之谜、
(1)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3到6自然段,1、划:用双横线划出课文写到了哪些月球之谜?2、
找:给每一个月球之谜提炼一个关键词。3、说: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月球之
谜ink。
(2)品读交流。
同桌交流:你找到的月球之谜有哪些?
口语训练:你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什么?提炼的关键词是什么?
品读重点:用一个词来说说这些“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奇怪神奇不
可思议令人费解)
请大家再读读这些语句,用心体会一下:哪些地方让你真切地感受到月球之
“谜”的神秘?
预设一:
词语之“谜”:难道或者是估计
标点之“谜”:?!
句子之“谜”:
预设二:把玉米种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里,跟种在地球的土壤里没有明显
的区别。可是,水藻一旦放在月球的尘土里,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作比
较)
预设三:从月球采回来的岩石估计年龄已经有46亿年(列数字)
(3)研读写法:同样写“谜”,三个“谜”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揭示月
球的神秘之处。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本环节教学,设计了
不同的阅读方式,组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研读文本,从语言文字的细
节入手,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推敲斟酌: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来
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通过读、说、品、思等形式,真切感受到月球的神秘和魅
力,探究文本的表达特点一一深研“谜
组块四:拓展延伸,写法迁移(8分钟)
I、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未解之遥呢?
小结:月球之谜还有很多,课文选取了三个典型为例子来说明月球的不解之谜,
这就是举例子。
2、练笔:从搜集的资料中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未解之谜,学习课文的写法,
写一写你的《月球之谜》,结尾可以直接提疑,也可以间接提疑。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点燃了学生的
积极思维火花,学生充分交流课外资料,并在写法的迁移中不断建构新知和技能。
真正的语文学习,就是如此的开而不达,它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去思考。】
组块五:激发探索,布置作业。(3分钟)
1、无穷的月球奥秘正等着我们同学去探索呢,相信10年,20年后,登陆
太空的主人就是你们!
2、作业:
(1)阅读和上网,进一步了解月球之谜。
(2)摘抄有关月亮的诗词名句。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语
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为第二
课时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18月球之谜
遐想景色
谜
杀菌植物年龄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设计意图: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一个微型教案。通过这一简
洁、清晰的板书既梳理了知识结构,体现了课程重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
的内化理解。】
《月球之谜》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一二年级,学生对科技专题文章就有所接触,我们会发现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
浓,有主动阅读的欲望。而《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本文从皓
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
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紧扣“谜”来写,
可谓“谜”象丛生,为学生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他们去遐想,去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也是本课学生趋向于学习的一个前提。
到了三年级下册的学习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能在读文中理解课文
的主要内容,但还不具备较高的思想高度和文化视野,特别是课文中有些较深刻的句子和表
达人物内心的写法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在环节设计的时候要重点考虑如何克服学
生学习的难点。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口常生活中从电视上、网络上和书本中对月亮有浅显的理解。
所以在本文的学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带着收获月球奥
秘的喜悦去学习。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文特点,在设计本节课的阅读教学时,侧重于引导,让孩子
多读,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品味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课前预习】
1、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熟读课文,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阅读有关月球的图文资料,搜集描写月亮的诗词名句。
【课后巩固】
说明文,在小学阶段这是首次出现,学生对于说明的方法及说明与修辞的区别不是很
好,所以我把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制作成微课视频,发送到班级空间,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
学习情况,观看微视频。这一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牛的学习需求,
为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月球之谜》效果分析
【试题设计的有效性分析】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
考试的内容要考杳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习惯。测试安排卷面分5分,基础知识考
查40分,阅读30分,习作25分。评价以书面检测为主,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本套试题立足文本,涵盖面广,题量适中,重点突出,难易适度,既注重了基础知识
的考查,又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建立其自主学习的自
信心;又有利于教师及时反思,提高教学水平,改进课堂教学。
【学生做题的综合性分析】
测评人数A级B级C级D级
5045500
题型内容准确率效果分析
基看拼音写词语98%学生对“幕”的书写,中间的“大”少了一捺。
在教学中要与“慕”和“暮”等形近字进行辨析。
础
词语擂台98.3%“撒”与“散”,学生区分不是很清,建议查字
知
典辨析字义。
识
在括号里填上恰100%有了课文的凭借,学生对于词语的积累与搭配掌
当的词语握较好。从检测结果来看,教材中提供的范本学
生能够积累,初步内化,也能够尝试运用。
照样子写句子97.3%简单的比喻句学生可能容易掌握,连比的运用需
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积累。
阅我会用“J”找98.5%错误主要集中在“花岗石”,与口语产生了混淆。
正确的读音
读
对号入座82.6%征(集积),学生产生了歧义。
理
我会组词“拄”是生字,学生出现错误。其实,望字猜义,
81.6%
解应该能猜出“拄”与动作有关系。
考考你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放得开,但关于
75%
文本内容的提炼不够严谨。
小围绕你收笑到的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单元学习提示
月球资料或图中明确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查查相关的
练
片,写写你的《月资料”,学生关于月球的资料搜集是杂乱无章的。
笔
球之谜》。学习课文的“谜”之后,学生有样可循,会依葫
70%
芦画瓢,结合学到写法,学生基本能对搜集的资
料进行整理,表达能力较好。个别学生不能针对
资料进行有效分析,结尾没有用到疑问或感叹。
综学生的书写从整体上看不错,字迹认直-没有乱涂乱抹的现象,有错误的字
用斜线划掉,对号工整,画线用尺子等。个别学生虽然字不是很漂亮,但是书写
合
仍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分
本次检测学生参与较为积极,本课课后延展较为成功。由此想到,引领学生
析进行相前的课外阅读,重要的还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逐步培训兴趣,
进行养成习惯。
教从评测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了解比较透彻,掌
握较好。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课文本身,要注重对课文以外的内容
学
进行延伸,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改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
进
工整和规范。
2.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时对“优美词句”“优秀诗文”
等汉语言精华的枳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附:课前导学单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标上自然段。
2、生字读准字音。我想提醒难写的字。
3、我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请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者请教他人)
4、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月亮的别名及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教材分析
【教材简介】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
趣的介绍月球的科普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
接着列举了一些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
文。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
可谓“谜”象从生。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
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
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月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
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
探索的愿望C
编者在文尾提供了一个“资料袋”,不但介绍了月球上的引力,还介绍了月球上环形山
的命名,以及四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给这些山命了名,意在激发学生长大了去探索宇宙的奥
秘。与此同时,课后第三题收录了一些写月亮的诗句,赋予了教材诗意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
人文内涵。
【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准备教学挂图和其他的与月球相关的图文资料。如果有条件,课前应布
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可以是月球的图片,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也可以是描
写月亮的诗句。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增加对月亮的了解。
2、识字指导。在本课的认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悬”“道”“努”
“藻”的读音。在写字指导中,“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还要注意与“慕”区别字形;
“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奥”上半部不封口。要指导学生根据字
形结构特点,把字写止确,与端止,与匀称。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
懂,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个习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以讨论交流的方式,
使学生知道文中所写的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初知课文大意之后,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
对月球魅力的感受。第一自然段是写人们对月亮的遐想,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
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最后交流各自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
然段是具体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理清这些不解之谜
提出的思路。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它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月球
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因此显得更神秘了。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了开放性,提
供了师生交流搜集的月球知识的园地。
4、积累一些描写月凫的诗句也有助于感受月亮的魅力。课后提供了一些描写月光的诗
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熟读诗句,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做到熟读成诵。诗意以总体感悟为
主,不要作过多过细的讲解。最后还可以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还要充分重视
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要注意把自己觉得好的诗文摘抄下来。
5、要重视朗读指导。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读
课文时特别要注意文中感叹语气和疑问语气的处理。同是感叹句,“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
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这个句子因紧接皓月当空的优美的景色描写,所以读起来语气可轻柔
舒缓些。而“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这个句子由于上承好多件让人迷惑的
事实,读的时候语气可以稍微强烈一些。同是疑问语气,第一段中的几个疑问句因为写的是
遐想,可以读得稍显轻柔,甚至可以读出自言自语的意味。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的疑
问句表达的都是对一些现象的不解,读的时候语气可以稍重些。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环节】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从以下环节达成落'实:
第一个目标在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环节中达成落实。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
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自学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认读词语,自主
交流词语的理解,自主指导写字;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词语,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可联系上下
文理解,也可查阅工具书理解,在自主交流和倾听中,学生共同分享了词语的理解。在指导
书写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然后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训练,提出“身挺直,头摆正,
肩放松,脚放平”的要求,在学生书写完后,引导学生从“姿势正确、结构紧凑、占位准确”
三方面进行自评,达到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提高写字水平的写字目标。
第二个目标在第三板块“指导自学,品读感悟”环节中达成落实。其中,月球的基本情
况可与“美好的遐想”进行对比学习,通过朗读进一步感悟月球表面真实的“荒凉”。
第二、三个目标分别在第四板块“拓展延伸,写法迁移”和第一板块“导入新课,明
确目标”环节中达成落实。单元学习提示中明确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查查相关的资
料”,学生关于月球的资料搜集是杂乱无章的,根据提示会迅速说出答案:有关月亮称呼、
传说和诗句;学习课文的“谜”之后,学生有样可循,会依葫芦画瓢,先交流自己的资料,
然后以练笔形式进行巩固,实现学以致用。
《月球之谜》评测练习
第一部分:编写设计说明
【评价内容】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
【设计教师】
【考察对象】三年级学生
【命题依据】
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并把字写端正,美观,有一定
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教学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
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
出疑问。
3.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
书看报的习惯。
三、习作教学
1.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卜.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
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
编写说明:
本试题编制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词句的积累,阅读
理解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也为了及时发现教学中的疏漏,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
试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涵盖面广,科学合理,难易适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加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处理语言问题的题目,引导学
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积累情况,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善于积累。
【命题意图】
命题内容和命题意图双向细目表
命题内容命题意图
知识领域考查题型与内容考查意向难度系数
看拼音,写词语。正确书写词语。().6
基础知识词语擂台。灵活运用词语,学会运用。0.4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短语积累。0.4
照样子写句子。仿写句子。0.5
阅读理解阅读了解比萨斜塔。扩大知识面。0.7
小练笔围绕你收集到的月球资料或图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0.6
片,写写你的《月球之谜》。
第二部分:试卷评价方案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yemujiuiig11nnulihdizOoxuunguu
)()()()
gujinianlingcengjingyidan
)()()()
2.词语擂台
暮()散(澡()项()
幕()撒(藻()顶()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夜空()的月光()的景色
()的遐想()的阳光()的水藻
()的天空()的月球()的努力
4.照样子写句子。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像(),()像(
二、阅读理解
比萨斜塔
如果告诉你,世界上有座因为倾斜而闻名的塔,你用信吗?意大利比萨大教堂的钟楼,
就因为塔身向南倾斜,被称为比萨斜塔。斜塔平面为圆形,直径16米,高54.6米,共8
层。全塔除柱子用花岗石外,表面全部饰以白色大理石。最下层是石墙,用浮雕装饰,顶层
向内收缩,挂着7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钟。从卜.到上,有294级螺旋式阶梯。登上去可以眺
望全城景色。
斜塔1174年开始动工,建到第三层时发现地基沉降不匀,塔身倾斜,停工94年后又继
续施工,到1356年才完工,这时的塔顶偏离了中心2.1米。现在倾斜更严重了,已达到4.3
米。意大利政府向全世界征集纠偏方案,一下子收到了900多个。传说当年伽利略曾在塔上
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因此许多人又把它看成伽利略的纪念碑。
阅读提示:
比萨斜塔是很有名的•个建筑,因为它斜而不倒,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因为著名的科学
家伽利略在这里做过自由落体试验。也许你并不了解伽利略,也许你不太明白自由落体这个
试验,但是你一定会感觉到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家的敬爱。
1.我会用“J”找正确的读音。
倾斜(qingqing)纠正(jiujiu)
花岗(gdnggang)石眺望(tootido)
2.对号入座。
急集积
(1)政府向世界征()纠偏方案
检验俭
(2)伽利略曾经做过自由落体试()
佛沸拂
(3)风吹()着柳树
3.我会组词。
纪()塔()
记()搭()
斜()柱()
抖()拄()
4.考考你。
(1)比萨斜塔在哪个国家?为什么叫比萨斜塔?
(2)你了解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吗?
(3)比萨斜塔倾斜严重,你能设计个纠偏方案吗?
三、小练笔
围绕你收集到的月球资料或图片,写写你的《月球之谜》。
附: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面5分;满分100分,具体标准及分值如下:
一、基础知识(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夜幕降临努力海藻悬挂估计年龄曾经一旦
2、词语擂台。(16分)
暮(暮色)散(散步)澡(洗澡)项(项目)
幕(幕布)撒(撤满)藻(水藻)顶(山顶)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8分)
(漆黑)的夜空(皎洁)的月光(奇异)的景色
(美好)的遐想(灿烂)的阳光(鲜嫩)的水藻
(蔚蓝)的天空(神秘)的月球(巨大)的努力
4.照样子写句子。(6分)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香山枫静得像一抹晚霞,红得像一团烈火。
二、阅读理解(30分)
1.倾斜(qing)纠正(jin)
花岗(gdng)石眺望(tido)
2.(1)政府向世界征(集)纠偏方案
(2)伽利略曾经做过自由落体试(验)
(3)风吹(拂)着柳树
3.我会组词。
纪(纪律)塔(高塔)
记(记住)搭(搭线)
斜(倾斜)柱(柱子)
抖(抖动)拄(拄着)
三、小练笔(25分)
围绕你收集到的月球资料或图片,写写读后的感想c字数不低于200字。
调研题
请在你同意的选项后面画3。
1.我给老师奖星星:
喜欢★★★一般★★不喜欢★
)))
2.我认为这节语文课:
很有趣一般般▼▼真没趣
()()()
3.我给自己画笑脸:
表现非常好■>1。,/)还可以不怎么好
()()()
解读说明文,洋溢“语文味”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性文章:课文首先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
说到人类笫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
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收笔。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贴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
水平,而且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中,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以科普知识渗透为辅,紧紧
抓住“谜”,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课文,或进行字词的品评,或进行句式的训练,或进行朗读
的指导,真止让学生品尝到说明文的原汁原味: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激发探索科学的兴
趣。
修订版的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
“语言文字运用”。基于此,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自主得其“意”
课前,我多次阅读教材,反复翻阅教参,努力透过文本的表层找寻最适合学生的“语用
点”:
1、为“谜”字选择合适的意思。三年级的孩子在经历了学字积词的低段学习后,词语
依然是他们理解内容赖以持续的落脚点。结合课前的预习,学生对课题中的“谜”字有了明
确的认识,月球之谜也首次在学生脑海中扎根。
2、自主识字解词写字。课件中出示的5个生词是本课的重点词语,经过课前预习,学
生已能基本完成读写和理解,因此,在课堂上主要进行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汇报读
词,多种方式理解词语,自主指导写字,而且学生指导的几个字正是我们需要提醒的。放手
给学生当老师,我们何乐而不为?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炼自然段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阅读文本的第一步,
而概括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先后两次把书读“薄”:通读文
章后进行了课文内容的概括,品读过程中又对自然段进行了概括:提炼关键词。
二、多元得其“言”
说明方法的运用应该作为文本体裁的特色菜单,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这种写作方式,
更应该为他们正确理解说明方法与以后运用说明方法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1、在语言实践中完成“体会关键词句对于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课堂上,我通过换词
引导学生辨析“奥秘”与“秘密”,创设情境对“遐想”进行说话,结合具体的语境中理
解•“令人费解”等,为学生搭建了理解的桥梁,体会出作者用词的精妙,在潜移默化中也学
会了如何遣词造句“
2、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氧饱和度”知多少
- 水玻璃花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绩效评价报告审核内容
- 中国五星级酒店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配音签约合同范本
- 2025年塑料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露营采购麦德龙合同范本
-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企业中的培养
- 42个微单倍型复合检测体系的构建及法医学应用
- 枣庄市山丘区中小河流洪水淹没模拟及风险分析
- 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 GB/T 45071-2024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
- 农业托管合同范例
- 食品中阿维菌素等55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 保洁部消杀培训
- 口服轮状疫苗知识课件
-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2023版
- 中国聚乙烯催化剂行业发展状况及需求规模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件 学习情境4:电的转换
- 车辆实际使用权协议书范文模板
- 新版加油站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