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2010·潍坊期末)2010年6月13日以来,我国华南、江南南部再次出现强降水,造成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回答1~2题。1.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主要表明()A.自然界具有物质性B.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答案:A解析:灾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的,A正确。2.江西抚州唱凯决堤口提前三天完成合拢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民造福C.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避免灾难发生答案:B解析:题干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A不符合题意;C“改变规律”错误;D说法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B正确。3.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画先”、“趣在法外”。这说明()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答案:D解析:材料中“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意思是:“胸中之竹”即意识的东西,“眼中之竹”即客观事物,此句话意思是说,客观事物进入人脑经过加工改造形成意识,突出意识的能动性。“意在画先”、“趣在法外”,都是在强调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而非认为意识决定规律。A、B、C表述均错误。4.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你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期进行心理暗示,真的会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启示我们()A.意识能够改变人生的态度和命运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答案:B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正体现了这一点,故选B。5.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一项新研究证实,最近发现的盘旋在银河系周围极暗的小“霍比特”星系几乎全部由暗物质构成。从哲学上看,宇宙暗物质的存在表明()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答案:D解析:宇宙暗物质的存在表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A观点错误,B、C与题意无关。6.据新华网报道,有科学家修正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类人猿下树后并没有到热带干草原,而是到了水里,正是水中的活动以及浴场的欢情使人类毛烘烘的祖先变得面目全非。对于人类进化过程看法的分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这证明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这证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这说明对同一对象、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正确看法D.这说明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人们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答案:D解析:本题应注意设问的角度,题目不是针对“修正”的观点的内容来讲的,注意到这一点,就可看出A、B项虽然本身正确,与题干也有关联,但不切合设问中的“分歧”,故排除。人们对同一对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唯一的,故C项说法错误。只有D项符合题意。7.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狼孩”、“猪孩”等虽为人所生,但是他们长期脱离社会,因此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A.意识并非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大脑的产物C.意识并非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答案:D解析:脱离社会导致意识无法形成,强调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但其内容来自客观事物,而非人脑,故A、B项错误。意识也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故C项错误。在农村的发展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据此回答8~9题。8.人们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服从自然的属性与规律,才能()①有效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②根据自己的意志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③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④改变自然界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②④表述是错误的。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9.社会的发展受自身规律的支配,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不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改变不了由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这说明()A.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没有区别的D.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B、C、D表述错误。10.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有一次,别人问他:“贝克莱先生,假设您站在悬崖边上,闭上您的眼睛,您敢纵身一跃吗?”贝克莱先生哑口无言。这个小故事表明()A.事物的客观实在性依赖于人们能否感知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D.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C解析:这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观点的荒谬性。就连他本人也不相信闭上双眼悬崖就不存在了,因而他不敢跳。这说明物质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项没有揭示贝克莱观点的荒谬性,B、D则与题意无关。1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玉楼景·春景》中的名句。清代著名诗词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其作过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同时代的著名的诗人李渔却在《窥词管见》里说:“此语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两种不同的评论表明()A.都不符合审美法则B.认识不一定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观因素的影响D.主观与客观是不可能统一的答案:C解析: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是由于各人的知识水平、主观愿望、立足点等不同造成的,换言之,是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因此选择C项。12.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作用C.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就能成功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答案:B解析:A中说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是错误的。C、D两个说法也是错误的。13.古时候游子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的思念之苦。唐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附,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忘忧”“宜男”之说虽“无一验者”,但并不妨碍人们借此表达某种愿望。这表明()A.某些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B.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C.眼见不一定为实D.艺术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答案:B解析:“忘忧”“宜男”之说虽“无一验者”,但并不妨碍人们借此表达某种愿望。这句话说明一经形成的意识不会马上消失,正是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古诗主要反映了()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D.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答案:C解析:古诗翻译为“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关城没有什么变化,战争自秦汉以来都没有间断,离家出征到万里之外的人还没有回归家乡”,这反映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15.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上述材料说明()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③错误;认识要不断发展,获得正确的认识并不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④错误。选A。16.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要落实这一主题就必须()A.单纯地适应自然,等待自然的恩赐B.做自然界的主人,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C.征服自然、改造自然D.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答案:D解析:落实这一主题,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故答案选D。17.在电脑、手机迅速普及下长大的一代人,普遍遇到了汉字书写障碍问题,有识之士指出:如果不在学校的每一个阶段加强汉字书写方面的教育,传统汉字所承载的中国语言文化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体现的认识论观点是()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①②两项都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题意不符。18.下边漫画说明()①真理是无条件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③真理是具体的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漫画中的人拿着医学书给牲畜看病,没有注意到具体条件的变化,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①是错误观点。②③④从某一侧面说明了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19.(2010·青岛期末)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揭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评“中国心灵首富”,袁隆平曾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认为,科学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③物质与意识是不可分割的④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②说法过于绝对,除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应遵循客观规律,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③错,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意识离不开物质;④与题意不符;①正确揭示了题干的意思,故选A。20.漫画中的“造假干部”()A.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他们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B.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他们只会照搬书本知识C.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他们只强调个人的局部经验D.犯了唯心主义错误,他们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答案:A解析:本题要求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要有明确的区分和判断。漫画中的做法是从主观出发做事情,显然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和形势,外部环境和历史机遇。要以客观规律为唯一指针,防止主观决策、领导意志和经验主义的出现。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寻求社会和谐进步之路。结合材料中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说明:(1)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4分)(2)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10分)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4分)(2)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中央根据我国实现小康进程中的现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体现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3分)②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建设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任务和形势、外部环境和历史机遇。要以客观规律为唯一指针,防止主观决策、领导意志和经验主义的出现,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寻求社会和谐进步之路。(4分)22.《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辨析:真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真理是无法辨明的。(12分)答案:(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分)(2)由于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庄子认为“是与非”在你、我与第三者之间会有不同的见解,看到了这一点。但不能据此认为真理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6分)(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实践是检验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学院校舍建设场地选择与环境分析
- 医疗机构设备更新的背景
- 2022-2027年中国包装成袋系统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零碳数据算力中心技术可行性分析
- 中国棉及化纤制品制造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磁化中药粉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足浴运营合同范本
- 2020-2025年中国代步平衡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水利发电站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202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EPC总承包投标方案(技术标)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本人报废车辆委托书
-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解读
- 2025年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过桥资金操作流程
- 货物学 课件1.2货物的特性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版研究生教材课件全集2章
- 2024年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