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5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5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2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5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3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5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5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50]必修三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文学艺术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8·湖北黄冈质检)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eq\x(导学号99522971)(C)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解析]“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提出原子弹的理论,但当时中国没有条件,新中国也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指原子弹技术,还包括计算机等其它技术,故B项错误;“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可以得出二战后,美苏争霸,垄断原子弹,广大国家均受其威胁,“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可知这属于战略生存的需求,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属于国内因素,不属于“直接的国际因素”,故D项错误。2.(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eq\x(导学号99522972)(C)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D.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解析]1964年我国国防事业刚刚发展,没有建立起全方位的国防体系,故A项错误;1964年6月,我国的中近程导弹研制成功,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但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西方核垄断,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在军事技术上取得的成就,不是科教兴国的直接体现,故D项错误。3.(2018·贵州贵阳摸底)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20、歼-10C,红旗-22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eq\x(导学号99522973)(A)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C.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解析]从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20、歼-10C,红旗-22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国家武器装备中科技含量的提升,故A项正确;工业化的发展体现不出本次阅兵新式武器增多,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后军事力量变化,与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军事封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军事科技,没有涉及教育,故D项错误。4.(2017·辽宁葫芦岛二模)1978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号召:到1985年,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达到或接近1970年发达国家的科学水平。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eq\x(导学号99522974)(B)A.开始淡化科技领域的意识形态B.认识到国内科技水平落后的现实C.准备用科学技术引领改革开放D.在科技发展问题上已无冒进倾向[解析]从材料中的“到1985年,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达到或接近1970年发达国家的科学水平”,说明已经认识到国内科技水平落后的现实,故选B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是在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从时间上可以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5.(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并提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eq\x(导学号99522975)(D)A.使乡镇企业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B.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适应了农业生产由分散到集约的改变D.符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农村职业教育”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题目牵涉的是农村职业教育,并未牵涉农业生产,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D项正确。6.(2018·河南名校联盟段考)根据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的研究,1960年时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eq\x(导学号99522976)(A)A.建国初期的高校调整 B.半工半读高校的涌现C.“八字方针”的实施 D.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解析]我国建国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策略,因此对高校进行调整,设立了大量的工科学校,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养,并未涉及半工半读,故B项错误;“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1962年得以实施,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中美关系改善是1972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7.(2018·河北邢台月考)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eq\x(导学号99522977)(A)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解析]从毛泽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认为把王蒙划为“右派”是错误的,是一种“左”的做法,这就说明当时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因此选择A项。材料反应了当时中央存在“左”的倾向,说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可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说法绝对化。8.(2017·河南安阳调研)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eq\x(导学号99522978)(D)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 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 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解析]材料中出现网络意识,但不能说其主导文艺创作,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新的文学发展,不能说传统文学走向衰落,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多种文艺创作方式,并未说明其走向成熟,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青春文学”“魔幻小说”网络艺术等方式,说明我国的文艺创作越来越服务大众,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0分)9.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组织留学教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eq\x(导学号99522979)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在120名幼童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他们是从当年14717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1981年底,清华大学首批派出的赴美留学学者全部归来,校方欣喜万分,将9位学者的留学简况制表记录,以志来者:1978年清华大学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情况系别姓名派往学校所学专业回国时间化工系曹小平伯克利加州大学理论固体物理无线电系彭吉虎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波导光学工程物理系张育曼伯克利加州大学反应堆物理计算工程物理系赵南明伯克利加州大学生物物理计算机系郑衍衡普度大学平行处理及多机系统自动化系李衍达MIT地震波的信息处理水利系张楚汉伯克利加州大学坝工抗震机械系柳百成威斯康星大学铸工冶金学化工系催国文MIT高温陶瓷——清华大学新闻网(1)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70年代和1978年两次赴美留学的异同。(10分)(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两次赴美留学出现的原因,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10分)[答案](1)同:都是向美国学习;以科学技术为主;目的都是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国家强大;都是国家推动的结果;留学生回国取得了较大成绩。异: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以幼童为主,新中国的留学生是中青年学者;清朝留学生以广东、江浙为主,而新中国以各大高校为主;清朝赴美留学竞争不激烈,新中国的留学竞争激烈。(2)原因: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为了培养科技、法律和翻译人才;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影响: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解析](1)相同点,从材料一中“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和材料二中“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得出都是政府派遣,都派往美国学习。从材料一“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材料二的图表可以得出都侧重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目的是通过发展科技增强国力,并且留学生回国后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