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年度上学期河南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思想政治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9月,国家文物局发布河南省方城县八里桥遗址考古项目重大进展。八里桥遗址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其功能区划完备,有夯土建筑区、手工业区、墙垣、道路等设施,出土有玉器、卜骨、绿松石嵌片、冶铜遗存等高等级遗物,并发现了“夏文字”。由材料可以推断出()①该遗址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就②当时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当时的原始畜牧业和农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④当时的人类已经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八里桥遗址功能区划完备,有夯土建筑区、手工业区、墙垣、道路等设施,出土有玉器、卜骨、绿松石嵌片、冶铜遗存等高等级遗物,并发现了“夏文字”,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工已经相当明确,出现了脑力劳动(如制作玉器、卜骨等)和体力劳动(如建筑、手工业等)的分工,②正确。④:由八里桥遗址完备的功能区划、出土的高等级遗物及“夏文字”,可以推断出当时的人类已经进入文明时代,④正确。①③:由题干可知八里桥遗址所处时期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应该属于奴隶社会,而新石器时代和原始畜牧业和农业都是对原始社会的描述,①③均排除。故本题选C。2.生产力的发展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农民能够自主地劳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原始人结成平等互助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资料逐渐变为私有④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推动封建生产关系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力),使得部分人能够积累更多的剩余产品,进而引发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出现;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力),使得部分人能够积累更多的剩余产品,进而形成了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生产关系),均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③④符合题意。①:“农民能够自主地劳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强调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不体现生产力的发展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①排除。②:“原始人结成平等互助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描述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状况,没有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②不选。故本题选D。3.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百余名志同道合者,从英国出发来到美国印第安纳州,用20万元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新和谐公社”。他带领全体公社成员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但四年后,“新和谐公社”宣告破产。欧文的实验()①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理想社会,所以失败②实践了理想社会,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来源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经验准备和阶级条件④作为一种探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由材料可知,欧文的“新和谐公社”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理想社会,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这种理想化的设计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成功,①④符合题意。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欧文的实验本身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而是空想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一种尝试,②不选。③:欧文的实验并未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具体的经验准备(因为实验失败了)和阶级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条件是工人阶级的崛起),③错误。故本题选B。4.以下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大事件的时间轴。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是()①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②三大工人运动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③空想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巴黎公社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①描述正确。②:1840年的三大工人运动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②描述正确。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③错误。④:巴黎公社最后失败了,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④错误。故本题选A。5.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中,有的未看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准备功成身退;有的对中国革命缺乏全面和完整的认识,进行转移实业;有的未认清中外反动派的本质,醉心于议会政治。这说明()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已经丧失了革命性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承担不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材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面对复杂政治局势时的无力和妥协,这表明其难以单独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难以走通,③④正确。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软弱性,但不能由此断定其丧失了革命性,①不选。②:材料未涉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②不选。故本题选D。6.下图为1952—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统计数据。下列对上图解读正确的是()①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④当时的阶级矛盾已经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①排除。②③:由图中数据变化可知,19521956年,我国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成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③正确。④: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公有制经济逐渐取代私有制经济,这反映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并不能说明阶级矛盾已经完全解决;同时,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④排除。故本题选C。7.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回顾了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和作出的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强调“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②经由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次飞跃形成③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④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毛泽东思想是对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①④正确。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飞跃,②错误。③: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③不选。故本题选B。8.以下是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下列对这些重要节点解读正确的是()①设置经济特区,开放港口城市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③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①不选。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正确。③: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③正确。④: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④错误。故本题选C。9.“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这段讲话()①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进了改革开放②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③使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④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强调敢闯的精神,有助于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进而推进改革开放,①正确。②: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②正确。③: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并不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形成的,③不选。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目标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提出的,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内容无直接关联,④不选。故本题选A。10.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要实行对外开放。这说明邓小平理论()①指明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③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④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要实行对外开放”,说明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说明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②④正确。①: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不选。③: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③不选。故本题选D。11.202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讲话指出,我们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让中国人民不断过上更好生活,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这主要启示我们要坚定()①理论自信②道路自信③制度自信④文化自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材料侧重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贡献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涉及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①④排除。②:习近平主席提到“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体现了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和自信,②正确。③: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依赖于稳定的制度支持。同时,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底气和信心,也反映了其制度的有效性和优越性,③正确。故本题选C。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坚持胸怀天下,提出的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而热烈的响应。由此可见()①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复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③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我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①正确。④:中国提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体现了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智慧和方案,④符合题意。②: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不能简单地将一种发展模式复制到其他国家,②不选。③: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目前还没有实现强起来的飞跃,③不选。故本题选B。13.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中国梦的感染力、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以及政治伟力之所在,就在于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全部生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①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②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推动世界共同发展④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个人梦有利于形成价值共同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材料中的“感染力、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等词汇以及“责任共同体”等概念,都说明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①符合题意。②: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说明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未涉及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的关系,③不选。④:我们应将个人梦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之中,④错误。故本题选A。14.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取向上摒弃资本至上,追求人民至上;在发展路径上走出“单向”“异化”,走向全面协调;在民主形态上不搞少数人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认同上从不割裂传统,坚持继承创新;在全球治理上不搞单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见,中国式现代化()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②推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③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④丰富和扩展了人们对文明形态的认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民至上、全面协调、人民当家作主等理念,这些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相吻合,并在中国具体国情下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①符合题意。④: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取向、发展路径、民主形态、文化认同和全球治理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和创新之处,丰富和扩展了人们对文明形态的认知,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未涉及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②不选。③:材料未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③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B。1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以前所未有的政治气魄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强意志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党风好转带动社会风气好转。这说明中国共产党()①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③不断增强群众组织力和思想引领力④在革命性锻造中提升自我净化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以党风好转带动社会风气好转,说明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②正确。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整治“四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能力,④正确。①③:材料未涉及党的群众组织力和思想引领力,也未涉及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①③不选。故本题选C。16.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创造性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由此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指导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④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①排除。②: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并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指导”,②排除。③④: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创造性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宣布,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自己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即“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共产党宣言》提出“两个必然”的论断,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答案】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唤醒和鼓励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认为《共产党宣言》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观点是错误的。【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考点考查: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的意义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辨析类主观题,考查的范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要求对“《共产党宣言》提出‘两个必然’的论断,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加以评析,考生要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观点正误判断:观点不科学论据①:随着大工业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自己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提出“两个必然”的论断,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可联系《共产党宣言》的意义,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论据②: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可联系十月革命的意义,说明该观点的错误之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历史视角,也要有世界视野。从党的历史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从世界视野看,500年来,从空想走向科学,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社会主义虽充满曲折,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历史视角和世界视野两个角度加以论证。【答案】①从历史视角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从世界视野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出现曲折,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历史视角和世界视野两个角度,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加以论证。属于论证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从党的历史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可从历史视角角度,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效信息②:从世界视野看,500年来,从空想走向科学,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社会主义虽充满曲折,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可从世界视野角度,说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出现曲折,但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阔步前行。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中是如何作为的。【答案】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提供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②进行伟大斗争,带领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党的政治定力,带领全国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阔步前行。【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考点考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考查的范围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知识,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中是如何作为的,考生要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关键词②: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可联系教材知识进行伟大斗争。关键词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可联系教材知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关键词④: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阔步前行→可联系教材知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深入推进,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科技体制改革部署破立并举推动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不断攀升……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从对外投资来看,我国连续11年稳居世界前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今日的中国,呈现万千气象。(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你以“改革有召唤,青年有担当”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河南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公开招聘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幼儿园角色扮演活动设计计划
- 投标商务合同范本
- 会计职业规划与目标实现计划
- 楼梯拆除合同范本
- 学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备忘
- 怀旧行业保安工作计划
- 屠宰场HACCP体系建立与实施考核试卷
- 宠物饲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2016借贷抵押合同范本
- 【道 法】学会自我保护+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巧+讲义
- 买房协议书样板电子版
- 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招聘题库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诊)语文试卷(含答案)
- 常州初三强基数学试卷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19译林版高中英语全七册单词总表
- 2024年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单元备课
- 《园林生态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