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黄山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黄山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黄山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黄山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装订线PAGE2第1页,共3页黄山学院《地理信息系统》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板块构造学说中,以下哪种板块边界类型通常会形成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的区域?()A.离散型板块边界,如大洋中脊,新的地壳在这里形成B.汇聚型板块边界,包括俯冲带,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C.转换型板块边界,如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板块在这里相互滑动D.以上三种板块边界类型都会导致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2、在地质图上,断层的符号通常用特定的线条表示。正断层的符号一般是:()A.一条直线B.一条折线,上盘下降C.一条折线,上盘上升D.两条平行的直线3、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珊瑚礁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珊瑚礁的形成主要依赖于:()A.珊瑚虫的生长和繁殖B.海水的温度和盐度C.海底的地形和地质条件D.以上都是4、在地球的大气圈中,对流层的特点对于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关于对流层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B.对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对流层的厚度在全球各地是均匀一致的5、在研究地球的岩石圈时,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以下关于变质岩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由原有岩石变质而成B.大理岩是一种常见的变质岩C.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岩石的化学成分通常不会发生改变D.变质作用可以发生在地球的不同深度和环境中6、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也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7、在探讨地球的地貌形成过程时,以下关于风蚀地貌的说法,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B.风蚀蘑菇、风蚀柱等是常见的风蚀地貌C.风力越大,风蚀作用越强,形成的风蚀地貌越显著D.风蚀作用只对松软的岩石有影响,对坚硬的岩石没有作用8、在探讨地球的地质过程时,风化作用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以下关于风化作用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等类型B.风化作用可以使岩石破碎、分解,为侵蚀和搬运作用提供物质基础C.风化作用只发生在地表,在地下深处不会发生D.气候条件对风化作用的强度和类型有重要影响9、在探讨地球的冰川作用时,以下关于冰川的说法,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冰川是由大量的冰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形成的B.冰川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形成如U形谷、角峰等地形C.冰川的融化和积累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会对海平面产生影响D.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的退缩和融化加速10、在喀斯特地貌中,溶洞、地下河等景观十分常见。溶洞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哪种岩石的性质有关?()A.石灰岩B.砂岩C.页岩D.花岗岩11、在研究地球的大气环流时,以下关于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大气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B.海陆分布的差异会影响大气环流的模式C.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匀分布无关D.地形和摩擦等因素会对大气环流产生一定的影响12、在探讨地球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时,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类型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地球上存在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B.不同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生物组成上存在很大差异C.生态系统的类型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D.人类活动可以导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变和退化13、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震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速度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发现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被称为:()A.莫霍面B.古登堡面C.软流圈D.岩石圈14、在探讨地球的大气成分时,以下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气候有显著影响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工业革命以来迅速增加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始终保持不变,不受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15、在探讨地球的矿产资源时,以下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有关B.大多数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C.矿产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会出现短缺的情况D.新的勘查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1、(本题5分)详细论述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氮、硫等元素的循环过程,分析物质循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本题5分)说明褶皱的基本类型(向斜和背斜)及其在地质构造中的表现和识别标志,探讨褶皱与矿产资源的关系。3、(本题5分)详细论述大气中的气溶胶及其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包括气溶胶的来源、组成和作用机制。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包括数据处理、规划模型构建和方案评估等环节。2、(本题5分)论述生态移民的地理背景和实施策略,分析生态移民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并提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3、(本题5分)分析荒漠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探讨荒漠治理与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策略。4、(本题5分)深入分析地球科学中的地质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和混沌现象,举例说明地震活动、火山喷发、泥石流等地质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这些复杂地质现象。5、(本题5分)论述山地在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方面的垂直分异规律,探讨其对山地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意义。四、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1、(本题10分)在研究某荒漠地区的风成地貌时,分析沙丘的形态、移动速度和沉积物特征。请探讨风成地貌的形成机制、演化过程以及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2、(本题10分)对某地震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研究,分析地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