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
结合思想。
2、蠲.3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I?3
(2)计算:-+-+7=
666
计算卡+寻木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
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士个,3人
9
一共吃多少个?
(1)分析演示: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楙个"意思什么?
(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是把整个
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
•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7??
(2)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
999
(3)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
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292
-x3o再启发学生说出±x3表示求3个白相加的和。
999
(4)比较4x3和12x5两种算式异同:
9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徨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x3是分数乘整数,12x5是整数乘整数。
(5)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
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x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2的和。板书:±+±+
9999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2+:+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
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
993
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丝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2x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
99
相讨论)
观察结果:等的分子部分2x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
99
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x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9
汇报结果:(多找儿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x3是用分数二的分子2
99
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2x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
9
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3按简便方法计
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
数各表示什么?
三、全课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设计:
一、细心填写:
3333333
K8+8+8=()x()=()8+8+8+8=()x()=
()=()
22222
2、5+5+5+5+……+5=()x()=()=()
__________y
v,
100个
4
3、9x6表小()o
227
4、二米二()厘米3时=()分10千克二()
克
算式:
二、准确计算:
234
7X35X621X9
3114
10x516x1225X15
25
24个§是多少?14吨的7倍是多少吨?
三、解决问题:
5
1、一个正三角形边长7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8
2、一种钢材每米宣125千克,现在有这种钢材500米,共重多少千克?
4
3、小华和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小华每分钟行百千米,小明每小时行15千
米。他俩谁骑的速度快?
2
4、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这条路的石,8天能修完吗?
五、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羡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二+"^^二二
*329(个)
99999993
答:3人一共吃2个。
3
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整数是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
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
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
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貂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X4232X--X9X7
24166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10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桶水有I2Lo3桶共多少L?\桶是多少L?1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义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2X3
\桶是多少L?I2x1
\桶是多少L?12X: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X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是一半,12X;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12x(表示求12L的;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
12X3=36(L)
6
12乂,=色虫=6(L)
20
1
3
12X工=注2=3(L)答:3桶共36L。,桶是6L。,桶是3L。
424
1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kg.已经吃了它的噌,吃了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
的3。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5
(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士,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
“1”,把总数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33
练
习-=n--X
5.•9X62X4W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
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6、说一说下题错误的原因是()
—X3A、整数与分子约分了
48
51B、整数与分子相乘了
C、整数与分母相乘了
48
=L5
-48
四、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1、练习一第2、3题。
五、全课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
六、作业设计:
1、练习:
33
--X4-
2X4
10
2、24平方米的1是多少?
2
3、Ax-表示:
七、板书设计:
・个数乘分数
12X3=36(L)表示:3个12L是多少?
6
12义1=^i=6(L)表不:12L的:是多少?
2卜2
1
3
12X,=^^=3(L)表示:12L的:是多少?
4*4
归纳:一个数乘分数用乘法计算。
3、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p3
教学目标:I、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
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
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共计算法则v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1737
77X5=TX5=2X==25X77=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
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
ZD
玉米的面积占空.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J,应把这块
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4公顷的?是多少?用乘法计
4O
算,列式为Jx1
L0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X?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x4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
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X;4o
乙01U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再把这£部分
乙乙
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2o说明£=白。
1UZ01U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J,又
把这1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X5=10份,1份是这张纸
乙
的上。由此可以得到:
11
X
2-5-(板道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公顷)
的三3,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公顷的空Q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13
2X5。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31的3口。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X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
可以得到:
-x-=—(板书算式)
252x510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五、课堂总结:分数果分数是这样计算?
六、作业设计:p6练习一第4、5、6、7题。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3、李伯伯家有一块3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
3
积占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113Ix33/八LK、
2X5(公顷)-x-=——=—(公顷)
252x51()
种土豆的面积是需公顷。
答:种玉米的面积是2公顷。
1()
4、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p5例4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
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322173
-X30=12X-=-x-—x—=
535384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
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2千米/分。
10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巴。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45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得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2千米/分的2o
1045
(2)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
根据学生回答板日:
949x4362
—xVZ--------—-—----.-(km)
104510x4545025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
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949x49
=(km)
1045-10x4525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a、提取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速度:乌贼的速度是益9千米/分
时间:30分钟
所求问题: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己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列式为^9X30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2X30="S=27(km)
1010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2x30=^x30=27
(km)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94
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
1045
分母交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
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三个小题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的。先让
学生独立练习,再生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问题1: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X时间=路程”的数量关
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P7第8、9、10、11题
六、板书设计:
例4、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2千米/分。
10
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士。
45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949x4,2x30=^5=27(km)
——X——==—(km)
1()4510x45251()1()
答:李叔叔每分钟呜千米。
答:乌贼30分钟可以游27千米.
5、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
法的能力。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
能力。
3.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计算下面各题:
757c53
—x--x2-x-
128;50;925
2.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能约分的先约
分再计算会更简便。(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3.教师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阅读理解
1.出示呈现例5情境图(数学信息),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
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板书。)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二)探究解答:例5(1)
1.自主解答
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板书:
2.1x-
4,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
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现的不同计算方法。
21363】空
(1)可以把2.1化成分数正,再跟K相乘,结果是布,化成带分数40o
r,321363,23
2.1x-=x-==1
41044040(dm)
3
(2)可以把彳化成个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
3
2.1X4=2.1X0.75=1.575(dm)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交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在小组内交流,给每个学生参与的
机会,使交流活动不至于成为个别学生的专场展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解题
思路;二是全班交流,使全体学生在理解自己算法的同时,知道解决同一道题目还有不同
的思路,享受不同算法带来的快乐,并掌握自己未考虑到的计算方法,逐步提高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这道分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计
算,既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两种方法用到了我们
学过的分数乘分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的这段简单小结以旧引新,促进知识迁移,巩固掌握新知识,实现
了有意识的学法指导。】
(三)探索简便方法:例5(2)
1.自主解答
刚才例5第(1)题大家完成得很不错,下面第(2)题有没有信心做对■呢?(出示课件,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1239
(1)可以把2.4化成分数5,再跟4相乘,结果是
242金」
4545(dm)
3
(2)可以把K化成个数0.75,再跟2.4相乘,结果是1.8。
3
2.4X4=2.4X0.75=1.8(dm)
3.自学课本
(1)除了上面两种计算方法,这道题还有另一种算法。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看一
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自学。)
(2)松一乐乐的尾巴有多氏?
3
N4X4
6
3
O.N4X4
1
=1.8(dm)
(2)这种算法你看懂了吗?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逐步出示第三种算法。)
3
小数2.4和分数彳的分母先约分得到0.6,0.6再跟分子3相乘,结果是1.8。
4.对比思考。
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你觉得这样约分计算简便吗?
(四)回顾反思
1.既然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这么简便,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
2.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虽然简便,但只在小数与分数分母有共同因数的情况下适用,
如果小数与分数分母没有共同的因数,就不能直接约分,只能采用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
化成小数再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实际U算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算式中小数与分数分
母的特征,明确小数与分数分母是否有共同的因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一)对比练习
—x48—x48
2424
I.学生独立完成。
计算a“
2.反馈:时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二)基本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3324x2=
12x-=25x-=14x-=
556
1.学生先观察每一道题的特征,思考:每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做?哪种方法更简便?
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1.2xi32.5x2324x-5
2.反馈交流时提问:哪儿题可以先约分再计算?(5、5、6)。
6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吗?
(三)提高练习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
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i生板演。
2.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乘.并适时补充我国的水资源知识,进行节
约用水教育。
(四)拓展练习(多余条件)(机动)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4题:蜂蜜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的
34
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5以上。有一种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5。如果
有2.5kg的这种蜂蜜,其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共有多少T克?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教师点拨:在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楚题意,看问题所需的条件
是什么,选择恰当的条件:找出多余条件,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检验结果是
否正确。
四、回胺全课,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乘小数)
分数乘小数怎么计算?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题和第3题。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分数
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欢欢身体长2.1m,乐乐身体长2.4m,
4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321363,23―31239
2.lx—=—x—=—=1—2.4x=—xs—
41044040(dm)4545(dm)
33
可以把4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可以把4化成小数0.75,再跟2.4相乘,
结果是1.8。
33
2.IX4=2.1X0.75=1.575(dm)2.4X4=2.4X0.75=1.8(dm)
产9
答:松鼠欢欢的尾巴有40长。答:松鼠乐乐的尾巴有5长。
6、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
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教学重点: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
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
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
预设: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出示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1X3+256X8-5X421X(36-14)
二、探索新知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打]+11—也芸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分数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6:一个画框,长士米,宽,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52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宽是%i,求做这个画框
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4、学生独立列式。
(-+-)x2或-x2+-x2
5252
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呢?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
顺序相同。
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
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1勺算
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6、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1)出示算式。
11^11,12、31,23、1L111I1
23324354352352535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时教师在每行的左右算式
中间填上等号,并启发学生思考:每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
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2)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了乘法交
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两个,运用了
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逅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右边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
(3)总结规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
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7、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1)出示例题7.
3151
-x(-x5)(-+-)x12
5664
(2)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
里讨论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算式分别有什么特点,思考
应该如何计算才会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
集体讲评。
2、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plO第11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
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
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
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x12
64
=2x12+1x12
=-X5X-
5664
=3X-=10+3
6
J
=13
~2
7、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
顺序和方法,能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些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1)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
(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3)分数混合运算可以应用哪些运算定律使计完简便?
2、你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吗?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来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题。
这道题包含了学生学过的分数乘法的各种计算,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
小数乘分数。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
计算方法。
2、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4题。
蜂蜜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
5
以上。有一种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的如果有2.5Kg的这种
蜂蜜,其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共有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说说自己想法。
3、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
这道题是为了巩固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儿,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
(错)订正:5-3X2=5-Z^-2^
93333
42114112+1122
(错)订正:---1x—=1—=------=—
111161133333
4、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题
第一个图形是三角形,
S三角形=-ah=-X-X-=—(m2)
292
第二个图形是梯形,
S悌形=—(a+b)h
2
=(-+-)X-X
(m2)
22
5、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8题
分析:一朵花要用L张纸,男生9朵,
4
那就用了9个‘张纸,女生剪了11朵,
4
他们•共用了多少张纸?
那就用了11个[张纸
4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然后汇报。
Ix9+-Xll=5(张)
44
6、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9题
一个长方形桌面,长2m,宽3m。一个正方形桌面,面积是201,长方形桌
4510
面的面积比正方形桌面的面积少多少平方米?
分析•:先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算长方形桌面比正方形桌面的面积少多少平
方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然后汇报。2—9x3=2-3(m2)
104510420
三、课堂总结: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6、10题
五、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练习课1
字母来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8、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练习课2
教学内容:P11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
方法,能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课件准备:课件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97983
-x4()x-=-xnxn(i7+-)x—=nxn+nxn
797317
7471
l-+-x-!-=(□+□)XD
6x565
2、你知道在§、25><2=25><§><2=25'1=25这一运算过程中应用了什么运
7878
算定律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预设:使用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二、基础练习
1、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11题
这道题是巩固分数乘法简便计算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这道题中的每个小题都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其中连乘的计算可以用乘法
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而混合运算则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
也可以先求4箱一共有多少袋,再求一共有多少千克,列式是皿可
3、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4题
分析:”其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占!”,表示
将“每天收到的70t垃圾”当作单位“1”,单
位“1”己知。先要求出每天收的垃圾中有多
少吨可回收利用。就是求70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再求出15天收
3
到的垃圾中有多少盹可回收利用。
解答:-x70x15=350(吨)
3
答:15天收到的垃圾中有350吨可回收利用。
也可以先求15天一共收到多少生活垃圾,再求这些垃圾有多少可以回收利用,
歹U式是70X15XL
3
4、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5题
尼罗河全长6670km.长江比尼罗河的2还长297km.长江全长多少千米?
10
分析:先求尼罗河长度的口有多长,再求长匚的全长
10
a
列式是:6670x3+297
1()
5、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6题。
16:下面的「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分析:先把左边算式按照分数乘法的计拿
数转化成分子相同或者分母相同的分数,最后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确定
出口里最大可以填整数凡。
(1)原式可以转化为已〈古,由此可以得出,口(16,所以口里最大可以填
整数15.
(2)原式可以转化为若?<—〈225.由此可得出,口乂4(25,
6义。6x53030
所以口里最大可以填整数6.
(3)原式可以4专化为7X4(右’即28<—0由此得出,5X口(28,
28
所以口里最大可以填整数5.
三、课堂练习“练习二”第12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课堂》p8、9.
六、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练习课2
其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占!”,表示
将“每天收到的70t垃圾”当作单位“1”,单
位"1”已知。先要求出每天收的垃圾中有多
少吨可回收利用。就是求70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
-x70x15=350(吨)
3
答:15天收到的垃圾中有350吨可回收利用。
9、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P13例8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
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
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例8情
境图,但不出示问题)
这个大棚共480nf,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1
2、提取信息: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要求的是的
面积。
3、分析与解答
(1)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认识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工
2
②学生折一折。
让学生取了•张长方形纸,代表大棚的面积,然后折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
③计算出萝卜地的面积:480x1=240(m2)
2
(2)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①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工,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
44
再折出一半的:。)
4
②学生动手折一折。
③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X^=60(nf)
4
(3)列综合算式解答。480x1x1=60(m2)
24
(4)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①教师让学生将整张纸展开,观察并说说:从这张纸上,你能看出红萝卜地
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
②小组交流。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③组织汇报。
111
X-
先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2-4-8-
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铝合金琴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维修合同范本正规
- 中国H滑触线集电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色铁杆电光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校办市场前景预测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椰子水果C果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摩托车挂档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打火机用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钛焊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炼钢脱硫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1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全三套(含答案解析)
-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 译林版五年级下册英语 Project 2课件
- 八年级英语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GB∕T 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 病假学生追踪记录表
- 生产组织供应能力说明
- 手榴弹使用教案
- 广东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申报表初稿样表
-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