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章末1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甲、乙两盆冰水共存物,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未熔化完之前()
A.甲盆温度高B.乙盆温度高
C.两盆温度一样高D.不能确定
2.下图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
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C.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4.(2017•四川巴中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
B.夏天打开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是凉风
C.寒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5.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A.沸点低B.密度小
C.凝固点低D.比热容大
6.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
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
C.蒸发D.升华
7.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C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9.
|iUJK/℃
9ol
6叫0^/।1;»»»1一11.__►
0246810时间/min
上图是秦的熔化过程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蔡的熔点是80℃
B.在ab段票不吸收热量
C.在ab段蔡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9min时,蔡是液态
10.(2017•四川绵阳中考)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
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
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温度计的“自述”:在沸水中,我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如果水继续吸
热,则我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
一100
二
一
-90
二
二
E-
二
12.有一支内径和刻度均匀的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
-2C,在沸水中示数为94*C,把这支温度计放在一杯水中,示数为22°C,这杯水的实际温
度是℃O
13.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时要(选填“吸”或“放”)热。
14.晾衣服时,充分抖开干得快,这是因为,蒸发越快;冬季的霜,是空气中的
水蒸气发生形成的。
15.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比较好,这是由于水温超
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
16.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
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冻结过程中要热量。
1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常看到鸡蛋先变湿后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先后。
18.小明去参观酒厂时,看到酒厂用蒸储的方法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这是利用
了酒精和水的不同。他想酒精的凝固点是T17℃,水的凝固点是0°C,于是想用凝
固的方法将酒精和水分离开,他将混合液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温度可达-5C),经过相当长
的时间后,小明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出来。他想:为什么水和
酒精没有分离出来?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作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三、实验、综合题(19题10分,20题10分,21题10分,22题10分,共计40分)
19.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
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
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
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O
(2)该晶体的熔点是
⑶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C时,它处于(选填“固”或“液”)态。
20.在探窕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a)(b)中所示的两种情景。
⑴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腌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b)
21.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欢到处旅行。
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嬉戏,不知不觉中我的身体变轻了,和其他伙伴一起悠悠地进入了高空。
哇!新的旅行又开始了!
我们越升越高,高空的温度却越来越低,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变成很小很小的水珠,渐渐的
我和其他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水珠连成了一朵朵千姿百态的云。
风推着我们在天空中飘行,气温更低了,我感到身体重了许多,有的小伙伴甚至变成了漂亮的
雪花。当风伯伯再也托不起我时,我和伙伴们一个个急速地下降。
不一会儿我们就降到了地面,给花草树木做了“棉被二太阳升起来了,我又恢复了原状,流到
了小溪里,快乐地顺着小溪到达河流,我又回到了大海的怀抱,等待着下一次旅行的开始!
文章中的“小水滴”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22.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
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儿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
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
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
原因。
参考答案
l.c解析: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水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说明两个盆
里都是冰水混合物,不论质量大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所以两盆水的温度相等。
2.C解析:烧杯里的“白雾”是经加热水汽化后的水蒸气遇到冰块降温,放出热量,液化而
成的小水滴,因此A、D均正确,C错误;石棉网能够避免烧杯底部局部过热,使烧杯均匀受热,
因此B正确。
3.B解析: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该物态变化过程要放出热量;湿裤
子晾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需要吸收热量;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
形成的,该物态变化过程要放出热量;钢水浇铸得到钢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需要放出热
量。本题应选B。
4.1)解析:晶体熔化要达到熔点,还要吸收热量,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C的房间内,冰不能
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A错误;夏天打开电风扇,感到凉爽是由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
使身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吸收的热量多,B错误;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是升华现象,C错误;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D正确。
5.C解析:水银的凝固点为-38.8℃,在南极地区,气温常常要达到-40C以下,水银在这
个温度下就要凝固,所以不能用水银温度计,而酒精的凝固点是T17C,故可以用酒精温度
计。
6.B解析:飞机飞行过程中尾部排出的暖湿气体在高空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条状云
团。此过程是液化。
7.D解析:给低于0C的冰加热,冰的温度会升高,当冰的温度达到0°C,再对其加热,它
的温度并不升高,而是处于熔化过程,故选项A错。把5°C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的温度将
降低,但并不一定会结冰,故选项B错。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由于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成的,故选项C错。
8.A解析: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作凝固,湖水结成冰是由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所
以是凝固过程。B和D是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C是从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
9.B解析:从题中图像可以看出,祭在熔化时,有一段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所以恭
属于晶体,其熔点为80在ab段吸收热量,蔡由固态变为液态,这一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
态,到第7分钟结束时,固态全部变为液态,因此B选项不正确。
10.A解析: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A项正确;水
蒸气凝结成水是液化,B项错误;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
升华,需要吸收热量,C项错误;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
会放出热量,D项错误。
11.解析:液体的沸点就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所以水在99.0C时沸腾,这说明此时水的沸
点是99.0℃,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99.0不变
12.解析:温度计的实际温度为100“℃〃/(94"℃-(-"2"℃)")X24℃=25
答案:25
13.解析:擦在手臂上的酒精很快消失,这是由于发生了汽化现象,而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答案:汽化(蒸发)吸
14.解析:晾衣服时,充分抖开干得快,是囚为增大了液体表面积;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答案:液体表面积越大凝华
15.答案:熔点熔化
16.解析:冻结是由液态变成固态,为凝固现象,此过程放出热量.
答案:凝固放出
17.解析:鸡蛋先变湿是因为拿出冰箱后鸡蛋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珠
附着在鸡蛋上,后变干是由于水珠汽化消失。
答案:液化汽化
18.解析:蒸储法分离液体是利用了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当加热混合液时,沸点低的液体先
沸腾,汽化出来,沸点高的液体留在容器中。当酒精与水混合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答案:沸点酒精和水混合后,水的凝固点可能降低了
19.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熔点不变,据此判断属于晶体的是海波,其熔点为
48°C,当海波在42°C时,由于温度低于它的熔点,还没有熔化,所以其所处状态为固态。
答案:(1)海波(2)48(3)固
20.解析;(1)题图中(a)是水沸腾时的情景,因为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是逐渐变大
的。(2)实验中还观察到的现象有: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沸腾时温度计的
示数不变等。⑶为了减少加热时间,可适当提高水的初温;适当减少水量;给烧杯加盖子等。
答案:(D(a)
(2)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沸腾后继续加
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答对其中两
项即可)
(3)适当减少水量;给烧杯加盖子;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答对两项即可,其他说法正确也可)
21.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答此类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有关信息作
答。
答案:蒸发(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熔化。
22.解析:极易挥发的杀虫剂喷出时,罐内的液体迅速汽化为气体,而汽化时吸热,所以人感
到凉。
答案:杀虫剂喷出时,罐内的液体迅速汽化,汽化吸热,罐体变凉。
第一章章末2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
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水的蒸发快慢是否与()
A.水的温度有关B.水的表面积有关C.水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D.上述三种
因素都有关
2.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
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3.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味道会越甜.这是由于加热的过程中,糖水里的水发生了下
列哪种物态变化,使糖水中的水分不断减少()
A.凝固B.凝华C.汽化D.升华
4.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6.温度为0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己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冰己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7.祖国山河美景四季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
里冰封
8.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二、多选题
9.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D.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
10.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
B.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
C.”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出现水雾〃是熔化现象,"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11.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夜,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华产生的,它会出现在玻璃外表面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这是由于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三、填空题
12.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
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热量,从而
达到降温的目的.
13.小明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汽形成的,当他拿
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囚为湿布中的水发生了而造成的.(选
填物态变化名称)
14.下列几种现象①霜的形成;②樟脑丸变小;③湖水结冰;④雾的形成;⑤雾在太阳出
来后散去;⑥冰封的河面消融。其中属于吸热的有O
15.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物理教师发明
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
如图7所示.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
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
(1)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的原因是: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
i
16.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
性质制成的,•支用过而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7.8回,被误用求测量病人的体温.若
病人实际体温是36.5巴则体温计读数是0;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图所示是某位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0.现在,
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
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华氏度,
用(3表示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瓦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
以记作0.(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丁…f
M36)738
四、解答题
17.请完成“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的设计方案:
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水、海波、石蜡、温度计、酒精灯等
实验步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所示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2)温度不变的是段,48段处于状态,8C段处于状态,CD
段处于状态.
19.下面是小明同学所在的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情况.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
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2)除了图C(装置)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D所示,其读数为.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
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沸腾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方法是:或.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
(5)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变大,
到水面破裂开来.
(6)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填“吸"或"放")热.实验中你一
定还有其它的发现,请写山其中任意•条.
六、综合题
20.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当含
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或—,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
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
就形成了雨.
降水微:铲
吊弗;,
阳而海
••••
::二一二*■—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0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L【答案】A
【解析】【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液体的表面积,三是液体上方
的空气流速。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水的蒸发快慢是否与水的温度有关。
故选A
【点评】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此题的关键。注意在此题中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1)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房间里,由于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
所以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就会发生液化现象,在外表面出现水雾;(2)寒冷
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
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水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都在温度高的一侧.
3.【答案】C
【解析】【解答】熬制糖水的过程中,糖水里的水吸收热量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而糖的
含量不变,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浓度越大,糖水的味道会越甜.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固现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现
象;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汽化现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是升华现象.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答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保
持相平,B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所以操作,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温度计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
计内液面相平,由经分析解答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答】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
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A符合题意;
B、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B不符合题
意;
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
分的蒸发,C不符合题意;
D、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
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就是
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境既是冰的熔点,也是水的凝固点,当温度为00时,冰可能处于固态
或者液态,或者冰水混合物状态;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因此存在013的水蒸气.故
选D.
【分析】(1)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可能处于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状态;
7.【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物态变化的理解,雾是小水滴,是水蒸汽液化形成的。雨
是熔化或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化形成的,冰是凝固形成的,雪是凝华形成的,故选C。
考点:物态变化
8.【答案】B
【解析】【解答】非晶体物质凝固时温度是一直下降的,没有不变的过程,由图示可知符合
实际的应是B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在图象上表现
为一条水平线段,此时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图象表现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呈上升趋势;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图象表
现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呈下降趋势.
二、多选题
9.【答案】BD
【解析】【解答】解: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阻断了空气的流助,使蒸发明显减慢,
不合题意;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可加快空气的流动,同时,电吹风吹出的是热风,
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能够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
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阻断了空气的流动,降低了温度,使蒸发明显
减慢,不合题意;
D、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既提高了温度,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又加快了液体表
面空气的流动,能够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
故选BD.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液体的表面积,三是液体
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这三个方面依次分析各选项的描述,最终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10.【答案】B,C
【解析】【解答】沏茶时,水温较高,会蒸发大量的水蒸气,由于杯的温度相对较低,当水
蒸气上升时,遇到较冷的杯壁液化,水雾出现在杯的内壁;
随着杯壁温度逐渐升高,水温逐渐降低,小水球又蒸发,即汽化了,则水雾消失。
故”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出现在内壁,“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BCo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
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答案】BC
【解析】【解答】解: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
晶;故A错误;B、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故B正确;
C、蒸发吸热;故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故C正确;
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D错
误;
故选BC.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
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叱有:凝固、液化、凝
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三、填空题
12.【答案】蒸发(汽化);吸收
【解析】【解答】解: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
故答案为:蒸发(汽化);吸收.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要加热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
13.【答案】凝华;凝固
【解析】【解答】解: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是直接变成了固态,是凝华现
象;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湿抹布中的水发生了凝固现象,
形成了冰.
故答案为:凝华;凝固.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14.【答案】②⑤⑥
【解析】【解答】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热;②樟脑丸变小,
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③湖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
需要放热;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需要放热;⑤秋天,早晨的雾
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⑥冰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
需要吸热。故属于吸热的有:②⑤⑥。
故答案为:②⑤⑥.【分析】先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吸热的物体变化有熔化、汽化、升
华;放热的物体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15.【答案】靠水分蒸发吸热而降低温度;加快水分蒸发
【解析】【解答】解:“沙漠冰箱”-罐中罐的原理是:把利用水蒸发吸热,把它放到通风的
地方是加快蒸发.
故答;
(1)靠水分蒸发吸热而降低温度;(2)加快水分蒸发;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吸热,以及加快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16.【答案】热胀冷缩;37.8;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37.2;99.0
【解析】【解答】解:(1)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用没甩的体温计
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
先的读数为37.80;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
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月力甩一下.(3)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0,故其读数为
37.20;(4)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1000)定为212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
(0团)定为32华氏度,所以1团用华氏温度表示为「赢力,故37.2团对应的华氏温度值(37.2x
W*+32)0=98.960=99.00.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37.2;99.0.
【分析】(1)体温计和普通的液体温度计一样,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要
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读数时,要先确认
分度值,然后看液柱上表面所对的刻度值.(4)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10(X3)定为
212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00)定为32华氏度,则根据其比例关系确定上面的读
数对应的华氏温度值.
四、解答题
17.【答案】解:实验器材;海波、石蜡、两支试管、铁架台、铁夹、烧杯、水、酒精灯、
还有测量时间的秒表,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以及搅拌棒;
实验步骤:
①将海波、石蜡分别放入试管里,采用水浴法能使物体均匀缓慢受热,
②每隔一分钟,记录物质的温度和所处的状态;
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要收集加热时间,物体的温度,物体的状态;
记录在下表中: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
卜蜡的温度/0
卜每波的温度府
【解析】【分析】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无熔点,据此设计: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以物质是否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来判断晶体、非晶体,则该实验需要给物质能均匀
加热的装置和测量时间和温度的器材:
注意在加热物体时,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需要不断搅拌物体.据此来设计实验表格.
五、实验探究题
18.【答案】(1)乙;3:非晶体
(2)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
【解析】【解答】解:⑴从图像观察,在BC段乙物质的温度保持210团不变,此时吸热,温
度不变,说明乙物质有一定的熔点,而且物质的熔点是2100,故乙属于晶体;熔化时间为
5min-2min=3min,甲物质整个过程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故甲属于非晶
体;
⑵乙物质在AB、BC、CD段都在不断吸热,但BC段温度不变,AB、CD段温度升高,AB段
晶体还没有熔化处于固体状态,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熔化完
毕,处于液体状态。
故答案为:(1)乙;2100;3;非晶体;(2)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分析】(1)晶
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
中吸收热量温度继续升高;(2)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在熔化过程中时固液共存状态,全部
熔化完时液态。
19.【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2)秒表
(3)380:减少水量;提高初温
(4)减少热量的损失
(5)气泡;上升
(6)吸;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解析】【解答】
解:(1)由图1知:A图中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B图中读数
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2)由于该实验中需要记录时间,所以需要
秒表;)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根据知,水的比热
(313,383;Q=cmp1t
一定,加热时间长就是吸收的热量多,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也可能
是火力不足等等;为加快水的沸腾可以减少水的质量、用初温偏高的水等:(4)在“观察水
的沸腾”实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5)据沸腾的现象可知,水
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亿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最后释放水蒸气;(6)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热;据实验过程可知,气压
越低,沸点越低;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2)
秒表;(3)380;减少水量;提高初温;(4)减少热量的损失;(5)气泡;上升;(6)吸;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分析】(1)①②温度计的使用与注意事项: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
玻璃泡必须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液体中应稍待一会
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放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凹液面最低
部相平或与凸液面最顶部相平.(2)由于该实验中需要记录时间,所以需要秒表;(3)看清
温度计的分度值,而后读出示数来即可•: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根据
知,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能是火力不足等等.)为了
Q=cm0t(4
减少热量的损失,需要给烧杯加盖.(5)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
程中体积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液面处破裂;
(6)水沸腾时必须要不断吸热,而其温度会保持不变,这也是沸腾的基本特点.
六、综合题
20.【答案】(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2)汽化;熔化
(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可
达到节水目的
【解析】【解答】(1)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凝成小冰
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在液化、熔化、凝华这三个过程中,吸热的是
熔化;液化和凝华放热;
(3)节水措施:1、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2、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
上调整2厘米,可达到节水目的.3、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故答案为:(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2)汽化;熔化;(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
装节水型的器具;将卫生间的水箱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可达到节水日的.
【分析】(1)要理解液化、凝华、熔化的定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2)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关系,熔化吸热,液化和凝华放热;
(3)节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生活中节水的方法很多,本题答案不唯一.
第二章章末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2.(2017•湖南衡阳中考)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硅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跌码
3.一位同学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右盘里无论怎样加减硅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可采用的方法
是()
A.移动游码
B.旋动平衡螺母
C.交换托盘
D.同时移动游码和旋动螺母
4.要测量盐水的密度,某同学在用量简测盐水的体积时,以盐水水面边缘处所对刻度为测量值,
这样测定出的盐水的密度会()
A.偏大B.偏小
C.准确D.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l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6.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据推测』cn?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X10”,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A.1.5X1012kg/m3B.l.SxlO^kg/m3
C.1.5xlO,8kg/m3D.1.5X1021kg/m3
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8.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
个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S囹邛趺铝)()
A.甲杯B.乙杯
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9.“伦敦奥运会火炬重800g”的正确表述为。
10.(2017•四川南充中考)容积为250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则容器质量
为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g/cn?。
S水=L0XIO'kg/n?)
11.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
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g/cnA容器的质量
是go
实验序号1234
液体体积
15228()
VTbm3
液体和容器
,,72.6119
的总质量,唉
12.
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
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P呼:P二O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
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二。
13.小明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测定便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emo
14.如图所示,一块冰悬挂在支架上,冰的一部分浸在浓盐水中,此时天平平衡。在冰块熔化为水
的过程中,天平(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不动”)«
三、综合实验探究题(15题20分,16题16分,共36分)
15.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
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5g20g20g
[厂厂厂厂「T7I
甲
•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硫酸水煤油酒精
密度/(kg-
1.8x10'1.0x10'0.8x1030.8x10'
m'3)
(D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硅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o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该液体的体积V为mLo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
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
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g/cnP;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16.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
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组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
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
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kg/m\
(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旭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简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
一个溢水杯。现在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四、计算题(14分)
17.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
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
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钢的密度p*7.9XIO3kg/n?,聚丙烯塑料的密度p朽1.1X
K^kg/m3)
参考答案
1.A解析: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教室的宽度约为60dm,小明的身高约为1.68m,一张
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pmo
2.B解析:使用天平时,称量前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A错误;称量前,
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故B正确;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跌码用镶子,
故C错误;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祛码,故D错误。
3.A解析: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如果已经开始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了,横梁两端的螺母
是一定不能动的,否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故B、D错误;天平调节平衡后开始使用时,天平的左
右盘已确定不能随意更改,C错误;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若添加最小的诙码使指针向右偏
时,只能使用游码使之平衡,A正确。
4.B解析:盐水水面为一凹液面,若以盐水水面边缘处所对刻度为测量值,这样测出的盐水
的体积将偏大,由p=m/V和m不变,V偏大知测定的盐水密度将偏小。
5.A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是无关的,故A选项是错
误的。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等无关,所以水结成冰、玻璃杯被打碎,质量都是不变
的,B、C选项正确。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虽然铁和棉花是不同的物质,但1kg的铁
与1kg的棉花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相同的,所以D选项也是正确的。
6.C解析:本题考查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和理解。中子星物质的体积为V=1cm3=lX10-6m3,
中子星物质的质量为m=1.5X109t=L5X10i2kg,代入物质的密度公式p=m/v==1.5Xl()i8
kg/m3o
7.A解析: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能
消除,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8.A解析:因为VxV总-V金心现在三个烧杯中水面相平即V总相同,要比较原来哪一个装
水最多即V水最大,只需要比较水口金属块的体积V命战就可以,根据公式厂m/V可知,质量相
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中,密度最大的铜块,其体积最小,因此放入铜块的甲杯原来装水最
多。
9.解析:“克”是质量的单位,不是重力的单位,严格来说火炬“重800g”的说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表述为“质量为800g”。
答案:伦敦奥运会火炬质量为800g。
10.解析:由p=m/V得容器中水的质量m木V水=1.0g/cm3X250cm3=250g,则容器的质量
为m存=300g-250g=50g;液体的质量m收=250g-50g=200g,液体的体积V依=250cnA则液体
的密度为0X孑=蜷簿=0-8g/cm\
rADULIU-
答案:500.8
11.解析:从实验序号为1的实验到实验序号为2的实验的过程中,液体的体积增加了
△V=V2-VI=22cm3-15cm3=7cn?,质量增加了△m=m2-mi=72.6g-67g=5.6g,故液体的密度
〃二黑=佛黑二。8g/cn?;实验序号为1的实验中,液体的质量m液=〃V=0.8g/cm3X15cm3=12g,
故容器的质量m=mi-m/=67g-12g=55g。
答案:0.855
12.解析:为了准确,可在图像上取整刻度进行比较。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体积均为6cm3时,
它们的质量之比即密度之比为9:4;当甲、乙质量均为6g时,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9。
答案:9:44:9
13.解析:从题图看,长度是从5.00cm到7.50cm,故直径为两数值之差,即2.50cm。
答案:2.50
14.解析:冰块熔化为水,质量不变,故天平将继续平衡。
答案:不动
15.解析:(1)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祛码的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从题图甲中得知,
物体的质量为49.0g。
(2)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5mL,称量完液体的质量后,将液体从烧杯中倒入量筒中时,会有一
部分液体残留在烧杯内壁上,使量筒测量的液体的体积数偏小。
(3)从图像上可知,此液体的密度为片5=嘿需=0.8g/cm3=O.8xl()3kg/nR此密度值与题
表中酒精、煤油的密度相同,由此可以判断该液体可能是酒精或煤油。
答案:⑴49.0
(2)25偏小
(3)0.8可能是酒精或煤油
16.解析: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时,要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在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需要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若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称最
物体时,应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记录数值时应为祛码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应示数的和,即矿石
的质量为62.0g;测矿石体积采用拌水法,从题图丙可看出,此矿石的体积为20由公式
p=m/V得矿石密度为3.1X1034/!/。用溢水杯测矿石体积时,应先将溢水杯装满水,将矿石
慢慢浸没在溢水杯中,用天平称量出矿石排开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溢出水的体积即为
矿石的体积。
答案:(1)CBDEA
⑵左
(3)3.1xlO3
(4)①将小矿石慢慢浸没于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
测出溢出水的质量mg②利用Vf)=VH=—得出小矿石的体积。
P水
17.解析:用新材料代替钢材料后,体积不变,可以根据公式m=pV来求得新材料的质量,用钢
质材料的质量减去新材料的质量就是减小的质量。但题目中没有给出新材料的体积,我们可
以通过公式VM=—来计算钢质材料的体积,从而得知新材料的体积。
P钢
汽车所用钢材的体积为
_mtw_237kg
=3.0x10-2m3
V~'P^~7.9xl03kg/m3
所用聚丙烯塑料的体积为vW=V钠=3.ox10-2m3
所用聚丙烯塑料的质量为
m®V®=1.1X103kg/m3X3.0X10-2m3=33kg
减轻的质量为△m=mw-m费=237kg-33kg=204kg。
答案:204kg
第二章章末2
一、单选题
1.一块金属的密度为P,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每小块的质量和密度为()
段黑舒西
A.,、.%B.岁、pC.m、pD.m、翼
2.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
减祛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向右移动游码
D.把天平右盘的祛码减少一些
3.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盐水的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周工作的总结范文(12篇)
- 2025年中国SUV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啤酒制造行业易发生的事故和主要的防范措施
- 2025年中国旅游景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天津物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高三水平测试语文
- 2019-2025年中国面包改良剂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接触式IC卡酒店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消防检测维修车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专题09 工业革命时期:近代后期的西方世界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 肺栓塞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委托书之工程结算审计委托合同
- 《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课件
- (完整版)重力式挡土墙专项方案
-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山东省2024届科目一模拟考试100题(答案)
- 共享wifi贴合同范本
- 借款人借款合同
- 统战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国能辽宁北票 200MW 风力发电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