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10游褒禅山记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C/25/wKhkGWes11GAUUUuAAKbDGAs8R4490.jpg)
![2024年高中语文10游褒禅山记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C/25/wKhkGWes11GAUUUuAAKbDGAs8R44902.jpg)
![2024年高中语文10游褒禅山记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C/25/wKhkGWes11GAUUUuAAKbDGAs8R44903.jpg)
![2024年高中语文10游褒禅山记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C/25/wKhkGWes11GAUUUuAAKbDGAs8R44904.jpg)
![2024年高中语文10游褒禅山记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C/25/wKhkGWes11GAUUUuAAKbDGAs8R44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10*游褒禅山记人生的不完备终究会不会是绊脚石?无须再问。抬头看天,乌云之后躲着阳光。关键在于心胸是不是足够开阔,心智是不是足够机敏,你是不是做好了接纳阳光的打算。感叹于先贤的才智,假如不是明白拨开乌云的必要,司马迁不会在接受身心摧残之后重新站立,韩非不会在受嘲后重新奋起,贝多芬不会在耳聋后重新高歌,季羡林不会在“牛棚”生活后重新欢乐,道尔顿、安藤百福亦不会胜利……莫畏浮云遮望眼,精彩在黑暗之后重现。赏古诗春夜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赏析】这首诗的内在抒情曲折而深厚,外在表向却是春夜清幽美景,创作手法高超。诗中到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干脆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间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事实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剧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厚,有着余而不尽之意。1.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在巡游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决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觉“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3.在游山途中因轻信盲从,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异之处未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实力和外物的帮助。4.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运用角度]这些材料可用于“志当存高远”“尽志无悔”“深思慎取”“严谨”“拒绝平凡”“善假于物”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张家界卞毓芳张家界肯定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地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袒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如同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加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原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旁边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脱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好像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爽和似曾照面的熟识。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爽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飘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从今,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头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觉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终归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是日,当我乘缆车至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视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浮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象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牵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肯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获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力,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志气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如同一篇激扬青云的文字;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佳作赏析】散文虽短,却充盈着一种饱满的艺术张力,给人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享受。纵观全文,那纵横奇妙的想象就不必赘言了。单说那语言的表现力就让人惊羡不已,例如词性的活用:“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自然的人化:山可以“谁也不待见谁”,可以“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比方的诡谲:张家界如文学作品,可以问鼎诺贝尔文学奖。通篇笔调活泼,文字奇丽,修辞丰富多彩,使文章显得特别灵动又充溢气概,具有一种挡也挡不住的艺术冲击力。【写作借鉴】1.学开头一开篇,作者就用一个奇兀的暗喻,把张家界比作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其大美就如令其获奖的动人语言。把一个景观比作一部世界顶级的文学作品,这一开篇不仅令人称奇,而且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力气。2.学意境美第三段转入回忆中的遥看张家界,虽是遥看,那“超尘脱俗的风姿”已尽入“法眼”:山景是那么富有人情味——峰与云“识得人情”,竹与草“清爽熟识”;山寨是那么秀丽迷幻——古道骈峰飞瀑,似真似幻;燃着蹿着飘舞着的火焰火苗火星,如同山中的精灵;山影是那么森然诡秘——魅力惊人,“魂悸魄悚”。其中有远景,有近景,有背景,让我们全方位地领会到了那距离之外迷离奇妙夺人魂魄的意境之美。3.学意蕴第四段文字意蕴深刻。作者没有淋漓地宣泄感情,也没有昂扬地疾呼,而是蕴藉地撷取枫叶、卵石作为记忆中的珍藏,然而当他留住了“这脉秋波”时也就留住了山的精神;他把这处“灵性的山野”种在了心田,由此感觉到了,原来“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的是山的灵性、山的精神啊!4.学首尾呼应作者在这里实行夹叙夹议的手法,再一次把这一片风景想象为文学作品,与开篇遥相呼应:村落是表现力惊人的短篇,它诠释了张家界精妙的内涵;岩峰是值得一读再读反复吟味的散文、史诗和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想象的奇妙,洋溢出情感的激越;抒写的厚重,则投射出襟怀的大气。一、语言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卒葬之卒:死B.有怠而欲出者怠:懒散C.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终点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解析:怠:懈怠。答案:B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问其深B.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解析:A、B、C三项都是形容词作名词;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答案:D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于是余有叹焉C.可以无悔矣D.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解析:C项,古今意思都表示许可或能够。A项,古义:特别之一;今义:十一,数字。B项,古义:对这种状况;今义: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后一件事往往是由前一件事引起的。D项,古义:治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肯定成就的人。答案:C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a\vs4\al\co1(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B.eq\b\lc\{(\a\vs4\al\co1(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②此余之所得也))C.eq\b\lc\{(\a\vs4\al\co1(①距其院东五里,②其孰能讥之乎))D.eq\b\lc\{(\a\vs4\al\co1(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析:D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却,可是。A项,①介词,因为;②连词,表修饰,而。B项,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结构助词。的。C项,①代词,代慧空禅院;②语气副词,莫非,表示反问语气。答案:D5.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B.“至和元年”是皇帝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起先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C.古人的名和字一般有联系,有同义的,如韩愈字退之,“退之”和“愈”相同;也有反义的,如屈原名平字原,“平”和“原”相反。D.古人的称谓有讲究,直称姓名,用于自称,称轻视的人或客观介绍。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敬重。还有称官爵名(如王安石又称王荆公),称籍贯(如康有为称康南海)。解析:屈原的名和字属于意义相同的,广平为原;韩愈的名和字属于意义相反的,“退之”和“愈”相反。答案:C6.翻译下面的句子。(1)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便有人指责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懊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巡游的乐趣。(2)尽了自己的努力假如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懊悔了,莫非谁还会讥笑他吗?7.补写出空缺处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2)“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说明胜利做好一件事,只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须要借助“物”才能实现。(3)“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懊悔。(4)“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答案:(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2)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游虞山记沈德潜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极。有土垤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行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行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B.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行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C.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行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D.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行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解析:“始焉欣欣”与“继焉索索”结构相同,是两个分句,解除A项;“而了不行得”和“而得之甚艰”是两个分句,解除C项;“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是不能分开的结构,解除D项。答案:B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丑”采纳干支纪年法,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8年称“辛丑年”。B.“龙”是中国和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闻中的神异动物,为百王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后来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C.“霁”指雨雪停止,天放晴。人们常说的“霁日”是指雨后见日的晴朗天气,“霁朝”是指雨后初晴的早晨,“霁景”是指雨后显明的景色。D.“连旬”是指二十天,每月分为三旬,每旬是十天。“旬”还指年,十岁为一旬,如“八旬老者”;“旬”也可指十二年,一旬是指一个属相周期。解析:“后来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错,应当是“中华民族和东亚区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答案:B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沈德潜曾经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中途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巡游,但由于船夫的欺瞒,最终都没能成游。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对巡游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顾友人的阻挠,坚持独自游山。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向山僧打听山上名胜并想游尽它,但由于连续二十多天都阴雨连绵,只得缺憾地离去。D.沈德潜巡游后感到,天下胜景若未能尽览,留有余地,反而意味无穷;若一览无遗,有时反而觉得兴味索然。解析:A项,文中只写其次次是受船夫欺瞒;B项,文中并没明确提及友人阻挠,且下文“余与客难暂留”表明沈德潜并不是“独自游山”;C项,“连续二十多天都阴雨连绵”是本次游山之后的事情。答案:D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有土垤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上面有众多山石累积成的土丘,好像是古时的坟墓,但没有碑文记录是谁的墓。(2)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时常有隐藏的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参考译文】虞山距离吴城仅有一百里,多次想去游玩,始终未能成游。辛丑年的秋天,我将要到江阴去,当时乘船途经虞山下,远望剑门峰直插云霄,但不能趁此登山。丙午年的春天,我又到江阴去,船停岸在山脚,进入吾谷,船夫欺瞒我说:“距离剑门还有二十里。”我仍旧不能趁此登山。壬子年正月八日,我和张少弋、叶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寄宿在陶氏家。其次天早晨,天将要下雨,两位挚友都不想去登山,我已经打算好竹杖和登山屐,没什么可阻挡我的。从城北动身顺着城边走六七里,进入破山寺,这是唐代常建题咏诗歌的地方,现在这里的水潭名叫“空心”,是取自诗中的意思。于是从破龙涧上山。山脉突起并且裂开,红褐色的石头犬牙交织,传闻是奇妙动物龙的爪子和角磨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项目落户保障合同
- 厨具设备购销合同(31篇)
- 教学工作总结英语2024(32篇)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业务提升合作谅解协议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5年产品创新与生产协作协议
- 2025年农村医疗人员定向就业协议
- 2025年大数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远程医疗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物业公司行政人事部职责
- 模具检测知识培训
- 医疗健康行业保密免责协议书
- 2025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知识点
- (正式版)HG∕T 21633-2024 玻璃钢管和管件选用规定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课件
- 建筑施工图-剖面图
- 我国动车组各型车辅助供电分析与比较
- SMT车间温湿度点检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