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十八)(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安排期间()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A[生产资料增速高于消费资料增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大,变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形势,工业结构得到改善,故选A项。]2.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记是()A.中共“八大”的召开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记是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国家对同仁堂这类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A.走合作化道路 B.没收为国营企业C.全行业公私合营 D.资本家自愿捐献C[同仁堂收归国家管理是实行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的政策,故C项正确。]4.下面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全部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时间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起先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该表中的起先年和结束年应是()A.1946、1949 B.1952、1956C.1966、1976 D.1978、1982B[由表中全民、集体、公社合营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及私营企业、个体手工业数量的锐减,可以推断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因此B项符合题意。]5.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扬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的真实状况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D.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D[题干信息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故D项正确。]6.右图是某一时期的宣扬画,它宣扬的是()A.土地改革B.“文化大革命”C.粉碎“四人帮”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途,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依据图片信息可知D项正确。]7.1960年,北京新开路缝纫厂、南官房皮件厂等街道工厂的工人,利用假日在崇文门旁边的城墙上开地播种萝卜等秋菜。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A.“一五”安排取得重大胜利B.“八字”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C.城乡差别逐步缩小D.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D[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北京的工厂工人自己种菜的情景,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供应不足的状况,再依据材料时间“1960年”可知,主要是因为开展“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项正确。]8.从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渐渐复原。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城镇复原了集市贸易,农夫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起先了包产到户。这表明()A.农村工作彻底订正了“左”倾错误B.我国起先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肯定成效D.人民公社的弊端得以去除C[题干时间是“1962年到1965年”,而B项起先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解除B项;1965年,“左”倾错误并未彻底订正,仍旧处于人民公社体制下,故解除A、D两项;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故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因此选C项。]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安排期间的积累是24.2%;1958—1960年三年,积累率分别达到33.9%、43.9%、39.6%。从1957—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工业内部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料和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产量时间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削减1958年4000亿斤1959年3400亿斤600亿斤1960年2870亿斤530亿斤1961年2950亿斤材料三1962年工农业生产简表农业总产值粮棉工业总产值钢煤原安排(百分数)比上年增长8.5%3216亿斤2200万担比上年增长5.7%670万吨2亿吨实际达到(百分数)比上年增长11.6%3400亿斤3400万担比上年增长5.7%720万吨2.17亿吨(1)对比材料一、二,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缘由是什么?(2)依据材料三,概括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现象,其缘由何在?(3)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经济建设上应留意哪些问题?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设问,明确答题的角度。第(1)问,要求对比材料分析“特点”,材料一“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料和运输”体现的是重点发展重工业,严峻影响到其他部门;材料二体现的是粮食产量的下降;“缘由”要结合1958—1960年的政策和时代特点分析。第(2)问,纵横分析数据可知“现象”,留意纵向总结和横向分析;“缘由”要结合1962年的阶段特征分析。第(3)问,要依据材料一、二中的教训和材料三中的阅历总结。答案:(1)特点: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生产严峻下降。缘由:当时“左”倾错误仍在发展,再加上严峻的自然灾难,造成农业生产的极大破坏。(2)现象:国民经济得到复原发展,工农生产值都有所提高,尤以农业产值提高幅度更大。缘由:中心努力订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溢、提高”的方针。(3)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敬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国民经济保持高效的、持续的发展。[等级过关练]10.“一五”安排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对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安排()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B[新工厂建立的选址位置的变更说明改善了我国工业原来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格局,故B项正确。]11.在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政府实行让农夫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措施,1953年12月农业合作社还只有一百四十多个,经过仅仅9个月时间,到1954年秋已发展到十万多个;到1955年6月经过初步整顿后,还有六十五万个。这一状况()A.表明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B.变更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主体地位C.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急于求成倾向D.说明政府对社会主义改造缺乏整体相识C[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改造起先到结束的时间,再结合材料中的农业合作社数量的变更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改造有急于求成倾向,故C项正确。]12.“要克服许多农夫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阔贫困的农夫能够快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需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心()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推行了公私合营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53年国家起先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广阔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选B项;A项是属于“一五”安排的特点;C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项是把土地运用权放给农夫,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符合题意。]13.1958年出现了大办公共食堂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国民经济基本复原B.群众生产热忱高涨C.经济政策脱离实际D.放弃苏联经济模式C[国民经济基本复原是在1949—195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公共食堂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它的平均主义特点挫伤了农夫生产主动性,导致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失误在于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实际水平,故C项正确;放弃苏联经济模式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D项错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图是人民教化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一幅政治宣扬画——《人民公社好》(芮光庭作)。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提取材料信息并加以解读。(要求:至少提取两项信息,由表及里解读)解析:由导言“1958年”及图片信息中“红旗人民公社”可以将该图片反映的信息定位为人民公社时期,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个时期的重要学问点即“大跃进”,详细表现为大炼钢铁、农业“大跃进”、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等,将图片信息与所学学问相结合,再进行相关解读,解读可以理解为对相关事务和现象的评价和相识等。答案:信息一:土法炼钢,出现许多小高炉。解读: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全民炼钢的景象。土法炼钢严峻脱离实际,造成结构失衡,人民生产主动性下降,导致严峻的经济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购销合同协议
- 环保水处理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学校食堂蔬菜采购合同
- 股份制企业的合同文书规范与管理
- 蔬菜种植合作的协议书(3篇)
- 两人合作合同
- 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合同
- 公司股权分配合同协议年
- 派遣合同就业协议书
- 人才委托协议
- 2025年2级注册计量师专业实务真题附答案
- 果实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深度研究
- 服装厂安全生产培训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 五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笔算减法 第1课时 笔算减法课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 2025年八省联考陕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书(2024年版)
-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