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两极世界的形成考试说明考查角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2017·课标全国Ⅰ,34)战后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2.(2016·课标全国Ⅱ,35)美苏对非洲的争夺3.(2015·课标全国Ⅱ,35)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材补充『史论观点』“冷战”的影响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巧学妙用]【漫画探史】马歇尔计划《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图解历史】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思维导图】“冷战”的影响[自主学习答案]考点①政治力量②雅尔塔体系③国家利益④“遏制共产主义”⑤《北大西洋公约》⑥军事政治⑦两极格局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⑨朝鲜战争⑩古巴考法1史料主旨类——马歇尔计划的特点及影响【考题1】(2016·课标全国Ⅰ,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eq\a\vs4\al(方法突破)』★明立意从马歇尔计划的影响角度考查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抓关键寻找题眼:“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清误区本题属于史料主旨型选择题,难度较大。对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即恢复欧洲经济,并控制欧洲共同抵御苏联威胁,实现美国争霸的最终目的。不可能出现B项中的欧美平等伙伴关系。『eq\a\vs4\al(史论链接)』“马歇尔计划”对战后初期欧洲的影响(1)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战后难关,使其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了西欧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2)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欧洲共同体的建立。(3)促使苏联加强了对东欧诸国的严格控制,从而加速了欧洲的分裂。考法2史论阐述类——美苏“冷战”的评价【考题2】(2017·课标全国Ⅰ,34)上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D『eq\a\vs4\al(方法突破)』★明立意从战后美苏对峙角度考查历史解释。★抓关键参透漫画名称《又是斯大林格勒》:何为“又是”?★清误区本题属于漫画信息类选择题,难度较大。漫画中斯大林格勒水电站的开始兴建并不代表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历史逻辑推理一定要严密。『eq\a\vs4\al(史论链接)』美苏“冷战”的评价(1)积极①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考法3史料主题类——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对峙史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刘金质《冷战史》史料二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廷顿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一览无余: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eq\a\vs4\al(读史用史)』(1)据史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5分)提示表现:冷战双方队伍扩大;冷战范围突破了欧洲,向亚洲和拉丁美洲扩展;美国把禁运和制裁作为遏制手段;冷战国内化趋势加强。影响:两极格局的加强;各国与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据史料二概括作者与亨廷顿的不同观点。分析材料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以史实论证“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10分)提示观点:亨廷顿认为导致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作者认为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实质:维护美国霸主地位。论证:为遏制苏联,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eq\a\vs4\al(方法突破)』回答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可直接归纳概括史料一的有关内容即可。史料二中对世界冲突原因的认识不同,亨廷顿认为是文明的差异导致的,而作者认为是国家利益。『eq\a\vs4\al(史论链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考法4开放探究类——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构想的比较史料一“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开始执行,共有15个欧洲国家接受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款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史料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eq\a\vs4\al(读史用史)』史料一主要体现了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建设作用及美国的本质意图,史料二主要阐述了“一带一路”构想的背景、宗旨及目标。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二者的不同。(12分)提示(1)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实行于冷战时代,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2)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就像是美国的“独奏曲”。而“一带一路”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是一首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3)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大国争霸,在根本上服务于美国的“遏制战略”;而“一带一路”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总之,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产物,“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寻求经济合作的体现。,『eq\a\vs4\al(方法突破)』☆某重点中学考生答题示例本题属于历史比较类,根据所提供的文字等信息,寻找不同之处或归纳变化趋势,并阐述原因。(1)审清设问:美国“马歇尔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的不同。(2)寻找不同:正确寻找比较项是解题得高分的关键,如考生从背景、内容、目的和影响角度,对比全面,条理清晰。(3)点题升华:归结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考生总结没有点出此层涵义。『eq\a\vs4\al(史论链接)』“一带一路”战略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1)时代背景不同①“马歇尔计划”:为了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国家,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②“一带一路”: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发展经验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的结果,是中国推进全方位开放的结果。(2)实施意图不同①“马歇尔计划”:充分展示了美国控制欧洲的战略意图,肩负着稳固欧洲以对抗苏联的战略使命。②“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提倡沿线国家平等友好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3)参与国构成不同①“马歇尔计划”:包括美国和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被排除在外。②“一带一路”:以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并拓展、延伸到其他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也有发达国家。(4)具体内容不同①“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美国对西欧提供物质资源、货币、劳务援助和政治支持。②“一带一路”: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5)实施方式不同①“马歇尔计划”:依靠战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对西欧各国提供援助,快速实现受援国的经济重建,体现了“美国—西欧诸国”的一对多援助形式。②“一带一路”:由中国发起倡议、沿线国家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吉林中学调研)“苏联以欧亚大陆为依托,已经把国界突伸开去,形成了巨大的战略威胁。只有在‘地缘政治现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才能为一个自由世界保存希望”。这段材料揭示出()A.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原因B.苏联威胁到亚欧大陆的安全C.美国霸权主义的历史根源D.欧洲联合对抗苏联的战略安排解析据材料“苏联以欧亚大陆为依托,已经把国界突伸开去,形成了巨大的战略威胁。只有在‘地缘政治现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才能为一个自由世界保存希望”可以看出美国为了保持资本主义的稳定,维持世界霸权,要遏制苏联的战略威胁,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主要表明苏联威胁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苏联威胁到亚欧大陆的安全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主要说明面对苏联的威胁,美国准备采取行动,美国霸权主义的历史根源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中没有表明欧洲联合对抗苏联的战略安排,故D项错误。答案A2.(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二战后,美国认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反映美国的本质意图是()A.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B.遏制共产主义C.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D.称霸世界解析二战后,遏制共产主义是美国的目的,但其本质意图依然是为称霸世界服务,故选D,排除B。根据题目中“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是其手段,A项错误;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是其手段,C项错误。答案D3.(2017·广东汕头调研)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这一演说()A.意味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有利于维护各地区之间的和平C.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D.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不利于维护各地区之间的和平,故B项错误;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故D项正确。答案D4.(2018·河南濮阳模拟)推动下表中所列美国对外政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时间事件1947年5月22日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并由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英国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举行北约签字仪式A.美苏结束了战时同盟关系B.欧洲是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地区C.美国力图全方位包围苏联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解析题表所列的美国对外政策基本上是围绕欧洲。美国的欧洲政策主要是服务于美国的利益,美苏结束战时同盟关系不是影响美国对欧洲政策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美国的对外政策围绕欧洲,是因为欧洲是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地区,故B项正确;题表反映的是美国把欧洲作为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不能体现“全方位”,故C项错误;二战后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达到可以与美国匹敌的程度,美国并没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故D项错误。答案B5.(2018·山西太原模拟)1947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做出了一系列承诺,包括放松价格管制、平衡政府预算、保持金融稳定、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这些承诺()A.加速了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有助于市场化机制的运转C.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腾飞D.便利于美国控制整个欧洲解析材料中“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的承诺,是对美国的承诺,故A项错误;这些承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但更突出对美国的承诺,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放松价格管制”、“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有利于美国商品、货币顺利进入欧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欧国家的主权,有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故D项正确。答案D6.(2018·湖南长沙模拟)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年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1948年68%66%29%33%1952年29%29%15%11%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解析1949年,为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苏联等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因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对外贸易,与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会大量减少,故C项正确。答案C7.(2018·山西晋中调研)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成立北大西洋集团对苏联进行核威慑B.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C.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D.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解析A项在材料中无反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在北约中的地位,不涉及美苏的对峙加剧,故B项错误;据材料“《祝君晚安》”、“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及漫画中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的表情可知,材料讽刺了美国控制北约,把北约作为实现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工具,导致北约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故C项正确;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是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故D项错误。答案C8.(2018·扬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尽管古巴危机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却是一件很侥幸的事……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规定、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第一个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该学者旨在强调这一危机()A.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B.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C.削弱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地位D.体现了世界秩序构建中的正义性解析根据“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可知,对国际关系的缓和起到了作用,故选A。合理、公平的国际秩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下方有结果,B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本身是美苏争霸的结果,对其没有削弱,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对世界格局的构建没有直接影响,D项错误。答案A9.(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至1959年,美国陆续在海外64个国家设立了158个图书馆和文化中心。1964年,美国图书输出量首次超过了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输出图书最多的国家。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与英国进行文化的较量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对苏联进行文化反击解析1959年时美英同属于资本主义阵营,美国不必与英国进行文化较量,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是美国在海外输出图书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形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9年美苏两极格局已形成,美国向外大量输出图书意在进行文化渗透,是和平演变政策的表现,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8·宁夏银川质检)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信件来往就达25件,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交流,两国最终就古巴导弹问题达成谅解。这说明了美苏两国()A.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通过对峙展示各自实力C.各自的势力范围不同D.对峙中蕴含对话的趋势解析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国最终就古巴导弹问题达成谅解,A项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美苏两国对峙的目的是遏制对方争夺世界霸权,而不是展示各自实力,故B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体现美苏两国在美洲地区的争夺,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体现美苏两国对峙,但最终两者通过信件来往达成谅解说明在对峙中蕴含对话的趋势,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7·山东潍坊期中)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却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这一“心照不宣”()A.体现了冷战局势的缓和B.避免了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C.说明三国有着共同利益D.意在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解析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中在亚洲进行热战的表现,因此并不能体现冷战局势的缓和,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参战被严守秘密,主要是避免战争扩大化,使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故B项正确;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对立关系,不可能有共同的利益,故C项错误;体现不出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的意图,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8·贵州毕节考试)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这表明当时()A.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需打开苏联市场B.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C.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D.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解析1959年美国的霸主地位并未动摇,故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轻工业长期落后,故B项错误;展览会本是经济交流,但却引起了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冲突,这说明两国的政治对立影响了经济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展览会并不能体现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对立,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湖南岳阳调研)(25分)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1947年6月5日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6月底7月初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7月9日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8月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9月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材料二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1)欧美国家围绕“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ntroductontoMarketng》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化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展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流体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理论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体育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与知识获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戏曲戏剧鉴赏选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遂宁工程职业学院《家庭社会工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中班语言《拼小人》课件
- 侵权责任法教程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劳务派遣公司介绍ppt课件(PPT 35页)
-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PPT
- 最全麦当劳员工手册
- 洁净室管理培训
- 晶体学之晶体的宏观对称PPT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识别矩阵图及与条款对照表
- 加班调休单(最新版)
- 智慧金字塔立体篇第四册、第五册答案全解
- 导论公共财政学概论.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