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读后感_第1页
鲁迅作品读后感_第2页
鲁迅作品读后感_第3页
鲁迅作品读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作品读后感TOC\o"1-2"\h\u21959第一章走进鲁迅作品的世界 19171第二章《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丑恶嘴脸 112165第三章鲁迅作品的独特叙事风格 210081第四章我的震撼:鲁迅笔下的人物群像 214757第五章从文字看社会:鲁迅作品的深度剖析 230019第六章鲁迅作品中的“呐喊”与“彷徨”:反抗精神的体现 32906第七章经典永流传:鲁迅作品的当代意义 319889第八章读鲁迅作品后的思考与感悟 3第一章走进鲁迅作品的世界鲁迅的作品犹如一座巍峨的文学高峰,里面蕴含着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当我们翻开他的作品集,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旧时代中国的大门。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等,每一部作品都像一个独特的小世界。就拿《呐喊》来说,这本集子里收录了很多经典之作。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鲁迅以笔为剑,试图唤醒沉睡的民众。他的文字就像黑暗中的明灯,虽然微弱,但却有着坚定的力量。书中的故事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底层人物,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挣扎都被鲁迅细腻地描绘出来。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些在封建礼教压迫下,麻木不仁的看客,也能看到像孔乙己这样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之人。第二章《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丑恶嘴脸《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读起来让人有一种深深的震撼感。文中的狂人其实是一个觉醒者,他看穿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一段原文可谓是振聋发聩。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人性被压抑。像小说中的大哥,他虽然看似正常,但实际上却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对狂人的迫害,其实就是封建礼教对觉醒者的迫害。那些所谓的规矩、礼教,就像一张张无形的网,把人们紧紧地束缚住,稍有反抗就会被视为异类。狂人所感受到的那种恐惧和绝望,正是当时无数想要冲破封建牢笼之人的内心写照。第三章鲁迅作品的独特叙事风格鲁迅的叙事风格十分独特,他善于运用简洁而又富有深意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他不会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而是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在《孔乙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叙事风格的完美体现。他描写孔乙己的外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仅仅这么几句,就把孔乙己这个穷困潦倒却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他在叙事过程中还经常使用倒叙、插叙等手法。比如在《祝福》中,通过回忆祥林嫂的一生来揭示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这种叙事风格使得故事更加曲折,也让读者更能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第四章我的震撼:鲁迅笔下的人物群像鲁迅笔下的人物群像丰富多彩,每一个人物都像是从那个黑暗的社会中走出来的真实存在。像阿Q,他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他的“精神胜利法”让人既觉得可笑又感到可悲。“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阿Q总是用这样的话语来安慰自己,在面对各种挫折和压迫时,他不是去反抗,而是在精神上寻求一种虚幻的胜利。这种精神胜利法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能用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还有闰土,曾经那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变得木讷、迟钝。“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转变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对人性的扭曲。第五章从文字看社会:鲁迅作品的深度剖析鲁迅的作品是旧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他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在《药》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的愚昧无知。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竟然用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的馒头做药引。而那些围观处决夏瑜的民众,他们只是冷漠地看着,甚至还嘲笑夏瑜。“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这是茶馆里众人对华老栓说的话,他们不理解夏瑜的革命行为,反而觉得他是个疯子。这反映出当时的民众不仅在身体上被封建统治压迫,在思想上也被严重毒害。鲁迅通过这样的描写,揭示了革命的必要性,唤醒民众,革命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他也批判了封建统治下的社会,这种社会让人们失去了基本的人性和良知。第六章鲁迅作品中的“呐喊”与“彷徨”:反抗精神的体现在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两部作品集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他的反抗精神。《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他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他的每一次呐喊都是对封建礼教的宣战。“救救孩子”这声呐喊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他希望下一代能够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在《彷徨》中的《孤独者》这篇小说里,魏连殳也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他开始时对封建礼教充满了不屑,想要打破旧的传统。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他的反抗变得有些绝望。但即使是在绝望中,他也没有完全屈服。这种反抗精神在鲁迅的作品中无处不在,他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反抗,激励着当时的人们要勇敢地站起来,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第七章经典永流传:鲁迅作品的当代意义鲁迅的作品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人性的剖析,对社会弊病的揭露,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能找到影子。比如,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思想上的禁锢,人们可能会被一些传统观念束缚住手脚。鲁迅的作品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思想的枷锁。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也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在面对失败时,也会用类似的方式来逃避现实。我们可以从鲁迅的作品中吸取教训,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且,他的作品也提醒着我们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要让他们被边缘化。第八章读鲁迅作品后的思考与感悟读完鲁迅的作品,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的文字就像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人性和社会。我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的危害是多么的巨大,它能把一个原本鲜活的人变得麻木不仁。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反抗精神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