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程标准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单元时空坐标CONTENTS目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壹贰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壹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概念自然遗产:指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学习聚焦: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方法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探究1为什么要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圆明园遗迹巴黎圣母院大火张家界武陵源林立的宾馆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使得这些遗产不断遭到破坏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3.古代文物的保护与研究(1)古代对文物的收藏,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2)欧洲:欧洲各国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3)中国: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还发展出金石学,专门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与著录。◎卢浮宫◎赵明诚《金石录》◎乾隆的三希堂和《石渠宝笈》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4.现代文物保护(1)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3)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核心编写人员大家承认,为子孙后代而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第六条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凡传统环境存在的地方必须予以保存,决不允许任何导致改变主体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改动。第九条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002年,故宫实施大规模修建工程,所有修复技术都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程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同年,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
——《世界遗产在中国》根据材料,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等。(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5.近现代中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1906193019491961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共180处。到2019年,已公布8批,总数为5058处1982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还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世界遗产公约》贰二、《世界遗产公约》1.《世界遗产公约》(1)原因: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2)通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3)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标志;世界遗产分布图二、《世界遗产公约》(4)地位: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5)内容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②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③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文化遗产的含义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概念解析1.《世界遗产公约》二、《世界遗产公约》2.非物质文化遗产(1)提出: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2)完善: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3)意义:不仅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二、《世界遗产公约》3.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审议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意义: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叁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西方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1)古代文明的遗迹①地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文明所留下的辉煌②代表: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1.西方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2)近代的文化遗迹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2.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1)历史遗迹: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2)非物质文化遗产①数量和意义:截至2020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2个,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②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1372项。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④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⑤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世界各地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留下的不朽足迹,他们各自代表的独特文明,反映了世界不同区域历史发展的文化特征。他们的交汇融合表现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及影响。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借鉴。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创造更高级文明的基础、源泉和动力。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文化遗产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历史根基。文化遗产在扩大对外交流,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维导图巩固训练肆1.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开篇写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古代遗迹作为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古迹的共同责任,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职责”这一叙述()A.阐明了以国际法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B.说明人类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C.体现了国际法开始扩展到文化遗产领域D.反映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威尼斯宪章》旨在说明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故选B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错在“开始”的表述上,排除;D项“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2.截至2006年,山西省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784处,世界文化遗产两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各级各类博物馆88个,馆藏文物121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4785件。这表明()A.我国较早建立起专业的文物保护体系B.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首位C.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出重大贡献D.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看出山西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文物等数量非常多,可知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贡献,C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材料没对比,看不出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为首位,排除B项;材料和中华传统文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C3.2008年;我国政府决定启动影印《四库全书》文化工程,全程参与这重大文化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达500余名。2022年,四川省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发掘工作,集中了40家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数字化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此可知,文化遗产保护()A.要具有整体性的思维 B.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C.彰显出真实性的原则 D.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集中了40家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数字化服务等单位联合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部门,而是要协调多个部门,要具有整体性的思维,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技术的创新,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真实性原则,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治理能力,排除D项。故选A项。A4.《世界遗产公约》中对遗产的描述并未使用惯用的“国际”一词,而采用“世界”一词来表达。这不仅突出了“普遍的共同价值,也使文化遗产获得了超越文化民族主义来理解多样的、唯一的地球的眼光”。由此可见,公约的推行()A.促使文化遗产摆脱了民族属性 B.旨在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D.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答案:C解析:据材料“《世界遗产公约》……并未使用惯用的‘国际’一词,而采用‘世界’一词来表达”可知《世界遗产公约》强调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产,突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C项正确;“摆脱了”表达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世界遗产公约》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为了推动国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排除B项;《世界遗产公约》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但不会有利于维护创造性,排除D项。故选C项。C5.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A.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B.首次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C.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D.充分肯定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世界文化遗产》充分肯定了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D项正确;《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排除A项;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就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排除B项;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排除C项。故选D项。D6.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次会议通过了某一公约,下图为该公约相关标志。中间的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物,外围圆圈代表自然,两者密切关联。该公约()A.充分肯定大国重视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B.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C.强调贯彻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D.体现了二战后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答案:D解析: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A项正确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排除B项,2006年审议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排除C项;《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与国际法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D7.联合国前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曾在《世界遗产大全》一书的前言中说:“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就像一块传统海绵上的各种不可替代的装饰图案。”这段话强调的是()A.文化的实用性 B.文化的复杂性
C.文化的多样性 D.文化的艺术性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这句话强调了每项遗产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又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图景,C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文化遗产的实用价值,而是强调其存在的独特环境和背景,排除A项;题干更侧重于强调不同文化间的共存与独特性,而非单一的复杂性,排除B项;题干并未强调文化遗产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C8.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故宫是中华民族天地人合一的典范。其中,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两侧,外朝和内廷前后分区,这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代礼制要求。可见,北京故宫体现了()A.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 B.中国古代文明的某些特征C.建筑技术水平世界一流 D.中国社会形态演进的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实践中如何启动法律程序确认合同终止工程
- 年度工作回顾与展望-4
- 2025标准版汽车抵押借款合同
- 铲车维修临时合同范本
- 高一语文新学案:第二单元孔雀东南飞
- 2025智能办公软件销售合同
- 2025建筑施工合同范本(试行)
- 2024年徐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真题
- 2024年宁波大学招聘真题
- 2024年陇南市国控资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五四红旗团支部
- 影视剧组聘请工作人员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年审厂检验总结报告
- 2024年中国联通延安市分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抑郁自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含答案
- 2025年长袜子皮皮考试题及答案
- 部队食品安全知识课件
- 2025年中能建投六盘水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45159.1-2024机械振动与冲击黏弹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表征第1部分:原理和指南
- 2025医保政策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