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安全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食品加工安全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食品加工安全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食品加工安全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食品加工安全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加工安全作业指导书TOC\o"1-2"\h\u17987第一章食品加工安全概述 3256241.1食品加工安全的重要性 4119001.2食品加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4195451.2.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44071.2.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254841.2.3严格原材料采购和检验 4281781.2.4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4238101.2.5保障包装、储存和运输安全 4178151.2.6强化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 422631.2.7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处理 412425第二章食品原料采购与储存 5275982.1原料采购的安全要求 5201942.1.1供应商选择 590092.1.2采购流程 5146082.2原料储存的安全措施 5237452.2.1储存设施 5104222.2.2储存管理 5109872.3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 642222.3.1质量检验 6327362.3.2质量控制措施 625433第三章食品加工设备与设施 6118473.1加工设备的安全要求 638063.1.1设计与选型 611843.1.2设备安装与布局 624873.1.3设备操作与使用 61413.2加工设施的卫生管理 777233.2.1卫生制度 7167993.2.2加工场所卫生 767323.2.3食品储存卫生 7244113.3设备维护与保养 767443.3.1维护保养计划 793623.3.2维护保养实施 81860第四章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85734.1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 8293314.1.1卫生制度 8241904.1.2员工个人卫生 84814.1.3生产环境及设备卫生 8185574.1.4原料及成品卫生 8286194.2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 982364.2.1食品原料控制 954064.2.2加工过程控制 9310374.2.3成品质量控制 9175204.3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931447第五章食品包装与运输 9213945.1食品包装的安全要求 10188825.1.1食品包装的基本原则 10188105.1.2食品包装的安全措施 10146315.2食品运输的安全措施 1073185.2.1食品运输的基本要求 1076995.2.2食品运输的安全措施 1032445.3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 11175075.3.1包装材料的生产管理 11155305.3.2包装材料的储存管理 11142755.3.3包装材料的使用管理 115146第六章食品检验与监测 11271066.1食品检验的基本方法 11279256.1.1物理检验法 11181876.1.2化学检验法 11314656.1.3微生物检验法 1153146.1.4食品添加剂检验法 12304126.2食品检验的质量控制 1246366.2.1检验设备的管理 12192866.2.2检验方法的选择 12204456.2.3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2318936.2.4检验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1299066.3食品安全监测体系 12148416.3.1监测范围 1292096.3.2监测方法 12123966.3.3监测频次 12189256.3.4监测数据管理 1298036.3.5应急处置 139791第七章食品加工人员培训与卫生管理 13307587.1食品加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1367497.1.1培训目的 1311277.1.2培训内容 13191837.1.3培训方式 13177487.2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 1362357.2.1个人卫生 1351337.2.2工作环境卫生 14205617.3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管理 1493227.3.1健康体检 1422087.3.2健康档案 1422847.3.3健康管理措施 1421999第八章食品安全处理与预防 14182098.1食品安全的应急处理 14258728.1.1应急预案启动 1420818.1.2报告 15296978.1.3现场控制 1536098.1.4应急处理 15204398.1.5媒体沟通 1579318.2食品安全的调查与分析 15264098.2.1调查组成立 15219558.2.2现场调查 15155438.2.3实验室检测 1558898.2.4调查报告撰写 1593128.3食品安全的预防措施 1626868.3.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16175688.3.2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16192548.3.3加强食品原料采购管理 16269288.3.4严格生产过程控制 16184328.3.5加强食品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管理 16224028.3.6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 16252438.3.7加强应急演练 167205第九章食品加工安全法律法规 1620409.1食品加工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16164799.2食品加工企业的法律责任 1651109.2.1法律责任的概念 1644789.2.2行政责任 1692019.2.3民事责任 17121969.2.4刑事责任 17222269.3食品加工安全的监管与执法 1720879.3.1监管体系 17118989.3.2执法措施 17163139.3.3企业自律 189671第十章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体系 182942010.1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182650010.1.1概述 181019910.1.2管理体系构成 181381910.2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192506310.2.1实施步骤 192049110.2.2运行要求 19437810.3食品加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191840910.3.1持续改进的原则 19825010.3.2持续改进的措施 19第一章食品加工安全概述1.1食品加工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加工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食品加工安全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的发生。因此,加强食品加工安全监管,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对于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2食品加工安全的基本要求1.2.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食品加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保证生产过程符合国家规定。法律法规是食品加工安全的基石,企业要时刻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流程,保证合法合规。1.2.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加工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通过体系化管理,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1.2.3严格原材料采购和检验食品加工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的监管,保证原材料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进入生产环节。1.2.4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食品加工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保证生产环境、设备、人员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严格执行生产工艺,防止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1.2.5保障包装、储存和运输安全食品加工企业应关注包装、储存和运输环节的安全,保证食品在包装、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1.2.6强化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食品加工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素质提升,保证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1.2.7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处理食品加工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定期对生产环节进行监测,保证食品安全。同时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处理能力。通过以上基本要求的实施,食品加工企业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第二章食品原料采购与储存2.1原料采购的安全要求2.1.1供应商选择在选择食品原料供应商时,应遵循以下安全要求:(1)供应商须具备相应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合法资质。(2)供应商应具有良好的信誉,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3)供应商应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提供相关食品安全证明文件。(4)供应商应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检测,保证原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1.2采购流程采购食品原料时,应遵循以下安全要求:(1)采购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各类原料的鉴别方法。(2)采购过程中,需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原料安全。(3)采购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对原料质量进行约定。(4)采购过程中,应建立完整的采购记录,以便追溯原料来源。2.2原料储存的安全措施2.2.1储存设施原料储存设施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1)储存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功能。(2)储存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原料储存环境安全。(3)储存设施应设置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保证原料安全。2.2.2储存管理原料储存管理应遵循以下安全措施:(1)根据原料的特性和储存要求,合理划分储存区域,保证原料分类存放。(2)对原料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变质、损坏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建立原料储存记录,详细记录原料的进货、出库、库存等信息。(4)加强储存设施的安全巡查,保证储存环境安全。2.3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2.3.1质量检验食品原料的质量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1)原料的感官检验,如色泽、气味、口感等。(2)原料的理化检验,如水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3)原料的微生物检验,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2.3.2质量控制措施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1)加强原料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原料来源安全。(2)加强原料储存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原料储存安全。(3)定期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4)对原料供应商进行评估,建立供应商质量档案,定期进行审核。第三章食品加工设备与设施3.1加工设备的安全要求3.1.1设计与选型加工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的要求;(2)设备结构应合理,易于清洗、消毒和维护;(3)设备材质应耐腐蚀、耐磨、无毒性,保证食品安全;(4)设备操作简便,便于观察和调整;(5)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限位器、紧急停止按钮等。3.1.2设备安装与布局设备安装与布局应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安装应稳固,避免振动和位移;(2)设备布局应合理,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3)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干扰;(4)设备周围应设置必要的通道,保证操作人员安全。3.1.3设备操作与使用设备操作与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功能及安全操作规程;(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3)操作过程中,发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4)设备启动前,应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保证安全运行。3.2加工设施的卫生管理3.2.1卫生制度加工设施的卫生管理应制定以下制度:(1)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对加工场所进行卫生检查;(2)清洁制度,明确清洁时间、清洁方法和清洁责任;(3)消毒制度,保证加工设备、工具和场所的消毒效果;(4)废弃物处理制度,规范废弃物的分类、存放和处理。3.2.2加工场所卫生加工场所卫生应符合以下要求:(1)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保持清洁、干燥,无霉变、脱落现象;(2)加工设备、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3)加工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空气质量;(4)加工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便于操作人员清洁手部。3.2.3食品储存卫生食品储存卫生应符合以下要求:(1)食品储存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无霉变、异味;(2)食品储存应按照食品种类、保存条件和期限进行分类存放;(3)食品储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变质、污染;(4)食品储存场所应定期进行消毒,保证食品安全。3.3设备维护与保养3.3.1维护保养计划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定期清洁设备,保证设备表面无灰尘、油污;(3)定期润滑设备运动部位,降低磨损;(4)定期检查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保证其有效性。3.3.2维护保养实施维护保养实施应遵循以下要求:(1)维护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保证操作安全;(2)维护保养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防止发生;(3)维护保养后,应及时记录保养情况,便于追溯;(4)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尽快修复,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第四章食品加工过程控制4.1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4.1.1卫生制度为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必须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卫生制度应包括:员工个人卫生、生产环境及设备卫生、原料及成品卫生等方面的内容。4.1.2员工个人卫生员工应遵守以下个人卫生规定:(1)进入生产区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并佩戴口罩;(2)保持双手清洁,不得留长指甲、涂抹指甲油;(3)不得在生产区内吸烟、饮食;(4)如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应主动报告并暂停工作;(5)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身体健康。4.1.3生产环境及设备卫生生产环境及设备卫生应符合以下要求:(1)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2)生产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保证无油污、锈迹等;(3)生产用器具、容器等应专用,不得混用;(4)废弃物、废液等应妥善处理,不得污染生产环境。4.1.4原料及成品卫生原料及成品卫生应符合以下要求:(1)原料应新鲜、无毒、无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原料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防污染措施;(3)成品应按照规定的要求包装,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卫生安全。4.2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4.2.1食品原料控制食品原料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原料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保证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2)对原料进行抽样检验,保证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对原料运输、储存过程进行监控,防止原料受到污染。4.2.2加工过程控制加工过程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严格的加工工艺流程,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2)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3)对加工环境进行监控,保证空气质量、温度等符合要求;(4)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如温度、湿度、时间等,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4.2.3成品质量控制成品质量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成品进行抽样检验,保证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对成品储存、运输过程进行监控,防止成品受到污染;(3)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便于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4.3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1)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2)根据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工艺等特点,合理选择食品添加剂;(3)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其用量、使用范围符合要求;(4)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储存、保管,防止其受到污染或变质。第五章食品包装与运输5.1食品包装的安全要求5.1.1食品包装的基本原则食品包装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食品在运输、储存及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不变质,同时保护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食品包装应遵循以下要求:(1)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包装设计应科学合理,便于运输、储存和销售;(3)包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损;(4)包装应具有良好的密封功能,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5)包装应具备一定的保鲜功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5.1.2食品包装的安全措施(1)选用合格的包装材料,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加强包装材料的检测,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3)加强对包装生产企业的监管,保证其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4)完善包装设计,提高包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加强食品包装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5.2食品运输的安全措施5.2.1食品运输的基本要求食品运输的基本要求是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不变质,同时保持食品的完好和新鲜度。食品运输应遵循以下要求:(1)选用合适的运输工具,保证食品的运输安全;(2)运输过程中,保持食品的密封、冷藏、冷冻等条件;(3)避免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剧烈振动和碰撞;(4)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减少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5)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5.2.2食品运输的安全措施(1)选用具有良好信誉的运输企业,保证运输安全;(2)加强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防止污染食品;(3)对食品进行合理的包装,提高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4)加强对运输过程的监管,及时发觉并解决安全隐患;(5)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降低食品损失。5.3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5.3.1包装材料的生产管理(1)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保证产品质量;(2)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污染包装材料;(3)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测制度,保证包装材料的合格率;(4)加强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5.3.2包装材料的储存管理(1)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潮湿、霉变;(2)对不同种类的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防止混淆;(3)定期对储存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污染包装材料;(4)加强储存期间的监管,保证包装材料的安全。5.3.3包装材料的使用管理(1)使用前对包装材料进行验收,保证其符合卫生要求;(2)对包装材料进行适当的清洗、消毒,防止污染食品;(3)合理使用包装材料,避免过度包装和浪费;(4)加强使用过程中的监管,保证包装材料的安全。第六章食品检验与监测6.1食品检验的基本方法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方法:6.1.1物理检验法物理检验法是通过观察食品的色泽、气味、口感、形状等物理性质,对食品的质量进行评估。该方法简便、快速,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1.2化学检验法化学检验法是利用化学原理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标准。该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添加剂等,准确性较高。6.1.3微生物检验法微生物检验法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种类及活性,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该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6.1.4食品添加剂检验法食品添加剂检验法是针对食品中添加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以保证其在安全范围内。该方法包括对食品添加剂的来源、用途、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6.2食品检验的质量控制为保证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质量控制措施应予以实施:6.2.1检验设备的管理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校准,保证设备功能稳定。同时对检验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设备损坏或故障。6.2.2检验方法的选择根据食品的特点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在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方法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6.2.3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样品的采集应具有代表性,保证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过程符合规范。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消除干扰因素,提高检验准确性。6.2.4检验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保证其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达到要求。6.3食品安全监测体系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3.1监测范围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应涵盖所有食品种类,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6.3.2监测方法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包括常规监测、风险监测、专项监测等,保证监测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6.3.3监测频次根据食品种类和风险程度,合理设定监测频次,保证食品安全监测的时效性。6.3.4监测数据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6.3.5应急处置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对监测过程中发觉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公众食品安全。第七章食品加工人员培训与卫生管理7.1食品加工人员的安全培训7.1.1培训目的为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食品加工企业应针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培训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安全操作规程,降低安全的发生;培养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食品安全的及时处理。7.1.2培训内容食品加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企业规章制度;食品加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食品加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个人防护;应急处理及报告。7.1.3培训方式食品加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理论培训: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使员工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实操培训:通过模拟实际操作,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定期考核: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及技能的考核,保证培训效果。7.2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7.2.1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具体要求如下:洗手:操作前后、上厕所后、触摸污染物后等情况下,必须洗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和口罩;保持指甲整洁,不得留长指甲、涂抹指甲油;不得佩戴饰品,如戒指、项链等;不得在加工区吸烟、饮食。7.2.2工作环境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具体要求如下:每天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工作区域;遵循废弃物处理规定,保证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7.3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管理7.3.1健康体检食品加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保证身体健康。体检项目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基本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生化指标;心电图、胸透等辅助检查。7.3.2健康档案企业应建立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档案,包括:体检报告;健康状况评估;健康管理措施。7.3.3健康管理措施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对患有慢性病的人员进行跟踪管理;对怀孕、哺乳期妇女进行特殊保护;加强员工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健意识。第八章食品安全处理与预防8.1食品安全的应急处理8.1.1应急预案启动当发生食品安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成员职责,保证处理工作有序进行。8.1.2报告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在1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报告应包括发生时间、地点、涉及食品种类、可能原因、已采取措施等。8.1.3现场控制立即对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扩大。对涉及食品进行封存,禁止销售、使用。对相关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防止交叉感染。8.1.4应急处理根据性质和程度,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停用涉事食品生产线,进行全面检查;(2)对涉事食品进行追溯,查找问题源头;(3)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4)加强监测,保证食品安全。8.1.5媒体沟通及时、准确地向媒体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信息混乱和恐慌情绪蔓延。8.2食品安全的调查与分析8.2.1调查组成立发生后,应立即成立调查组,成员包括食品安全、生产、质量、卫生等相关专业人员。8.2.2现场调查调查组应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收集相关证据,了解发生经过、原因、涉及范围等。8.2.3实验室检测对涉事食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为调查提供技术支持。8.2.4调查报告撰写调查组应在发生后15日内提交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原因、责任认定、处理措施等。8.3食品安全的预防措施8.3.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责任人,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8.3.2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8.3.3加强食品原料采购管理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加强食品原料的检验检测,保证食品原料安全。8.3.4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食品生产环节符合食品安全要求。8.3.5加强食品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管理保证食品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食品变质。8.3.6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定期对食品进行监测,及时发觉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8.3.7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的能力。第九章食品加工安全法律法规9.1食品加工安全法律法规概述食品加工安全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共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食品原料的采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以保证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9.2食品加工企业的法律责任9.2.1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是指食品加工企业在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9.2.2行政责任食品加工企业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可能面临以下行政责任:(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4)吊销许可证;(5)强制停产停业;(6)吊销营业执照。9.2.3民事责任食品加工企业因违法行为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应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2)消除危险;(3)恢复原状;(4)赔礼道歉。9.2.4刑事责任食品加工企业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3食品加工安全的监管与执法9.3.1监管体系我国食品加工安全监管体系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基层监管机构组成。监管体系的主要职责是:(1)制定食品安全政策;(2)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3)开展食品安全监测;(4)监督食品加工企业执行法律法规;(5)处理食品安全。9.3.2执法措施执法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执法措施主要包括:(1)现场检查: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检查,了解企业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2)抽样检测:对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行政处罚: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4)刑事责任追究:对构成犯罪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3.3企业自律食品加工企业应加强自律,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健全食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