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文化的故事解读_第1页
中国节日文化的故事解读_第2页
中国节日文化的故事解读_第3页
中国节日文化的故事解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节日文化的故事解读TOC\o"1-2"\h\u24053第一章走进中国节日文化的世界 117261第二章解读经典作品中的节日故事 130460第三章节日文化故事中的传统元素剖析 212833第四章我对节日文化故事的独特感悟 214891第五章引用故事原文看文化内涵 21229第六章节日文化故事背后的民族精神 33858第七章从节日文化故事看现代传承 314964第八章总结与展望:让节日文化故事永远流传 4第一章走进中国节日文化的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那可是相当丰富和迷人的。像春节,这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一到春节,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从腊月初八开始,就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这粥里有各种谷物、豆类,寓意着丰收和吉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福字。春联那可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望。还有春节期间的拜年活动,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发红包,这红包不仅是钱,更是一种祝福和关爱。再看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粽子的种类繁多,有甜粽、咸粽。南方多是咸粽,里面有肉、蛋黄等馅料;北方则以甜粽为主,像红枣粽就很受欢迎。同时还有赛龙舟的活动,一艘艘龙舟在江面上飞驰,鼓手有节奏地敲打着鼓,桨手们齐心协力划动船桨,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这些节日文化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成为了我们独特的文化标识。第二章解读经典作品中的节日故事就拿《红楼梦》来说吧,里面有很多关于节日的描写。在描写春节的时候,书中详细地展现了贾府里过新年的场景。“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王子腾升了九省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不题。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从这里可以看出,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过年的时候是非常忙碌的,要打扫宗祠,准备供奉祖先的东西。而且在贾府过年期间,各种礼仪繁多,晚辈要给长辈行礼,长辈也要给晚辈赏赐。再看关于中秋节的描写,“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厅上去。众人听说,就忙着在那里去铺设。贾母且在嘉荫堂中吃茶少歇,说些闲话。一时,人回:‘都齐备了。’贾母方扶着人上山来。”中秋节本就是个团圆的节日,贾府众人齐聚赏月,这也反映出节日里家庭团聚的重要性。通过《红楼梦》里这些节日故事的描写,我们能看到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们对节日的重视程度。第三章节日文化故事中的传统元素剖析春节里的传统元素可不少。就拿贴春联来说吧,春联最初的作用是驱邪避灾。传说中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害怕红色,所以人们就用红色的春联来吓退它。春联的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文化内涵。像“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对“春”,“增”对“满”,这种对仗体现了汉语的美感。再看春节放鞭炮,这也是一个传统元素。以前人们认为鞭炮声可以赶走恶鬼。现在虽然我们知道放鞭炮更多是一种热闹的庆祝方式,但这个传统元素背后是古人对平安、吉祥的追求。端午节的传统元素里,艾草是很重要的一个。每到端午节,人们会把艾草挂在门口。艾草有特殊的香气,可以驱虫,在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也认为艾草有辟邪、祛病的功效。从《荆楚岁时记》里记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就说明了艾草在端午节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些传统元素,是中国节日文化故事里不可或缺的部分。第四章我对节日文化故事的独特感悟中国的节日文化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就拿春节来说,这个节日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吃好的、穿好的,更是一种家庭团聚的象征。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那种热闹的氛围让我感到无比温暖。长辈们会讲述过去一年的故事,我们晚辈就围坐在一起听着,这种传承就像是无形的纽带,把家族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而端午节呢,当我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时候,我对这个节日就有了更深的敬意。屈原那种爱国情怀通过这个节日传承下来,让我在吃粽子、看龙舟赛的时候,都会想起他的故事。这些节日文化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让我们懂得珍惜家庭、热爱祖国,并且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五章引用故事原文看文化内涵在《左传》中关于寒食节有这样的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从这个故事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寒食节背后的文化内涵。介之推不慕名利,坚守自己的品德,他的这种精神被人们所敬仰。寒食节这一天禁火寒食,就是为了纪念他。这种对高尚品德的崇尚和纪念,成为了寒食节的文化内涵。人们通过这个节日,传承着介之推的精神,同时也教育后代要注重品德修养。第六章节日文化故事背后的民族精神春节背后体现的民族精神是团圆和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每到春节,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家团聚。这是一种深深扎根在中国人心中的家庭观念。这种团圆精神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密,家族传承得以延续。再看端午节背后的民族精神,那就是爱国情怀。屈原热爱自己的国家,当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他悲愤投江。人们通过端午节纪念他,也是在传承这种爱国精神。赛龙舟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划桨,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古代,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这种团结协作的力量就像赛龙舟一样,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还有像中秋节,这个节日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圆的祈愿。这些节日文化故事背后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支撑着我们民族不断发展和进步。第七章从节日文化故事看现代传承在现代社会,中国的节日文化故事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比如说春节,虽然现在过年的方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其核心的团圆精神没有变。很多人在外地工作,到了春节还是会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回家过年。而且现代社会中,春节的庆祝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了。有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大型文艺节目,通过电视和网络,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都能一起观看,共享节日的欢乐。再看端午节,现在的端午节,除了传统的包粽子、赛龙舟之外,还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一些地方会举办端午节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