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七年级语文半期答案_第1页
2024秋七年级语文半期答案_第2页
2024秋七年级语文半期答案_第3页
2024秋七年级语文半期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音学校2024年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应用。(20分)1.C2.A.有误,重复累赘,删去“一系列阅兵活动”;B.正确;C.有误,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去掉“通过”;D.有误,语序混乱,“也是在三大赛事上的第十次登顶”改为“也是第十次登顶三大赛事”故选:B。3.A.有误,李白被誉为“诗仙”,“诗圣”是杜甫。BCD.正确。故选:A。4.(1)示例:羊跪乳,鸦反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2)孝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孝是心动行动的付出;孝是知恩顺意的回报,孝是春去秋来的坚持。(3)活动二:(示例)举办浓情母爱摄影展览活动三:举行敬老孝亲公益活动5.(1)整幅《红梅迎春》的画面主体是中间的图案部分,两个大红灯笼挂在梅花开放的枝头,梅枝下方竹枝舞动,左下角印有一枚方形的印章。(2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将画面内容逐一介绍。注意要用说明性语言介绍。(2)对联中的“爆竹云际跳”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爆竹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爆竹在天空中炸开、响彻云霄的热烈景象,与纷飞的白雪、绽放的梅花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渲染了春节喜庆热闹的氛围。(3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对联的能力。先确定修辞手法,然后赏析表达效果,要结合整副对联和图画的主题,以及“红梅迎春”这个标题来综合赏析。二、现代文阅读(一)说明性性文本阅读(9分)6.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C项,“在智能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专业化已被多样化取代”理解错误,从原文来看,专业化和多样化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故选C。7.C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C项,“目的是探讨如何提高音乐中的多样化效率问题”理解错误,根据第四段中“其效率主要表现在对音质、音色的复杂辨析中。这就是多样化效率。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提高多”,可知,引用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的问题的目的是形象地说明多样化效率的含义。故选C。8.D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A项,“心理学家塞莱斯特·基德认为如果把好奇心的两个关键参数°…”不合文意,在第五段的论述中,“这些参数若是转换为算法…”这句话不是塞莱斯特说的,选项张冠李戴。B项,从第二段“目前的人工智能正开始向追赶人类右脑能力的方向大幅前进”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正是让机器人拥有像人右脑那样的思维能力,所以“不可能”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一旦应用于经济、社会方面,就能使人类”不合文意,第四段原文是“一旦…有可能”。故选D。(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9.CA.“不再从家庭获得”表述绝对,原文第三段是“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B.“完全不同”错误,原文第三段为“有所不同”;D.陈述对象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错,应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相关内容在原文最后一段。10.C.“文章着重论述了构建新道德基准的可行性”无中生有,未论及“可行性”。11.B.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ABD.正确;C有误,本文的中心事件是给母亲梳头发的经过,母亲为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不是写得最详写的。故选:C。13.①母亲总喜欢在清晨梳理头发;②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③母亲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④母亲手术后接受“我”的照料。(答对三点即可3分)14.答案:.因为母亲的温柔慈祥,“我”小时候感受到了母亲诸多的慈爱;而现在,母亲年老体弱,生病住院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要人照顾,在“我”眼里,此时的母亲,就如同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婴儿,“我”自然要回报给母亲“我”的爱,表现了母女之间深深的爱。15.答案:“词语运用”示例:“轻轻柔柔”,运用叠词,强调了“我”为母亲梳理头发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我”照料母亲时的细心。“修辞方法”示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我”不愿打扰母亲休息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呵护关爱。16.示例一:赞同“抒写家庭亲情”的看法。“选购食物”“洗晒球鞋”“削铅笔”等事情,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为手术后的母亲洗澡、梳头等事情,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孝心。全文洋溢着浓浓亲情。示例二:赞同“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的看法。母亲头发从“乌黑浓密”到“花白而稀薄”,母亲从以前的“大无畏”到手术后的“十分软弱”,“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等内容,都表达了“我”对年迈母亲的爱怜、对母亲衰老的无奈。文章流露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点评】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的一些方法:(1)从文章标题入手。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3)从分析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记叙文的议论、抒情句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作者的中心意图。(4)从概括文章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中,我们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和活动的以及写作的意图是什么。三、古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参考译文】王子猷和子敬曾经同坐在一个房间里,前面忽然起火了。子猷急忙逃避,连木板鞋也来不及穿;子敬却神色安洋,慢悠悠地叫来随从,搀扶着再走出去,就跟平时一样.世人从这件事上判定二王神情气度的高下.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子猷)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乘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没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王子猷)哭了很长时间,几乎要昏死过去,一个月后(子猷)也死了。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有误,句意:于是(王子猷)哭了很长时间。良,很,甚。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结合句意分析。句意为: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故停顿为: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故选:A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ABC.正确;D.有误,王子猷在得知王子敬去世后,一个月后也去世了。故选:D。20.(1)子猷急忙逃避,连木板鞋也来不及穿;(2)子敬却神色安详,慢悠悠地叫来随从,搀扶着再走出去,就跟平时一样.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遽,急。徐,慢慢。句意:子猷急忙逃避,连木板鞋也来不及穿;子敬却神色安详,慢悠悠地叫来随从,搀扶着再走出去,就跟平时一样。【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二)诗歌阅读2122题。(共6分)21.CC有误,《旅宿》颈联借梦虚写乡关遥远,家书难得。22.C描绘的是残夜将尽未尽之时,旧年未去之时,故C错误,选C.(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山岛竦峙(2)回乐烽前沙似雪(3)随君直到夜郎西(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名著阅读(共2小题)24.【解答】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D.正确;阿长问“我”《山海经》的事,主要是因为她对我的关心,并不是什么“爱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