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模拟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为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 B.宜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D.强化了民众对人民政权的认同2.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A.国际地位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地位不变3.某次班会上,同学们讲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B.“向雷锋同志学习”C.“打过长扛去,解放全中国” D.“谁是最可爱的人”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输入《当代中国大事记》中的()A.“改革开放”卷 B.“国防建设”卷C.“民族团结”卷 D.“外交成就”卷5.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辽宁舰”交接入列6.“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这一规定出自()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 D.《1791年宪法》7.“18世纪时,法国贵族的残酷剥削导致农民长期赤贫,以致法国工业品的市场异常狭小……大革命的爆发也就顺理成章了。”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呼声高涨 B.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加强C.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贵族的剥削引发农民的不满8.在美国人民和英国殖民当局抗争的过程中,成为战役转折的战役发生在()A.来克星顿 B.费城 C.萨拉托加 D.约克镇9.15、16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们纷纷驶向未知的海洋,哪个船队的航行证实了“地圆说”()A.哥伦布 B.麦哲 C.迪亚士 D.达·伽马10.早期殖民扩张中,首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两个国家是()A.英国和法国 B.葡萄牙和西班牙C.英国和葡萄牙 D.法国和西班牙11.九年级(1)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图是其中一道竞猜题的提示词。请你据此推测。这道竞猜题的答案是()提示一: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理论提示二: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示三:已有200多种文字译本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运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12.下表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时提炼出来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时间:1861-1865年文献:《解放黑人奴求宣言》性质:资产阶级革命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13.农奴得到了沙土、沼泽以及其他难以耕种的零散土地,高额的赎金让他们不堪重负——考虑到利息、赎金比赎回土地的市价高4-7倍。宣布改革的两年后,2115个村庄爆发了起义,随后被沙皇的军警残酷镇压。材料强调俄国1861年改革()A.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B.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C.目的在于加强沙皇的权力 D.加重了对底层人民的掠夺14.俄国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A.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转型C.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模式15.“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下列属于各国治疗感冒的药方是()①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②美国的罗斯福新政③德国的法西斯专政④日本的法西斯政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1932年起,美国对苏联展开经济战,胡佛认为“苏联在全世界的倾销是引起世界危机的原因之一"。此举意在()A.挑起冷战遏制苏联 B.适应多极化的需要C.转移国内民众视线 D.争夺世界霸主地位17.下图是九年级小浩同学预习历史知识“欧洲的联合”时做的思维导图。“⑤”处应该填写()A.欧洲联盟 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8.学校的历史学习公众号准备推送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学习资源。你认为可以放进该资源包的是()A.著作:《斯大林全集》B.数据表:20世纪50—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数据统计C.照片:“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D.地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19.下列会议按召开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20.对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国家年份美国西欧日本其他国家1951年48.6020.801.6029.001970年37.8328.609.5023.87A.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B.日本经济地位超越美国C.西欧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D.各国之间经济增长均衡21.下列历史人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他们都()玻利瓦尔(1783—1830)章西女王(约1835—1858)甘地(1869—1948)扎格鲁尔(1857—1927)A.主张非暴力抵抗 B.推动改革内政C.反对封建专制 D.反抗殖民压迫22.1946年,美国总统公开宣称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这意味着“挑起领导”世界的担子;苏联强调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确保自己的利益。这表明()A.美苏冲突不可避免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苏联维护世界和平 D.世界需要美国领导23.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材料表明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区域一体化 D.美苏争霸24.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攀升,但黑海粮食外运协议使飞涨的全球粮价趋势得到遏制。2023年7月,随着俄罗斯宣布停止参与黑海粮食外运协议,全球粮食市场出现明显反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小麦和大豆期价全线上涨。这说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要共同应对()A.环境污染问题 B.卫生健康问题C.世界饥荒问题 D.男女平等问题二、信息窗口题(本题共8分)25.交通发展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崭新的交通运输设施,集合了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切精华:机械、钢铁、煤炭、蒸汽。它既是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汇报、大展览,也将工业革命推向新高峰。——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三网上通信、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事物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开放、乐观、宽容、积极进取、适应变革的现代人格特征。——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新式交通工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层建筑出现因素。(3)根据材料三,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4)请你提炼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三、材料分析题(共9分)26.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110——摘编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的两大阵营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形成一种自我控制机制,使得两大阵营始终没有兵戎相见。——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五:从1989年东欧剧变与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问题被突兀地提了出来。——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材料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对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宗旨的承诺……一一摘自李东燕《人类命运共同体》(1)根据材料一,20世纪初,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依据材料二分析,一战后“新的国际秩序”指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转折点开始出现”源于哪场战役?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哪一战场?(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分别以哪两个大国为首而形成。(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中的“新格局”是什么?(6)结合材料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时代主题。四、读史有感题(共9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开始于9月,一个月内股票价值下降了40%,持续三年的下降引发的大萧条不仅无比强烈,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它带来大规模失业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引发了各国间的经济摩擦,也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人们尝试依靠团结来消弭影响,但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却以失败而告终。——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简表。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着怎样的联系?(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3)材料三漫画中的“难兄难弟”指的是谁?漫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认识,向人们传递了怎样的信念?运用相关史实说明该认识的合理之处。

答案解析部分1.D根据题干材料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要在活动中实现合法化,仪式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开国大典中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象征着新中国的符号获得“合法化的地位”,这些措施目的是为了强化民众对新中国、新政权的认同感,D正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A错误;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B错误;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C错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点是新中国成立。解题方法:依据题干内容再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即可得出答案。2.C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的构想。3.D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了黄继光、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有许多值得纪念的英雄,如杨根思、罗盛教等。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如赴汤蹈火、无所畏惧的黄继光;视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所以这次班会的主题是“谁是最可爱的人”,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4.D5.C答题关键信息“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体现的是国防科技成就,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体现的是国防科技成就,不合题意,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开启了中国航天新纪元,符合题意,所以C项正确。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体现的是国防科技成就,不合题意,排除D项。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本题为基础性知识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新中国的航天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6.C据题干“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逐渐形成。

A项《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不符合题意;

B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不符合题意;

C项《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符合题意;

D项《1791年宪法》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权利法案》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7.C8.C9.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说“。选项B正确;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排除A;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排除C;

达•伽马到达印度,排除D;故答案为B。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0.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和法国后来居上,故选B项。

最先走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不是英国和法国,排除A项。

最先走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不是英国和葡萄牙,排除C项。

最先走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不是法国和西班牙,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早期殖民扩张。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11.C根据材料“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0多种文字译本”可知,应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作、文献,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运动和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均发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排除BD项。

A项英国宪章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前的工人运动,不是著作、文献,不符合题意;

B项巴黎公社运动发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不符合题意;

C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这道竞猜题的答案,符合题意;

D项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均发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12.C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发1861-1865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美国内战,林肯政府为扭转战局不利,维护联邦统一,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故C项正确;

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

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于1861年,沙皇政府颁布了关于解放农奴的“二一九法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是日本近代史上的文明开化运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注重检测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要求考生理解并识记住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史实。13.D14.C15.D据题干“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10月24日,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而这次危机起源于美国,然后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因此“感冒”指的是经济大危机。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则建立法西斯专政,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D项。

苏联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搞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冲击,所以①不是治疗感冒的药方,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史实。16.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2年美国正经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胡佛认为“苏联在全世界的倾销是引起世界危机的原因之一”意在转移国内民众视线,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苏联,C项正确;故选C项。

挑起冷战遏制苏联发生在二战后,排除A项;

多极化趋势在二战后出现,排除B项;

1932年美国正经历经济大危机,还未开始争夺世界霸主地位,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史实。17.A答题关键词“欧洲的联合”,据此分析:

A项:根据题干图片信息“⑤对应时间是199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洲联合的重大表现是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故A项正确;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成立,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不合题意,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合题意,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标志二战后欧洲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不合题意,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本题主图片材料分析解读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欧洲联盟的成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欧洲联合的相关历史知识。18.B19.D20.C21.D22.AA、根据题干信息“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力量,意味着‘挑起领导’世界的担子”结合所学1946年为二战后初期,此时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意图称霸世界,与此同时苏联强调在自己周边建立“安全带”,确保自己的利益。表明美苏冲突不可避免,A正确;

B、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北约”;为了对抗北约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约”;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与题干时间1946年不符,B错误;

CD、苏联维护世界和平、世界需要美国领导,CD项都不符合史实,CD错误;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表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进行选择。23.B24.C根据题干“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攀升……”“俄罗斯宣布停止参与黑海粮食外运协议,全球粮食市场出现明显反应”,由此可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面临严重的粮食问题,故选C项。

材料信息体现了世界存在严重的饥荒问题,没有涉及“环境污染问题”,排除A项。

材料信息体现了世界存在严重的饥荒问题,没有涉及“卫生健康问题”,排除B项。

材料信息体现了世界存在严重的饥荒问题,没有涉及“男女平等问题”,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性粮食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世界性粮食问题的相关历史知识。25.(1)新式交通工具:火车(或轮船)。(2)因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的推动;垂直交通的突破。(3)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现代人格特征;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4)信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或信息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横向交通——垂直交通(或纵向交通)——网络交通(或信息交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出现新式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18世纪8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

(2)根据材料二“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可知,高层建筑出现的原因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垂直交通的突破;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出现的原因还有城市化的推动等。

(3)根据材料三“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可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三则材料之间的线索分别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或者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或者横向交通——垂直交通——网络交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工业革命中的新式交通工具、高层建筑出现的原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等知识。26.(1)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国战场。(4)美国、苏联。(5)世界多极化趋势。(6)和平与发展。(1)根据材料“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110。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可知,一战前形成了由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集团和由德、奥、意组成的三国同盟集团。

(2)根据材料“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可知,一战后“新的国际秩序”指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及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3)根据“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爆发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4)根据材料“更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及所学知识,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分别以美国、苏联两个大国为首而形成。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是美国称霸的最大障碍。

(5)根据材料“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极格局下形成的世界格局多极化在两极格局瓦解后进一步发展。

故答案为:

(1)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国战场。

(4)美国、苏联。

(5)世界多极化趋势。

(6)和平与发展。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和世界局势的演变,侧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考查考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27.(1)事件:经济大危机。联系:经济大萧条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引发了各国间的经济摩擦,也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在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在日本,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也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或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危机,欧洲与亚洲的战争策源地形成)。(2)特点:战争规模大(或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地位:中国战场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战场上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3)“难兄难弟”:德国法西斯与日本法西斯。认识:寓意法西斯国家陷入困境。信念: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必将取得胜利。说明:1944年,随着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法西斯陷入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太平洋战场,在美军的不断攻势下,日本陷入困境。中国战场,敌后抗日军民逐渐转入局部反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漫画中象征中国军民和世界人民力量的巨石正砸向这两个法西斯的头上,德日两个“难兄难弟”两腿发抖,满头大汗,狼狈不堪,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这一对“难兄难弟”即将完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1)事件:据材料一“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开始于9月,一个月内股票价值下降了40%,持续三年的下降引发的大萧条不仅无比强烈,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结合所学可知,1929上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联系:据材料一“它带来大规模失业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引发了各国间的经济摩擦,也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经济大危机,引发了经济大萧条,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引发了各国间的经济摩擦,也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在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在日本,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也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国家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危机,欧洲与亚洲的战争策源地形成,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特点: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简表”“中国战场、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体现二战涉及范围广、战争规模大;据材料二“开始时间1939年9月1日”“结束时间1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