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山县2021年下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填写在下列对应表格内。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今年的6月26日是第34个国际禁毒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在19世纪30年代面对鸦片泛滥,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的形势,主持虎门销烟的禁毒英雄是()A.关天培 B.林则徐 C.魏源 D.曾国藩【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销毁外商运到中国的鸦片,B项正确;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排除A项;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C项;曾国藩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主张对外坚守“以羁縻为上”;对内修明政事,急求贤才,引进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下列条款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五口通商 B.割占香港岛C.赔款2100万银元 D.协定关税【答案】B【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占香港岛给英国,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B项正确;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商品输出,排除A项;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排除C项;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排除D项。故选B项。3.圆明园曾是清代规模最大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可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肆抢劫并焚毁,只留下了断壁残垣。罪魁祸首是()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俄美联军 D.八国联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A项正确;“英美联军、俄美联军”都与史实不符,排除BC项;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进入圆明园,排除D项。故选A项。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侵略者是()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可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项正确;英国割占香港岛,排除A项;法国租借广州湾,排除B项;美国没有割占中国土地,但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排除D项。故选C项。5.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领导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的历史人物是()A.洪仁圩 B.洪秀全 C.杨秀清 D.石达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洪秀全毅然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展开斗争,领导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B项正确;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族弟,1851年金田起义时他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后来在广东组织起义失败便逃到香港,1859年他从香港来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当时正值太平军由胜转衰的危机时刻,他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第二号人物,排除A项;杨秀清辅佐洪秀全开创太平天国,是太平天国东王,排除C项;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翼王,排除D项。故选B项。6.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为此,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起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B.兴办新式学校C.开办近代民用企业D.筹建新式海军【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的口号前期是自强,后期是求富,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企业是民用工业,C符合题意;军事工业属于自强口号下创办的企业,A不符合题意;兴办新式学校和创办海军不符合“求富”口号的洋务活动,B和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依据材料中“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的信息和所学洋务运动的口号思考回答。7.绘制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年代尺中③所在的方框内应填写的历史事件应是()A.金国起义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天京陷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C项正确;金田起义是1851年洪秀全发动的,排除A项;1853年,定都天京,排除C项;1864年天京陷落,排除D项。故选B项。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1894年黄海战役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悲壮场景,应选取的“主人公”是()A.徐邦道 B.左宝贵 C.丁汝昌 D.邓世昌【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上展开激战,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日舰吉野号,但致远舰不幸被敌人炮弹击沉,邓世昌坠入大海,D项正确;徐邦道指挥的土城子反击战是甲午战争爆发以来清军的一次重大胜利,排除A项;左宝贵是平壤诸军总统,排除B项;汝昌指挥北洋水师与日军展开大东沟海战,后舰队退保威海卫,排除C项。故选D项。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94年—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战争。”对“灾难”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答案】B【解析】“1894年—1895年的中日战争”是指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项正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排除A项;甲午战争之后满清政府主权并没有完全丧失,排除C项;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列表格中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894年1900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80家933家A.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中外协定关税政策的影响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答案】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这是导致表格中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是《天津条约》内容,排除A项;中外协定关税政策的影响的是商品输出,排除C项;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会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1.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人物是()A.曾国藩 B.陈独秀 C.康有为 D.孙中山【答案】C【解析】根据“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可得出是主张就去,材料中的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主张维新变法,C项正确;曾国藩是洋务派,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者,孙中山是革命派,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1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A.序幕—《马关条约》的签订 B.发展—梁启超等维新派宣传变法C.高潮—光绪帝宣布实行变法 D.失败—慈禧太后发到戊戌政变【答案】A【解析】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项错误,符合题意;梁启超等维新派宣传变法促进戊戌变法的发展;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是戊戌变法的高潮;慈禧太后发到戊戌政变宣告变法失败。B、C和D项对应均正确,排除。故选A项。13.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下列表述中符合史实的是()A.由山东、湖南一带的义和拳发展而来B.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C.曾在威海卫一带阻击八国联军D.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左宝贵壮烈牺牲【答案】B【解析】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大批涌入京津地区。B项正确;义和团主要是由山东一带的义和拳发展而来,排除A项;义和团曾在廊坊一带阻击八国联军,排除C项;在天津保卫战中,聂世成壮烈牺牲,排除D项。故选B项。14.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奴仆的地位,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15.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平均主义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民报》是其机关刊物,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正式提出“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发展)”的主张,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项正确;平均主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编》 D.《中华民国约法》【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排除B项;《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排除C项;《中华民国约法》是指民国三年(1914)五月一日由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公布的一个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宪法”,排除D项。故选A项。17.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溥仪的退位诏书,这道诏书的下达,结束了清朝长达260多年的统治。诏书下达的时间是在()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21年【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191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溥仪的退位诏书,这道诏书的下达,结束了清朝长达260多年的统治,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8.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护国运动的兴起 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C.北洋军阀内部的分化 D.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答案】D【解析】1915年12月,袁世凯公开下令恢复帝制,准备在元旦登基孙中山发表《讨元檄文》号召维护共和,1915年底,蔡锷组织护国军北上,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在各种力量讨伐声中,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不久在绝望中死去。可见,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D项正确;护国运动的兴起、帝国主义不再支持以及北洋军阀内部的分化都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19.下列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宋案”——二次革命 B.甲午战争的失败——戊戌变法C.袁世凯死亡——北洋军阀分裂 D.黄花岗起义失败——护国战争【答案】D【解析】1915年12月,袁世凯公开下令恢复帝制,准备在元旦登基。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元檄文》号召维护共和,1915年底,蔡锷组织护国军北上,护国战争爆发。黄花岗起义失败是1911年。D项错误,符合题意;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深重,知识分子进行戊戌变法;袁世凯死亡之后,北洋军阀分裂。A、B和C因果关系正确,排除。故选D项。20.1916年,陈独秀在某杂志更名后的发刊词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A.《新青年》 B.《青年杂志》 C.《少年中国》 D.《每周评论》【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陈独秀在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将《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A项正确;1915年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排除B项;《少年中国》是五四运动时期政治学术团体少年中国学会的机关刊物,1919年创刊于北京,排除C项;《每周评论》是1918年创刊于北京,陈独秀主编,排除D项。故选A项。21.1919年的北京,有一位书法爱好者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起义 B.戊戌变法 C.甲午海战 D.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学生是先锋。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1864年,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1898年,排除B项;甲午海战是1894年,排除C项。故选D项。22.习近平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纪念五四运动对于发扬五四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五四精神指的是()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C.爱国、平等、民主、科学 D.爱国、进步、自由、平等【答案】A【解析】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形成的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A项正确;B、C和D项不完全正确,排除。故选A项。2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八七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答案】B【解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依据“20世纪60年代”“四十年前”“南湖泛舟”等可知是中共一大的召开,B项正确;八七会议是1927年,排除A项;中共二大是1922年,排除C项;中共三大是1923年,排除D项。故选B项。24.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他的下列著作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全面系统介绍的是()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著作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别作了阐述,D项正确;《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是李大钊于1918年发表于《言治》季刊第三号的一篇文章,这是中国最早的一篇欢呼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文章,排除A项;《庶民的胜利》是一篇演说,这是李大钊在天安门的演说,排除B项;《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的真正原因,是俄国的社会主义战胜了德国的军国主义,是民主主义把帝制打倒,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题,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年代尺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产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从今以后,我们的商人得沿大江河航行,在大的消费中心开行设业,并自由出入所有的港口。——《(法国政府)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年代尺中①②所代表的侵华战争名称。(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3)根据材料三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答案】(1)①甲午中日战争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理解: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根本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①是1894年日本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端,清政府被迫对日本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②是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的联军向北京进攻,清政府对各国宣战,史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可得出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产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可得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看到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化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皇帝同意其建议。—摘编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康有为的救国主张。(3)材料三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探索活动?请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答案】(1)直接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主张:变法图强(或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3)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解析】【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看到了西洋火器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化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和所学可知,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实行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二“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可得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依据材料二“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和所学可得出康有为的救国主张是变法图强。【小问3详解】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因此,依据材料三“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可知“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新文化运动;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和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部分学生领袖“出发到民间去”的原因以及这一举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的外交失败;核心精神:爱国主义。(2)原因: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影响: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或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3)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或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解析】【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的外交失败;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可得出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依据材料二“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可得出这一举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小问3详解】依据材料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和所学可知,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或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科技引领未来绿色能源技术的推广与实践
- 电信网络中的信息泄露途径及防范对策
- 科技助力下的肠易激综合征远程诊疗服务
- 疾病管理多发性骨髓瘤的综合干预与治疗
- 科技公司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竞争力研究
- 城市开放空间-课件
- 湖南2024年湖南省水利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调频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加氢站技术规范
- 小学思政培训
- 《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技术课件教程》
- 2025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测试100题答案
- 第15课 人机对话的实现 说课稿 六上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001
- 统编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医师手术权限申请流程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叙州区事业单位考调83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