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基础综合探究(解析版)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基础综合探究(解析版)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基础综合探究(解析版)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基础综合探究(解析版)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基础综合探究(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基础综合探究

一、基础知识综合

(2023•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墨,作为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视觉形象,气韵生动,包蕴万千,营造出让人心驰神往的中华

美学意境。绘画中的水墨,静态的形象内蕴着精神的力量,让人浮想联翩;小墨史的动画即将这■种力量

释放出来,将水墨的灵动与活力,表示得淋漓尽致。

如今,在数字化的舞台展演中,经常可以看到水墨的身影。水墨不再局限在纸上,()使人们沉浸

其中,虚实相生的水墨艺术在数字时代得到进一步赋能,从而可以在世界舞台更好地展现中华美学、展现

中华文化。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仿佛泼溅和晕染到现实中,②而是被赋予现场感,

③将人们包围起来,④成为三维立体的存在,

A.②①④③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动画中的水墨,却将这种力量释放出来,将水墨的灵动与活力,表示得淋漓尽致。

B.动画中的水墨,则将这种力量释放出来,将水墨的灵动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C.水墨中的动画,却将这种力量释放出来,将水墨的灵动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D.水墨中的动画,则将这种力量释放出来,将水墨的灵动与活力,表示得淋漓尽致。

【答案】

1.A

2.B

【解析】

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语段中“水墨不再……”与“而是……”形成转折,强调数字化手段能够赋予

水墨现场感,据此可知②句应为首句;①句“仿佛泼溅和晕染到现实中”承接上句,运用比喻形容水墨现场

感。“将人们包围起来”和“使人们沉浸其中”是紧密相承的两个分句,据此可知③句为尾句。正确排序为:

②①④③;故选A。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分析语段可知,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主语是“水墨”,“将这种力量释放出来”表示转折,应在其前用“则”,意

味另一种情况;从动补之间的搭配看,“表现'’与“淋漓尽致”属固定搭配;正确为:动画中的水墨,则将这

种力量释放出来,将水墨的灵动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故选B。

(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某校学生开展“爱我家乡・茶话巴中”研学旅行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

面小题。

一片小小的茶叶,在新的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一碗浓浓的茗茶,在巴蜀大地千里飘香。这不仅孕育出

一方人,还氤氢出一种情。

地处米仓山南麓的巴中,属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种植条件。唐代陆羽《茶经》记

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旦中的产茶,用上溯至L《诗经》—产生的时期。所产茶叶,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现有2山老鹰茶、’富

硝茶、…绿茶等……屡获殊荣,炙手可热。如老鹰茶,()。

茶,因其清雅高洁的品格,常与文人雅士结缘。在巴中大地上,积diAn1]出无数与茶有关的逸闻

轶事、诗文名联。明末壁山(今通江县,下同)贡生向仕显《食薪茗》:“旗枪犹带一枝雨,萌事初含三月

烟。'‘清顺治举人李蕃《壁山春望》:“酒开土瓮因酷熟,茶煮山泉带雪痕。归去已忘天欲mil【),儿童

欢笑正迎门。”诸如此类浩如烟海的诗文,为茶叶增添别样的魅力。其背后是古人吟赏风物的闲情逸致。

过去,当地茶叶虽也通过米仓古道北运陕西,但毕竟数量有限。而今,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

引下,勤劳睿智的巴中人,助推本地茶叶品牌,走向全国,走出四川,乃至世界。这丕是让茶叶成为叫得

响的饮品,而趋让其成为老亘姓腰包鼓的法宝,真正把小茶叶做成了大产业,变成了一篇带领百姓致富、

实现全面小康的大文章。

3.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中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min淀rui幕B.ming锭rui幕

C.ming淀rui暮D.mfn锭rui暮

4.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天独厚B.炙手可热C.逸闻轶事D.闲情逸致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分析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中的产茶,可上溯到《诗经》产生的时期。(成分残缺,在“产茶”后面加上“历史”)

B.现有巴山老鹰茶、富硒茶、绿茶等……(重复累赘,删去省略号或“等”)

C.走向全国,走出四川,乃至世界。(语序不当,“走向全国”和“走出四川''交换位置)

D.这不是让茶叶成为叫得响的饮品,而是让其成为老百姓腰包鼓的法宝。(关联词使用不当,将“不

是……而是……”改为"不是……就是……”)

6.依次填入文中小括号处的语句(不考虑句末标点),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汤色鲜亮,滋味醇浓,劲道十足

②属常绿乔木,叶质厚实、色泽深绿

③因此不但有解渴之功,还有止咳、祛痰、平喘等疗疾之效

④富含芳香油、多酚类化合物等有益成分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

7.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的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中,“在”“的”“璀璨”分别是介词、助词、形容词。

B.“品质优良”“勤劳睿智”“全面小康”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C.“诸如此类浩如烟海的诗文,为茶叶增添别样的魅力。”主干是“诗文增添魅力”。

D.“这不仅孕育出一方人,还氤氟出一种情”是递进关系复句。

8.研学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

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中国文化崇尚“和”,它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人经商讲究“和气生财”,家人相处讲究“家

和万事兴”等。

C.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他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时警醒着世

人。

D.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其中杜甫曾漂泊巴蜀,在浣花溪旁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9.书法小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不同的书体抄录李蕃的《壁山春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甲:|W|W-IW|WW)W|W

、।,、।,、.,、■/s।z%■/\।z

、、!,,、、,;,,、、:,,、、:,,、、:,,、、!,z,X、;一,,

,淹1洸一1米1黛置1凝泰I

/!'、[/!'、]/!'、1/|'、1/|'、]/|'、]/|'、

~j7[\]7K>7K;7K[7

丙:国国淡来来一濠集

,!、,!、.,!、,!、,!、.,!、,!、

、I/、I,、I,、■,、■,、।,、।z

丁:素一兼孤亲谦一熹栗一

/!!'、1/!'、[/I'、1/!'、]/!'、1/!'、

A.甲字体是隶书,字形方正,横平竖直。B.乙字体是楷书,字形扁平,蚕头雁尾。

C.丙字体是行书,行云流水,牵丝带连。D.丁字体是草书,龙飞凤舞,浑厚端庄。

10.当地茶文化陈列馆大门对联暂缺下联。管理员邀请你根据上文,紧扣茶文化主题补齐下联。

上联:喜看秦巴新貌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C

4.B

5.D

6.B

7.B

8.A

9.C

10.示例:(1)笑品茗茶美味;(2)乐赏蜀地(川北)香茗;(3)直(畅)抒香茗深情;(4)共享健康绿

茶;(5)闲品光雾(璧山)香茗;(6)同赏乡村佳茗;(7)共享家乡茗兰;(8)细啜蜀乡佳茗……

【解析】

3.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茗,mmg,茶。

积淀,jidian,积累沉淀。

,rui,y-tsfeSo

暮,mu,晚上。故选C。

4.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正确;

B.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此处用来形容人们对于茶叶的追捧,色彩不当;

C.逸闻轶事:指世人不大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正确;

D.闲情逸致:清闲的心情,安逸的兴致。正确;故选B。

5.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D.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将“不是……而是……”改为"既是……也是……故选D。

6.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②句“属常绿乔木”指的是空白处前面的“老鹰茶”,为首句。

①句中的“汤色鲜亮”紧承②句中的“色泽深绿”,为第二句。

④句介绍有益成分,说明进一步深入,为第三句。

③句中的“因此”紧承④句,因为有了这些有益成分才有了这样的功效。为末句。故选B。

7.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品质优良”是主谓短语,“勤劳睿智”是并列短语,“全面小康”是偏正短语。故选B。

8.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浪漫主义”有误,应为:现实主义。故选A。

9.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

A.“字形方正,横平竖直”是楷书的特点;

B.“字形扁平,蚕头雁尾”是隶书的特点;

D.丁字体是篆书。“浑厚端庄”是楷书特点;故选C。

10.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开放类试题,与上句语义相关,符合对联的格式要求,围绕“茶文化”的主题拟写

即可。如:慢饮茶乡珍茗。

(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赤峰,是一部深沉厚重的文化典孤。走近她,你就能感知到中国北方近万年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一

一这里是驰名中外的红山文化命名地,6000年前的“中华第一龙”就腾飞于这片绿土地;这里有北方草原保

存最完整的清代蒙古素王府。200多年前满蒙贵族等为人知的生活起居,令你耳目一新……

②赤峰,是»走近她,你就能步入wGi蓝色蒙古高原神秘多姿的艺术殿-----支婉转悠

扬的马头琴曲,带你走进活白的蒙古包,你的心灵就得到一次洗礼;一首缠绵深情的蒙古长调,陪你一起

看草原,牵动你无限遐思;一杯醇香甘甜的马奶酒,让你感受牧民的质朴与真诚,你会情不自禁陶醉在主

人的热情里……

③赤峰,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地质图册。走近她,你就能领略到自然变迁鬼斧神工的万千风貌——阿斯

哈图石林,奇绝,突兀,怪异,走近她,你会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赞叹不已;原生态的贡格尔大草原,恬

静,壮阔,绮丽,走近她,让你神清气爽,痴迷流连;闻名遐迩的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驼铃声

声,万鸟齐飞,走近她,你会真切感受到这片热土的神奇壮美……

11.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典ji②wGi蓝③鳏为人知④遐思

12.下列说法,不亚项的一项是()

A.“洁白”“甘甜”“怪异”“恬静”“壮阔”都是形容词。

B.“艺术殿堂”“包罗万象”“万鸟齐飞”都是主谓短语。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文中有三处破折号,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解释说明。

13.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会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如果强调赤峰

的历史悠久,朗读下面语句时重音应该放在哪个词语上?()

走近她,你就能感知到中国北方近万年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

A.感知B.中国北方C.近万年D.波澜壮阔

14.参照前后两个文段,联系本段内容。把画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答案】

11.①籍②蔚③xi%i④xiG

12.B

13.C

14.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情画卷

【解析】

11.本田考查字音、字形。

①典籍:拼音为diMji,古代重要文献的总称;

②蔚蓝:拼音为wMlAn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③鲜为人知:拼音为xi*nw6ir6nzhl,很少有人知道;

④遐思:拼音为xiAsi,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12.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有误,“艺术殿堂”为偏正短语;“包罗万象”为动宾短语;“万鸟齐飞”为主谓短语。故选B。

13.本题考查朗读知识。

根据题干“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会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可知,朗

读时要强调赤峰的历史悠久,重音应放在“近万年”。故选C。

14.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根据第①段“赤峰,是一部深沉厚重的文化典籍”,第③段“赤峰,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地质图册”可知,横线

处的句子结构应为:一+量词+四字形容词+四字名词;联系第②段后文“一支婉转悠扬的马头琴曲”“一首缠

绵深情的蒙古长调”“一杯醇香甘甜的马奶酒”可知,本段主要描绘了一幅赤峰的风情画卷。结合以上分析,

横线处可以填入: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情画卷。

(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水有“四德”,目: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因其至柔,甲一一条江河从事单向号出发,汇聚

支流,穿峡入谷,声攀湖泊,剪羊大地,注入海洋,没有任何设计师来(规划/谋划)走向,却历经千万

年,完成了万里全程的旗冠。其间有拳伏哆室,有平缓舒展,更有港举章生②每一条流动的江河都是一

部完整的交响乐章。因其至容,乙一。③黄河走出冰川雪原,浩浩荡荡,一路穿贺兰,过阴山,绕吕梁,

出太行,闯关夺隘,负重数千里,卸载于渤海之滨,才有了今天无比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这水量富足的广

袤平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生/发祥)地。因其至润,生命材质得以在脉管里运行,滋养万物生

灵。④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玉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谐,遂得应理々中,百姓*唇冬试

想,(即使/只有)生活高度富裕了,一个“失润”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因其至洁,丙一。一

滴水从海洋蒸发,凝于雪域高原,再聚为河流,返回大海,全程不过几个月。自从地球出现液态水几十亿

年来,水的大循环少说也有上百亿次了,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

体中流转。

15.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点缀雪域高原起伏迭容(dang)

B.螂(wan)延激越高昂浩浩荡荡

C.流淌闯关夺隘广本(mao)平原

D.卸藜(zai)政通人和安居乐业

16.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谋划发生即使B.谋划发祥只有

C.规划发祥即使D.规划发生只有

17.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丙三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方能顺势而动,生命得以随之流布

②方能重归纯净淡水,生命得以永恒循环

③千万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18.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平缓舒展”“古代文明”“万物生灵”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B.“失润”与“湿润”读音相同而意义相反,用在句中令人耳目一新。

C.“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中的指示代词“这”指“水的大循环”。

D.“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这句话的主干是:水在流转。

19.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用“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形容水的特点,用词典雅,言简意丰。

B.句②运用比喻,用“交响乐章”生动地表现出江河起伏变化的流动状态。

C.句③运用拟人,“闯”“夺”等动作将黄河奔涌向前的气势充分表现出来。

D.句④中的四个句子,既构成对比又形成排比,富有气势,突出“润”的重要。

【答案】

15.C

16.C

17.B

18.B

19.D

【解析】

1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起伏迭宕——起伏跌宕;

B.蜿延---蜿蜒;

D.卸载(zAi)------zai;故选C。

16.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谋划:筹划、想办法。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在此形容江河的走向没有被“计划”,而是顺其自然,应使用“规划”;

第二空:发生: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发祥:开始建立基业或兴起。

在此指中国古代文明兴起的地方,应使用“发祥”;

第三空:“生活高度富裕了''与"一个'失润’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为假设关系,应使用“即使”;

“只有”往往与“才”连用表示条件关系;故选C。

17.本题考查排序。

①句“方能顺势而动,生命得以随之流布”承接前文“因其至柔”;

③句“千万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承接前文“因其至容”;

②句“方能重归纯净淡水,生命得以永恒循环”承接前文“因其至洁”;

故分别填入:①③②;故选B。

18.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A.“平缓舒展”“万物生灵”为并列短语,“古代文明”为偏正短语;

C.“这”指“自从地球出现液态水几十亿年来,水的大循环少说也有上百亿次了”;

D.主干为:水流转;故选B。

19.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D.句④“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玉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谐”,运用四个相同句式“……因润

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并未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故选D。

(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南人才迸济、风光旖旎、美食汇集。屈原的《离骚》()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也

()了湖南文学的粲然篇章;贾谊悲赋,周敦颐爱莲,谭嗣同喋血,陈天华蹈海,生命写历史,热血

著文章。美丽湘潭,韶峰高俊,湘江奔媵,彭德怀故居,游客络绎不绝;接天莲叶,映日荷

花,莲城美景让人目不量接。窑湾景区,()了多个特色店铺,在这里,人们感受老湘潭的悠长古的,

品味新时代的人间烟火。

20.有人对画线词语的字音或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济”应读为却”B.“暇”应读为“xi守

C.“俊”应写为“峻”D.“滕”应写为“腾”

21.文段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设开启掀开B.掀开开启开设

C.开启掀开开设D.开启开设掀开

22.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端午节,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民间流传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习俗。

B.《爱莲说》是宋代周敦颐的作品,“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

C.《沁园春・雪》“稍逊风骚''一句中的“风骚”,本指《国风》和《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D.谭嗣同发出“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感慨,表现了他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

解放的少年意气。

【答案】

20.A

21.C

22.B

【解析】

20.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人才济济一rencaijiji,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而非“ji”;故选A。

2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开设:设立(店铺、工厂等);

开启:打开(门、窗等)或开创(局面、风气等);

掀开:揭开(奥秘、篇章等);

第一处:根据“屈原的《离骚》()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可知,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文学的

浪漫主义先河,应选用“开启”;

第二处:根据“也()了湖南文学的粲然篇章”可知,屈原的《离骚》也揭开了湖南文学的粲然篇章,应

选用“掀开”;

第三处:根据“窑湾景区,()了多个特色店铺”可知,窑湾景区设立了多个特色店铺,应用“开设”;故选

Co

2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记叙、说明、议论;而非“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注意“铭”是

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故选B。

(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叶湖座落在湖南常德城东北,总面积169平方公里,其中水yd()面积21.8平方公里,被誉为

“中国城市第一湖”。这里有卡乐星球、大唐司马、柳湖沙月、东岸萄()桥、螺湾观鸟等多处景点。

作为柳叶湖风景区的一部分,闻名暇迩的大小河街可谓常德的“清明上河图”。它位于穿紫河东段,兼有

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文化旅游街区。

2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24.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作修改。

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23.域zhan

24.“座”改为“坐”;“暇”改为“遐”

25.是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旅游街区。

【解析】

23.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水域y色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和水工设施,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

挖的鱼塘。

栈zh汕桥:是一种临时桥式结构,用于运输材料、设备、人员等。

24.本题考查字形。

座落一坐落:意指使安居、隐藏或居住在巢或类似巢的处所内;也指土地或建筑物的位置(在某处)。

闻名暇迩——闻名厚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25.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其主语是上一句的“它”;“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

能”是定语,“文化旅游街区”是宾语,故需要在“兼有”前面添加“是”作谓语。

改成:是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旅游街区。

(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材料】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

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百余年间,青春的力量,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蹲厉奋发、勇

毅前行,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号磅力量;百余年间,中国青年冲锋陷阵、浴血斗争,A任劳任怨、甘于

奋斗,B顶天立地、勇立潮头,C至死不懈、拼搏奋进,凝聚qi%ijiinzhili,勇挑历史重担,谱写了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只有当青春同

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①上世纪五十年代,百

业待兴之时,青年知识分子迎难而上,以科技报国的爱与坚守,用智慧和才干推动历史前行。②现如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时,更需要每一个青年人积蓄力量、D妙手回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贡献自己的光和热。③百年前,民族危难之时,爱国青年前仆后继、历经磨难、不屈不挠,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

26.请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蟠立__________磅磅

27.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

qianjunzhlli

28.材料中画线的四个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任劳任怨B.顶天立地C.至死不懈D.妙手回春

29.文中①②③句排列顺序有误,请你将排列正确的句子序号写出来。

30.彤彤发现第二段结尾句有语病,请你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写出来。

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

【答案】

26.yipangbo

27.千钧之力

28.D

29.③①②

30.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乐章

【解析】

26.本题考查汉字的注音。

屹立:拼音是yili,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

摇。

磅礴:拼音是pangb6,意思是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

腾时气势磅礴。

27.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qianjunzhili:千钧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注意“钧”字的偏旁是“车”。

28.本题考查成语的含义。

A.任劳任怨,指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这里形容中国青年的品质,符合语境;

B.顶天立地,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这里形容中国青年的形象,符合语

境;

C.至死不懈,意为坚持不懈,直到达到目标。这里形容中国青年的品质,符合语境;

D.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这里用来形容中国青年,对象错误;故选D。

29.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也就是考查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这个题目是组句成

段,也就是变相考查学生感知、梳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

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

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

并列关系。

根据①句“上世纪五十年代”,②句“现如今”,③句"百年前”可知,这三句话运用的时间顺序,故按照时间

顺序从前往后排序,应为:③①②。

30.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春的激情”,这句话中搭配不当,“谱写”的应该是“乐章”“乐曲”,不能

与“激情”搭配,故应在“激情”后加“乐章”“乐曲”“华章”等词。

(2023•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6uxiWn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

jmgetiemA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Ooyi,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量丕仅熊够增强精神境界面一旦熊带卷篁美愉悦9、我们从古诗中

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

新时代出蓬勃生机。

3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ouxian()(2)jmgetiema()(3)piaoyi()

3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获取与时俱进迸发

B.汲取与时俱进焕发

C.获取与日俱增焕发

D.汲取与日俱增迸发

3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体验。

B.读诗不仅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C.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体验,而且能够增强精神境界。

D.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

【答案】

31.悠闲金戈铁马飘逸

32.B

33.D

【解析】

31.本题考查字形。

悠闲,youxian,(形)闲暇安适。

金戈铁马,jinget企m讥意思是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飘逸,piaoyi,解释为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3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获取,意思是获得,取得;得到,猎取

汲取的意思:吸取、吸收。取水。引申为吸取、吸收。

结合语境“从古诗中精神养分”分析,应用“汲取”,指吸收养分;

与时俱进,意思是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用于人的思想感情。

结合语境“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分析,应用“与时俱进”,指一起进步;

迸发,意思是一起爆发出来,就好像是说力量似的一下子爆发出来,前所未有的,是内部力量。

焕发,①光彩四射;②振作。

结合横线后的宾语“蓬勃生机”可知应用“焕发”。故选B。

3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语序不当,应该为“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

够提升精神境界故选D。

(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

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瞰的人文景观、_历一更沉淀的直山绿水并韭成为吸孔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

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乡土气息的

“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

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

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的朋友。

(摘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3日,有改编)

3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乐不思蜀心驰神往热情奔放心悦诚服

B.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素昧平生志趣相投

C.乐不思蜀心旷神怡素昧平生心悦诚服

D.津津乐道心旷神怡热情奔放志趣相投

3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B.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C.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D.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成为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3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B.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

C.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

D.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

【答案】

34.B

35.A

36.D

【解析】

34.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乐不思蜀:(蜀:蜀国)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津津乐

道: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得很开心。结合“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的话题”的内容可知,此处指

的是谈论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很感兴趣的事,应选择“津津乐道”;

第二空,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

舒畅。结合“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当地

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令年轻人向往,应选择“心驰神往”;

第二空,热情奔放:充满热情的,充满活力、首创精神或应变能力的样子。素昧平生:彼此一向不了解,

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结合“让_______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年

轻人从来不认识,应选择“素昧平生”;

第四空,心悦诚服:指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志趣相投:志向、兴趣互相投合,即彼此有着相同的理

想和兴趣,因此很投缘,很容易成为知己。结合“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的朋友”的内容可

知,此处指的是让从来不认识年轻人成为具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应选“志趣相投”;故选B。

35.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一句中存在搭配不

当和成分赘余的问题,应将“人文景观”“青山绿水”调换位置,并删去“成为”;故选A。

36.考查句子衔接。

结合“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

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的内容内容可知,下一句应与上文句式相同,前半句应

为“……的……”;结合”……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的内容可知,这些活动“提供

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故选D。

(2023•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南昌为原点,无论朝哪个方向出发,都是好山好水。若是有剧组要拍找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意境,①一直在江西地图上点一个目标前往取景,多半不会失望而归。江西境内到处山色苍翠,水意空

蒙。乡人待客或腼腆或粗杨,皆怀善意;犬半卧于村口于街巷,恬淡看人。我每回游乡村,都②_。

37.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she径B.she经C.nie径D.se经

38.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异想天开B.流连忘返C.花枝招展D.心不在焉

【答案】

37.A

38.B

【解析】

37.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拍摄,p%she,用摄影机把人、物的形象照在底片上;

径直,jingzhi,直接。故选A。

38.本题考查成语。

A.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

B.流连忘返:原本指因迷恋于游乐,而忘了回去;

C.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

D.心不在焉:指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

根据材料中的“游乡村”可知,选填“流连忘返”最合适,突出乡村的优美。故选B。

39.(2023•浙江绍兴•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根据语境填空。

绍兴地有文化

写?:看我做的《绍兴地名有文化》(上图),有发现吗?有些地方以地理特征命名。近水之地,

如“①、"等,地名就含与水有关的字。

:有些地名能显示与山水的位置关系呢,如“岭南”位于马家曲岭的南面,古地名“山阴”就表示

这个地方位于会稽山的②______面。

:有些地方以功能命名,如“驿亭”因古道驿站得名。

:对,谢安后人集资修筑了防水长白③,他们的居住地就名“谢塘”。

:有些地方以美好愿望、精神追求命名,如“福全”寄托着万福俱全的愿望;“崇仁”展现了当

地崇shang®仁义的民风。

:“齐贤”语出“见贤思齐”,其精神追求与《论语•述而》中“⑤,

_____________”相近。

【答案】

汤浦漓渚(含与水有关的字的地名均可)北堤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运用。

第①②空:根据题干“有些地方以地理特征命名”“地名就含与水有关的字”可知,此处应选择图中带水的地

名进行填写,如:滨海、镜湖、漓渚、江藻、汤浦、沙溪、澄潭、黄泽、五泄,任意选择其中两个填写即

可。

第③空:在古代文化常识中,“阴”代表的是山北水南,“阳”代表的是山南水北;故“山阴”是指山的北面;

第④空:di—堤:防止河水或海水泛滥的堤防。

第⑤空:shOng-----尚。崇尚:尊重而推崇;

第⑥⑦空:见贤思齐:见到有才有德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根据理解可知,《论语•述而》中与

其语义相关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0.(2023•甘肃武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好戏剧,

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chilncui,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

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②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

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选自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是《诗经》。《诗经》以后的诗歌史百派九流,千汇万状,而且b6landieql,名家

辈出,应该选择哪些诗人来推荐给读者呢?笔者思之再三,拟定一条原则:只选在人生态度和作品境界两

方面都对后人有巨大影响的第一流诗人。根据这条原则,本书选定的名单是()屈原、陶渊明、李白、

杜甫、苏轼、辛弃疾。

(选自莫砺锋《诗意人生》,有删减)

(D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chiincuibolandieqi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隔膜】g6m6①名隔阂:两人之间有〜。②形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多年不通消息,彼此间〜起

来。③形不通晓;外行:我对这种技术实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甲】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用膜。

【乙】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

们不再像我,又大家用腥起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①中“喜欢”“低下”“特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B.“中国诗歌”“百派九流”“名家辈出”“爱好小说”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冒号。

【答案】

(1)纯粹波澜迭起

⑵【甲】③【乙】②

⑶C

【详解】

(1)考查字形。

纯粹,chuncui,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

波澜迭起,bolandieqi,波澜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2)考查词义。

甲:分析语义可知,对诗歌没有兴趣,于是对于别的文艺形式,如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精妙之处也就

不能理解了。故“隔膜”的意思是不通晓、外行。故选③。

乙:分析语义可知,此处表达的语义是我希望我的儿子与闰土的儿子不要再像我与闰土一样多年以后变得

这么不了解,这么有距离。故“隔膜”的意思是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故选②。

(3)考查基础知识。

C.画线句的主语是“人们”,谓语是“见到”,宾语是“故事”,这是一个单句。故选C。

(2023•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

地,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一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矍西下令的精神走稳走实

人生的每一步。一分耕(geng)耘一分收荻,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论学习还是工

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冬有不谕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

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he)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mWi)。拥

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兀再第。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cu6)折,我们应目标坚定、不因一时一事而一也不因暂时的困

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

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挣章萼当,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只有在不断的.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

变成可及的未来。

4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耕(gEng)B.壑(he)C.霾(mai)D.挫(cuo)

4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B.矢志不渝C.引亢局歌D.好高鹫远

4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树立处变不惊困惑探索

B.建立宠辱不惊疑惑探查

C.树立处变不惊疑惑探索

D.建立宠辱不惊困惑探查

44.对文中划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合逻辑B.句式杂糅

C.缺少主语D.搭配不当

【答案】

41.D

42.C

43.A

44.B

【解析】

41.本题考查字音。

D.挫(cuo)折----cud;故选D。

42.本题考查字形。

C.引亢高歌——引吭高歌;故选C。

4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建立:兴建,建设。结合语境和搭配习惯可知,应是“树

立远大志向”;

第二处。处变不惊:在变故中不惊慌。指遇事沉着冷静。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指把荣辱得失

置之度外。结合“难免遇到挫折”可知,填“处变不惊”更合适;

第三处。困惑:感到疑难,不知所措。疑惑:迷惑,不理解。结合“不因一时一事”的语境可知,填“困惑”

更合适;

第四处。探索: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探查:深入探寻或检查。结合语境可知,填“探索”更合适;

故选A„

4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这个句子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删去“的

结果”,或将“源于”改为“是";故选B。

(2023•重庆•中考真题)学校开展“我的读写时光”主题活动,小文写了一段读书心得,请帮他完成下列任

务。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便港寄牛,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

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西(卜(pu)后攀,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

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人以争赛不回的气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

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振聋发耳责的战歌,越过卷中除降(yi),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

胜的神话。

如今,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

致的磅礴力量,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

棘,走向胜利。

我们应该明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

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

【任务一】识字辨词

45.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

字音修改字形修改

(1)前仆(pi!)后继(3)惊涛商浪

(2)关山险隘(yi)_(4)坚惠不屈

46.指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专送的一项()

A.严峻B.可歌可泣C.挑衅D.振聋发耳贵

【任务二】语句梳理

47.文段中的画线句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

【任务三】创意表达

48.小文想写一个句子放在末段的空白处,请帮他完成。要求:运用“……不是……而是……因为……”的

句式,前后文语意要连贯。(不超过80字)

【答案】

45.pHAi骇贞

46.D

47.A

48.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敢拼敢想换来的,因为现在的生活

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不断奋斗。

【解析】

4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前仆(pu)后继----pu;

(2)关山险雕(yi)——ai;

(3)惊涛害浪——惊涛骇浪;

(4)坚真不屈——坚贞不屈;

46.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A.严峻:严厉、严肃,严重。使用正确;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使用正确;

C.挑衅:故意制造事端,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等。使用正确;

D.振聋发耳贵: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

能形容战歌,使用有误;故选D。

47.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①句承接“如今”点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状“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③句“愈进愈难''承接①句

“道阻且长”;②句点明这个时候应该采取的办法“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进而引

出④句结果“走向胜利”;故排为:①③②④;故选A。

4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首段围绕“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

格”展开,第二段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第三段“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

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我们该如何去做,“我们应该明白”应该是由上文内容明白的道理,

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发展,自强不息,为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需用“……不是……而是……因

为……”的句式表达,注意字数不超过80字。

示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不是我们停滞不前的借口,而是创造新局面的挑战,因为只有敢拼

敢想,奋勇拼搏,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2023•广西•中考真题)班级正在制作短视频《壮美广西》,以下是部分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

题。

【开篇画面】广西,站在中国这张异彩纷呈的全家福的西南一隅。她像一个朴实的邻家姑娘,不太张

yang(),却难掩其秀外慧中。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各族人民像石榴籽

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这里安居乐业,共同描绘美丽和承的新时代画卷。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三月三”是

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打,你唱我

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真可谓“,"。

【体育画面】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当丰盛,其中不少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在壮族、侬佬族

等少数民族中,抢花炮是非常流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各地漫心挖掘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民族体育活

动,让一些体育项目从小众逐步走向大众。

49.阅读“开篇画面”解说词,根据拼音写汉字,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