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原理厦门大学课4-学习资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8/2C/wKhkGWeo4wiADRQtAAK8ZubZElA381.jpg)
![宗教学原理厦门大学课4-学习资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8/2C/wKhkGWeo4wiADRQtAAK8ZubZElA3812.jpg)
![宗教学原理厦门大学课4-学习资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8/2C/wKhkGWeo4wiADRQtAAK8ZubZElA3813.jpg)
![宗教学原理厦门大学课4-学习资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8/2C/wKhkGWeo4wiADRQtAAK8ZubZElA3814.jpg)
![宗教学原理厦门大学课4-学习资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8/2C/wKhkGWeo4wiADRQtAAK8ZubZElA3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大学欢迎您!4-1:历史上的宗教与政治
目录第一节秦汉以前的政教一体第二节儒教与政治第三节佛道二教与政治一、佛道二教对政治的影响二、政治政策影响佛道二教的兴衰第一节秦汉以前的政教一体政治不仅仅是强制性的国家政权和权利斗争,它更主要履行管理社会生活、调节社会关系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生活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一开始就被打上神学色彩,政治与宗教是合而为一的。在原始社会,那些熟知社会人伦,具有超常才智而又熟知社会人伦的“觋”“巫”被赋予制定祭祀神灵的礼仪制度的权力,主持公共祭祀仪式,制定典章制度,成为掌管各种政事的官吏。尧、舜、禹皆为政教合一的氏族首领。这种政教一体的政治体制持续到秦汉,牟中鉴在《中国宗教史的简要回顾》一文中指出:秦汉以后,除宗法性传统宗教仍然被直接纳入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外,其他有独立教团的宗教,如佛教、道教等,都不再是政治形态的宗教,而是社会形态的宗教。”这里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就是后来在中国所形成的儒教,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儒教之思想教化几乎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中国政治影响则更为深远。第二节儒教与政治
传统的儒教思想直接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形成,统治者把儒教定为国教,极力推行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教化,维护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的稳定性。传统儒教“君权至上”的思想,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易·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分矣。”“乾”为阳,代表“天”、“君”,“坤”为阴,代表“地”,“众”(臣民)阴从阳,民从君,天经地义。尊卑有序,贵贱有别,孔子也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治国之道。如果违背这种秩序,孟子把他等同于禽兽。孟子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为何要把君主置于如此高的位置上呢?在儒教看来,君主受命于天,是代“天”实行统治。西周以后历代最高统治者皆称“天子”。且独占祭祀“天”的权利,君权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此之谓也。”君权具有了神学色彩。德国的汉学家马克斯·韦伯在谈到中国儒教时说,“皇权本身又是一种被赋予宗教圣职的至高无上的形体。”君主自身具有“参天地”之才能,能担当使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任。“君子者,天地之参,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归纳为“王道之三纲”,即后来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三纲五常都是天的意志的体现。他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纲之中,君纲最为重要,在忠孝不能两全时,要选择服从君王的意志,君主具有绝对的政治权威。到了宋代,朱熹把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看作是“理”的流行,是符合天理的。
。他的理学极大地适应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君权至上”的观念却根深蒂固。历代帝王不乏爱佛好道者,儒教始终被尊为社会的正统,即使“佛化治国”的梁武帝也亲自从事儒书的注述,阐述儒教学说。为孔子立庙,不以佛教排斥儒教在政治上的地位。君主专制以宗法的形式不断得以到强化。美国的克里斯蒂安·乔基姆说:儒教在中国传统中是最关注中国事务的,它也没能成为一个国家信仰向国家权威挑战,相反他本身倒成了国家的宗教准则。第三节佛道二教与政治
一、佛道二教对政治的影响二、政治政策影响佛道二教的兴衰一、佛道二教对政治的影响佛道二教对政治的影响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体现出来:其一,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神学证明和精神支持。唐太宗尊老子为自己的祖先,借道教神化李氏家族,而道士也大造舆论,制造图谶,密告符命,如“老子度世,李氏当王”、“桃李子,莫浪语,黄鹤绕山飞,宛转花园里”。宋真宗编造赵性天尊为始祖。宋徽宗则把道教当作精神寄托,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对道教神仙精诚尊奉,举行大型的祈禳活动。他们力图借助于宗教使政权神化,得到神灵的庇佑,使政权得以巩固。其二,佛道的戒律、教规,教义趋向于儒化,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佛道二教的因果报应,积善行德,柔顺安忍等思想,佛教的十善,道教的“五戒”等在维护伦理秩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三,一些佛道界人物直接参与政治,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影响政治。西晋许多道徒、方士不仅参与皇室的政治斗争,而且帮助他们祈求皇嗣。“八王之乱”就有孙秀、步熊等道士参加,而且起了重要的作用。许多道士参与了唐太宗的夺权斗争,僧人道衍助明成祖夺取帝位。全真道人丘处机力劝成吉思汗,使数万生灵免遭涂炭。陶弘景虽归隐于山中,时常关注时局的发展动态,梁武帝长就国事咨询于他,号称“山中宰相”。其四,被压迫的广大人们利用宗教发动起义。宗教不仅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他还是广大人们反抗统治者的工具,从而给封建政权以沉重的打击。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当王权无道时,人们由宗教所点燃的怒火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可以说宗教对中国王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对统治秩序既有维护的一面又有威胁的一面。促进的作用是主要的。反过来政治对佛道二教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都熟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经济规律,中国王权好比“价值”,佛道二教好比“价格”,教派的兴衰随着统治者所采取的宗教政策而起伏。中国封建政权对佛道二教采取两手政策:一面限制和镇压,一面扶持和崇奉。虽然不能排除君主个人情感的喜好,但主要以是否有利于统治阶级实行统治为标准。二、政治政策影响佛道二教的兴衰
政治对佛道二教的态度直接影响佛道二教的兴衰。许多法师高道都深谙此理。道安曾对门徒说“今遭凶年,不依国王,则法事难立,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不依国王,则法事难立”一句很清楚地说明了佛教对王权的依附关系。
在封建社会里曾经存在着官府干涉教内事务,参与寺院管理的现象。梁武帝以前,佛教僧侣一般都还是吃荤的,武帝勒令僧尼一律蔬食,他在一篇《断酒肉文》中说:“若复有饮酒啖肉不如法者,弟子当依王法治问”。并强制执行通过政权使戒律发生改变,从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就开始形成了汉族出家僧尼一律吃素的传统。梁武帝创立了忏悔法称“梁皇忏”。宋朝设各级道官管理道教事务,出售僧道度牒,南宋朝廷对道教的管理更为严格,建观、度道士出家皆有限定名额。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命慧昙主持,管理全国佛教。其下分统领、副统领、赞化、纪化等职。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佛道二教被政权紧紧地控制。探究其原因,在于我们传统的儒教的宗法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敬天畏神的心理,导致对君权的顶礼膜拜,使神权很难超越王权,宗教很难主宰自己的命运,很少表现出独立性,历史上虽有“沙门不礼敬王者”的佛僧慧远,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礼法与佛法之争最终以佛法屈服于礼法而结束。纵观儒、释、道三教有排斥也有融合,融合是明显的趋势,除三教外,中国还存在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对政治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之,中国古代的宗教是以儒教为核心和正统,宗教和政治作为两种意识形态,或对立或统一,完全是由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决定的,宗教服务于政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显著特点。本章重点难点1.中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最显著的特点是神权依附于王权。儒教和政权合而为一,对政治的影响表现为儒教思想促进了中国君主专制政权体制的形成。2.佛道二教对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神学证明和精神支持;其二,佛道的戒律、教规,教义趋向于儒化,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其三,一些佛道界人物直接参与政治;其四,被压迫的广大人们利用宗教发动起义,给封建政权沉重的打击。很精神······复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债权债务转让三方协议
-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责任与材料供应方免责合同
- 铁力市工程砌砖清包简单合同(3篇)
- 终止购销合作协议书
- 混凝土工作总结
- 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合同
- 专业马戏团演出合同
- 建设项目担保协议书
- 厂房钢结构工程承包施工合同
- 机械设备租赁合同书
- 2024年广西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
- 框架借款协议书(2篇)
- 物业防恐防暴演练课件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 销售人员岗位职责培训
- 助理医师医院协议书(2篇)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检测试卷(1-4单元)
- 父亲归来那一天(2022年四川广元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奥数应用题100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