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853-2023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2853-2023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2853-2023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2853-2023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2853-2023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CCSB66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853—2023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

2023-10-13发布2024-01-13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2853—2023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低产园改造的改造原则、改造目标、高接换种、密度

调整、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板栗低产园的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337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4/T2100板栗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板栗低产园

因实生树、品种选择不当、管理水平低等原因造成盛果期产量低于750kg/hm2的板栗园。

4改造原则

坚持适地适品种、分类改造、科学实施、综合管理的原则。

5改造目标

5.1园相指标

品种优良、密度适宜、树体结构合理、光照充足。

5.2产量指标

盛果期平均产量达到1125kg/hm2以上。

6高接换种

6.1改接对象

实生树、不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树。

1

DB14/T2853—2023

6.2品种选择

选择国家级、省级审(认)定的适宜当地栽植的品种。

6.3接穗采集及贮藏

按照LY/T1337的规定执行。

6.4嫁接时间

按照DB14/T2100的规定执行。

6.5树体处理

根据树势、树体结构、枝干直径等按照开心形选留方位适宜的3~4个枝干作为主枝;中心干较高或

主枝分布较高的,按疏层形选留方位适宜的5~6个主枝。每个主枝保留1~2个侧枝,侧枝间不宜交叉、

重叠。

6.6嫁接方法

在主枝、侧枝光滑平整处进行插皮接。同一侧枝相邻接穗间距50cm~60cm,截面直径1cm~3

cm嫁接1个,4cm~5cm嫁接2个,6cm~8cm及以上嫁接3个。若相邻侧枝间距较大时可在主枝上进行

嫁接。接穗交错排列。

6.7接后管理

6.7.1补接

嫁接10d~15d后,检查嫁接成活情况,未成活的应及时补接。

6.7.2除萌

每7d~10d除萌一次;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枝干向阳裸露部位可适当保留部分萌蘖。

6.7.3解绑、绑缚

新梢长至约30cm时解除接口包扎物,同时为新梢绑缚防风柱。

6.7.4摘心

新梢长至约30cm~40cm时,进行第1次摘心;立秋后,如新梢未停长再进行第2次摘心。

7密度调整

7.1间伐

7.1.1时间

宜在采收后或休眠期。

7.1.2保留密度

根据树体大小,留稀间密,留优去劣,留强伐弱,保留830株/hm2~1200株/hm2。

7.2补植

2

DB14/T2853—2023

分布不均、密度过小的栗园,在空隙处进行补植,株行距以2.0m×3.0m或3.0m×4.0m为宜。

8整形修剪

8.1整形

树势旺盛或干性强的品种,可选用小冠疏层形、变则主干形;树势弱或干性弱的品种,采用自然开

心形。

放任树,将过高的中心干落头,选出方位好的大枝作主枝和侧枝,一般可改造为双层树形,上下两

层保留约1.5m间距。

8.2修剪

树势旺盛的采用轮替更新修剪法控冠,结合短截、疏枝、摘心等方法进行树体管理。果粒中等、坐

果率高的品种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保留结果母枝6~9条;果粒较小、坐果率低的品种每平方米树冠投

影面积保留结果母枝10~12条。

树势衰弱的应先复壮,每年更新1~2个骨干枝,在新枝中选留壮枝培养结果枝组。放任树或结果外

移、内膛空虚的,采用回缩、疏枝、短截等方法逐年修剪。

9土肥水管理

9.1水土保持

丘陵、山地栗园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或鱼鳞坑。

9.2垦复深耕

从树冠投影外缘开始,每年秋季结合施基肥向外深翻扩展,宽度50cm~60cm、深度30cm~40cm。

9.3施肥

参照DB14/T2100的规定执行。如板栗严重空苞,施入硼肥10g/m2~15g/m2或隔年花期叶面喷施

0.1%~0.3%硼酸溶液。

9.4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萌芽期、坚果膨大期各浇一次水;无灌溉条件的,应采取节水旱作措施。

9.5覆盖

树下可覆盖秸秆、杂草、园艺地布等。

10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11档案管理

3

DB14/T2853—2023

及时建立健全档案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品种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面积、接后管理、

密度调整、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以及改造后产量等相关文字、图表、影像资

料。采用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方式归档保存。

4

DB14/T2853—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B

A.1给出了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法

危害症状

种类化学防治方法其他防治方法

初期叶片上产生褐色小斑点,发病期前向叶面喷洒1:1:(120~160)(1)烧毁病枝、落叶,消灭越冬病原

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褐色病的波尔多液预防。栗树发芽前喷洒3~菌。

褐斑病

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硫酸铜溶液防(2)改善园区通风、透光条件,加强

易引起早期落叶。治。管理,提高栗树抗病力。

初期树皮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1)秋季落叶后至萌芽前刮除病斑,(1)执行检疫制度,防止病菌传播。

病斑,以后扩大至树干一周,集中烧毁,伤口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2)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

病斑呈水肿状隆起,内有酒糟或火碱5~10倍水涂干,每半个月涂抗病力。

栗疫病味。干燥后树皮纵裂,病斑处抹1次,共3次。(3)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接穗。

下陷,密生橘黄色或褐色小粒(2)主干涂白:生石灰6kg,石硫合(4)定期检查,发现重病株或病枝,

点。剂原液1kg,食盐1kg,动物油及时清除烧毁。

0.1kg,水18kg混合制成。

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嫩枝叶面喷施10%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1)冬季落叶后在成虫集结期和卵期

和叶背面吸食汁液,影响新梢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进行抹除虫卵。

栗大蚜

生长和果实成熟,常导致树势防治。(2)利用草蛉、瓢虫等天敌灭虫。

衰弱。

刺吸植物的茎和叶,受害部位(1)萌芽前,全树喷施5波美度石硫(1)利用草蛉、瓢虫等天敌灭虫。

水分减少,颜色由绿色变为白合剂。(2)人工挂捕食螨。

色,叶子表面呈现密集苍白的(2)5月中旬~7月上旬,用10%浏

红蜘蛛斑点,整片叶子卷曲发黄,甚

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或5%噻螨酮

至会出现落叶和死亡等现象。

乳油2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

2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成虫取食嫩枝和幼果。产卵高(1)消灭脱果幼虫:在脱粒与堆果场(1)改善园区条件:清园、拾净刺苞,

峰期,在栗蓬皮咬一小孔产卵。地表土喷施白僵菌粉与微量杀虫剂的耕翻土壤杀幼虫。

9月幼虫孵化在栗果内蛀孔产混合液,并翻入10cm~15cm深土层(2)选用抗虫品种。

粪,造成幼栗蓬脱落,栗果内中,杀死脱果越冬幼虫。(3)热水浸种:脱粒后用50℃~55℃

充满虫粪。(2)羽化期药剂防治:喷施5%氟啶热水浸泡10min~15min。

栗实象

脲乳油1000~2000倍液,每隔10天

左右1次,连续喷2~3次。

(3)栗果熏蒸:在密闭条件下用20

ml·m-3~30ml·m-3二硫化碳熏蒸处

理20h,杀死栗果内幼虫。

(4)幼虫落地入土期间,利用粉拟青

5

DB14/T2853—20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