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安全培训教育记录_第1页
传染病安全培训教育记录_第2页
传染病安全培训教育记录_第3页
传染病安全培训教育记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安全培训教育记录编号培训主题新冠肺炎预防、应急安全教育培训地点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学时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劳务人员培训提纲:1、培训目的为认真贯彻落2、项目部疫情防控组织架构说明下辖员工回流统计组、防疫物资管理组、复工生产保障组、日常卫生防疫组、疫情宣传教育组。项目劳务人员,配合相关管理人员开展工作3、项目物资发放项目储备有相关防疫物资,每天没人发可领用两个一次性口罩,项目由戴成豪负责发放。预防及应急预防措施:1、总包在现场及生活区进行封闭式管理,现场进出需要服从总包的管理;2、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常识3.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纳入街道社区监管防控体系。4.做好现场卫生防控项目复工前将开展环境清洁整治活动,已针对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等场所进行每天全覆盖消毒作业,确保现场消毒区域100%全覆盖,保证卫生环境健康安全。针对分包或必须接触的外部来防人员,项目已在办公区域设置单独的洽谈室,洽谈室须通风良好、各项预防隔离措施齐全,满足接待要求。5.进行务工人员信息排查项目已对春节期间有往来史、接触史的员工进行精准排查,实施分类管理,有等疫情地区往来史、接触史的到岗员工,要求其暂不返回岗位,并督促其按要求居家隔离,观察14天且无异常后,方可返岗。6.现场安全生产条件排查项目目前还未大面积施工,处于前期准备阶段,计划3月下旬大面施工条件;复工后需配合总包主体结构预埋件施工。项目已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六、 复工生产期间拟采取措施(一) 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项目将严格执行地方及公司防疫制度,严格执行总包进出管理,已通过在北区大门设置固定进出通道(通往办公室、工人生活区),西区大门设置通往工地现场进出通道,充分利用人脸识别、红外监测等智慧化手段,做好工地管理人员及工人实名制管理及健康监测工作。在施工作业区、工地生活区和办公区,将安排固定人员进行巡逻与值班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将安排对人员上下班进行监督及引导,非紧急情况下严禁人员擅自到施工作业区、工地生活区以外场所活动。(二) 加强人员健康管理总包单位已在项目北侧唯一出入口区域设置健康观察点,将配备卫生防护人员2名,每天2次定时对人员测量体温,项目人员、工人必须服从总包现场管理要求,项目将定时对管理人员、工人进行量测体温,对办公、生活区定期消毒。项目将每日为员工派发2只口罩,口罩原则上一次性使用,并按要求进行统一回收和更换工作。针对就餐安全事宜,实施分散就餐制,避免人员集中就餐,鼓励员工自带碗筷,自带餐具开水消毒。(三) 强化公共区域健康管理项目将每日对办公区、食堂、卫生间、生活垃圾堆放处、现场材料库房、加工区域等区域进行不少于1次消毒。在卫生间、食堂等场所设置消毒洗手液、肥皂及酒精消毒湿巾。并严格执行以下管理制度:1.对现场密闭空间等区域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劳务工人宿舍无“大通铺”现象,并设置可开启窗户,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间居住人员不超过6人,人均面积不得小于2.5平方米。2.配合总包对食堂区域,人员使用一次性饭盒分开就餐。3.对办公区域每日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1-2次,并保持日常良好通风。进入会议室前佩戴口罩、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4.对卫生间区域每日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5.对管理人员宿舍,每日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1-2次;各宿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6.对垃圾集中堆放区,每日消毒2次,使用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距垃圾池周边2米的地面(含垃圾桶、垃圾池等)进行喷洒。7.严格执行员工出差或外出审批,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鼓励员工采用自驾、搭乘其他员工自驾车、骑电动车、自行车等方式。乘坐班车或公共交通工具的同事,要求全程戴口罩和手套,尽量避免接触公共区域,返程后及时采取消毒措施。8.疫情防控期间,严禁快递收发人员进入办公室收发快件,项目已在项目部大门右侧区域设置固定快递收发架,避免人员直接接触。9.针对特殊区域,如门把手、地面、窗帘、空调、通风口等。(四) 强化现场安全应急管理项目将结合工程所在地气候、疫情防控、施工情况对全体管理、作业人员进行思想意识、安全操作技能以及防疫、防护知识再教育。项目已建立健全应急协调机制,已联系项目应急医院新建区人民医院,提前做好沟通,遇有突发事件或重要紧急情况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处置。对列入医学观察人员,观察时间不少于14天。隔离人员非紧急情况不得离开隔离区,特殊情况下需外出的,将及时报告属地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强化对84消毒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避免火灾、人员中毒等安全隐患。七、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常识(一) 发病症状1.发热:以高热症状为最典型(体温一般高于37.3℃)。发热的同时常伴有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不典型病例为低热或者发热不明显。2.咳嗽、气短:是较常见的症状,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并伴有气短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3.其他伴随的少见症状:包括头痛、咯血和腹泻。(二) 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4.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直径小于5um,能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过接触传播。5.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粘膜或者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或者带血的体液经过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三) 防护常识1.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大于5um),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日常面对面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传播。如果周围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记得戴口罩并尽量保持1米的距离。口罩使用后应当正确丢弃,与患者接触后应该用肥皂和流动水等彻底清洗双手。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3.该传染病隐蔽期长,发病症状和普通感冒有共同处,不易鉴别,症状变化因人而异,需要14天的观察和医学检测,综合判定风险较大。(四) 防护措施开门窗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工地内禁止长期露天堆放垃圾,垃圾场及时清理垃圾,杜绝污水横流。尽可能做到单人居住,如条件限制,尽量做到和他人保持一米远的距离,另外,单间隔离的房间,东西越少越好,戴好口罩,做好通风;在隔离期间,注意多饮水。拒绝食用吃活禽、野味,保持营养均衡。项目部全体人员包含分包队人员,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前测量体温。出现体温超过37.3℃人员或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并送医检查。所有人员必须登记造册,各个班组长负责节后返场人员姓名、数量、行程及时如实向项目部登记。而且严格控制人员的外出,严格请销假制度;正确佩戴-次性医用口罩。勤开窗户透气,每次通风换气不少于30分钟,并要经常对空气进行消毒,消毒时要对室内进行全封闭。消毒可用84消毒液、双氧水等进行消毒。项目经理每天对员工的工作区、生活区、食堂等场所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进行整改。要注意休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近距离接触,交谈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按上级要求,实行日报制,各施工班组要将当天的情况及时报项目经理部。使用84消毒液时要防止中毒,84消毒液次氯酸钠及次氯酸氧化性非常强,不但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对人体细胞也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在使用84消毒液的时候,要按照使用要求进行稀释,还要戴上手套等进行防护,避免身体接触,防止吸入人体。由于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二者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这就是在使用中会闻到氯气味道的原因。氯气具很强的毒性,对呼吸道具有较强的伤害,过量吸入会导致中毒死亡。在正常情况下使用84消毒液,产生的氯气量不大,在敞开体系下是安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