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2.2风成地貌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2.2风成地貌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2.2风成地貌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2.2风成地貌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2.2风成地貌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其次节风成地貌[学生用书P91(单独成册)][学考合格练](2024·天津部分区期末)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合黎山一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侵蚀 B.河流积累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2.这一景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A.植被茂密 B.草原广袤C.潮湿多雨 D.干燥少雨解析:第1题,图示地貌景观是风蚀蘑菇,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A对;河流积累形成的是平原地貌,B错;岩层挤压是褶皱构造的成因,C错;火山喷发是岩浆喷出地表,属于岩浆活动,D错。第2题,这一景观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干燥少雨,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D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植被稀有,A、B、C错。答案:1.A2.D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4.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积累、风力侵蚀C.流水积累、风力积累 D.风力侵蚀、风力积累答案:3.D4.D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下图为甘肃敦煌雅丹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5~6题。5.雅丹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A.喷出岩 B.变质岩C.侵入岩 D.沉积岩6.据材料推想,雅丹地貌发育的先后依次是()①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②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起先抬升③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④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答案:5.D6.C读植被覆盖率、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7~8题。7.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8.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爱护和复原自然植被、植树种草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解析:图中反映出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相对越小,说明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因此在荒漠化防治中,爱护和复原植被、植树种草是有效措施。答案:7.B8.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海拔范围为1000~20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范围达100~200米。读黄土高原某地区景观图,回答9~10题。9.黄土高原面上覆盖的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C.风力积累作用 D.流水积累作用10.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第9题,黄土高原面上覆盖的黄土层是内陆干旱地区的沙子和黏土被风搬运到黄土高原地区积累而形成的。第10题,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改变和年际改变大,夏季多暴雨,加上地形、植被、土壤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剧烈,从而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答案:9.C10.D[学考等级练](2024·北京四中期末)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回答第1题。1.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选A。图中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沙丘的迎风坡缓,等高线稀疏,因此西北坡等高线稀疏,A正确。(2024·景德镇盟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2.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想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缘由是()A.风力积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3.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积累而成C.陡坡,迎风坡积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解析:第2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枯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很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验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本题选B。第3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峻,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本题选A。答案:2.B3.A下面四幅图是不同地貌的图片。读图回答4~5题。4.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②③5.四种地貌中,由积累作用形成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四种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分别为海浪侵蚀作用、风力积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第5题,风挟带的沙子在遇到阻力(风速减弱)时,积累下来,形成沙丘。答案:4.B5.B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回答6~7题。6.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积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7.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积累作用C.风力积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第6题,石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第7题,图中所示沙丘是由风力积累作用形成的。答案:6.A7.C针对山南地区江北马路沙害问题,某探讨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探讨。下图示意风速为11m/s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剖面。据此回答8~10题。8.在水平距离50~80cm段,风速()A.最大 B.平稳C.下降 D.提高9.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A.高空输沙量 B.近地面输沙量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10.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C.削减水分蒸发 D.适应恶劣环境解析:第8题,依据风速流场剖面图可知,在水平距离50~80cm段,受石方格沙障影响,风速下降,C项正确,B、D项错误;遇到沙障前,风速最大,A项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