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精美课件_第1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精美课件_第2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精美课件_第3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精美课件_第4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精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

1

课时新课导入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国很多城市都留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他逝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他的家乡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京的中山陵更是长年迎接着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人们。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革命先驱孙中山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探究新知立志救国

孙中山出身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但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阅读角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查查它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解。活动园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孙中山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建设中国的问题。1917年到1919年,他写出《建国方略》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在旧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孙中山先生的这些宏大构想是难以实现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相关链接民顽强奋斗下,孙中山先生当年描绘的这个蓝图早已实现,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让我们牢记历史,以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课堂总结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为孙中山制作一份个人简历。课后活动孙中山个人简历基本资料主要生平事迹姓名孙中山生卒年月出生地毕业院校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

2

课时新课导入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探究新知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率领

100多名敢死队员,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进攻两广总督署。革命党人奋勇冲杀,与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起义失败后,人们找到了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的遗骸72具,将其合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阅读角

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请收集烈士们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活动园喻培伦在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勇就义。

黄花岗起义的失败并没有击垮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口、汉阳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活动园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一次“纪念辛亥革命”的主题活动……我想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我的纪念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活动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活动园

资料1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迅猛发展,客观形势迫切要求革命党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1年12月

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17个省的45名代表,还有华侨革命党人列席会议。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资料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许多法令。约法第一次强调:“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资料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新风潮席卷一时。剪发辫、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倡女权、易服饰、禁止贩卖人口、倡导自由婚姻等,逐渐成为社会潮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你知道什么是从“头”到“脚”的革命吗?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课堂总结课后活动观看与辛亥革命相关的纪录片,体会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学习目标1.认识革命先驱孙中山2.了解辛亥革命

3.理解民主共和的意义革命先驱孙中山01革命先驱孙中山孙中山《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革命先驱孙中山厦门中山路中山大学你了解孙中山先生吗?为什么人们以各种形式来纪念他呢?让我们对孙中山先生进行一次小调查吧!革命先驱孙中山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孙中山革命先驱孙中山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领导发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革命先驱孙中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革命先驱孙中山读文中链接资料,说说我们国家目前的巨大变化,畅想祖国的美好未来。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先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辛亥革命推翻帝制0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黄花岗起义的失败并没有击垮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口、汉阳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渐入人心03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迅猛发展,客观形势迫切要求革命党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17个省的45名代表,还有华侨革命党人列席会议。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正式建立,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人人心,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极具历史意义。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所追求的“民主共和”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怎样体现的呢?废跪拜

跪拜是等级差别的标志。辛亥革命后,体现平等的握手礼取代了跪拜礼。

学习课文三份小资料,思考: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签署总统令废除了缠足这一陋习,强迫女性缠足者会被重罚。禁缠足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辛亥革命成功后,新政府设立“义务剪辫处”,凡来剪“文明”发式者免费。

剪辫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预示着人们不再效忠封建朝廷。剪发辫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