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8/23/wKhkGWellZCAKHTtAAD4etvyVbM889.jpg)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8/23/wKhkGWellZCAKHTtAAD4etvyVbM8892.jpg)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8/23/wKhkGWellZCAKHTtAAD4etvyVbM8893.jpg)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8/23/wKhkGWellZCAKHTtAAD4etvyVbM8894.jpg)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8/23/wKhkGWellZCAKHTtAAD4etvyVbM8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筋属于()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m{(}rm{)}A.B.C.D.3、生活离不开化学rm{.}下列认识错误的是rm{(}rm{)}A.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B.氧气可用于金属切割,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C.“银粉漆”rm{(}铝粉rm{)}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是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4、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rm{(}rm{)}A.干冰受热升华B.蜡烛燃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用海水制蒸馏水5、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rm{(}rm{)}A.
磨豆成浆B.
剪纸成花C.
焚烧垃圾D.
雕石成像6、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A.用燃烧法识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进行保鲜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废旧金属回收D.解决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7、将质量相等的rm{a}rm{b}两块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rm{m}与反应时间rm{t}的关系如图所示rm{(}产物中rm{a}rm{b}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为rm{+2}价rm{).}则下列有关描述可能错误的是rm{(}rm{)}A.金属的活动性强弱:rm{a>b}B.产生rm{H_{2}}的质量是:rm{a>b}C.相对原子质量是:rm{a<b}D.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rm{a<b}8、恒温时;m克某物质溶液蒸发掉0.6m克水,能析出0.1m克不含结晶水的该物质的晶体,再蒸发0.1m克的水,又能析出0.1m克晶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5%
B.70%
C.50%
D.30%
9、含有Na2S、Na2SO3、Na2SO4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硫25.6%,则此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12.8%
B.30%
C.37.6%
D.51.2%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rm{(}rm{)}
。rm{A}rm{B}rm{C}rm{D}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rm{A}B.rm{B}C.rm{C}D.rm{D}11、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r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rm{(}rm{)}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锌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锌C.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可能含硫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12、如图表示rm{X}rm{Y}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rm{.}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rm{(}rm{)}A.rm{X}rm{Y}都是易溶物质B.rm{t隆忙}时,rm{X}rm{Y}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rm{t_{1}}“rm{隆忙}时rm{X}rm{Y}的饱和溶液均分别降温到rm{t隆忙}rm{X}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比rm{Y}的多D.当rm{X}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rm{Y}时,不能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rm{X}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l℃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
14、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
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O2(PtF6)组成元素之一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O2(PtF6)固体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15、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N的不饱和溶液。
C.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将几块经过烘烤并放冷的木炭rm{(}或活性炭rm{)}投入到盛满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轻轻摇动,红棕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______;倒扣的漏斗内水面______rm{(}填“上升”、“下降”或“不变”rm{)}.17、回答下列问题:
rm{(1)}用化学符号表示:
rm{垄脵3}个铝原子______;rm{垄脷}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rm{垄脹4}个铵根离子______;
rm{(2)}符号“rm{2SO_{4}^{2-}}”中数字的含义:
rm{垄脵}“rm{2}”表示______;
rm{垄脷}“rm{2-}”表示______.18、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rm{.}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rm{C_{6}H_{8}N_{2}}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08g}
C.对苯二胺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rm{37.5%}
D.______.19、rm{2012}年rm{6}月rm{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rm{(1)}为完成此次任务所做的各项准备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飞船内电路系统的设计。
B.制作神舟九号太阳能帆板的材料。
C.航天员在地面进行rm{1}rm{500}多次对接操作模拟训练。
rm{(2)}四氧化二氮rm{(N_{2}O_{4})}是运载神舟九号的长征rm{2}号rm{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之一.
rm{垄脵}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四氧化二氮属于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单质rm{B.}化合物。
rm{垄脷}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rm{(NO_{2})}属于______rm{(}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rm{)}.
rm{垄脹}液态四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与气态四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相同,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20、若配置270g20%的硫酸溶液,需用密度为1.5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硫酸溶液____mL,需水____mL;配置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6分)21、小苏打常用作培制糕点的发酵剂,为测定某小苏打样品的纯度,现取样品rm{10g}加热到质量不在减少rm{(}杂质不参加反应rm{)}共收集到二氧化碳rm{2.2g}求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rm{.}提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rm{2NaHCO_{3}dfrac{overset{;;triangle;;}{.}}{;}Na_{2}CO_{3}+H_{2}O+CO_{2}隆眉}rm{2NaHCO_{3}dfrac{
overset{;;triangle;;}{
.}}{;}Na_{2}CO_{3}+H_{2}O+CO_{2}隆眉}22、下表是rm{NaOH}和rm{Ca(OH)_{2}}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rm{(隆忙)}rm{20}rm{40}rm{60}rm{80}rm{100}rm{100}溶解度。
rm{(g)}rm{NaOH}rm{31}rm{91}rm{111}rm{129}rm{313}rm{336}rm{Ca(OH)_{2}}rm{0.19}rm{0.17}rm{0.14}rm{0.12}rm{0.09}rm{0.08}rm{0.08}rm{(1)}从表中数据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rm{(}写一条rm{)}.
rm{(2)}把rm{80隆忙}时rm{NaOH}的饱和溶液降温至rm{20隆忙}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现有rm{20隆忙}时rm{Ca(OH)_{2}}的饱和溶液rm{(}甲溶液rm{)}向其中加入一定量rm{CaO}后得到的溶液rm{(}乙溶液rm{)}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______甲rm{(}填rm{>}rm{<}rm{=)}.
rm{(3)}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rm{(}Ⅰrm{)}步骤rm{垄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加入过量rm{Ca(OH)_{2}}的目的是______.
rm{(}Ⅱrm{)}滤液rm{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rm{(}写化学式rm{)}步骤rm{垄脹}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过滤.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
由于金属材料是指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钢属于铁的一种重要合金,是含有一定量碳的金属铁,应属于金属材料的范畴.
故选B
【解析】【答案】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利用此概念解决此题.
2、A【分析】解:rm{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rm{A}.
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A}3、C【分析】解:rm{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与肥皂能起反应而浪费了肥皂;故A正确;
B;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金属切割,故B正确;
C;铝在空气中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自我保护的功能,而不是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错误;
D;根据利用分子不断运动的原理;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难闻的气体是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故D正确.
故选:rm{C}【解析】rm{C}4、B【分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rm{.}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解:rm{A}干冰受热升华是二氧化碳分子间距的增大;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其他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用海水制蒸馏水;只是水分受热蒸发,没有其它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解析】rm{B}5、C【分析】解:rm{A}磨豆成浆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剪纸成花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焚烧垃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雕石成像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析】rm{C}6、B【分析】解:rm{A}羊毛主要是蛋白质;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没有,所以可用燃烧法识别羊毛和合成纤维,故A正确;
B;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进行保鲜,故B错误;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废旧金属回收;故C正确;
D;解决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故D正确.
故选:rm{B}.【解析】rm{B}7、D【分析】解:rm{A}根据坐标图可以看出,rm{a}在rm{t_{1}}时已经反应完毕,而rm{b}在rm{t_{2}}时反应结束,rm{t_{1}<t_{2}}所以rm{a}反应的快,使用的时间少,则rm{a}金属的活动性强;故A正确;
B、在坐标图中,rm{a}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rm{b}生成氢气的质量;故B正确;
C、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盐中金属的化合价rm{a}和rm{b}的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根据坐标可以看出,rm{a}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rm{b}生成的氢气质量,故rm{a}的相对原子量小于rm{b}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
D、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不同,金属一定全部参加反应,故溶液质量增加量一定不相同rm{.}单纯考虑金属质量相等,rm{a}生成的氢气大于rm{b}生成氢气的质量,故rm{a}的增加量小于rm{b}的增加量rm{.}但是硫酸的质量不知道,所得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rm{a<b}故D错误;
故选:rm{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当与酸反应生成的盐中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
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rm{D}8、A【分析】
由m克某物质溶液蒸发掉0.6m克水,能析出0.1m克不含结晶水的该物质的晶体,再蒸发0.1m克的水,又能析出0.1m克晶体,可知第二次蒸发属于饱和溶液蒸发,由蒸发0.1m克的水,又能析出0.1m克晶体可知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1;在第一次蒸发水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此时溶液质量为m-0.6m-0.1m=0.3m,所以这些溶液中含溶质质量为0.15m,所以原溶液中含溶质质量为:0.15m克+0.1m克=0.25m克,所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5%.
故选A.
【解析】【答案】根据第二次蒸发属于饱和溶液蒸发;根据饱和溶液蒸发水析出晶体的质量计算出该物质的溶解度,再利用饱和溶液计算出含有的溶质质量,再加上开始不饱和溶液蒸发水析出晶体的质量,除以总溶液质量算出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C【分析】
在这三种物质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也就是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5.6%,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6%-36.8%=37.6%
故选C.
【解析】【答案】根据所给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三种物质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也就是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从而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BC【分析】解:rm{A}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根据“氢rm{2}氧rm{1}正氧负氢”,图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rm{2}rm{1}故正确;
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rm{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正确;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错误.
故选:rm{B}rm{C}.
A;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B、据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氢rm{2}氧rm{1}正氧负氢”,分析解答;
C、根据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rm{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进行解答;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解析】rm{BC}11、BC【分析】解: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rm{.}所以,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首先锌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如果锌粉足量可以继续与硫酸亚铁反应置换出铁rm{.}由题意可知;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不含有和稀盐酸反应的金属,由题可知,说明没有锌剩余,且没有生成铁单质,说明溶液中的硫酸亚铁未参加反应,锌粉不足.
A、滤出固体不可能有铁和锌,因为二者和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rm{A}不正确;
B、因为锌粉首先要和硫酸铜反应,所以生成物一定有铜,结合rm{A}的分析一定不会有铁和锌;所以B正确;
C、因为锌粉参与反应,所以滤液一定有硫酸锌rm{.}由于生成的固体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即不存在铁单质,所以铁元素就一定在溶液中,即硫酸亚铁不可能参与反应,所以也一定有,当锌粉少量时,硫酸铜可能剩余,所以C正确;
D、硫酸铜不一定有,因为当加入锌粉恰好能和硫酸铜反应完时,就不含硫酸铜,所以rm{D}不正确;
故选项为:rm{BC}.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在解题时要注意对半定量rm{(}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rm{)}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要充分利用验证性的现象来分析反应的程度.【解析】rm{BC}12、CD【分析】解:rm{A}根据图示,rm{20隆忙}时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rm{10g}故都属于易溶物质;rm{A}说法正确;
B、rm{t隆忙}时rm{X}rm{Y}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此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rm{=dfrac{{脠脺陆芒露脠}}{100+{脠脺陆芒露脠}}隆脕100%}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需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由于饱和溶液质量未知;故没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说法错误;
D、由于rm{=dfrac
{{脠脺陆芒露脠}}{100+{脠脺陆芒露脠}}隆脕100%}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rm{X}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rm{Y}的rm{Y}故D说法错误.
故选CD
A、根据rm{X}时的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B、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rm{=dfrac{{脠脺陆芒露脠}}{100+{脠脺陆芒露脠}}隆脕100%}判断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C;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需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
D;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还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rm{20隆忙}【解析】rm{CD}13、BD【分析】
A;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故A错误;
B、由于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即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不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比较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②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等.
14、AC【分析】
A、反应O2+PtF6=O2(PtF6);符合化合反应特点为“多变一”;反应前后氧元素,Pt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判断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x+(+5)+(-1)×6=0,x=+
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判断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故C说法正确;
D、根据离子化合物溶液有导电能力,O2(PtF6)固体没有导电能力;故D说法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A;根据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进行解答;
D;根据离子化合物溶液有导电能力;进行判断.
15、CD【分析】
A、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都大于ag,所以此时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2℃时;M的溶解度大于ag,N的溶解度等于ag,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agM,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加入agN,得到N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
C、t1℃时;在100g水中加入agM和agN,得到的都是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质量都相等,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agM,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加入agN,得到N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液质量都相等,故M、N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A;根据交点的意义及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木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上升【分析】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几块经过烘烤并冷却后的木炭rm{(}或活性炭rm{)}投入到盛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轻轻摇动,rm{NO_{2}}气体被活性炭吸附;所以集气瓶内气体红棕色逐渐消失;由于瓶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所以水在外界大气压强下会被压进漏斗,即漏斗中的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木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上升.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可得集气瓶内气体变为无色;结合物理知识“瓶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分析可知水在外界大气压强下会被压进漏斗.
主要考查了活性炭的吸附性rm{.}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具有很大的表面积,能有效地去除色度、臭味,可去除二级出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包含某些有毒的重金属rm{.}还考查了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融汇贯通的综合能力.【解析】木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上升17、3Al;N2;4NH4+;两个硫酸根离子;每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分析】解:rm{(1)垄脵3}个铝原子就是在铝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rm{3}故填:rm{3Al}
rm{垄脷}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故填:rm{N_{2}}
rm{垄脹4}个铵根离子就是在铵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rm{4}故填:rm{4NH_{4}^{+}}
rm{(2)垄脵}“rm{2}”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故填:两个硫酸根离子;
rm{垄脷}“rm{2-}”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每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3Al}rm{N_{2}}rm{4NH_{4}^{+}}两个硫酸根离子;每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18、A;对苯二胺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1;【分析】解:rm{A}由结构图可知,一个对苯二胺分子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rm{6}rm{8}rm{2}故其化学式为:rm{C_{6}H_{8}N_{2}}选项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rm{1}不是rm{g}故选项错误;
C、对苯二胺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6}{12times6+1times8+14times2}隆脕100%=66.7%}故选项错误;
D、对苯二胺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rm{dfrac{12隆脕6}{12times6+1times
8+14times2}隆脕100%=66.7%}rm{3}rm{4}
故选A对苯二胺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rm{1}rm{3}rm{4}
A;由结构图确定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并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rm{1}不是克,rm{1}通常省略不写;
C、由元素的质量分数rm{=dfrac{{脭陋脣脴碌脛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进行解答;
D;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进行解答.
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利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属于基础性考查题.rm{1}【解析】rm{A}对苯二胺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rm{3}rm{4}rm{1}19、B;B;化学变化;气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四氧化二氮含有同种分子,因此二者化学性质相同【分析】解:rm{(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所以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制作神舟九号太阳能帆板的材料.
rm{(2)垄脵}四氧化二氮是由氮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rm{垄脷}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属于化学变化;rm{垄脹}气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四氧化二氮含有同种分子;因此二者化学性质相同.
故答案为:rm{(1)B}
rm{(2)垄脵}rm{B}rm{垄脷}化学变化;rm{垄脹}气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四氧化二氮含有同种分子;因此二者化学性质相同.
rm{(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rm{(2)}根据四氧化二氮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含义、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以及气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四氧化二氮含有同种分子进行解答;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解析】rm{B}rm{B}化学变化;气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四氧化二氮含有同种分子,因此二者化学性质相同20、略
【分析】
设需用密度为1.5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5g/cm3×x×60%=270g×20%x=60cm3=60mL;
需水的质量为:270g-1.5g/cm3×60cm3=180g,需水的体积为180g÷1g/cm3=180cm3=180mL;
配制270g20%的硫酸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浓硫酸和水的体积,再量取所需的浓硫酸和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
故答案为:60;180;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
【解析】【答案】根据m=ρV;由浓硫酸的体积和密度计算浓硫酸溶液的质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需要的仪器.
四、简答题(共2题,共6分)21、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16844
x2.2g
x=8.4g
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为×100%=84%.
答: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为84%.【分析】
由题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rm{2NaHCO_{3}dfrac{overset{;;triangle;;}{.}}{;}Na_{2}CO_{3}+H_{2}O+CO_{2}隆眉}由生成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鹅回收合同范本
- sushe装修合同范例
- 代开劳务合同范本
- 高校音乐厅的运营管理探究
- ktv公主合同范本
- 包棚销售合同范本
- 产品交易居间合同范例
- 住宅卖房合同范本
- 对乙方有利租房合同范本
- 个体施工合同范本
- 中医外治法课件
- 2025届山东省滨州市三校联考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题(公共部分题+专业部分题)及答案
- 4.2 歌曲《牧羊女》课件(14张)
- 2023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标准铅炭电池(铅酸电池)
- 2024都市人群科学护肝白皮书-byhealthx庶正康讯x天猫-202409
- 2024至2030年中国天津市酒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新教材-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教学课件(按单元排序-)
- 甘肃省临夏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 货场煤泥合同模板
- 六年级《环境教育》计划及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