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全卷共8页,18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1)周末爬山,小语抬头看高高的山峰一直伸到天上,低头瞧溪水又清又亮,一眼就能看到底。他不禁吟出:“_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2)《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两句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3)早春的公园里,乱花初放,而未缤纷,芳草才生,尚未长高。这正是《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4)李清照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鸟一样高飞远走,曾写下“______。风休住,______”的诗句。2.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溃【kuì】退咆【páo】哮殚【dān】精竭虑B.畸【qī】形胆怯【qiè】藏污纳垢【hòu】C.凋【diāo】谢倔强【jiàng】不折不挠【náo】D.斟【zhēn】酌纤【xiān】维摩肩接踵【zhǒng】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悄然仲裁惨绝人寰 B.慰勉诚惶诚恐燥热C.狼藉吆喝张目结舌 D.簇拥推崇无动于忠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是扩大的夸张。B.“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中的“喝”是谓语。C.“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句话的主干是:他吵嘴。D.“不准随地吐痰!”这句标语属于祈使句。5.名著阅读交流(6分)专题探究是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小语设计了《红星照耀中国》专题一的探究活动。请你仿照他的样式,从专题二或专题三中任选一个专题完成设计。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探究内容:(1)周恩来的求学之路;(2)周恩来的革命经历;(3)周恩来对长征的贡献;(4)周恩来的主要性格探究。专题二:关于长征探究内容:(1)______(2)______(3)______专题三:信仰与精神探究内容:(1)______(2)______(3)______二、阅读(67分)(一)(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赠从弟(其二)[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6.诗中的“风声”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效果?(3分)7.这首诗“本不期于咏物”,而在于“赠”人,请分析诗中的劝勉之意。(4分)(二)(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材料二:子瞻(苏轼,字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②,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注释:①陂陁:起伏不平的样子;②浮图精舍:浮图,梵语,塔的意思,精舍,佛寺。8.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从下列A-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两处。(2分)子瞻杖策A载酒B乘渔舟C乱流D而南9.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查阅词典选择义项。①只,仅;②徒然;(《汉语大词典》)(1)但:______车马之迹不至联系成语解释词义。自始至终(2)至:______闻子瞻至课内迁移法。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3)闻:______意适忘反通假字(4)反:______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分)(2)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3分)11.材料一二都记述苏轼被贬后的生活,但“闲人”“适意”的心境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三)(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望断南来雁曹靖华①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这是多么难忘的日子啊!②晚饭后,本拟趁早睡去,奈天色尚早,暂倒在藤椅上,闭目沉思。首先涌上心头的是:晚班邮件快来了,上海的信该来了。③恰在这时,忽然一阵剧烈的敲门声。心想:准是迫不及待的邮人,准是信来了,准是上海的信来了。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嘹亮而拉长的一声:“信——”④虽然如此,我总相信这是邮人,是信,是上海的信,是我所期待的信。我向来总相信这经验:他丝毫不苟,信到必复,复信往往可计时收到,绝少例外。⑤可是……可是现在啊,随着开门人来的不是信,而是常来的两位中国大学的同志。不知怎的,他们那平常的爽朗乐观、直言快语的性格,忽然都消失了。我正惊疑间,一位身个高大的同学,机械地扬起手来,把一份晚报塞到我手里,用打不过弯的舌头,语不成声地吐出了这样几个字:⑥“鲁迅先生去世了!”⑦这一声晴天霹雳,把我震得从椅子上跳起来:⑧“没有的事,谣言,谣言,反动派的愿望!”⑨可是……可是报上的油墨未干的黑体大字,散播着噩耗,每个字都像一把利剑,一直刺进眼里,心里。⑩“谣言,谣言,反动派的愿望!”我想着,片断的回忆,一齐涌上心头……⑪我们三个人,宛如三截枯木,插在室中间,一下不动,眼睛呆呆地直瞪着晚报上的刺心的黑体大字,这些都残忍地全把我们抛进悲怆的深渊里了……⑫次日清晨,我脑子里轰轰直响,勉强拖着两条木腿,跨进一个大学的教员休息室。本市各报都刊着昨天晚报上的噩耗,有的还刊着他的遗照。⑬通常每逢上课前,教室内照例是一窝蜂似的,嗡嗡然震耳欲聋。不知怎的,今天却像空无一人,死寂得可怕。负责救亡工作的几位同学,年来十九总是缺课,今天却也全到了。整个教室,黑压压的,座无虚席。每人心中,仿佛都埋了一包炸药,眼看火芯烧到跟前,要轰然爆炸似的。万难抑制的悲痛,紧压心头,眼泪要夺眶而出了。⑭悲痛像火山一般,从人的心坎深处迸发出来,腾起了一阵令人心酸的呜咽。⑮“……他丝毫不苟,信到必复,复信往往可计时收到……”课后归途中,这念头总在脑子里萦绕。⑯回家一跨进门,书桌正中一封信,突然映入眼中。中国式的雪白信封,中间带着长方形的红框,嫣红的线条,映得仿佛满室、满天都泛着红光,沉重的民族忧患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多少人受到他的鼓舞,勇往直前,在同黑暗势力搏斗呢。⑰好似三春桃李,心花不禁怒放了:“信!”⑱走近一看,果然:信,正是上海的信,正是我期待的信。这封信啊,不知怎的,连信封也是他亲笔写的,而且侥幸逃过了特务的眼睛,现在居然到了我的书桌上!瞧,连那枚邮票,也同他生平一贯作风一样,端端正正,贴在信封左上角。邮票四边所留空白,也都那么对称、均匀、平正,给人以无限严肃不苟的美感。这是多么熟悉的日常细事呵!这是多么感人的谨严的生活风格呵!这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笔迹呵!这是多么家常,多么平安无事的景象呵!谁能说写信人已经离开了我们呢!⑲多年来,每每望见先生临终前写的这封最后的信,总感到仿佛预示着将要永别,一破最后几年只写信而不写信封的惯例,不顾处境的艰险,不避特务的追踪,毅然亲笔写了信封,以及信封上贴得端端正正的邮票……这些家常生活的一切呵,不禁勾起我无限思念:先生的分明爱憎的战斗精神,先生的恳挚叮嘱,先生的笑貌和谨严的生活与工作风格……这一切一切啊,时时都在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令我奋然而前行……一九六三年十月注:1936年曹靖华在北京某中学任教,此时鲁迅在上海。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脉络清晰,按时间顺序抒写了我听到鲁迅逝世消息后的茫茫思绪。B.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突显了鲁迅先生的逝世让青年学生感到无比痛心。C.文中多处用一唱三叹、反复吟咏的句子,强化抒情的气势,催人泪下。D.标题充满诗意,但文中并没有出现“雁”,换作“望断南来信”更妥。1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1)我们三个人,宛如三截枯木,插在室中间,一下不动,眼睛呆呆地直瞪着晚报上的刺心的黑体大字,这些都残忍地全把我们抛进悲怆的深渊里了……(“一下不动”“眼睛呆呆”这一细节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2)中国式的雪白信封,中间带着长方形的红框,嫣红的线条,映得仿佛满室、满天都泛着红光……(这里的“红光”,有什么象征意义?)14.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15.文章最后一段与《回忆我的母亲》结尾部分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四)(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报道后,班级举行“我们的春节我参与”的活动。小语同学收集到以下几则材料,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______,“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成功入选①据新华社快讯报道:正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4日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龙岩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成功入选。这是继2023年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第二个入选项目。——2024年12月05日《闽西日报》材料二①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春节文化底蕴深厚,春节历史源远流长。今天的春节虽然得名于1914年,但作为岁首的中国新年,它在中国走过了3000年。历法岁首在古代名称不一,有正日、正旦、元日、元旦,其时间基础是新的年度周期的开始,即一年的元月首日。由于夏商周秦汉王朝历法不同,所以岁首日也有不同。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才将岁首确定在夏历正月初一,此后无论立法有多大幅度修订,岁首都固定在夏历正月初一。②春节本是立春之节,由于夏历岁首总是在立春附近,因此新年常常有迎春的节俗,这就为民国初年将元旦改名春节提供了实践依据。自1949年起,春节被确定为法定假日,我们都享受春节的欢乐。2006年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后在春节类别下持续扩充。到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时,据不完全的宽口径统计,国家级非遗中与春节元宵有关的各类非遗项目有400多项,省级项目有800余项。③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春节文化遗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春节非遗有四大类别:④一是年俗饮食。美食,是新年最令人期盼的享受,中国南北地区都有不同的年节食品,如北方地区的面食制作技艺,霍州年馍、闻喜花馍都是年节的美食非遗;南方地区的麻糍、年糕是不可或缺的新年美食。⑤二是春节艺术。春节是盛大的传统艺术节,艺术类春节非遗有数百项。我们进入春节就是进入了艺术时空,大红的春联,喜庆热闹的年画,锣鼓喧天的年戏,诡异奇幻的脸谱,翻腾的龙狮舞,美妙的管乐与弦乐等等,让人沉醉。元宵的灯会灯彩是春节艺术最后的精彩展示,如秦淮灯彩、洛阳宫灯、北京灯彩都是国家级非遗。⑥三是春节娱乐。春节娱乐主要是群体活动,如逛庙会、耍社火、游灯会、行花街等,春节娱乐性非遗大多是为放松身心、增进社会活力而进行的文化设计。北京地坛庙会、秦淮灯会、广州越秀行花街等都是人气兴旺的节日项目,人们在春节娱乐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⑦四是春节礼俗。春节是年度循环周期的重要节点,是辞旧迎新、祈福求祥的重要节日。中国人在历史社会发明了种种礼俗仪式,如在春节例行祖宗祭祀礼俗。我们过年回家的重要动力,除了与亲人聚会外,表达慎终追远的缅怀同样必不可少。春节礼俗在辞年礼俗、团年礼俗与拜年礼俗的操演习练中,创造了人际关系的连接,为人们的情感与精神联系提供了互动的中介,为家庭社会的和睦和谐作出了文化贡献。⑧龙年岁末,我们的春节成功进入人类非遗行列,这是中国人的荣光,也是中国人奉献给世界的礼物。春节所拥有的和平理念、家庭观念与期盼未来丰年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都是我们中国与人类共享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财富。——摘编自《人民日报》《人类共享的文化礼物》(2024年12月07日)材料三材料四①追求和合共生春节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②对于世界来说,春节是了解中国风景独特、美丽生动的窗。春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③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春节文化中蕴含的以和为贵、和合共生,引发共鸣共情。中国春节日益走向世界,世界也张开双臂拥抱中国春节。④“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足迹遍布世界。从美国纽约到日本东京,从西班牙马德里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通过参与舞龙舞狮、画年画、逛庙会等活动,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体会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⑤徐徐铺展的春节图景,映照出不同文明美美与共,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摘编自《人民日报》《从春节申遗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24年12月06日)16.材料一是小语收集的新闻。标题漏了一部分,请帮他补充完整。(4分)______,“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成功入选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是我市第二个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的项目。B.材料二介绍“春节”,运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C.现在的春节得名于1914年,自2006年起,它才被确定为法定假日。D.春节不仅是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任务二:看年画,辨习俗18.小语认为,材料三图中所描绘的都是春节礼俗类非遗。你赞同吗?请根据材料二进行判断。(6分)任务三:过春节,传文化19.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如何弘扬春节非遗文化”展开了讨论。(8分)小语:要弘扬春节非遗文化,我认为首先要了解春节的历史。你:我很赞同!但从上述材料可知,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1)______(提示:答到两点即可)小语:为什么说“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你:(2)______(提示: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回答)三、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一年一度的春节,如同一幅幅细腻而温暖的画卷,永远镌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请以《那年春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要求: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①.高峰入云②.清流见底③.大漠孤烟直④.长河落日圆⑤.乱花渐欲迷人眼⑥.浅草才能没马蹄⑦.九万里风鹏正举⑧.蓬舟吹取三山去2.B3.D4.C5.专题二示例:(1)长征的起因;(2)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3)长征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克服的经过;(4)长征胜利的深远影响;(5)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意思对,三点即可)专题三示例:(1)中国共产党人(如毛泽东)的革命信仰是什么;(2)长征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意思对,三点即可)6.盛(猛烈/大),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赞美松柏的挺拔(刚劲、不屈)。7.诗人以松柏为喻,劝勉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8.BC9.①.只,仅或①②.到③.听说④.同“返”,返回10.(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山中有几个人,待客热情,喜欢游山玩水。11.材料一以“闲人”自嘲、自慰、自许,心境微妙而复杂,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教育贷款借款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商务保密合同版:企业内部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合同
- 2025年度出国教育机构劳务派遣合同
- 2025年度农村宅基地买卖与乡村旅游开发合同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调整协议书
- 2025年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委托代理协议书
- 2025年度少儿素质提升辅导班家长协议
- 商业空间装修合同质量要求
- 2025年度工厂生产工人劳动权益保障协议书
- 2025年度休闲农业园场地无偿使用合同
- 中国建设银行养老金融模式发展问题研究
-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 我们身边的法律故事课件
- 执行律师服务方案
- GB 24544-2023坠落防护速差自控器
- 2023年1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煤矿违章行为及预防
-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绘本-沙滩上
- 电气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无人机在公安领域的应用
- 水力学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