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1/1A/wKhkGWekPv-ARPnSAAJOIfrAgX0522.jpg)
![2022-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1/1A/wKhkGWekPv-ARPnSAAJOIfrAgX05222.jpg)
![2022-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1/1A/wKhkGWekPv-ARPnSAAJOIfrAgX05223.jpg)
![2022-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1/1A/wKhkGWekPv-ARPnSAAJOIfrAgX05224.jpg)
![2022-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1/1A/wKhkGWekPv-ARPnSAAJOIfrAgX052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这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蛇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上的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凶猛的狮子。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热带沙漠地区 B.热带草原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温带草原地区【答案】B【解析】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年降水量远不如热带雨林气候区,而且降水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在雨季里,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天气燥热,满目枯黄,这里没有茂盛的森林,在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追逐水源而进行迁徙。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蛇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上的嫩叶,是斑马、长颈鹿、角马等草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以这些动物为食的狮子、猎豹、鬣狗等也时时出没其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答案】B【解析】山体高大,山脚下与山顶的相对高差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不同的高度上气候特点不同,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故选:B。3.夏季,我国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答案】A【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一般情况下,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因此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故A正确;由题干可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同纬度,故B错误;虽然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沿海地区,青藏高原位于内陆地区,且位于同纬度地区,但对于气温的影响关系不大,故C错误;人类活动与题干无关,故D错误。故选A。2021年12月30日公布的十大年度热词中,碳中和位列其中。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图漫画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有关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遭到破坏C.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D.沿海低地被淹没5.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行为是(
)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C.乘坐私家车上学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答案】4.B5.C【解析】4.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等,故ACD正确;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而非温室气体排放,故B错误。本题为否定式设问,故选B。5.要实现“碳中和”,就要倡导绿色、低能耗的生活方式,如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按需点餐光盘行动、节约纸张双面使用等,故ABD正确;乘坐私家车上学会导致路上车辆过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等问题,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错误。本题为否定式设问,故选C。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下列对气候形成原因的叙述中,主要属于地形地势因素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和同纬度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高寒少雨B.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特征差异大C.赤道附近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类型为主,两极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D.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和同纬度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高寒少雨,主要由于地形地势因素不同引起的,A正确。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特征差异大,是由于海陆位置因素引起的,B错误。赤道附近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类型为主,两极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是由于纬度位置因素引起的,C错误。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D错误。故选A。7.欧洲西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寒带气候【答案】C【解析】欧洲西部拥有世界上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北纬40°--60°之间的亚欧大陆的西岸,常年受西风的影响,该地以平原为主,地势低且地形平坦,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C正确;热带草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非洲分布最广,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B错误;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D错误。故选C。8.近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
)A.太阳和活动剧烈,太阳辐射增强 B.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增多C.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D.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在逐渐缩小【答案】C【解析】近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废弃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C正确;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是相对稳定的,A不符合题意;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增多不会导致全球气温变暖,B不符合题意;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相对稳定,D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因纽特人,居住冰屋,身着毛皮大衣,以雪橇为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 B.降水丰沛 C.气候寒冷 D.多火山地震【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因纽特人生活在亚洲北部,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气温低;“冰屋”、“毛皮大衣”、“雪橇”等表示了当地寒冷的气候特征,故选C。10.“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明气候影响(
)A.农业生产 B.日常生活 C.工业生产 D.风土人情【答案】A【解析】“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谚语反映了该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说明气候影响农业生产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1.根据图中资料,可确定该地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答案】C【解析】通过气温曲线图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如果该地最热月在7月,说明该地是北半球;如果最热月在1月,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通过气温和降水都不能判断东西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最热月是在7月,是位于北半球,故选C。12.“八月半,种早蒜”、“瑞雪兆丰年”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A.日常生活 B.风土人情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答案】C【解析】“八月半,种早蒜”、“瑞雪兆丰年”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地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种蒜、丰年都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说法,C正确;日常生活、风土人情、工业生产都不是农业生产活动,ABD错误。故选C。13.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太阳辐射【答案】C【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其中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虽然纬度较低,但受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气候寒冷。C正确,排除ABD。故选C。读图回答,完成下列小题。14.由图可知,气候两大要素是(
)A.阴晴、风雨 B.干、湿 C.气温、降水 D.降水、风向15.甲乙丙三地月均最高气温多出现在(
)A.2月 B.1月 C.12月 D.7月16.从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来看,甲乙两地都是(
)A.冬雨型 B.常年湿润型 C.夏雨型 D.全年多雨型【答案】14.C15.D16.C【解析】14.观察气候资料图可知,图中气温的变化用气温曲线图表示,降水的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所以气候两大要素是气温与降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观察气候资料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可得,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这也体现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全国普遍高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观察气候资料图中的降水变化可得,甲乙两地都是7、8月份降水多,正处于北半球的夏季,属于夏雨型,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判断题17.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没有阳光直射现象。()【答案】正确【解析】阳光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的纬度范围在66.5°-90°,没有阳光直射,纬度高,气候终年寒冷。故正确。一、选择题(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降水的描述,符合上图的是(
)A.6月降水最多 B.降水集中在夏季C.各月降水分布均匀 D.降水集中在6~9月2.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因素【答案】1.D2.C【解析】1.由图可知,从图中气候可以看出,该地7月降水量最多,故A错误。降水集中丰6、7、8、9四个月,包括夏季和秋季,故B错误、D正确。各月的降水很不均匀,属于季风气候,故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2.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各月的气温均在30℃以上,从热量带来看,属于热带,这是由于该地纬度低、终年高温,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地形、海陆和洋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2022·辽宁省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中考真题)气温和降水量状况都会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古建筑材料大多为石质,这有利于防火。这种建筑特点与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气候特点相适应的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读图可知,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A正确;B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错误;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A。(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读“某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5.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答案】4.D5.C【解析】4.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最冷月在0℃--15℃之间,最热月气温约25℃,气温变化大、四季分明,位于亚热带;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夏秋季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正确。热带草原气候是终年高温,温带季风气候是冬季寒冷,地中海气候是冬雨夏干型,ABC错误。故选D。5.由上题可知,该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气候类型图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A、B、C、D、A.A B.B C.C D.D【答案】D【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图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图属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C图属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D图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22·福建·中考真题)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8.甲地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A. B. C. D.【答案】7.B8.A【解析】7.由图可知,图中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故B正确;甲地全年高温,干旱少雨,故A错误;丙地、丁地全年温和,夏季少雨,冬季多雨,故CD错误。故选B。8.由图可知,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典型的自然景观是沙漠、骆驼,故A正确;B图是热带草原景观,C地是北极自然景观,D是高原自然景观,故BCD错误。故选A。9.(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读图,判断该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答案】B【解析】根据图可知该地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约4°C,7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6°C,1月降水量最少,在50mm,7月降水量最多,200mm。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C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错误。故选B。二、解答题10.(2022·四川·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考真题)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WinterGames),简称为冬奥会。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02月04日至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以及延庆举行。俄罗斯的索契也曾举办过冬奥会。读“历届冬奥会举办国分布”(图1)和北京(图2)、索契(图3)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冬奥会举办国都位于_____(南、北)半球,其中,举办国最多的大洲是_____。(2)北京冬奥会的参与国中,甲国位于_____洲,乙国位于_____洲。(3)根据图2、图3中的信息可知:冬季,北京比索契的气温_____,降水_____。【答案】(1)北
欧洲(2)非
南美(3)
低
少【解析】本题以历届冬奥会举办国分布图和北京、索契的气候资料为材料,涉及半球的划分、大洲名称、气候特征的区别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据图可知,冬奥会举办国都位于赤道以北地区,位于北半球。举办国最多的大洲是欧洲。(2)根据甲国所在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国是南非,位于非洲;乙国是巴西,位于南美洲。(3)根据所以图2、图3中的信息可知,北京(图2)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索契(图3)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冬季索契气温高于0。C,降水较多,北京低于0。C,降水较少,所以冬季北京比索契的气温低,降水少。2022-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这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蛇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上的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凶猛的狮子。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热带沙漠地区 B.热带草原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温带草原地区【答案】B【解析】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年降水量远不如热带雨林气候区,而且降水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在雨季里,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天气燥热,满目枯黄,这里没有茂盛的森林,在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追逐水源而进行迁徙。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蛇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上的嫩叶,是斑马、长颈鹿、角马等草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以这些动物为食的狮子、猎豹、鬣狗等也时时出没其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答案】B【解析】山体高大,山脚下与山顶的相对高差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不同的高度上气候特点不同,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故选:B。3.夏季,我国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答案】A【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一般情况下,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因此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故A正确;由题干可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同纬度,故B错误;虽然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沿海地区,青藏高原位于内陆地区,且位于同纬度地区,但对于气温的影响关系不大,故C错误;人类活动与题干无关,故D错误。故选A。2021年12月30日公布的十大年度热词中,碳中和位列其中。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图漫画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有关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遭到破坏C.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D.沿海低地被淹没5.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行为是(
)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C.乘坐私家车上学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答案】4.B5.C【解析】4.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带来的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等,故ACD正确;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而非温室气体排放,故B错误。本题为否定式设问,故选B。5.要实现“碳中和”,就要倡导绿色、低能耗的生活方式,如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按需点餐光盘行动、节约纸张双面使用等,故ABD正确;乘坐私家车上学会导致路上车辆过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等问题,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错误。本题为否定式设问,故选C。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下列对气候形成原因的叙述中,主要属于地形地势因素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和同纬度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高寒少雨B.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特征差异大C.赤道附近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类型为主,两极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D.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和同纬度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高寒少雨,主要由于地形地势因素不同引起的,A正确。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特征差异大,是由于海陆位置因素引起的,B错误。赤道附近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类型为主,两极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是由于纬度位置因素引起的,C错误。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D错误。故选A。7.欧洲西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寒带气候【答案】C【解析】欧洲西部拥有世界上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北纬40°--60°之间的亚欧大陆的西岸,常年受西风的影响,该地以平原为主,地势低且地形平坦,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C正确;热带草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非洲分布最广,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B错误;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D错误。故选C。8.近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
)A.太阳和活动剧烈,太阳辐射增强 B.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增多C.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D.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在逐渐缩小【答案】C【解析】近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废弃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C正确;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是相对稳定的,A不符合题意;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增多不会导致全球气温变暖,B不符合题意;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相对稳定,D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因纽特人,居住冰屋,身着毛皮大衣,以雪橇为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 B.降水丰沛 C.气候寒冷 D.多火山地震【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因纽特人生活在亚洲北部,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气温低;“冰屋”、“毛皮大衣”、“雪橇”等表示了当地寒冷的气候特征,故选C。10.“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明气候影响(
)A.农业生产 B.日常生活 C.工业生产 D.风土人情【答案】A【解析】“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谚语反映了该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说明气候影响农业生产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1.根据图中资料,可确定该地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答案】C【解析】通过气温曲线图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如果该地最热月在7月,说明该地是北半球;如果最热月在1月,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通过气温和降水都不能判断东西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最热月是在7月,是位于北半球,故选C。12.“八月半,种早蒜”、“瑞雪兆丰年”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A.日常生活 B.风土人情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答案】C【解析】“八月半,种早蒜”、“瑞雪兆丰年”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地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种蒜、丰年都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说法,C正确;日常生活、风土人情、工业生产都不是农业生产活动,ABD错误。故选C。13.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太阳辐射【答案】C【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其中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虽然纬度较低,但受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气候寒冷。C正确,排除ABD。故选C。读图回答,完成下列小题。14.由图可知,气候两大要素是(
)A.阴晴、风雨 B.干、湿 C.气温、降水 D.降水、风向15.甲乙丙三地月均最高气温多出现在(
)A.2月 B.1月 C.12月 D.7月16.从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来看,甲乙两地都是(
)A.冬雨型 B.常年湿润型 C.夏雨型 D.全年多雨型【答案】14.C15.D16.C【解析】14.观察气候资料图可知,图中气温的变化用气温曲线图表示,降水的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所以气候两大要素是气温与降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观察气候资料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可得,甲乙丙三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这也体现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全国普遍高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观察气候资料图中的降水变化可得,甲乙两地都是7、8月份降水多,正处于北半球的夏季,属于夏雨型,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判断题17.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没有阳光直射现象。()【答案】正确【解析】阳光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的纬度范围在66.5°-90°,没有阳光直射,纬度高,气候终年寒冷。故正确。一、选择题(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降水的描述,符合上图的是(
)A.6月降水最多 B.降水集中在夏季C.各月降水分布均匀 D.降水集中在6~9月2.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因素【答案】1.D2.C【解析】1.由图可知,从图中气候可以看出,该地7月降水量最多,故A错误。降水集中丰6、7、8、9四个月,包括夏季和秋季,故B错误、D正确。各月的降水很不均匀,属于季风气候,故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2.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各月的气温均在30℃以上,从热量带来看,属于热带,这是由于该地纬度低、终年高温,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地形、海陆和洋流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2022·辽宁省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中考真题)气温和降水量状况都会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古建筑材料大多为石质,这有利于防火。这种建筑特点与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气候特点相适应的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读图可知,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A正确;B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错误;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A。(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读“某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5.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答案】4.D5.C【解析】4.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最冷月在0℃--15℃之间,最热月气温约25℃,气温变化大、四季分明,位于亚热带;降水分布不均,集中在夏秋季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正确。热带草原气候是终年高温,温带季风气候是冬季寒冷,地中海气候是冬雨夏干型,ABC错误。故选D。5.由上题可知,该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气候类型图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A、B、C、D、A.A B.B C.C D.D【答案】D【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图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图属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C图属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杨五年级听评课记录
- 案场妆容培训
- 煤矿安全测量标准化
- 渣土车司机交通安全教材
- 2025年精喹禾灵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四年级口算练习题80天每天50道
- 火电厂消防安全培训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认识电路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 买新书听评课记录
- 电器火灾的预防与处理
- 无人机航拍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T∕CMATB 9002-2021 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
- 工序劳务分包管理课件
- 暖通空调(陆亚俊编)课件
- 工艺评审报告
- 中国滑雪运动安全规范
- 毕业论文-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LED照明灯的设计
- 酒厂食品召回制度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集合》单元检测试习题及参考答案
- 化学鲁科版必修一期末复习98页PPT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