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北京重点区高一(上)期末生物汇编:细胞的增殖_第1页
2019-2021北京重点区高一(上)期末生物汇编:细胞的增殖_第2页
2019-2021北京重点区高一(上)期末生物汇编:细胞的增殖_第3页
2019-2021北京重点区高一(上)期末生物汇编:细胞的增殖_第4页
2019-2021北京重点区高一(上)期末生物汇编:细胞的增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2019-2021北京重点区高一(上)期末生物汇编细胞的增殖一、单选题1.(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通常情况下,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丝粒分裂2.(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解离根尖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解离后漂洗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C.制片时先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用拇指轻压可使细胞分散开D.看到一个前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到它进入中期、后期、末期的过程3.(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如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B.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C.图中乙→甲→乙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D.图中甲→乙→甲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4.(2021·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下图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相邻的细胞周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c+d可分别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不同细胞的c段时间都是相同的C.b段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D.动物细胞在d段末期不形成细胞板5.(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间期DNA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B.前期出现染色体的原因是染色质螺旋化C.中期染色体便于观察的原因是染色体都在细胞板上D.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6.(2020·北京朝阳·高一期末)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是(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丝粒分裂7.(2020·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D.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8.(2020·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均相同9.(2020·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人体细胞内含有46条染色体,当染色单体数为92条时,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

)A.前期、中期 B.中期、后期 C.后期、末期 D.间期、末期10.(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下图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①和②是姐妹染色单体D.③将在后期分裂为2个11.(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体外培养不同类型的细胞,测得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如下表,叙述正确的是细胞类型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人的宫颈癌细胞人肝细胞细胞周期

17.3h15.3h22h22hA.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不同,根本原因是培养条件不同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一定比分裂间期的时间长C.连续分裂的细胞其核膜、核仁会周期性地消失或出现D.可用蚕豆成熟叶肉细胞代替分生区细胞检测细胞周期12.(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下列叙述能表明动物细胞一定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是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高尔基体数目明显增多C.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D.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13.(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是A.核仁解体,核膜消失B.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C.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14.(2019·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A.分裂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C.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15.(2019·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甲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B.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C.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甲→乙时期二、实验题16.(2021·北京朝阳·高一期末)利用蚕豆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请回答问题:(1)制作根尖临时装片需要经过解离、漂洗、_________、制片等步骤。(2)应找到根尖_________区的细胞进行观察,观察时拍摄的两组显微照片如下图。①照片Ⅰ中的细胞,核DNA和染色体的数目比为_________;Ⅱ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②照片ⅰ和ⅱ中的细胞出现了落后染色体(箭头所指位置),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a.中期有个别染色体未能按时到达赤道板的位置b.染色体断裂后形成不含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c.间期中心体没有复制导致纺锤体没有形成17.(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体细胞中含16条染色体)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回答问题:(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需要经过解离、漂洗、______和制片等步骤。(2)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在______期,该时期细胞完成______,同时细胞有适度生长。(3)图中______(填“甲”、“乙”或“丙”)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为32条,此时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例为______。(4)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______,以实现细胞质的分裂。(5)该实验不能连续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请说明理由______。三、综合题18.(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称为微核。研究人员根据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经铬处理后的有丝分裂指数及微核率研究水中铬的毒性(有丝分裂指数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得到的结果如图1、2。(1)要统计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需要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情况,制作蚕豆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_、漂洗、染色、制片。染色时可用________染料使微核着色。(2)当铬离子相对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为________,说明在细胞周期中处于________阶段的细胞所占比例大。(3)在铬离子相对浓度为0-50内,分析图2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综合图1和2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分生区细胞的微核率显著下降,原因是铬离子________细胞分裂。19.(2020·北京朝阳·高一期末)为了探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以杂草——鬼针草为实验材料开展研究,结果如下表。可可碱浓度(mmol·L-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率(%)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占比(%)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03.733.040.6981.50.12.902.160.7468.10.52.101.720.3818.61.01.961.720.242.3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1)完成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剪取根尖2~3mm是为了便于找到___________区的细胞,制片流程为_____________→漂洗→染色→制片。(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抑制___________的牵引作用,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可可碱___________(能/不能)作为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理由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间期相同点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前期相同点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不同点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中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后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末期不同点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相同点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详解】AB、有丝分裂前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均会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AB错误;C、有丝分裂前期,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体加倍,D错误。故选C。2.D【分析】观察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详解】A、选择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解离根尖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正确;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便于染色,B正确;C、制片时先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然后用拇指轻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C正确;D、解离后细胞就已经死亡,因此不会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故选D。3.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比较大,即乙→甲表示分裂间期,甲→乙表示分裂期,乙→甲→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详解】A、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B、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乙→甲),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在乙→甲分裂间期,B错误;CD、图中乙→甲→乙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C正确;D错误。故选C。4.B【分析】图中a、c表示分裂间期,b、d表示分裂期。【详解】A、图中含有2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b、c+d可分别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B、不同细胞的c段分裂间期的时间是不相同的,B错误;C、b表示分裂期,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平均分配,C正确;D、d表示分裂期,动物细胞在末期不形成细胞板,D正确。故选B。5.C【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分裂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DNA加倍,A正确;B、进入分裂前期的细胞由于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形成染色体,B正确;C、有丝分裂中期,植物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便于观察,而不是细胞板,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植物细胞中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由此判断各图所代表的时期,能够识记并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的区别与联系,最好能列表进行比较,便于记忆。6.C【分析】造血干细胞为动物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点是:第一、动物细胞在分裂前期是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第二,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是由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而高等植物细胞是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详解】A、造血干细胞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在前期都会出现核膜、核仁的消失,A错误;B、造血干细胞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在前期都会形成纺锤体,B错误;C、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正确;D、造血干细胞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在后期都会出现着丝粒分裂,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平时多积累,重点区分。7.D【分析】真核细胞有细胞核、有复杂的细胞器分工,因此体积较原核细胞大。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因为随着细胞的长大,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逐渐减小,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详解】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A正确;B、C、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随着细胞胀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逐渐减小,物质交换的效率变低,故细胞需要分裂,B、C正确;D、生物体体积与其细胞体积无关,D错误。故选D。8.C【分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分裂期则进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详解】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间期,A错误;B、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D、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C。9.A【分析】有丝分裂过程:间期,DNA复制,相关蛋白质合成,出现染色单体;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细胞中,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纺锤体;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上,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后期和末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了。【详解】A、当姐妹染色单体为92条时,此细胞已经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A正确;B、后期没有染色单体了,B错误;C、后期和末期没有染色单体了,C错误;D、末期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A。10.B【分析】据图分析,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是由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布于细胞的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中①和②表示一对姐妹染色单体,③表示染色体上的着丝点。【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正确;B、图示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C、图中①和②是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D、③表示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在有丝分裂后期一分为二,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能够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染色体的分布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并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含义。11.C【分析】细胞周期指的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根据表格分析,不同的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四种细胞中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最短。【详解】A、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一定比分裂间期的时间短,B错误;C、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其核膜、核仁会周期性地消失或出现,C正确;D、蚕豆成熟叶肉细胞不能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12.D【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旺盛不一定是有丝分裂的特点,A错误;B、高尔基体与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C、很多生命活动都需要线粒体产生ATP供能,C错误;D、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表明动物细胞正处于进行有丝分裂前期,D正确。故选D。13.C【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B、在有丝分裂前期,动植物细胞均会出现核仁解体,核膜消失,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AB错误;C、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由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正确;D、在有丝分裂中期,动植物细胞均会出现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错误。故选C。14.D【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植物有丝分裂动物有丝分裂相同点

①分裂过程基本相同;②染色体的行为、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相同;③分裂间期都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④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⑤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不同点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分裂方式不同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详解】A、动植物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A错误;

B、动植物细胞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错误;

C、动植物细胞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C错误;

D、动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内陷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是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D正确。故选D。15.B【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周期概念的考查,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由细胞周期概念可以知道,细胞周期具有方向性。【详解】A、细胞周期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图中乙→甲为分裂间期,甲→乙的过程为分裂期,故乙→甲→乙是一个细胞周期,错误;B、图中乙→甲为分裂间期,甲→乙的过程为分裂期,故乙→甲→乙是一个细胞周期,正确;C、机体内有些已经完成分化的体细胞一般不再继续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错误;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乙→甲为分裂间期,错误。故选B。16.

染色

分生

2∶1

ab【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原理:选材原理,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染色原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观察原理,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从而判断处于哪个分裂时期。【详解】(1)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比较旺盛,因此应找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①照片Ⅰ中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所以核DNA和染色体的数目比为2:1;Ⅱ中的细胞特点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②照片ⅰ和ⅱ中的细胞出现了落后染色体(箭头所指位置),可能的原因有中期有个别染色体未能按时到达赤道板的位置;染色体断裂后形成不含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ⅱ中的细胞大部分染色体被牵引到细胞两极,故c不符合,选ab。【点睛】碱性染料有龙胆紫溶液(也叫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17.

染色

分裂间

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1:1

细胞壁

用盐酸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据图分析,图中甲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有核膜,应该处于有丝分裂间期;丙细胞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布于细胞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因此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在间期,该时期重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已知洋葱体细胞中含16条染色体,则有丝分裂后期含有32条染色体,对应于图中甲细胞,此时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值为1:1。(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5)由于用盐酸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所以该实验不能连续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实验装片的实验流程,并能够根据染色体的典型特征判断甲、乙、丙所处的分裂时期,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8.

解离

碱性(或龙胆紫、醋酸洋红)

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