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课件-第21讲 婴幼儿言语及言语发展_第1页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课件-第21讲 婴幼儿言语及言语发展_第2页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课件-第21讲 婴幼儿言语及言语发展_第3页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课件-第21讲 婴幼儿言语及言语发展_第4页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课件-第21讲 婴幼儿言语及言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1.婴幼儿言语及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畅畅宝宝11个月说话的视频课程导入言语和语言01一.言语和语言言语1儿童自呱呱坠地起便开始学习语言,但言语的发展是从会说话的一刻开始的。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一.言语和语言言语1一.言语和语言言语1口头言语是我们用嘴巴说出来的言语,是别人能听到的言语发言,我们可以开展对话式样的口头言语,也可以利用演讲、朗诵及自言自语进行独白的口头言语。书面言语需要文本的支持,我们针对文本开展识字、阅读,或者自己开展写作活动,这都是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一.言语和语言语言2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以词语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不同语义的符号系统。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一.言语和语言言语和语言3(1)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个体利用某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与其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2)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言语则是个人说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言语离不开语言:个体通过语言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也离不开言语:语言必须通过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婴幼儿言语的发生02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二.婴幼儿言语的发生言语发音的准备11.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哭就是婴儿最初的发音。2个月以后,婴儿不哭时也开始发音,已能发出ai、a、e、ei、ou、nei等音。本能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二.婴幼儿言语的发生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重复同一音节,如a→ba-ba-ba,da-da-da等。形成条件反射aihaiai-duudua-dueia-eia-ohua-huhububuenen-eya-en-emamamumamumumudadadatadata-ei言语发音的准备1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二.婴幼儿言语的发生3.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婴儿开始能模仿成人的语音,如mao-mao(帽帽),deng-deng(灯灯)牙牙学语言语发音的准备1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二.婴幼儿言语的发生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语音知觉的发展为语言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只有“听准音”才可能“听懂义”。语音理解的准备2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二.婴幼儿言语的发生2.语词理解的准备8-9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为能对言语做出相应的反应。一般到了11个月左右,语词才从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信号而引起幼儿相应的反应,到这个时候,婴儿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1岁左右,儿童能理解几十个词,但能说出的很少。语音理解的准备2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03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新生儿即对环境中的各种声音非常感兴趣。1.出生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2.出生12天的新生儿具有目光凝视或转移、停止吮吸或继续吮吸、停止蹬腿或继续蹬腿等身体行为,对说话声音和敲击物体声音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3.出生24天之后的婴儿能够对男人的声音和女人的声音,抚养者(父母)和不熟悉者的声音作出明显不同的反应。4.婴儿的发音是从反射性发生开始的,哭叫是婴儿第一个月的主要发音,期间婴儿学会了调节哭叫的音长、音量和音高,能够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1-2个月时,学习汉语的婴儿发音大多为简单的元音,类似于汉语单韵母(如/a/、/u/、/o/、/i/、/e/)和少量的复韵母(如/ai/、/ei/、/ou/、/en/等)。能够从各种混合组成的话语中分辨出不同的语音;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对成人的逗笑报以微笑,并出现喁喁做声来吸引抚养者的注意;当打嗝、吞咽食物、吐唾沫以及发出笑声等会有类似于辅音的声音。1-2月龄1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大约从4个月起,婴儿发音增加了很多重复的、连续的音节。一方面,婴儿发音较多的是对成人的社会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另一方面,发音内容大多以辅音和元音相结合的音节为主,并且有一个从单音节发声过渡到重叠多音节发声的过程。汉语婴儿发音大多类似零声母音节和部分声母加韵母的单音节,(如拉长音的/ya/、/ao/、/wa/、/ba/、/bei/、/da/、/dei/、/hi/、/gong/)等。4月龄左右2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婴儿正处于辨调阶段,他们能区别男声和女声、熟悉和陌生的声音、愤怒和友好的声音;对区别语义的汉语字、词、声调并不敏感,对父母或其他成人说话时表现情感态度的语调十分注意,能从不同语调的话语中判断出交往对象的态度;父母用愉快的语气与婴儿说话时,语调出现升扬的变化,4个月婴儿便能用微笑和喁喁做声作出反应。4月龄左右2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6-8个月能感知三种不同的语调(愉悦的、冷淡的、恼怒的)同时出现较多的重叠性双音节和多音节现象,开始有近似词的发音,如/mama-ma-mama/、/ba-ba-baba/;逐渐学会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而这种表达往往伴一定的动作和表情。连续音节的发育,明显地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化。近似词的发音也增多,同时婴儿也开始模仿一些非语言的声音或成人发出的语音,这标志着婴儿学说话的萌芽。大约从10个月开始,婴儿会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这是婴儿语言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半岁到10月前3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汉语儿童能够发出一连串变化不同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发音形式更加接近汉语的口语表达,有重叠音和升调,似乎在说某个句子;婴儿此时的发音往往是一种固定情景的学说话活动,他们力图使自己的发音接近某些词语的发声;婴儿在这段时间的发音更加复杂多样,有些前阶段没有出现的辅音,如汉语声母的x、j、q、s、z、i也开始出现;大约可以理解10个左右的表示人称、物体和动作的词。半岁到10月前3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1岁时,发生理解反应的祈使句和疑问句超过十个;婴儿说得少,说得不清楚、不准确,但“懂得”很多,也能执行简单的指令,并建立相应的动作联系。如成人说:“跟奶奶再见!”婴儿就会挥挥小手。1岁前后4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1-2岁宝宝进入不完整句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1)单音重叠:娃娃、帽帽、衣衣;把汽车叫成“笛笛”(2)一词多义: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3)以词代句:“妈妈”——“这是妈妈”“要妈妈抱”“妈妈帮我拣东西”“我肚子饿了”等。2.双词句阶段,又称电报句阶段(1.5-2岁)如:妈妈抱、宝宝要……1-2岁前后5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三.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2-3岁宝宝进入完整句阶段:1.词汇量迅速增加,到3岁时,孩子已经能掌握1000左右个词。2.能说出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儿童说出的句子较长,日趋完整、复杂,由各种词类构成。e.g:“不要你了,我自己睡”。“妈妈,宝宝饿了”。“小明不和我玩”2-3岁宝宝6婴幼儿言语能力的特点04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四.婴幼儿言语能力的特点(1)发音越来越准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发音器官进一步成熟,词汇量逐渐增加,发音越来越准确。(2)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为3~4岁,幼儿的发音水平在3~4岁时进步最为明显,这一阶段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他们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3)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程度不同;(4)语音意识逐渐发展。语音的发展1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四.婴幼儿言语能力的特点(1)词汇数量逐渐增加幼儿的词汇量是以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发展的,词汇的增长率呈逐年递减趋势,幼儿期是词汇量飞跃发展的时期,有研究发现,3岁的幼儿能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汇,到了6岁时,他们的词汇量增长到了3500个。(2)词类范围不断增大。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幼儿掌握的词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词的类型和内容两方面。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即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带刺、副词等,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然后掌握虚词,即意义比较抽象的词,这些词一般不能单独作为句子的成分,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幼儿掌握虚词不仅时间较晚,而且比例也很小,只占词汇总量的10%~20%。词汇的发展2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四.婴幼儿言语能力的特点(3)积极词汇的增长。积极词汇指幼儿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指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幼儿的词汇量并不等同于他们正确运用词汇的质量,这与幼儿对词义的理解有关。幼儿对词义的理解不当或过窄的现象。例如,把“粗”说成“胖”,把猴子身上的“毛”说成“羽毛”,把“草地”称为“草原”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词义的理解会逐渐准确和加深,不仅能够掌握词的转义,这样,幼儿运用词的积极性也逐渐高涨,积极词汇量比婴儿期大大增长。2岁以后,大人不能再用简短的语句来教孩子说话,要用完整标准的语句来教孩子正确说话。见到汽车,不再对孩子只说“汽车”,要告诉他“这是一辆红色的汽车,那是一辆绿色的小轿车”等。词汇的发展2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四.婴幼儿言语能力的特点(1)语法的掌握。幼儿语法的发展通常从两个方面变现出来,即句子的长短和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在句子长度方面,由于中英文语言的差异,国内外关于幼儿使用句子的长度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我国心理学家发现,2岁儿童的平均句子为2.91个词,6岁幼儿的平均句子为8.39个词,从简单句到复杂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3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言语活动之前,语言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从妈妈胎教语言的声音感知,到出生后父母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宝宝都在参与语言活动探索。四.婴幼儿言语能力的特点(2)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3岁幼儿与大人的言语交际,往往仅限于回答大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也向大人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主要是对话言语。到了幼儿期,随着幼儿活动的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大大增长,他们常常离开大人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获得自己的经验、体会、印象等,在与成人的交往中,他们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告诉大人,这样就促进了幼儿独白言语的发展。幼儿初期,幼儿的言语表达具有情景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听话人要边听边猜才能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发展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既有利于内部言语的产生,也为幼儿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掌握书面言语奠定了基础。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3课程小结本讲我们对婴幼儿言语及言语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讲解,对语言和言语的概念进行了区分,针对婴幼儿言语发生及不同月龄阶段言语发展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掌握了婴幼儿言语基本发展规律及特点后,我们就要重视对婴幼儿言语能力的段林,做好语言支持及言语诱导,让孩子在适宜的月龄段学习掌握言语必备的技能能力,为后期的语言学习和社会交往做好充分的准备。1.3-5岁幼儿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这说明()A.儿童词汇贫乏,词义掌握不确切B.儿童的词汇量在不断增加C.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了质的飞跃D.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增强6.幼儿的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A.名词B.代词C.动词D.形容词7.幼儿语言发展中最初掌握的句型是()A.陈述句B.疑问句C.祈使句D.感叹句课后测试2.婴幼儿言语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式案例分析材料课程导入肖老师在某幼儿园担任小班的主班教师,肖老师班上有一个特殊的小朋友——多多。多多从小班开学开始就一直在肖老师的班级,但是一个多学期过去了,快4岁的多多却还从未开口说过完整的话和词语,只会“啊啊”“嗯嘛”的喊着。在平常的观察中,肖老师发现多多的听力没有问题,但就是还不会说话。老师们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多多也没办法向其他小朋友一样认真的参与活动,总是一个人坐在地上玩积木,也不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更谈不上交朋友了……多多的言语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婴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01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音准差11.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例如:吃(chi)饭,念成ci饭;牛(niu)念成刘(liu);老师(shi)喊成老西等。2.方言影响例如:f和h;前鼻音与后鼻音;翘舌与平舌等的区分。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不会掌握言语表情技巧2由于生理和经验等方面因素,幼儿不会正确用语言表情技巧。如说话容易把声音拖长,或说得过急。有的孩子还养成了撒娇的说话声调或粗暴的说话习惯。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口吃”现象3口吃表现为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单音重复,这是一种言语的节律性障碍,俗称结巴。造成幼儿口吃的心理方面因素:1.发育问题2.精神紧张3.模仿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口吃”现象3发育问题是孩子的生理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和康复师的支持,在纠正的黄金时间对口吃进行干预,避免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会化成长与发展;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口吃”现象3精神紧张导致的口吃可以通过放慢语速、静默法、调息法、公共场合训练法克服心理交际障碍,上述方法的使用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需要教育者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尊重对待幼儿口吃儿童,在鼓励和肯定下逐渐克服紧张心理障碍。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口吃”现象3出于模仿造成的口吃多与家庭教养者不良的示范关系密切,也可能跟幼儿频繁接触的媒体传导内容相关,只要做好日常言语交际示范,在幼儿各类生活娱乐活动尤其是影视作品选择上做好筛查,对幼儿可能密切基础的对象进行留意,做好相关教育引导,就能实现“口吃”现象的扭转。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02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不同月龄婴幼儿开展语言教育活动1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教育活动,包括阅读活动、角色扮演活动、谈话对话活动、游戏活动等,针对不同阶段语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缺陷有意识做出教育引导。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不同月龄婴幼儿开展语言教育活动1准备“熊猫吹泡泡”贴图一张,在熊猫的嘴边开一道口子,把一个个写有拼音字母的“泡泡”藏在里面。游戏开始时,教师对幼儿说:“熊猫要吹泡泡了,大家要看清泡泡上写着什么。”教师然后抽出一个“泡泡”让幼儿朗读。读好后大家一起念儿歌:“小熊猫,吹泡泡,泡圆圆,飞得高;比比谁的本领大,看看谁能读得好。”教师再抽出一个“泡泡”让幼儿朗读,游戏依次反复进行。举

例:熊猫吹泡泡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多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2语言环境营造的舒适轻松是幼儿开展交往和交流的重要前提,教育引导者要注重为幼儿创设各类丰富的语言环境,从物质环境的创设到肯定鼓励的语言表达支持。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从“让孩子说,不管说的是不是正确与完善”到针对特定话题内容引导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互动材料之间完成充分的语言交流等,增强孩子表达的自信心。家庭教育者也要注意留出足够充分的时间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和谐健谈的家庭氛围。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多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2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计划生活活动的所有环节都能产生交际的话题,除了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外,生活环节充斥着许多孩子们交流分享的好契机,我们要将语言活动融入日常生活的环节中开展,专门活动与日常随机活动充分结合,让孩子们在生活真实体验中懂得正确运用语言,懂得语言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主动成为敢说、爱说、能说、会说的人。把语言活动贯穿于幼儿一切生活活动之中3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教育引导者要注意自己语言面貌的示范,包括个人语音词语语法使用的规范性,包括个人参与交际交往活动的积极主动性等。成年人要做良好的言语榜样4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成年人要做良好的言语榜样4举例:小姑娘和蘑菇《小姑娘和蘑菇》写两个小姑娘采了蘑菇回家,要穿过一条铁路,她们以为火车离得还很远,便爬上了路基,准备穿越轨道,却忽然传来火车的隆隆声。小姐姐赶快折了回来,小妹妹却跑到铁路那边去了。小姐姐对小妹妹喊道:“别往回走!”可是火车已经近了,响声太大,小妹妹没听清楚,以为小姐姐叫她往回走,结果绊倒在轨道上。火车离得更近了,司机拼命鸣笛。因刹不住车,火车呜呜地吼着从小妹妹身上开过去。小姐姐哭啊、喊啊,乘客都从车窗里向外张望。二.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成年人要做良好的言语榜样4举例:小姑娘和蘑菇书中小姐姐的焦急万状、小妹妹的幼稚无知,都展现得十分真切,急促的叙述节奏更增添了情节的惊险、紧张,使人几乎要屏住呼吸,为小妹妹的生命安全提心吊胆。所以,教师在为幼儿示范讲故事时,要充分运用悬念,吸引幼儿的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