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老师聘请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
1.教化心理学是一门探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C.基本心理规律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学问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
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c)
C.意义学习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相识、自我体验和(D)
D.自我限制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看法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A.一般迁移
7.在学问的学习过程中,驾驭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A.概念学习
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
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D)
D.泛化
11.创建性思维的核心是(C)
C.发散思维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D.考试焦虑
13.发觉学习是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4.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C)
C.动机
16.完形一一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
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
B.组织策略
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D.问题解决
19.一般认为,看法与品德形成过程经验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
B.内化
20.假如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说明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
的说明就是A.形成性评价
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
22.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B.酷爱学生
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B.放任型
2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好(C)。
C.专制型
2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简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D.民主型
2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33、下列哪种状况下造成的学生损害事故,学校应当担当责任(D)
D、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教化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平安教化,
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实行必要的平安措施的
40、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养教化精神的教学观念
41、教化的根本功能是(C)。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4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主动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4、教学关系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B、师生交往
45、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C、人的全面发展
49、老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51、开展教化工作,首先须要(A)
A、确立教化目的
52、老师提高探讨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
B、阅读、合作、行动探讨
5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老师要有(A)
A、针对性、因材施教
56、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C)
C国家课程标准
58、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C)
C主动互动,共同发展
59、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B)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60、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
A自主、合作、创新
61、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B)
B教化评价应当是多渠道的,采纳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
价的。
62、关于教学策略的相识正确的是(D)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敏捷性
64、新课程中老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A)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应当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6、面对新教材,老师首先要做的是(A)
①探讨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②探讨教材。
③老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学问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学问技能的体
系编排谛视教材、敏捷运用教材。④探讨学生特点
A①②③
68、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
D师生的交往互动
70、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D综合性
71、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
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74、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
些改变(C)②由学科学问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由侧重学问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养
79、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绽
开。
D.课程制度的变迁
8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从一起先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
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D)。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实力培育、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92、基础教化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B)
B、基本素养
94、“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B)
B、关注学生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
96、创建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C)
①老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切爱惜学生②树立教化民主思想③呈现教学过程
的魅力④完善特性,呈现个人魅力
C、①③④
100、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化传统是把(C)放在中心位置。
C.老师
105、(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同等
106、“老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
不断的充溢和完善自己。”体现出(A)的发展观。
A、留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07、(B)是发展性老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B、建立促进老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110、基础教化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
A、促进发展
113.(B)主管全国的老师工作。
B、国务院教化行政部门
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老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峻的,可以
依据详细状况赐予(B)。
B、行政处分
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措施,加强老师的思想政治教化和业务培训,改善
老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老师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师的—D—地位。
D、社会
116.老师对学校教化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化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看法和建议,
通过(B)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117.取得高级中学老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文化课、专
业课老师资格,应当具备(C)。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高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119.中小学老师资格由(A)教化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20.老师的(A)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123.羞辱、殴打老师的,情节严峻,构成犯罪的,依法(C)。
C、追究刑事责任
124.教化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老师申诉的(C)内,作出处理。
C、30日
1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老师享有的权利的是(B)
B、指责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27.为了(A),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养的老师队伍,促进
社会主义教化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
A、保障老师的合法权益
130.老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A)对老师进行身体健
康检查,并因地制宜支配老师进行修养。
A、定期
131.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老师法》规定,拖欠老师工资或者侵扰老师其他合
法权益的,应当(B)。
B、责令其限期改正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自(A)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法》
是1995年9月1日起实施.
A、1994年1月1日
134.1632年、标记着教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先形成的教化论著是(C)
C.《大教学论
139.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敬重一个人”所体现
的德育原则是(C)
C.敬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40.布鲁纳所提倡的“发觉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141.班主任工作支配一般包括(A)
A.学期支配和详细活动支配
143.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
D.班主任工作
144.长期以来的教化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需做到(A)
A.以教学为主
149.一般中小学常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爱好小组,主要是为了(C)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特性特长
150.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化的(B)
B.历史性
153.教学的教化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D.传授学问与思想品德教化相统一的规律
15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
法(A)
A.陶冶教化
15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56.学生的“向师性”和仿照性的心理特征确定了老师的劳动具有(A)
A.示范性
158.英国教化家斯宾塞的教化代表作是(D)
D.《教化论》
15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提倡者是(A)
A.赞科夫
163.在教化过程中,老师对突发性事务作出快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化机
灵”。这反映了老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C.创建性
166.课外校外教化是一种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的教化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D)
D.在课程支配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67.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
A.选择性
168.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志向和人的价值的完备实现属于(D)
D.自我实现须要
169.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17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B)
B.独特性
173.干脆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当完成的特性心理特征是(C)
C.实力
179.教化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化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
是(A)
A.教化学
180.记忆过程包括(D)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82.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四周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
的(B)
B.选择性
183.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C.思维力
184.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D)
D.回忆
185.“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老师工作的(B)
B.主体性、示范性
186.受过去阅历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打算状态是(B)
B.定势
18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行夺志”说的是(C)
C.道德意志
189.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化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
A.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19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确定,
这种现象被称为(B)
B.晕轮效应
192.澳大利亚的老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纳观看录像带并向空
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
B.模象直观
193.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
段是(D)
D.操作娴熟
19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学问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
观是指(B)
B.学科、学问、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198.实力是一个人顺当完成活动的(A)A.特性心理条件
200.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如下方式(C)
C.干脆感知、间接感知
204.教化学生必需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老师的学问结构应有(A)
A.必备的教化科学学问
205.鲁班独创锯是借助(D)D.原型启发
206.课外教化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
C.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的
207.人脑对干脆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B)
B.知觉
209.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D)
D.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211.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D)
D.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214.教化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
B.因材施教
216.人们常说“教化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老师劳动具有(B)
B.创建性特点
221、教学的中心任务是(B)
B.使学生驾驭文化基础学问,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2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化理念首先应当做到(B)
B.敬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26.小组学习属于新课程提倡的哪一种学习方式(C)
C.合作学习
229.通过确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C)
C.替代强化
233.老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学问
与实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老师哪一方面
的实力(A)
A.教化实力
235.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C)
C.原型内化
238.在教学中,下列哪一说法体现了问题链教学(C)
C.通过材料感知产生疑问
239.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B.班杜拉
240.意大利闻名教化家蒙台梭利有一句教化名言:“没有哪一个人是由别人教
化出来的,他必需自己教化自己。”这句话干脆与下列哪一思想、学说相支持B.人
本主义教化
244.“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当代老师崇高职业操守的概括。为师的含
义是(A)
A.传道、授业、解惑
249.教化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化,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B)B.不均衡性
250.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担当普及九年义务教化的责任?(A)
A.地方
25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D.巩固性原则
252.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B.全面了解学生
253.在近代教化史上,对于驾驭学问和发展实力原委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辩,
一种理论是形式教化论,另一种理论是(C)
C.实质教化论
255.近代教化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化家首次试图把教化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
学的基础之上(B)
B.赫尔巴特
25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
是(D)
D.按部就班原则
260.“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262.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常常的工作是(C)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化
26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育班集
体。
A.视察法
264.现代教化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提倡“发觉学习”方法的教化家
是(D)
D.布鲁纳
265.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假如在由我所
限制的环境中培育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实力、职业和种
族状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一一医
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
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
A.遗传
267.普及义务教化始于(C)
C.资本主义社会
268.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化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
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
D.壬戌学制
270.德育过程的基本冲突是(C)
C.教化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化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冲突
278.初等义务教化普遍实施于(C)
C.近代
279.以“教化的终身化”为教化特征的是D)
D.现代
280.以“教化的民主化”为教化特征的是(D)
D.现代
281.以“教化的多元化”是为教化特征的是(D)
D.现代
286.下述属于墨家(道家)主见的是(C)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287.由《学记》提出的教化主见是(D)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8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
A.《学记》
289.“学不蹑等”出自(A)
A.《学记》
293.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化家亚里士多德的教化思想的是(B)
B.《政治学》
294.以教化现象为探讨对象,探究教化规律的科学是(C)
C.教化论
297.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供应可能性是(D)
D.遗传素养
29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C)
C.教化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9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B),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B.民主同等的关系
300.有目的、有支配、有结构地产生教学支配、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
的活动是(C)C.课程设计
302.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D)
D.皮亚杰
303.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B)
B.班级
306.老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学问的方法是属于(B)
B.讲授法
309.依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
A.新授课和巩固课
31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志向主要体现的是(C)
C.非制度化教化
313.为适应科学学问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渐渐形成的
教化思想和教化制度称为(A)
A.终身教化
316.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C)
C.不平衡性
318.我国教化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19.现代教化与传统教化的根本区分在于(B)
B.重视创新实力的培育
320.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平安、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化教学设施
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
C.身心健康权
322.将课程分为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讨型课程,这是(D)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25.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D.备课
326.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A.信度
330.近代启蒙主义教化的代表人物是(C)
C.卢梭
33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化学》的教化家是(A)
A.凯洛夫
339.20世纪60年头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化家是(B)
B.赞可夫
34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能动性
345.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C)C孟子
348.个体身心发展的依次性确定教化、教学工作应(D)
D按部就班
350.在教化、教学中采纳“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这是违反了人的身心
发展的(D)
D差异性
35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A差异性
355.国家把受教化者培育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B)教化目的
356.衡量和评价教化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教化目的
357.教化目的是教化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化工作具有D指导意义
358.教化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C)C唯一方法
359.依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育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D)D培育目标
6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可塑性
36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C)
C自然的属性
36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D)
D特殊的爱护
368.老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
生的(B)
B人身自由权确定的
369.老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羞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
学生的(C)
C人格尊严权确定的
370.老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需具有(A)
A学科专业素养
371.老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需具有(C)
C教化实力
374.老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B自主发展
376.学校教化的基础是(D)
D课程
377.把课程用于教化科学的特地术语,始于教化家(B)
B斯宾塞
379.基础型课程留意学生基础学力的培育,即培育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
“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D)
D读、写、算
38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学问性课程、技能性课
程和(D)
D.实践性课程
386.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C)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388.编写教科书和老师进行教学的干脆依据是(D)
D教学大纲
38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
B教学大纲
396.主见“一切学问都从感官的知觉起先的”教化家是(D)
D夸美纽斯
39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C)
C内部动力
400.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B)8领悟学问
401.领悟学问包括感知教材和(D)D理解教材
40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A)A教学任务
406.老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C课外辅导
40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D)D效
度
408.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样性程度,成为测验的(A)A信
度
40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按确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称为C教学组织形式
4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纳(B)个别教学
413.德育活动在受教化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D)
德育目标
41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育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需落实到(A)德育内容
上
417.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A)
知
418.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记是(D)道德行为
420.进行德育时要有确定的志向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
体现了德育的(C)
C导向性原则
422.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42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相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C)
陶冶法
424.托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C)熬炼法
426.德育体谅模式特别留意培育学生的(B)道德情感
427.创立社会仿照模式的教化家是(D)班杜拉
43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化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A)
A.桑代克
434.儿童形态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B)
B.4岁
435.人格是指确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分
的(C)
C.综合心理特征
43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四周事物关系的(D)
D.意识
43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阅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相对(D)
D.长久的改变
43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D.刺激一反应联结
44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闻名心理学家(C)
C.奥苏伯尔
441.依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C)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44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爱好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
A.近景的干脆动性机
44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缘由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448.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A)
A.形式训练迁移说
449.学问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D)
D.信息及其组织
45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问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A)
A.言语直观
454.所谓的刚好复习,应当是指(A)
A.在学习结束立即复习
455.依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困难程度,学问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
习和(B)
B.命题学习
456.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A)
A.操作技能
457.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A)
A.智力技能
45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
学习过程的(A)
A.困难方案
46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支配,由(B)
B.规则和技能构成
464.创建性是指个体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D)
D.实力或特性
465.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觉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C)
C.验证假设
466.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看法是(D)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67.品德是个体依据确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
向,它是(D)
D.比较稳定的
468.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样,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
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D)
D.价值体系
469.认同是在思想、情感、看法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看法和
行为(D)
D.与他人相接近
470.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化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限制,行为具有确定的(A)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471.看法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看法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B)
B.观念和信念
472.看法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看法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心情或情感体验,是(A)
A.看法的核心成分
473.看法的行为成分是指打算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B)
B.意向或意图
474.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主动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
A.社会适应
477.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假如不这样想,不这样做,
他就会(D)
D.感到极端焦虑
478.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C)
C.非理性惧怕
48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C)C.学习结果
484.领悟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D)
D.理解
485.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学问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
语法等),假如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驾驭这种学问和技能,则宜于采纳(A)
A.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495.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
A.目的和内容
502.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A)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503.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样,并为学生的课堂
行为划定了(A)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504.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B)
A.看法一样
B.行动一样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505.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A)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相互犯难
506.探讨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看法的相像性,特性的互补以及外形
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A)
A.主要因素
B.协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507.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
堂,也会形成不同老师的(C)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508.人际交往过程必需以确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
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B)
A.7K意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509.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B)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情关系
D.互助关系
510.人际关系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交往双方(D)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须要满意的程度
511.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A)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冲突
512.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A)
A.必要条件
B.协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513.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果超过
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A)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老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514.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惊慌和焦虑,简单忽视活动的(C)
A.主动价值
B.创建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建性
D.真正目的
5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B)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限制
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516.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
合模式就是(B)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517.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需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B)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518.安排学生座位时,老师最值得关切的是(D)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519.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限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D)
A.教室的布置
B.老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安排
520.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498-2025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 战略合作合同协议书(经典)
- 租赁合同变更及转让协议模板
- 建筑承包合同协议书格式
- 张伟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案件解析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现在进行时教学设计
- 合伙创业合同书
- 加盟合作合同协议
-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供水改造工程合同范本-施工专用
- 2025年2级注册计量师专业实务真题附答案
- 2025年春季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及安排表
- 果实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
- 《fema失效模式分析》课件
- 联合救治房颤患者的协议书
- 企业自查报告范文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