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七-学案二-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_第1页
2023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七-学案二-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_第2页
2023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七-学案二-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_第3页
2023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七-学案二-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_第4页
2023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专题七-学案二-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二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题型一选择题突破运用四个抓手,阅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篇幅较长,各篇又相互独立,缺少连贯性,读起来往往比较费力。因此,在阅读时一定要抓住标题和出处、文中的关键语句、材料异同和图表变化,以便快速梳理文本,把握文本主要内容。1.抓标题和出处。标题和出处隐含的信息十分丰富,有时点明主旨,有时交代写作对象。非连续性文本虽然多是节选,但在文段末尾往往会给出作者、标题或出处。抓住这些信息,对于准确而快速地理解材料内涵有一定帮助。此外,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常常包含图表材料,而图表通常也有标题。图表的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对答题起着提示、指向的作用。抓住标题,就能圈定答题的范围,明确解题的方向,这样也就不会跑题。2.抓关键语句。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需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来快速梳理结构内容。关键语句一般包括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和情感的语句,在结构层次上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内涵丰富的语句,结构复杂的语句等等。对于新闻材料而言,导语部分概括了事件,需要考生重点关注;对于说明性材料而言,介绍说明对象及其特点、阐释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体现说明顺序的关键语句,都值得考生关注。3.抓材料异同。非连续性文本通常是围绕同一话题或者同一对象选择几则材料,阅读时要注意这几则材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求同存异或求同辨异。有时候,命题人甚至就以此为切入点来设题。4.抓图表变化。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中,往往会包含一则图表材料,多以数据表格、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形式出现。阅读图表时,要抓住图表数据或信息的变化,准确把握这些变化背后所蕴含的规律、结论等。〖解题技巧〗文字材料题——切开比对法所谓“切开比对法”就是将选项切开分层,然后和对应句进行比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一般如下:题型一重要概念理解题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重要概念往往指的是文本中重要的科学术语。高考对重要概念的考查,是要求考生能够尽量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依据,对其内涵的理解也要来自文本。理解时,应以文本为依据,有时可适当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而不要进行词典或教科书式的解释。例1[2019·全国Ⅰ卷第4题]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对应原文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eq\x(比对结果)题型二内容概括和分析题此类题目一般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第2小题,该题主要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概括是对材料所包含的信息的提取、概述;分析是对材料内涵本质或联系的解析。例2[2019·全国Ⅲ卷第5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对应原文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eq\x(比对结果)〖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秣。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摘编自马作武《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材料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他还进一步发挥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他对陈伯达研究墨子称赞有加:“《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毛泽东视墨子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表达了他对墨子的高度评价。陈独秀也推崇墨子,他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又说:“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摘编自郑林华《〈墨子〉与中国共产党人》)1.【概念理解】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缅怀与追思无等级的氏族时代,他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B.墨子在《法仪》中指出,因为“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所以,我们应遵循“天志”,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C.墨子推崇“兼”,反对“别”,他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D.陈独秀认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废止,将改变中国的历史,墨子的思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2.【内容理解】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执着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由此可以推出,他所谓的体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将遭到来自统治阶层的阻挠。B.墨子“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这句话既有对墨子救世情怀的肯定与赞美,也隐含着对其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C.墨家的“爱”以平等为原则,儒家的“爱”注重等差和分别。通过两者的对比,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有进步意义。D.材料二中,毛泽东和萧楚女推崇墨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墨子的思想对共产党人的影响,都体现着时代的烙印。3.【概括、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内容,简述墨子的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答:题型二图表题突破图表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图表具有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一、四种图表信息的筛选此类题型多以统计图表、图形等形式呈现,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高考新闻类阅读中,涉及的图表主要有以下四种:1.柱状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长方形柱体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用来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数值的变化。对柱状图的观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①柱状图代表的数据;②柱状图与坐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③数值变化所代表的趋势或倾向。2.曲线图。曲线图是用一组曲线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变化关系,比较直观地显示量的变化趋势。其特点是以纵横坐标为主轴,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曲线图中的关键数字,往往是曲线变化的端点、高点、低点。抓住这些关键数字,可看出原因及变化。3.扇面图。扇面图显示的是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一般为整个圆形的百分比。解答此类题目,往往要求据图写出结论或分析原因,尤其对原因的分析,要结合题目和相关数据进行。4.统计表。由一行或多行单元格组成,用于显示数字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表格一般由表头、纵栏、横栏组成。表头一般指表格的第一行,指明表格每一列的内容和意义。二、巧解图表题的“三步法”与“三注意”〖典例精析〗[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2)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2.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答:〖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中国人均消费大体与经济地理分布相吻合,各省旅游资源基本与中华文明历史演化进程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历史文化积淀的不同导致了旅游发展的不平衡。到2018年,全国贵州省吸引旅游人次最多,为9.69亿人次,最少为宁夏0.33亿人次,两者差距9.36亿人次。预计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人均GDP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这种差距也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3A及以上景区共有3000多个,其中山岳型景区在1000个以上,成为占总体30%的第一大类景区,且具有季节性强、景区改动难度大的特点。很多景区为了吸引游客,提出很多旅游新产品,但这些产品大多集中在玻璃栈道、玻璃桥、灯光秀、宗教名山、演艺等项目,产品同质化严重,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比较单一,基本以门票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中国旅游业进入到精细化、个性化管理的阶段。但是,相对于中国巨大的旅游市场来说,这些管理水平的进步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旅游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不断上涨的旅游人次造成了“黄金周”各热门旅游景点的人群拥挤,公路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人们旅游出行的需要,造成旅游旺季交通堵塞。人们对旅游的巨大需求也给很多不法企业提供了机会。“山东青岛大虾”“哈尔滨天价鱼”等都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旅游消费市场不规范的表现。(摘编自徐海、翟立强、张硕鹏《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材料二(摘编自《2020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材料三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库建设方案、数据规范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示范项目,推出2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1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公布第二批9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6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0年末,全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3332个,比上年末增加93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02个,增加22个;4A级旅游景区4030个,增加310个;3A级旅游景区6931个,增加733个。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1.1%。(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国内旅游人数持续增加,2019年的总人次已是2011年的两倍以上,但每年接待规模增长率却一直在降低。B.国内旅游发展迅猛,2011~2019年每年旅游人数的增长都超过上亿人次,接待规模增长率都在10%以上。C.无论是旅游总人次增长数、接待规模增长率,还是收入规模增长数、收入规模增长率,2017年都是最高的。D.山岳型景区具有季节性强、景区改动难度大的特点,虽然是我国第一大类景区,但收入主要靠门票,比较单一。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各省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历史文化积淀不同的原因,也有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因素,而且预计这种不平衡性还会加剧。B.我国旅游市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旅游旺季景点的人群拥挤、交通堵塞,以及侵害消费者等旅游消费市场不规范的问题。C.截至2020年末,我国共有9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6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4A级旅游景区4030个,增加310个。D.2020年的疫情对我国旅游业影响巨大,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都比上年同期减少一半多,且均低于2012年的水平。3.请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答:学案二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题型一选择题突破例1解析:根据原文对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这一概念的含义和内容的阐释可知,A既不属于“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也不属于“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而是使古代文献变得更加干燥,因而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B属于清除附着物,C属于修补残缺部分,D属于修补残缺部分,均合乎“修复”的内涵。答案:A例2解析:由原文中“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可知,单车猎人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只是在业余时间维护共享秩序,属于自发行为,虽然客观上推动了共享秩序的建立,但这是结果而不是目的。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将结果与目的弄反了,因此不正确。答案:C即学即练1.解析:“他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错。原文是“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可见大同理想不是墨子提出的,文中为兼爱学说是大同理想的绝唱;B.“因为……所以”强加因果。原文是“《法仪》篇说得更明确……‘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可见原句没有因果关系;D.“墨子的思想”扩大范围,原文是“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被陈独秀称为“国粹”的是墨子的“兼爱”而非墨子的思想。故选C。答案:C2.解析:“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有进步意义”错。结合原文“儒家的爱重‘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对比的目的在于证明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的意识,不是为了证明其更具有进步意义。故选C。答案:C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首先看墨子的“兼爱”思想,材料一中“‘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这种思想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从当前现实来看,墨子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材料一中墨子主张爱无等差,“‘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主张兼以易别,“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兼爱”思想蕴含着平等意识,“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材料一中墨子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这种“非攻”思想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材料二中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材料二中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他说“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参加劳动,对于劳动教育有意义。答案:①墨子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②“兼爱”思想蕴含着平等意识,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③墨子的“非攻”,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④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⑤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⑥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参加劳动,对于劳动教育有意义。题型二图表题突破典例精析1.解析:选项文本分析比对结果A根据材料一“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可以总结,修复的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符合原文B根据图表可以得出数值,据此比较可以做出判断符合原文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根据原文,纸浆补书机法属于修复方案,用于修补书页,并不能用来给纸张去酸不符合原文D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修复后的效果“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符合原文答案:C2.解析:从材料三第一段可以看出,这些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从质地来看,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且纸张已经严重酸化;根据毛里求斯的气候条件,联系材料二图表中提到的温度和湿度对纸张寿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