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38/wKhkGWegqTaAWFQmAAIs2CapTaI181.jpg)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38/wKhkGWegqTaAWFQmAAIs2CapTaI1812.jpg)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38/wKhkGWegqTaAWFQmAAIs2CapTaI1813.jpg)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38/wKhkGWegqTaAWFQmAAIs2CapTaI1814.jpg)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0/38/wKhkGWegqTaAWFQmAAIs2CapTaI1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年级组织了“探访京城古韵,传承历史文脉”的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小组准备向班级同学汇报收获,请帮助完善如下材料。一感古建变迁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内,这里远离行人摩肩接踵的闹市,环境清幽,古柏参天。它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建筑犹如座座里程碑,镌刻着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各个时期的发展成就。展厅内陈列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奥,令参观者震撼到屏息敛声。它以丰富多彩的图表照片、栩栩如生的实物和细致精美的模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从茅茨土阶的原始状态发展到明清宫廷建筑的高度所走过的漫长里程。汉之古拙,唐之雄大,宋之绮丽,元之自由,明清之规范,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尽收眼底。1.为方便同学汇报时读准字音,需要对材料中的加点字注音。下列选项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摩肩接踵zhòng
参天cēn
镌刻juàn
屏息敛声píngB.摩肩接踵zhǒng
参天cān
镌刻juàn
屏息敛声bǐngC.摩肩接踵zhòng
参天cēn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píngD.摩肩接踵zhǒng
参天cān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二赏古建技艺藻井为我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装修技术的高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隆福寺藻井共分六层,每层圆形框架上均细致雕刻云纹图案。藻井在一、二、三、五层上,布置有天上宫阙。宫阙里有仙人天女,都是精雕细琢而成,表情神态______________;有和善安详的,有怒目圆瞪的,有颔首微笑的,有闭目养神的。第二层的壁板、天花与第四层为彩绘的二十八星宿神像。藻井的最上方即第六层,是一幅星象图,存星1400颗,据传此图是参照唐代一幅星象图绘制。整座藻井美轮美奂、精巧别致,真是太令人惊叹了!2.结合以上材料,选择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或方格内。()A.一丝不苟
B.惟妙惟肖
C.俯仰生姿
D.慷慨激昂三传古建文化2024“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展现古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2024“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日前在北京中山公园开幕,以“赋古建以雅韵赠岁月以华章”为主题,通过文化艺术与古建筑的结合,展现了近年来东城区在文物修缮、保护及活化利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彰显了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介绍,古建艺术季聚焦北京中轴线及沿线,选取中山公园、天坛、太庙等多处古建,辐射到曹雪芹故居、齐白石旧居、古观象台等文化点位。本次活动不仅融合古建与音乐,还引入多元化的艺术门类,在古建筑独有的空间情境中进行艺术创作和创新演绎。活动指导方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古建艺术季不仅是对古建筑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探索实践。活动举办单位将不断引入社会力量,更好活化利用古建文物,______________3.有同学不太明白上面这则消息标题的意思,请根据消息内容和语法知识提取标题的主干,以帮助他理解。4.根据语境,为消息结尾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句子(
)A.让我们高声赞美文物和文化遗产!B.文物和文化遗产会被高声赞美吧?C.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D.文物和文化遗产难道不会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吗?5.受报道的启发,同学们准备举办“当诗词遇见建筑”朗诵会,表达对古代建筑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部分诗歌,其中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龟虽寿》——(东汉)曹操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唐)崔颢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D.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二、名句名篇默写6.默写。(前六个小题任选三题、第(7)小题任选一组作答,所有小题皆须按序作答)(1)?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2)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3),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4)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5)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6)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7)跟着古诗文去旅行,你可以饱览《三峡》里“①,”的山的高峻连绵,聆听《与朱元思书》中“②,”的动听鸟鸣,领略《使至塞上》“③,”的落日风光……三、诗歌鉴赏阅读《春望》一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下列说法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望”字展开,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语言凝练。B.首联以“国破”和“城春”形成的反差,写国都沦陷后触目惊心的景象。C.颈联用“连三月”和“抵万金”写出了战乱的持久和家书的珍贵难得。D.尾联诗人头发花白、稀疏,完全是因为他暮年已至而身体衰败。8.阅读全诗,任选角度,具体说说颔联传达出的思想情感。(从对仗、押韵、炼字、写作手法等角度谈皆可)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自《孟子》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章句下》)材料二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②也;为丛驱爵③者,鹯④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离娄章句上》)①圹(kuàng):同“旷”,指旷野。②獭(tǎ):水獭,吃鱼为生。③爵:通“雀”。④鹯(zhān):吃雀的鸟。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兵革非不坚利也(2)所恶勿施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民之归仁也B.夫环而攻之/一怒而诸侯惧C.以天下之所顺/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1.从材料一或材料二中任选一个画线句,结合语境用现代汉语翻译。12.下面是小明学习以上两则材料后做的笔记,请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第①③空须用自己的话概括)(1)同样谈治国中推行仁政的重要性,材料一以①为例,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中,“人和”才是首要条件;而材料二整体谈仁政的重要性,尤其还谈到了如何“得天下”“得其民”“得其心”,认为老百姓归依仁政仁德如“②”。(2)为证明推行仁政在治国中很有必要这个看法,材料二中③的事例可作为材料一中“失道寡助”的事实论据。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石拱桥》,茅以昇文)材料二①港珠澳大桥建筑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建造技术精尖,它弥补了珠江西岸的地缘劣势,成为联通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基础设施。②以交通为媒,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融合发展。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______________。6年来,“车聚人旺物畅”的场景,已成为大湾区往来互通的常态。同时,空间联通激活消费需求,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不仅催生了跨境出行新方式,也让“全国揽货、珠海聚集、发往港澳、通达全球”的态势日趋明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取材于202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类文章,有删改)13.根据话题,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和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在材料二横线处填入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经港珠澳大桥往来的粤港澳三地旅客、车辆增多了B.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开始增多、遍布更广C.港珠澳大桥的“硬连接”推动了人流物流“软连接”D.人流物流的“软连接”推动了港珠澳大桥的发展15.从以上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得益于①,它的建成意义重大,能②。(每空限13个字以内)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弁(biàn)三种。②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样式和用途与后世所谓的帽子不同。《说文解字》说:“冠,絭(juàn,束缚)也,所以絭发。”古人蓄长发,用发笄(jī,古代束发用的簪子)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由此可以想见,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盖住。冠圈两旁有缨,这是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颔下打结。③冠又是冕和弁的总名。冕,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后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称,它又被用来比喻“居于首位”。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延,下面戴在头上。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玉,叫作旒(liú)。据说天子十二旒(一说皇帝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后来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冕旒”可以用作帝王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万国衣冠拜冕旒”中的“冕旒”指的就是这个意思。④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______________⑤冕、弁加在发髻上时都要横插一根较长的笄(不同于发笄),笄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不叫缨而叫纮(hóng),此外,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𬘘(dǎn)的丝绳垂下一颗玉来,名叫瑱(zhèn)。因为两瑱正当左右两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诗经·卫风·淇(qí)奥》说“充耳琇(xiù)莹”,就是指瑱说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马汉麟著,2023.1.有删改)16.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17.阅读材料,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的内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②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③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行闪闪发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样,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18.阅读材料,自选角度,说说第③段是如何使说明准确、严谨的。(从说明语言、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角度谈皆可)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______________沈从文①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②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①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③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④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②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zuò)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⑤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③,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④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⑤,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阍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作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①对调子:对歌。②向例:一向的做法。③《十二月花》:歌唱十二月花信的民歌,如“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里兰花盆里装……”。④哕(huì):鸟鸣声。⑤面善:面熟。19.文章的标题或概括主要内容,或揭示文章中心。阅读全文,你发现,文章围绕“歌会”依次描写了①、山路漫歌、②三个内容,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所以本文标题可拟为③。(第③空限8个字以内)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五段画线句中“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舒卷”“张弛不定”的表达效果。21.本文呈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结合文章,简要说说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六、名著阅读22.同样经历观察、记录的过程,但《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这两部名著因为目的不同,呈现的内容与表现的形式等有着巨大差异。请以其中一部名著为例,结合该名著具体内容及作者创作经历,谈谈你对“基于写作目的来选择写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做法的认识。(100~150字)七、作文23.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种子”有“显花的植物所特有的器官。在一定条件下,它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的意思。平时使用时,“种子”一词还可以指一个人,或一种文化文明,或是精神、信仰⋯⋯根据你的理解,以“留给未来的种子”为题目,写一篇有景物描写和说明性文字的文章。文章可写实,可虚构。注意:(1)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文体不限。(3)写诗歌须写十行或十行以上。其他文体,字数500~6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D简析:“摩肩接踵”的“踵”读zhǒng;“参天”的“参”读cān;“镌刻”的“镌”读juān;“屏息敛声”的“屏”读bǐng,所以选D。2.答案:惟妙惟肖简析:“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于形容藻井中仙人天女的表情神态极为合适,能体现雕刻的精细逼真。3.答案:古建艺术季展现成果。简析:“2024‘故宫以东’”“古建文物保护利用”是修饰成分,句子主干为“古建艺术季展现成果”。4.答案:C简析:A选项单纯赞美,与前文联系不紧密;B选项是问句,不符语境;D选项反问句语气强烈,C选项陈述句,既承接前文又体现对文化遗产发展的期望,最合适。5.答案:A简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出自杜牧的《赤壁》,不是曹操的《龟虽寿》。6.答案:岂不罹凝寒;云生结海楼;半卷红旗临易水;似曾相识燕归来;沉鳞竞跃;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析:注意“罹”“鳞”“嶂”“嘤”等易错字的书写。7.答案:D简析:诗人头发花白稀疏主要是因对国家败亡的忧虑和无家书的心痛,并非单纯暮年身体衰败。8.答案:写法:本联第二句“感时”承接首联,“恨别”启下写家人离散之苦。诗人移情于物,将花、鸟人格化,“花溅泪”“鸟惊心”含蓄深沉地表达对国家战乱的忧虑和亲人分离的痛苦。简析:从写作手法角度,颔联运用拟人、寓情于景等手法,将诗人情感与花鸟联系,体现忧国忧民和对亲人的思念。9.答案:(1)泛指武器装备;(2)(强)加简析:结合语境,“兵革”在文中指武器装备;“施”是施加的意思。10.答案:C简析:A项中,“三里之城”的“之”是助词,可译为“的”,“民之归仁也”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夫环而攻之”的“而”表修饰,“一怒而诸侯惧”的“而”表顺承;C项中,“以天下之所顺”和“以君之力”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11.答案:材料一句: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能靠疆域的边界。材料二句:替丛林(森林)赶来鸟雀的,是吃雀的鸟。简析:翻译时注意“域”是“使……定居”,“为”是“替”等关键词的理解。12.答案:战争如何取得胜利;水之就下、兽之走地;桀纣失天下简析:材料一以战争为例强调“人和”重要性;材料二用比喻说明百姓归依仁政的状态;桀纣失天下的事例可作“失道寡助”的论据。13.答案:我国桥梁建设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简析:材料一围绕我国石拱桥成就,从劳动人民智慧、设计施工传统、石料取材等方面阐述原因。14.答案:C简析:材料二强调港珠澳大桥作为“硬连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软连接”,促进融合发展,C选项全面准确。15.答案: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简析:结合两则材料,港珠澳大桥建成得益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其意义在于加速大湾区融合发展。16.答案:介绍了上古头衣的种类、形制和用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带去重装置动平衡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子管联结装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铝型材拉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三目落射荧光显微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竹根雕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煮呢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层珠光吹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冷冻黑椒牛柳饭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自动调整臂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专业知识的网络与社交媒体考核试卷
- 新能源汽车概论题库
- 设备维保的维修成本和维护费用
- 客运站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口腔预防儿童宣教
- 绿城桃李春风推广方案
- 体质健康概论
- 档案管理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 颅脑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 202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通讯、访谈(含答案)
- 人工智能在商场应用
- (完整word版)大格子作文纸模板(带字数统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