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A.生长激素、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C.胰岛素、性激素D.性激素、生长激素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3、艾滋病是由于患者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B.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对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造成影响C.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它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HIV可以通过吸血昆虫在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传播4、哺乳动物体内T细胞种类较多;其中抑制性T细胞具有抑制同种抗原体液免疫的功能。为验证该功能,将一批不带特定抗原的小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小鼠注射绵羊细胞R,获得小鼠X;另一部分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开展了下列免疫学实验:
①向甲组注入小鼠X的抑制性T细胞和相应记忆细胞;并注射绵羊细胞R,测抗体含量;
②向乙组注入小鼠X的相应记忆细胞;并注射绵羊细胞R,测抗体含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绵羊细胞R,应取自于同一个体B.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该实验自变量是有无抑制性T细胞C.注射绵羊细胞R后,应饲养一段相同的时间测定抗体含量D.预期结果是甲组小鼠测定的抗体含量比乙组的抗体含量高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一类有机物B.生长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基因组的表达无关C.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D.植物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6、下面为膝跳反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在3处施加适宜刺激会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D.若1处受损,膝跳反射无法完成7、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两道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呼吸道黏膜、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C.细胞因子、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D.第二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起作用8、“柯萨奇”病毒可引起“胃肠感冒”,患者常出现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进入胃部后引起胃体肌肉收缩属于条件反射B.机体抵抗该病毒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C.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辅助性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9、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如下图所示。R蛋白既能结合乙烯,又能调节酶T的活性。乙烯存在时,与R蛋白结合,使酶T活性受到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出乙烯生理反应。乙烯不存在时,酶T有活性,最终不表现出了烯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果实成熟是乙烯的生理反应之一B.酶T活性丧失的突变体在无乙烯时也表现为有乙烯生理反应C.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个体相当于野生型为早熟品种D.图示机制反映了激素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调节植物生命活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寒冷刺激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促进其分泌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使机体增加产热B.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特点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可刺激下丘脑某部位产生兴奋并沿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D.下丘脑既能分泌激素,又是体温调节中枢,也能控制机体感觉、节律和水盐平衡11、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大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影响,研究者选择长度相同、生长状况相近的两组大麦胚芽鞘,分别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单侧光照射,随后在不同时间测量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度增加值(单位:mm),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处理处理时间/min309012090120红光向光侧0.200.400.600.80背光侧0.200.400.600.800.80蓝光向光侧0.200.260.330.42背光侧0.200.550.901.221.22
A.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鞘尖端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单侧红光照射,若在背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一定会引起向光性C.光敏色素主要吸收蓝光来调控胚芽鞘的生长发育,对于红光基本不吸收D.蓝光照射30分钟大麦胚芽鞘未表现出向光性,因为生长素的运输需要一定时间12、热习服(热适应)是指机体长期、反复地暴露于热环境下时,出现的一系列可逆的适应性反应。在34℃、相对湿度为89%的环境下,未热习服和已热习服的人直肠温度和出汗率随运动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会增多B.未热习服的人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与出汗较少关系不大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汗腺分泌加快,有利于降低体温D.经热习服训练后,大脑皮层调节体温恒定的能力会增强13、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µU/mL;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II型糖尿病肥胖者与I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对I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B.非糖尿病肥胖者和II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均不同程度下降C.若检测正常人胰高血糖素浓度,曲线的峰值应出现在胰岛素的峰值之前D.若45min时测血糖浓度,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高于II型糖尿病肥胖者14、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JamesP.Allison和TasukuHonjo;两人因在抑制消极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癌症疗法而获奖。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PD-1基因的功能,并提出了新的癌症疗法。图示为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中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PD-1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T细胞的过度激活会引起免疫缺陷病C.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和PD-L1的结合,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15、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下列关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B.在细胞水平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稳态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D.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稳态1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PM2.5通过鼻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吸附,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PM2.5进入血液后有一部分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特异性免疫D.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浆pH的维持与缓冲物质有关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人体通过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_______和_______;当抗原进入机体时会快速引起免疫反应,消除病原。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后,一般需服用_______以减少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攻击,提高成活率。18、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腺体种类结构特点分泌物种类及去路实例内分泌腺_________激素,进入_______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外分泌腺有导管汗液、泪液和消化液,通过导管排出体外或____________汗腺、泪腺、唾液腺、胃腺、肠腺19、概念: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_______,其中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占到______。营养物质通过______等系统,氧气通过_______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______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20、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叫做稳态。21、谈谈高热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_____22、突触的类型: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轴突——_________;传递特点_____________性。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3、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______A.正确B.错误24、下丘脑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A.正确B.错误25、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生长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26、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7、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3题,共12分)28、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双子叶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形成“顶端弯钩”(如图1),使幼嫩的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弯向下生长,以减少来自土壤的机械压力。水杨酸(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内源信号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者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SA对“顶端变钩”产生的影响。
(1)SA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_的微量有机物。
(2)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分别在含有不同浓度SA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黑暗培养3天,对其“顶端弯钩”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请说出SA抑制“顶端弯钩”形成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生长素浓度的检测;发现经SA处理的“顶端弯钩”内侧生长素的积累明显降低。
注:A图为完全闭合的弯钩;B;C、D、E图为不同程度展开的弯钩。
(3)已知PIN3是一种生长素转运蛋白,也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PIN3基因突变后,检测植株“顶端弯钩”弯曲程度,结果如图2所示。(设完全展开的弯钩,角度为0°,完全闭合的弯钩,角度为180°),初步说明PIN3能________“顶端弯钩”的形成。
(4)将PIN3基因连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其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在外源SA处理情况下检测转基因植株的绿色荧光水平,分析图3结果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5)综合上述信息,试分析SA影响“顶端弯钩”形成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植物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________的结果。
注:图中GFP显示激发光下荧火情况;明场显示自然光照射下样本成像情况;融合为GFP和明场叠加效果29、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但在某些条件下,根也可发生不对称生长,形成波浪形弯曲或卷曲。为探究光照;油菜素内酯(BL)和乙烯在根生长中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开展了实验研究。
(1)BL作为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分别设置光暗;BL和蒸馏水处理组;观察、统计水稻根的不对称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
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有研究表明;乙烯具有促进根不对称生长和抑制根伸长生长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光和BL对根生长的调节作用是否依赖于乙烯途径,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STS为乙烯抑制剂),并检测培养至第3天时相关指标。
。组别。
1
2
3
4
5
6
7
8
处理方法。
水+暗。
水+光。
BL+暗。
BL+光。
STS+暗。
STS+光。
_____
_____
根不对称生长率(%)
2.1
16.82
96.10
100
0
0
x
y
根长cm)
6.25
2.50
2.70
1.76
5.94
2.14
5.71
2.67
①表中7;8组的处理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
②若BL对根不对称生长的作用完全依赖于乙烯途径;则x和y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③表中数据说明光照对根的伸长生长具有____________作用,且该作用____________(选填“依赖”、“不依赖”)于乙烯途径。30、下列是利用小鼠所做的几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鼠。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并进行如下处理:。组别实验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甲切除小鼠体内的甲状腺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乙切除小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小鼠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中的甲状腺激素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
注:测定小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鼠的物质代谢强度。
(1)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这一推论,应在甲的基础上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组别手术/处理方法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的平均质量/mg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的平均质量/mg1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生理盐水682162A36933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激素372194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66219
注:雌激素与促性腺激素均用生理盐水配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所用的幼鼠性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且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等应相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A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雌激素只影响________________的发育,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详解】
激素的化学本质包括三种:蛋白质(多肽类):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等;这类激素易被消化酶分解而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法补充,不宜口服;固醇类:如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这类激素口服后可以被吸收;氨基酸衍生物类: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口服后也可以被吸收。所以本题可通过“饲喂法”。
故选B。2、C【分析】【分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B错误;
C;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是拮抗(相反)的;C正确;
D;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受到抑制,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蠕动加快,有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D错误。
故选C。
【点睛】3、D【分析】【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HIV侵入人体后与辅助性T细胞相结合,破坏辅助性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详解】
A;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A正确;
B;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因此,HIV侵染T细胞,对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造成影响,B正确;
C;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C正确;
D;HIV不会通过吸血昆虫在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传播;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再根据题意作答。4、D【分析】【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抑制性T细胞是否具有抑制同种抗原体液免疫的功能,实验的自变量为是有无抑制性T细胞,因变量为抗体含量。
【详解】
A;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抑制性T细胞是否具有抑制同种抗原体液免疫的功能;为保证抗原相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绵羊细胞R,应取自于同一个体,A正确;
B;甲组注入抑制性T细胞和相应记忆细胞;乙组注入相应记忆细胞,甲、乙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有无抑制性T细胞,B正确;
C;注射绵羊细胞R后;为保证单一变量同时保证抗体分泌,应饲养一段相同的时间测定抗体含量,C正确;
D;因为甲组由抑制性T细胞会抑制同种抗原的体液免疫;所以甲组抗体含量比乙组低,D错误。
故选D。5、C【分析】【分析】
生长素:①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②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③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幼根(叶)>老根(叶);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④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等。⑤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
A;生长素是由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的微量的有机物;即生长素并不是特定器官产生的,A错误;
B;生长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即生长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基因组的表达有关,生长素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B错误;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与光照等环境因素无关,C正确;
D;植物茎的背地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C。6、C【分析】【分析】
反射必须具备完成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
A;在膝跳反射中;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A正确;
B;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
C;在3处(传出神经)施加适宜刺激会引起屈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若1处(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膝跳反射无法完成,D正确。
故选C。7、D【分析】【分析】
1;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2;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形成的,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是特异性免疫。
【详解】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黏膜和皮肤组成;则呼吸道黏膜、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
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为非特异性免疫,属于第二道防线,B正确;
C;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细胞因子、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才发挥作用,参与的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C正确;
D;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第二、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D错误。
故选D。8、B【分析】【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详解】
A;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体肌肉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生理过程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先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因此机体抵抗该病毒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B正确;
C;免疫防御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C错误;
D;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唯一细胞;没有识别抗原能力,因此不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D错误。
故选B。9、C【分析】【分析】
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详解】
A;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A正确;
B;由图可推知;有无乙烯生理反应发生,关键在于酶T有无活性,因此只要酶T无活性,存在或不存在乙烯都会发生乙烯生理反应,故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有乙烯生理反应的表现,B正确;
C;若R蛋白发生了乙烯结合位点突变;乙烯就不能发挥作用,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延迟,即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个体相对于野生型为晚熟品种,C错误;
D;如图所示;反映了激素乙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A:B:D【分析】【分析】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下丘脑具有产生兴奋;传导兴奋,还可以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某些神经内分泌细胞能够分泌相关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是体温调节的中枢、血糖平衡的中枢和水盐平衡的中枢。
【详解】
A;寒冷刺激使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至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然后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机体组织细胞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A错误;
B;血糖调节体现了明显的反馈调节特点;没有体现出分级调节的特点,B错误;
C;内环境渗透压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兴奋并以神经冲动传的形式上行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
D;调节水盐平衡、节律、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但机体感觉是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的,在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ABD。11、B:C:D【分析】【分析】
1;生长素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之一。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这称为生长素的两重性,而且生长素的作用往往与发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关系。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如禾本科植物的向光生长,即为单侧光引起尖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
2;光敏色素是指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色素蛋白质)。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各个器官中;黄化幼苗的光敏色素含量比绿色幼苗多20~100倍。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尖端、黄化豌豆幼苗的弯钩、各种植物的分生组织和根尖等部分的光敏色素含量较多。一般来说,蛋白质丰富的分生组织中含有较多的光敏色素。在细胞中,胞质溶胶和细胞核中都有光敏色素。
【详解】
A;据题表可知;用单侧红光处理大麦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长度增加值相等,说明单侧红光照射不能使大麦胚芽鞘尖端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A正确;
B;单侧红光照射;若在背光侧涂抹某浓度的生长素,当浓度适宜时会促进生长表现出向光性,当浓度较高时会抑制生长表现出背光性,B错误;
C;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C错误;
D;蓝光照射30分钟大麦胚芽鞘未表现出向光性;因为生长素的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D错误。
故选BCD。12、A:C【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详解】
A;运动会使机体产热量明显增多;散热量也会增加,A正确;
B;由题图可知;未热习服的人出汗率较低且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可推测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主要是出汗少、散热量较少引起的,B错误;
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出汗率较高;汗腺分泌加快,有效增加机体散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C正确;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AC。13、C:D【分析】【分析】
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可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
2.据图分析: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都较正常人升高,说明这两种人的胰岛B细胞正常,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说明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详解】
A;由图可知;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人,对I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A正确;
B;由图可知;非糖尿病肥胖者和II型糖尿病肥胖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均高于正常人,因此非糖尿病肥胖者和II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均不同程度下降,B正确;
C;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先升高,胰岛素接着升高,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因此正常人胰高血糖素浓度,曲线的峰值应出现在胰岛素的峰值之后,C错误;
D;若45min时测血糖浓度;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低于II型糖尿病肥胖者,D错误。
故选CD。
【点睛】14、A:C:D【分析】【分析】
1;该题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PD-L1是PD-1的配体;PD1与PD-L1结合后可提供抑制性信号,从而使T细胞凋亡,最终抑制T细胞免疫”。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
【详解】
A;由题意可知;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中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PD-1基因的功能是表达PD1受体蛋白;使PD-1与PD-L1结合后可提供抑制性信号,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T细胞或B细胞的过度激活会引起自身免疫病,B错误;
C;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
D;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和PD-L1的结合;使T细胞的活性不受到抑制,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D正确。
故选ACD。15、A:C:D【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详解】
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如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稳态,如果这个稳态受到破坏,正常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A正确;
B;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稳态属于分子水平上的稳态,B错误;
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C正确;
D;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稳态,D正确。
故选ACD。
【点睛】16、A:B:D【分析】【分析】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详解】
A;肺泡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因此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
B;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故PM2.5通过鼻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吸附,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正确;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PM2.5进入血液后有一部分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血浆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如HCO3-、H2CO3等有关;故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浆pH的维持与缓冲物质有关,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A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略
【解析】①.抗体②.记忆细胞③.免疫抑制剂18、略
【分析】【详解】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外分泌腺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体外或排到消化道(腔)。【解析】①.无导管②.血管③.消化腔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体液细胞内液2/3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解析】相对稳定的状态21、略
【分析】【详解】
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旺盛,持续高热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出现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解析】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旺盛,持续高热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出现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22、略
【分析】【分析】
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轴突-轴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丘或轴突末梢相接触。轴突-肌肉突触:轴突末梢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轴突-腺体突触:轴突末梢与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
【详解】
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轴突-轴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丘或轴突末梢相接触。轴突-肌肉突触:轴突末梢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轴突-腺体突触:轴突末梢与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解析】树突轴突胞体肌肉腺体单向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3、A【分析】【详解】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患呆小症。
故正确。24、A【分析】【详解】
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产生激素,下丘脑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
故正确。25、B【分析】【详解】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生长和发育,因此可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的生长,故错误。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26、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细胞内液。
【详解】
(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血浆与②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的。血浆中的成分可以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渗透进入血浆,故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走,所以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组织液血浆(或血液)蛋白质①②④高于27、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结构,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详解】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是图甲中的d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据图分析,③表示神经中枢。刺激图丙中b点,因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所以b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又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则e;d、c都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a点也可以产生兴奋。
(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①.感受器②.d③.细胞体膜或树突膜④.非条件⑤.高级中枢(大脑皮层)⑥.神经中枢⑦.a、c、d、e⑧.兴奋或抑制六、实验题(共3题,共12分)28、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1可知;随着SA浓度的增加,植株“顶端弯钩”的展开程度越明显。分析图2可知,随着萌发时间的增加,野生型的弯曲程度增强,PIN3突变体的弯曲程度明显减弱。分析图3可知,SA处理组绿色荧光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SA可抑制PIN3基因的表达。
【详解】
(1)SA是一种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由图1可知;随着SA浓度的增加,植株“顶端弯钩”的展开程度越明显,这为SA抑制“顶端弯钩”形成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随着萌发时间的增加;野生型的弯曲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室安全文化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家用便携式呼吸机配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药国际化注册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黑河中游国土空间冲突识别及模拟研究
- 电动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与优化
- 便携式紧急救援药品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浴衣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一次性纸浆模餐具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乳清蛋白粉运动后恢复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麻醉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美发店承包合同范本(2篇)
-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TCITSA 24-2022 基于ETC的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技术规范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 叉车装卸区域安全风险告知牌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绘本阅读课-优质课件.ppt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