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我国自主开发的“隐形飞机”歼20,主要改进了形状与材料方面的技术,能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下列关于歼20隐身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由于歼20飞行太快,电磁波追不上B.由于歼20是超音速飞机,声波追不上C.通过改用新材料,减弱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D.通过改变飞机形状,减少对雷达探测设备方向反射的电磁波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摩擦起电()A.梳头时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电源给用电器供电D.利用风力发电3、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氦B.硫C.锰D.溴4、如图所示的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B.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C.试电笔的握法。

D.用湿手触摸开关。

5、如图所示是酒精浓度检测仪及其原理图,它实际上是由一节干电池(电压不变)、一个气敏电阻R2(相当于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变阻器,酒精浓度越大阻值越小)与定值电阻R1及一个电压表组成.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则()

A.气敏电阻R2的阻值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B.通过电阻R2的电流越小,电压表的示数越大C.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越大,电阻R2两端电压越小D.气敏电阻R2的阻值越大,通过电阻R1的电流越大6、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R=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从R=U/I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C.从I=U/R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从R=U/I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所加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是个恒量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速度跟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速度跟物体运动的时间成反比C.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D.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处在磁场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会带动指针一起偏转.线圈中电流越大,指针偏转角度就越大.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流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B.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会改变D.线圈中电流越大,其所受磁场力就越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请用“一定”或“不一定”填空:

(1)饱和溶液降温时____析出晶体。

(2)不饱和溶液降温时____析出晶体。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____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10、化学与“美丽厦门”

(1)化学让天更蓝。

①汽车尾气处理中使用了催化剂,该催化剂中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从中获取一条信息:____.

②公交车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③未来氢能源汽车可实现零污染.在催化剂、光作用下,水分解获得氢能源,写出该方法获得氢能源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化学让水更洁净。

①生活污水截流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采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写出一种).

②图3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一种装置,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____.

③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____.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左移动,电压表示数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表示数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机翼上下表面流动的空气速度是____的.如图表示机翼周围空气的流向,机翼上方空气流动比下方____,所以机翼____压强较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____力.

13、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____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____。14、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要的____,都是由细胞内的____在____的参与下被分解成____和水等简单物质时释放出来的.15、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____是施力物体,____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____,受力物体是____。16、由甲、乙两根外形、颜色都相同的钢棒,两端没有任何标记,其中至少有一根是永磁体.现将甲水平放置,手握乙从甲的一端移向另一端,如图所示,若移动过程中手感到受力均匀,则可以肯定:甲是____,乙是____.

17、扬声器是把____信号转化成____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是由固定的____、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磁悬浮列车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____的道理.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9、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20、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1、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2、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3、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6分)24、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下面的力。

①电线对电灯6N的拉力;

②用与地面成30°的150N的力在O点斜向左上方拉小车。25、如图,晓宇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中,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运动到木板C处停下来。请画出小车运动到B处时所受的各个力的示意图。26、磁铁对小铁球的磁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铁球受到磁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3分)27、请你在图2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及电源的“+”极.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27分)28、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扇叶容易沾上灰尘?29、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磁铁两端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发现铁钉会掉下,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同原声分开,请问:

①0.1秒声音可以传播多远?

②反射回声的墙至少离人多远?(声音速度取340米/秒)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答】隐形飞机能避开雷达;是因为他表面有一种特殊材料,能加强对电磁波的吸收,同时由于表面的特殊形状,能减弱被反射回雷达的电磁波。

故选D

【分析】本题需要掌握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可以被吸收,也能被反射。2、A【分析】【解答】A;干净的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带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A符合题意;

B;同种电荷排斥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不是产生电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不是摩擦起电,故C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是产生电能的过程;不是带上电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根据对摩擦起电概念的认识来判断.3、C【分析】【解答】解: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四个选项中属于金属的是锰.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本题.4、B【分析】【解答】解:A;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容易造成电流过大,引发火灾,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B;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可避免因用电器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C;图中手没有接触试电笔笔尾的金属体;无法形成回路,做法错误,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D;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手触摸开关容易造成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故选B.

【分析】(1)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使用同一插座容易造成电流过大;引发火灾;

(2)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要接地;

(3)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体;

(4)生活用水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5、C【分析】【解答】解:

由图R1与R2串联,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气敏电阻R2的阻值越小;电路中总中总电阻变小;

由I=电源电压一定,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R1、R2电流都变大;

由U=IR,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所以U2=U﹣U1,R1电压变大,R2电压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R2的阻值变化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化.6、A【分析】【分析】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答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应用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解:A;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A错误;

B;由R=U/I可知;U=IR,对于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如果通过的电流越大,则导体两端的电压也越大,故B正确;

C;由I=U/R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C正确;

D;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导体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之比,由R=U/I可知,对于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所加的电压跟通过的电流的比值是一确定值,故D正确;

故选:A.7、C【分析】【分析】由速度公式v=可知;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由路程和时间决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二是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

A、由速度公式v=可知;当时间相同时,速度跟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本选项缺少条件“时间相同”,故A错;

B、由速度公式v=可知;当路程相同时,速度跟物体运动的时间成反比,本选项缺少条件“路程相同”,故B错;

CD;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也可以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故C正确、D错.

故选C.8、D【分析】【分析】在学过的测量工具或设备中;每个工具或设备都有自己的制成原理;对不同测量工具的制成原理,是一个热点题型,需要重点掌握。首先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线圈的转动可以带动指针的偏转;然后找出与电流表的原理相同的选项即可。

【解答】A、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故A错误;

B;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B错误.

C;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其转动方向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不一定不一定一定【分析】【分析】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也可得到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通过溶解度的概念;及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以知道;比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使不会有晶体析出的。所以饱和溶液降温时不一定析出晶体。

(2)同理可知;不饱和溶液降温时也不一定析出晶体。

(3)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析出晶体的溶液就是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那么肯定是饱和溶液。

【解答】

1.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是不会有晶体析出的。所以饱和溶液降温时不一定析出晶体。故本题填不一定。

2.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使就不会有晶体析出的。所以不饱和溶液降温时不一定析出晶体。故本题填不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已经符合饱和溶液的概念,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不一定;不一定;一定。10、该元素原子序数为46(或其他合理答案)CH4+2O22H2O+CO22H2O2H2↑+O2↑过滤(或其他合理答案)节能肥皂水【分析】【解答】(1)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元素的名称是钯,属于金属元素等.

故填:该元素原子序数为46(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2H2O+CO2;

③水在光照、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2H2↑+O2↑;

(2)①用到了过滤;沉降的净水方法;故填:过滤(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此海水淡化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节约了能源,故填:节能;

③由于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为硬水可选择的试剂是肥皂水,故填:肥皂水.

【分析】(1)①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②根据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③根据水分解的过程来分析;

(2)①根据常用的净水方法来分析;②此方法是利用了太阳能;③根据硬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11、变小变大【分析】【解答】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R减小,电源电压U不变,由I=可知;电路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

【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12、不同快向上升【分析】【解答】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机翼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故答案为:不同;快;向上;升.

【分析】①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有空气和水.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②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13、平均不大【分析】【解答】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整体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对书上的知识多多了解。14、能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分析】【解答】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物质时释放出来的.答案为:能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

【分析】此题考查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类作用供能物质。15、手水桶水桶手【分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的推;拉、挤、压等都是力的作用.要产生这种作用必须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桶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水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感到水桶对手有一个向下拉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水桶,受力物体是手.

故答案为:手;水桶;水桶;手16、钢棒|永磁体【分析】【分析】此题可以采用假设的方法去解决.在假设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之间作用力的变化情况,然后与受力均匀对应,就可以确定哪个物体是磁体.

【解答】解:若甲是磁体;乙是钢棒.乙从甲的左端移到右端,即从甲的一个磁极,移到另一个磁极,由于磁体的两端(磁极)部位磁性最强,中间位置磁性最弱.所以,在此过程中,乙受到的作用力是先减小,到甲的中间最小.然后再增大.两者之间力的大小是变化的.故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

若甲是钢棒;乙是磁体.在移动过程中,始终是乙的磁极与甲靠近,所以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不变.故这种假设成立.

故答案为:钢棒;永磁体.17、电|声|永久磁体|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分析】【分析】(1)根据扬声器是发声装置和生活经验;可判断扬声器是把什么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其组成部分有:永久磁体;线圈、锥形纸盆;(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解答】解:(1)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其组成部分有:永久磁体;线圈、锥形纸盆;(2)磁悬浮列车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的道理.

故答案为:电;声;永久磁体;同名磁极互相排斥.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9、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0、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1、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2、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3、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3题,共6分)24、【分析】【分析】力的图示的画法:首先画出标度;然后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线段,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线段的末端标出力的大小.

【解答】

(1)

画出标度3N,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根据标度,画出竖直向上6N的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6N.如图:

(2)

画出标度50N,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根据标度,画出与地面成30°角150N的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150N.如图.25、【分析】【分析】先判断小车在B处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做出解答,需要注意的是相等的力,线段的长度必须相等.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图中,线段的长度表示了力的大小.【解答】解:小车受到了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小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说明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小车还受到了地面施加的摩擦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