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A/3E/wKhkGWefHhCAesfdAAGPtiNFflQ642.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A/3E/wKhkGWefHhCAesfdAAGPtiNFflQ6422.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A/3E/wKhkGWefHhCAesfdAAGPtiNFflQ6423.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A/3E/wKhkGWefHhCAesfdAAGPtiNFflQ6424.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A/3E/wKhkGWefHhCAesfdAAGPtiNFflQ6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3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①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④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A.物镜上B.目镜上C.盖玻片上D.材料中3、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注射抗生素的目的是使病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B.寒冷环境中,因为产生的热量少,所以散失的也少,体温仍能维持恒定C.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有与抗利尿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蛋白D.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4、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A.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与此无关B.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会升高C.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会降低D.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不变5、如图为某生物体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A.B.C.D.6、【题文】在氧气充足的锥形瓶中,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不生成A.ATPB.酒精C.H2OD.CO27、【题文】发菜细胞群体呈蓝黑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两者分别与和“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倍受百姓青睐。下列属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的是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C.是自养生物D.有染色体8、【题文】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A.XX牌八宝粥由桂圆;红豆、糯米等精制而成;不含糖,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B.请放心饮用XX系列饮料;该饮料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服用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肺炎双球菌有多种;其中一种叫R型细菌,菌体无多糖类荚膜,是无毒性的;另一种叫S型细菌,菌体有多糖类荚膜,是有毒性的,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他们用到的实验材料;用具有:R型细菌、S型细菌、DNA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先做了以下四步实验:
①对S型细菌的物质提取分离得到蛋白质;多糖和DNA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菌→R型菌落。
③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型活菌→R型菌落。
④S型细菌的DNA+R型活菌→S型菌落+A
(1)依据题干表示方法,可推断④中的A表示____.
(2)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后来发现上述三步实验还不能严密验证DNA是遗传物质;因为当时提取的DNA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为此,他们又做了第五步实验,请依照②③④的表达方式写出第五步实验的操作方法:
⑤____,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
(3)依据第④和第⑤两组实验,你认为S型细菌的DNA能否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____,转化成的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这说明“转化因子”在宿主细胞中能够____.10、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
(2)图乙为细胞____分裂____期图象.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___号,原因是____.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段.11、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点是:____.
12、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13、图1是某课题组研究大丽花中度缺水时绘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曲线图.实验过程中其他环境因素保持适宜且不变.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至少需要跨____层膜才能到达CO2被固定的场所____,除此之外,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还可能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
(2)据图分析,从第____天开始,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不是Gs,此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除缺水外还可能有____
(3)研究表明,水分正常供应时,大气中高浓度的CO2会导致大丽花胞间CO2浓度(Ci)升高和气孔导度(Gs)下降,据此分析,此时叶片水分蒸腾作用的变化趋势是____
(4)撕取新鲜的大丽花叶片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若干,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滴加清水,乙组滴加0.3g/mL蔗糖溶液,观察结果如2图所示.据此推测气孔开闭的机制是____.此时乙组____(填“能”或“否”)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14、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用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的脂肪微粒,该实验中使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
(2)该油料作物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填“C”、“N”或“O”).第7﹣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干重下降主要是因为____.
(3)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动主要是矿质离子的吸收和____;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和____.
15、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30℃)、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如图1).图2中的X、Y、Z曲线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CO2mg/h)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1可知,在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klx)时植物固定CO2的速率为____mol•m﹣2•h﹣1,在此条件下若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则甜槠____(填“能”、“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
(2)分析图2可知,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
(3)若比较图2中Z曲线的k、a两点,____更有利于蔬菜的储存.
(4)图2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对应图1中的光照强度为____klx,根据图2中Z曲线的变化推测该植物未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____段.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17、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18、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19、裸子植物的种子结构从核相来说,种皮、胚乳和胚依次为2n、n和2n.20、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____评卷人得分四、识图作答题(共2题,共10分)21、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2)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在________点达到最高值,限制反应速率增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__________;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_________,产物量__________。(4)如果反应物是蛋白质溶液,那么加入催化该物质水解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蛋白质彻底水解后得到各种氨基酸,再向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紫色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图为某动物(2N=4)不同分裂时期相关示意图,根据细胞分裂有关知识回答。(1)图3中①→②的物质变化对应于图1中的_____段;观察③需要用到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2)图2中甲细胞在进行___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3)图2中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有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段。若丙中M为X染色体,则N应为___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__________定律。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3、(13分)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1)图中拟核中重要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A和B在结构上不同于C、D结构图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A、B、C、D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需要与其他分化的细胞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的细胞是____。(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营________生活的生物。C与D在细胞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和D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4)C、D在结构上由于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使得这两者之间具有________性。24、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用具:1000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浴锅、酒精灯、冰块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步骤: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编号分别为1、2。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第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第2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降温。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3)分析可知: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渗透作用,为了直观地表示渗透速率,通常把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25、【题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完成问题:
(1)请判断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并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发生,所以符合。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发生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所以不符合。故选D。考点:生物的变异【解析】【答案】D2、B【分析】略【解析】B3、C【分析】【分析】本题查经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作用,要求考生记人体主内分腺及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和功能;掌握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体过程。【解答】A.免疫失机体自身的防御功能,抗生素是外来物质,所起作用不属于免疫,A错误;B.寒冷环境中;因为产生的热多散的也多,体温仍能维持恒定,B错误;
C.抗尿激素能促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因此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有抗利尿素特异结合的糖蛋白,C正确;D.下丘脑受损后,血糖调节能力将部分丧失,血糖变化可以直接刺激到胰岛细胞分泌相应的激素,D错误;故选C。【解析】C4、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由水与细胞的新陈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存在着动态转化,不能截然分开,且生物体内水的含量多少以及水的存在状态的改变,影响着新陈代谢的进行。一般情况下,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在休眠的种子、越冬的植物、生活在干旱和盐渍条件下的植物,体内结合水的含量相对增多。由于自由水的生理作用,一般情况下,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即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升高。【解析】B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和判断能力,理解和掌握细胞分裂各时期的行为特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解答】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完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形成次级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完成,着丝点的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据图分析可知,A图着丝点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B图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表示减数第二分裂后期;C图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图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无同源染色体,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综上所述,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解析】B6、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氧气充足,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CO2,H2O;酒精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故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解析】【答案】B7、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发菜是蓝藻中的一类;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叶绿素和藻蓝素的存在,使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生菜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叶绿体在内的多种细胞器,有染色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两者都是自养生物,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C8、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红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A错;饮料绝对含化学物质,例如水,B错;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对钙和磷的吸收,从而促进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C正确;N;P属于大量元素,D错。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要点的识记和理解的能力。【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R型菌落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R型菌落能复制和表达【分析】【解答】解:(1)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活菌在增殖的同时;发生转化,所以有部分R型活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但仍有部分R型活菌没有发生转化,所以④中的A表示R型菌落.
(2)由于DNA分子在结构完整时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所以可用DNA水解酶将DNA分子水解,使其失去转化功能,再观察实验现象.因此,第五步实验的操作方法是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只有R型菌落.
(3)依据第④和第⑤两组实验;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R型细菌体内,所以S型细菌的DNA能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转化成的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这说明“转化因子”在宿主细胞中能够复制和表达.
【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10、a~h有丝后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线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6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e~fc~e【分析】【解答】(1)甲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区段为a~h.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线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2号与6号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它们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4)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图丙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甲中的c~e段.
【分析】分析图解:图甲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量变化;图中看出,该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ac;cd、de、ef、gh分别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乙图中;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丙图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11、选择透过性【分析】【解答】解: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故答案为:选择透过性。
【分析】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12、染色体组【分析】【解答】解: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故答案为:染色体组。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13、3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12色素含量下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或活性降低下降保卫细胞吸水使气孔开放,失水使气孔关闭能【分析】【解答】(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进入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才能被暗反应固定,CO2要穿过2层细胞膜;2层叶绿体膜才能到达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来自于外界和自身线粒体有氧呼吸作用第二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作用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据图分析12﹣15天时间段内,胞间CO2浓度上升,CO2供应相对充足;说明此时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不是Gs,此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除缺水外还可能有色素含量下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或活性降低等.
(3)胞间CO2浓度(Ci)升高会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Pn)升高;气孔导度(Gs)下降,会导致植物水分蒸腾作用下降.
(4)甲组滴加清水;乙组滴加0.3g/mL蔗糖溶液,甲组气孔开放,乙组气孔关闭,可以推测:保卫细胞吸水使气孔开放,失水使气孔关闭,保卫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此时乙组能够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分析】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进入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才能被暗反应固定;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来自于外界和自身线粒体。
2、分析图1:12天之前随着胞间CO2浓度(Ci)的下降,净光合速率(Pn)下降,12﹣15天时间段内,胞间CO2浓度上升,CO2供应相对充足;此时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便和气孔导度(Gs)无关.
分析图2:甲组滴加清水,乙组滴加0.3g/mL蔗糖溶液,甲组气孔开放,乙组气孔关闭,可以推测:保卫细胞吸水使气孔开放,失水使气孔关闭.14、苏丹Ⅲ洗去色浮水O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光合作用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分析】【解答】解:(1)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种子萌发时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增加应该是脂肪水解时加入的水的质量,故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第7﹣10天,萌发种子(含幼苗)干重下降主要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3)种子萌发的幼苗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动主要是矿质离子的吸收和光合作用,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幼苗必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
故答案为:
(1)苏丹Ⅲ洗去色浮。
(2)水O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3)光合作用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
【分析】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有光(光反应),同时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用来合成有机物.15、8不能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被细胞呼吸消耗(或12h光照时积累的有机物正好被12h黑暗时消耗掉,答案合理即可)温度上升,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ac、g4k~b、m~k【分析】【解答】(1)在光照强度为0时;只有有二氧化碳的释放,不消耗氧气,说明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4,即为呼吸作用强度;在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klx)时,植物释放氧气量为4,则实际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为8.图中8千勒克斯(klx)时,植物净积累量为4,又根据呼吸作用强度为4,则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植物的净积累量=4×12﹣4×12=0,所以植物不能生长.
(2)图2中,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即中午温度过高,植物蒸腾作用过强,为避免水分过多散失,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强度下降.
(3)图2k点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20mg/h,a点进行无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CO210mg/h;说明a点消耗的有机物少,更有利于蔬菜的储存.
(4)图中在光照强度为4时,没有气体释放,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即为光补偿点.图2中c、g点与横坐标相交,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说明这两点的光照强度为4klx.图2中Z曲线的变化推测该植物未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k~b;m~k段.
【分析】据图分析:图1可以看出:在光照强度为0时;只有有二氧化碳的释放,不消耗氧气,说明只进行呼吸作用;
在光照强度为4时;没有气体释放,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在光照强度为8或12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B【分析】【解答】解:纤维素为植物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动物细胞内不含纤维素,并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纤维素.
故答案为:×.
【分析】纤维素为植物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动物细胞内不含纤维素.17、B【分析】【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原子、分子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
故答案为:错。
【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大分子和病毒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8、B【分析】【解答】解: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故作用非常重要.
故答案为:×
【分析】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
(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固醇: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19、A【分析】【解答】解:裸子植物的种子和被子植物的种子大致相似;也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和被子植物不同的是,裸子植物绝大多数没有双受精现象,其胚乳是由原来的雌配子体发育而来的,为单倍体,所以种皮、胚乳和胚依次为2n、n和2n.
故答案为:√.
【分析】裸子植物的胚乳的发育不同于被子植物(有胚乳种子)的胚乳.虽然,裸子植物的花粉形成两个精细胞,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发育成胚,而另一个精细胞自身解体,而胚乳是在受精前产生的,来源于裸子植物雌配子体,是由大孢子叶直接发育而成,是单相染色体.胚乳中也充满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在起源上不同于被子植物.20、B【分析】【解答】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故答案为:错。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四、识图作答题(共2题,共10分)21、(1)蛋白质RNA
(2)B酶的数量有限
(3)减慢不变增加
(4)蛋白酶能蛋白酶是蛋白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理解酶的概念及特性,并运用特性解决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在B点时达到最高值,限制反应速度增高的原因是受酶数量的限制。
(3)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酶的活性下降,反应速率减慢;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产物量增加。(4)如果反应物是蛋白质溶液,那么加入催化该物质水解的酶是蛋白酶,若蛋白质彻底水解后得到各种氨基酸,再向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能出现紫色现象,原因是蛋白酶是蛋白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解析】(1)蛋白质RNA(2)B酶的数量有限(3)减慢不变增加(4)蛋白酶能蛋白酶是蛋白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22、(1)AB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任一均可)
(2)有丝8
(3)初级卵母细胞28BC常基因自由组合【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甲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含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图3:①→②表示间期染色体的复制,②→③表示前期染色体的出现。【解答】(1)图3中①→②表示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对应于图1中的AB段;观察③染色体需要用到的染色剂是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任一均可)。(2)图2中甲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咨询服务行业劳动合同解除与咨询师职业发展合同
- 《目标和时间管理》课件
- 《总图与车间布置》课件
- 《项目基础知识》课件
- 《消防员的职业病》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两台报废龙门吊拆解与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数据仓库建模》课件
- 广汽本田汽车售后-优势服务暨增值产品销售技能培训课件
- 体育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方案
- 人工智能对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 (完整)读歌词猜歌名
- 八年级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初中英语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单词默写表 汉译英
- pcs-9611d-x说明书国内中文标准版
- GB/T 1634.1-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4 Stacks and Queues
- 无人机航拍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T∕CMATB 9002-2021 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
- 工序劳务分包管理课件
- 暖通空调(陆亚俊编)课件
- 工艺评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