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新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A新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A新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A新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A新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题文】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判断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相同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C.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D.恒星M是天狼星2、【题文】上海的小王同学想给华盛顿(西五区)的美国朋友在当地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祝贺新年,她拨通电话的时间应是()A.2010年1月1日0时B.2010年1月1日13时C.2009年12月31日24时D.2009年12月31日13时3、【题文】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起始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4、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5、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作用B.地面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6、下列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水稻B.钢铁C.雷电D.地热7、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8、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处方农业是指农场主在购买化肥农药之前;必须请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的程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施用化肥;农药的处方。农场主按处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化肥、农药。处方农业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用,能够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因此,处方农业生产的许多农产品,如生菜、苹果、葡萄、梨等,只要稍加水洗,即可生食。“处方”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完成题。

影响“处方”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气候B.交通C.市场D.科技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10、下列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单产高,商品率低B.人均耕地较多;多大规模经营。

C.机械化水平较低D.科技发达,水利工程量小11、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对图中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2)目前,该地区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3)下列关于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Ⅰ:农业文明阶段B.Ⅱ:后工业文明阶段C.Ⅲ:处于高增长阶段D.Ⅳ:属于低增长阶段12、今年暑假,小明从安宁农村老家到在深圳打工的父母身边,9月1日成为深圳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影响小明一家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家庭因素D.政治因素13、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锋面都是向冷气团一侧倾斜B.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等天气现象C.锋面过境后都引起气压下降、气温升高、雨过天晴D.夏季形成的锋面是暖锋,冬季形成的锋面是冷锋14、【题文】全球变暖的后果有。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增加C.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D.高纬地区会因气候变暖而产生更多的降水15、【题文】下列关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限于城市本身,不含周边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B.没有明确的界线C.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D.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变的16、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B.只有存在生产一投入联系的工业部门才能集聚形成工业地域C.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D.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因部门差异大不存在工业上的联系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读甲、乙、丙三幅三圈环流完整或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图中各代码所在位置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是:A_____气压带;①____(风带),③_____(风带)(2)在A气压带控制下,其降水_____(丰富、稀少)。(3)当B带呈块状分布保留在海洋中时,我国普遍盛吹______风。(4)丙图,所在半球的名称_____。18、下面是“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完成:(8分)(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几种辐射名称:①,②,③。(2)以上几种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属于长波辐射的是。(3)③辐射的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19、6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书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恢弘篇章。600多年后我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世界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左图中数字①气压带的名称是,在①影响下往往会形成的气候特征。(4分)(2)右图中希腊首都雅典的气候形成是受左图中和(填数字①②③④⑤)的交替控制,其多雨季节为季。(6分)(3)右图中阿拉伯半岛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半岛上的城市利雅得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到②的控制,盛行(填上升或下沉)气流,对应自然带为。广州同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却形成气候,成因为。(8分)(4)由广州出发前往西亚和北非的商船,仅考虑风向和节省燃料的情况下,应选择季出发比较合适;若是在7月份经过北印度洋,商船行驶时间会有所增加,理由是。(4分)20、读下图,比较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⑴A.B两图反映的是进程,其中图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趋势。(2分)⑵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住在区。(2分)⑶上题中,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迁移的原因为,B类国家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的原因是。(3分)⑷A图中,郊区形成农副产品基本的主导因素是。(1分)B图中,随城市的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城市问题有:①。②。③(3分)21、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D板块,E板块,F板块。(2)红海是图中的板块和板块(填字母)相互(运动方式)形成的。(3)喜马拉雅山是由图中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填字母代号)22、【题文】衡量人口的自然增长快慢的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23、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1)按性质分,图中北半球由中纬西风形成的洋流为____流,如,南半球由中纬西风形成的洋流为____流,叫。(4分)(2)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____时针方向流动,其大陆东侧洋流按性质为____流。(2分)(3)此图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季,1月份卑尔根(挪威)的温度在2℃左右,而纬度较低的符拉迪活斯托克在-8℃左右,影响两地气温差别的洋流分别是____,____。(3分)(4)图中北海道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2分)2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和“地球光照示意图B”,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小题。(14分)(1)图A中MN表示。图B在图A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的。(2分)(2)图A中④位置的日期是,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极昼现象出现在_极圈及其以内地区。(3分)(3)在图A中,12月18日至20日,醴陵正午旗杆影长变,正午太阳高度变;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4分)(4)图B表示的是北半球(节气)的昼夜状况,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情况是_____(3分)(5)图B中甲乙两地相比,昼更长的是_____地;此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的昼长为______小时。(2分)25、【题文】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____,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____。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____,与太阳直射点位置____。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____,而且一年中昼最长+昼最短=____小时。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地区,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2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时要综合开发,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2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对地表形态没有多大影响。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8分)28、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材料一人民网2011年1月21日电201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其中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亚洲中部以及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现象明显。材料二1.由材料一可知,全球气温较高,由材料二可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_____”。(2分)2.把图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每空1分,共4分)3.按材料二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多选)()(2分)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E.台湾海峡将变宽2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会议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举行。与会各国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等重大问题。(1)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1分)A.CO2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B.CO2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CO2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D.CO2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2)列举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3分)(3)实行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有效措施,请给出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与地轴垂直的面是赤道平面;连接两条回归线的面是黄道平面,两个面之间的夹角是黄赤交角。目前核度数是23°26′,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将总是直射赤道,不再作南北方向的往返移动。

图解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

考点:本题考查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即黄道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将总是直射赤道,不再作南北方向的往返移动。【解析】【答案】A2、B【分析】【解析】华盛顿(西五区)的美国朋友在当地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上海(东八区)的小王位于西五区的东侧,早13小时,符合的是2010年1月1日13时。【解析】【答案】B3、B【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面对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解析】【答案】B4、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①②表示沉积岩,且越往上,形成越晚;而③表示岩浆岩,且③破坏了①②沉积岩层,故判断③形成于①②之后;而④是在岩浆活动产生的热能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故一定形成于③之后,故选D项。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读图综合分析能力。【解析】【答案】D5、D【分析】【分析】由于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效应。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保温效应的基本原理,知识性试题。6、D【分析】【分析】水稻是农业生产产品,钢铁是工业生产产品,二者均是人类生产劳动的结果,并非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故水稻、钢铁不属于自然资源,A、B项错误。雷电具有巨大能量,但是人类目前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够加以利用,故C项也是错误的。地热,是地球内部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巨大能量。地热在地表某区域集中释放,可以被人类加以利用,如利用地热采暖、发电、洗浴等,地热就成为自然资源。故D项正确。7、B【分析】【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地球的自身条件(液态水;较厚的大气层和适宜的温度)和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和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形成了地球上较厚的大气层;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为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8、C【分析】解:“单独二孩”会使出生率上升;增加少年儿童在少年儿童在人口年龄结构中的比重,从而降低了老年人的比重,进而使老龄化程度降低,死亡率趋于下降,婴幼儿出生数量的增加会占有更多的公共资源。

故选:C。

单独二孩;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项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经夫妻双方申请,办理再生育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口政策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解析】C9、D【分析】解:由题干可知;处方农业是指农场主在购买化肥农药之前,必须请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的程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施用化肥;农药的处方。影响“处方”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科技。

故选:D。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即可。【解析】D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10、AC【分析】略【解析】AC11、【小题1】AD【小题2】BD【小题3】AC【分析】本题考查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Ⅰ:人口增长率极低说明此时经济发展水平低,应是农业文明时期,Ⅱ: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应是社会经济发展增速很快的工业文明时期,Ⅲ: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是位于工业化后时期,Ⅳ:人口增长率低属于低增长阶段。BC错误,AD正确。故选AD。

本题考查人口政策。目前该地区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问题突出,社会劳动力不足。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可推迟退休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鼓励生育,吸引外来移民以缓解老年人口比重大的问题,A错误,BD正确;本国劳动力已经不足,不应该鼓励到海外务工,C错误。故选BD。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人口迁移不管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都有有利、不利的影响。对迁入地,因为人口增加,也就增加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错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会改变人口的分布格局,C正确;对于资源匮乏、生态脆弱的地区来说,人口迁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可能加剧迁入区的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AC。【解析】。【小题1】AD【小题2】BD【小题3】AC12、BC【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从题干中可知,小明的父母来到深圳打工,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报酬,所以其父母迁移的原因是经济因素,B正确;小明是来到父母身边生活,其父母在深圳工作,其影响因素是婚姻家庭,C正确;自然因素和政治因素与此次迁移无关,AD错误。故选BC。【解析】BC13、A|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冷气团的密度较大,故冷气团始终分布于锋面之下,锋面总是向冷气团一侧倾斜,A正确;锋面附近由于气温、气压、湿度等差异明显,故大气运动明显,而容易出现云、雨、大风等天气,B正确;冷锋过境后会出现气压升高、气温下降,雨过天晴,C错误;影响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冷锋天气,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影响。【解析】【答案】AB14、C|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则部分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故A项错误。中纬度温带地区因蒸发加大而导致降水减少,故B项错误。故选CD。【解析】【答案】CD15、B|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周围的乡村地区,A错误;城市的服务范围可能随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解析】【答案】BC16、A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故A对;工业联系可以是生产—投入联系,也可以是共用基础设施或信息的联系形成集聚,进一步形成工业联系,故B错;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故C对;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因共用基础设施或信息而工业上相互有联系,故D错。故选AC。【解析】A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略

【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A是赤道低气压带;①盛行西风带;③东北信风带。(2)在A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其降水丰富。(3)当B带呈块状分布保留在海洋中时,亚欧大陆受亚洲低压控制,我国是夏季,普遍盛吹东南风。(4)根据丙图中风向向右偏,判断是北半球。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特征。【解析】【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盛行西风;东北信风(2)丰富(3)东南(4)北半球18、略

【分析】试题分析:(1)读图,图中①代表太阳辐射,②代表地面辐射,③代表大气逆辐射。(2)属于短波辐射的是①,属于长波辐射的是②③。(3)③辐射的作用是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解析】【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①、②③(3)把热量还给地面、地面辐射、保温作用19、略

【分析】试题分析:(1)①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多,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其影响下该地区全年高温多雨。(2)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夏季分别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②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终年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雨,对应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广州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冬夏季风现象,冬夏季分别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4)由广州出发前往西亚和北非的商船,需先向南航行,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向东航行。冬季,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盛行偏北风,南下航行时顺风,且此时印度洋上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呈逆时针运行,向东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若是在7月份经过北印度洋,商船行驶会逆风逆水,行驶时间会有所增加。考点: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高温多雨(4分)(2)②③冬(6分)(3)下沉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8分)(4)冬商船行驶会逆风逆水(4分)20、略

【分析】试题分析:⑴两图反应的是城市化。A图中商业区与贫民区相临,中高收入者向郊区迁移,出现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属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B图中的农民和高、中收入者涌向中心区,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在提高,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⑵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判断,A类国家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城市郊区,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住在中心商务。⑶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的地租最高,离中心越远,地租越低。图中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迁移,是因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地租过高,环境质量下降。B类国家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是因为城市边缘地租最低,生活费用低。⑷在大城市的郊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郊区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提供日常生活必须的蔬菜、水果、肉、蛋、奶的供应地,形成城郊农业,满足城市市场的需求,所以主导因素是市场。B图中,随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可能出现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人口多,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城市问题。考点:城市化过程,城市地租理论,城郊农业发展的原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析】【答案】⑴城市化B(2分)⑵城市郊区中心商务(2分)⑶城市中心区地租过高,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边缘地租最低,生活费用低(3分)⑷市场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分)21、略

【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板块分布并结合板块所在位置分析可知:D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从图中看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它是由B(非洲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而形成。(3)喜马拉雅山位于亚州南部,从图中看出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它是由A(亚欧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考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答案】(4分,每空0.5分)(1)太平洋美洲南极洲(2)BC张裂(3)AC22、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衡量人口自然增长快慢的主要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解析】【答案】错2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北半球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了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按性质分都属于暖流。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影响形成了西风漂流,属于寒流。(2)画出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可直接判断,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呈顺时针,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3)图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判断为北半球冬季。由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而亚欧大陆东部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减湿。(4)北海道渔场主要是由于寒暖流交汇而形成。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及影响。【解析】【答案】(1)暖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寒西风漂流(2)顺暖(3)冬北大西洋暖流千岛寒流(4)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营养盐丰富,鱼类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24、略

【分析】试题分析:(1)晨昏线是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面向太阳的一侧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侧是夜半球。图B图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对应图A中的②位置。(2)图A中④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长,极昼现象出现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3)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物体的影子达一年中最长;12月18日至20日,接近冬至日,所以正午旗杆影长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该时段地球运行在秋分到冬至日时段,即图中C段,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达最南。(4)图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表示的是北半球夏至日。图示经线间距30度,赤道上的甲地正值日出时刻,为6:00;由图可判断甲地经度是90E,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是8:00。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7月初)最慢,近日点(1月初)最快,所以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5)图B中甲乙两地相比,乙地纬度更高,昼更长;此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69°22′S)也是极夜现象。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析】【答案】(14分,每空1分)(1)昏线(晨昏线)②(2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