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第三章单元评估eq\o(\s\up7(作业时限:90分钟作业满分:100分),\s\do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C)A.CaO与CO2 B.NaCl与HClC.SiC与SiO2 D.Cl2与I2解析:CO2、HCl、Cl2与I2均属于分子晶体,其熔点的凹凸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A、B、D项错误。SiC与SiO2均属于原子晶体,其熔点凹凸取决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C项正确。2.下列晶体分类正确的一组是(C)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AKOHNePBHClMgCl2乙醇CNa2CO3晶体硅甲苯DCa(OH)2晶体硅石墨解析:A项,Ne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为分子晶体;B项,HCl是分子晶体,MgCl2是离子晶体;D项,石墨是混合晶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由于铵盐中含有离子键,因而其化学性质相当稳定B.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可能不存在共价键C.在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中,都存在“原子(离子)半径越大,物质熔点越低”的规律D.常温下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固态时肯定会形成分子晶体解析:A项,铵盐受热易分解,铵盐的化学性质不稳定。B项,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其分子中没有共价键,所以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可能不存在共价键。C项,分子晶体的熔点主要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离子晶体的熔点由离子键的强弱确定,而离子键的强弱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共同确定。D项,常温下,Hg为液体,其固态时形成金属晶体,所以常温下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固态时不肯定会形成分子晶体。4.下列对化学学问概括合理的是(C)A.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肯定存在化学键B.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都是物理改变C.原子晶体的熔点不肯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晶体的熔点不肯定比金属晶体低D.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解析:A项,稀有气体形成的分子晶体中不含有化学键;B项,3O2eq\o(=,\s\up7(放电))2O3是化学改变;C项,晶体硅的熔点比钨低,蔗糖的熔点比汞高;D项,N元素显+4价的氮氧化物有NO2、N2O4。5.视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B的结构单元(有12个B原子)SF6分子S8分子HCN结构模型示意图备注熔点1873K—易溶于CS2—A.单质B属于原子晶体,结构单元中有30个B—B键,含20个正三角形B.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固态S8属于原子晶体D.HCN的结构式为H—C≡N解析:单质B为立体网状结构,且熔点高,应为原子晶体;设B的结构单元中有x个三角形,则B原子数N(B)=3x·eq\f(1,5)=12,解得x=20,故B—B键数为N(B—B)=3×20×eq\f(1,2)=30(个),A项正确。SF6为空间对称结构,为非极性分子,B正确。依据价键理论,C、N之间应形成三键,D正确。固态S8为小分子物质,且易溶于CS2,应为非极性分子组成的分子晶体,C错误。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A.干冰升华时碳氧键发生断裂B.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C.Na2O与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Br2蒸气被木炭吸附时共价键被破坏解析:A、D两项所述改变属于物理改变,故化学键未被破坏,所以A、D两项错误;C选项中,Na2O只含离子键,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所以C项错误,故选B。7.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时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肯定值等于氯化钠晶格能的数值的是(A)A.Na+(g)+Cl-(g)=NaCl(s)ΔH1=akJ·mol-1B.Na+(g)+eq\f(1,2)Cl2(g)=NaCl(s)ΔH2=bkJ·mol-1C.NaCl(s)=Na(g)+Cl(g)ΔH3=ckJ·mol-1D.Na(g)+Cl(g)=NaCl(s)ΔH4=dkJ·mol-1解析:NaCl的晶格能应是1molNa+(g)和1molCl-(g)形成1molNaCl(s)释放的能量。8.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相互作用力的晶体是(D)A.碳化硅晶体 B.Ar晶体C.NaCl晶体 D.Ca(OH)2晶体解析:SiC晶体、Ar晶体、NaCl晶体中都只含有一种作用力,分别是:共价键、范德华力、离子键。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XYZWT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依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想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解析: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的2倍,则X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Y为硅元素、Z为磷元素、T为砷元素。A.O、S、P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O,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O>H2S>PH3,A不正确;B.在火山口旁边或地壳的岩层里,经常存在游离态的硫,B不正确;C.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熔化时不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不正确;D.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线旁边,具有半导体的特性,As2O3中砷为+3价,处于中间价,所以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熔点:锂<钠<钾<铷<铯B.由于HCl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I,故HCl比HI稳定C.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晶体所含碳碳键的数目相等D.已知AB的离子晶体结构如上图所示,则每个A+四周距离最近且等距的B-有8个解析:A项熔点应渐渐降低;B项HCl比HI稳定是因为H—Cl键比H—I键坚固的原因;C项12g金刚石中含2molC—C键,12g石墨中含有1.5molC—C键;D项中每个A+被8个B-所形成的立方体包围,B-亦被8个A+所形成的立方体包围。11.科学家发觉的C60是一种新型分子,它具有空心、类似于足球的结构。最近科学家又发觉另一种分子“N60”,它与C60的结构相像,在高温或机械撞击时,其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下列关于N60A.N60是由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心球状结构,是一种分子晶体B.N60和14N都是氮的同位素C.N60与NO2互为同素异形体D.N60不行能成为很好的火箭燃料解析:A项,由于C60晶体为分子晶体,而N60的结构与之相像,故N60也为分子晶体;B项,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原子,N60是一种分子而非原子;C项,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D项,N60在高温或机械撞击时,其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故N60可能成为很好的火箭燃料。1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硬度:Li>Na>KB.熔点: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C.第一电离能:Na<Mg<AlD.空间利用率:简洁立方积累<面心立方最密积累<体心立方积累解析:碱金属的硬度随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硬度:Li>Na>K,A项正确;原子晶体中,键长越长其键能越小,则晶体的熔点越低,而键能的大小依次是C—C键>Si—O键>C—Si键>Si—Si键,所以熔点的凹凸依次是金刚石>二氧化硅>碳化硅>晶体硅,B项错误;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现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即第一电离能:Mg>Al>Na,C项错误;简洁立方积累的空间利用率为52%,面心立方最密积累的空间利用率为74%,体心立方积累的空间利用率为68%,所以空间利用率:面心立方最密积累>体心立方积累>简洁立方积累,D项错误。13.某物质的晶体中含有Ti、O、Ca三种元素,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晶体中Ti、O、Ca的原子个数比为(A)A.1∶3∶1 B.2∶3∶1C.2∶2∶1 D.1∶3∶3解析:如题图所示,晶胞中Ti原子的个数为8×eq\f(1,8)=1,O原子的个数为12×eq\f(1,4)=3,Ca原子的个数为1,所以晶体中Ti、O、Ca的原子个数比为1∶3∶1,A项正确。14.如图,①~④是从NaCl晶体或Cs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从Na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结构示意图是(D)A.①和③ B.②和③C.②和④ D.①和④解析:NaCl晶体中Na+与Cl-在三维空间上交替出现;与每个Na+等距离的Cl-有6个,且构成正八面体,同理,与每个Cl-等距离的6个Na+也构成正八面体,由此可知①和④是属于NaCl晶体的。15.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推断错误的是(A)Na2ONaAlF3AlCl3Al2O3BCl3CO2SiO2920℃97.5℃1291℃190℃2073℃-107℃-57℃1723℃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肯定是离子晶体B.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不肯定都形成8电子结构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肯定比分子晶体的高解析: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A项错误。BCl3中B没达到8电子结构;C与Si同主族,由数据可知,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Na的熔点(97.5℃)小于AlCl3(190℃)的熔点。所以B、C、D正确。16.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微观粒子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含有上述两种相互作用的晶体是(B)A.SiC晶体 B.CCl4晶体C.KCl晶体 D.Na晶体解析:A项,SiC晶体为原子晶体,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B项,CCl4晶体是分子晶体,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在分子内部C、Cl之间以共价键结合;C项,KCl晶体为离子晶体,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D项,Na晶体为金属晶体,晶体中只存在金属键。17.“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A)A.NaCl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则MgCl2晶体中也只含有离子键B.第Ⅳ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依次是GeH4>SiH4>CH4,则第Ⅴ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依次是AsH3>PH3>NH3C.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解析:B项,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AsH3;C项,金属晶体中只有阳离子,没有阴离子;D项,SiO2为原子晶体。18.Al2O3在肯定条件下可制得硬度大、熔点高的氮化铝晶体,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氮化铝属于离子晶体B.氮化铝可用于制造切割金属的刀具C.1个氮化铝晶胞中含有9个Al原子D.氮化铝晶体中Al的配位数为2解析:依据氮化铝晶体的性质,可知其属于原子晶体,可用于制造切割金属的刀具;依据晶胞结构可知,1个氮化铝晶胞中含有1+8×eq\f(1,8)=2个Al原子,Al的配位数为4。综上可知,B项正确。19.二氧化硅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形态,晶态二氧化硅主要存在于石英矿中。除石英外,SiO2还有磷石英和方英石等多种变体。方英石结构和金刚石相像,其结构单元如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方英石晶体中存在着SiO4结构单元B.1molSi形成2molSi—O键C.如上图所示的结构单元中实际占有18个硅原子D.方英石晶体中,Si—O键之间的夹角为90°解析:本题考查SiO2的晶体结构。由方英石结构示意图知方英石晶体中存在着SiO4的结构单元,A项正确;1molSi形成4molSi—O键,B项错误;题图所示的结构单元实际占有的硅原子数:8×eq\f(1,8)+6×eq\f(1,2)+4=8个,C项错误;方英石晶体中存在着SiO4的结构单元,说明Si—O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D项错误。20.如图是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结构示意图,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全部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该物质的化学式是Al2Cl6B.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该物质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D.该物质中不存在离子键,也不含有非极性键解析:A项,由A、B元素都在第三周期,并且全部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可知A为Cl元素,B为Al元素,A项正确;B、C项,因该物质是二聚分子,故其固态时形成分子晶体,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B项错误,C项正确;D项,该物质中不含离子键,只含极性键和配位键,D项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6分)(1)分析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推断其晶体类型:A.碳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200℃,熔融态不导电原子晶体;B.溴化铝,无色晶体,熔点98℃,熔融态不导电分子晶体;C.五氟化矾,无色晶体,熔点19.5℃,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中分子晶体;D.溴化钾,无色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中都能导电离子晶体。(2)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推断三氯化铁晶体为分子晶体。解析:(1)晶体的熔点凹凸、熔融态能否导电及溶解性等性质相结合,是推断晶体类型的重要依据。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熔点都很高或较高,两者最大的差异是熔融态的导电性不同。原子晶体熔融态不导电,离子晶体熔融时或其水溶液都能导电。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区分则主要在于熔、沸点有很大差异。一般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熔融态时都不能导电。另外易溶于一些有机溶剂的物质往往也是分子晶体的特征之一。(2)依据题目中的信息知,FeCl3的熔、沸点低,易溶于水等,它符合分子晶体的特征。22.(7分)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2)NiO、FeO、Mg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填“<”或“>”)FeO;某同学画出的MgO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改正图中的错误:⑧应为实心球。(3)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6、6。(4)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部分原子间连线未画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LaNi5。解析:(2)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有关,其他因素相同时,离子半径越大,晶格能越小,物质熔点越低。(3)由信息可知NiO与氯化钠的晶胞结构相像,所以Ni和O的配位数均为6。(4)La原子在8个顶点上,所以晶胞单独占有的La原子数为8×eq\f(1,8)=1;Ni原子有4个位于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心,有1个位于体心,有4个在上、下两个面上,所以晶胞单独占有的Ni原子数为(4+4)×eq\f(1,2)+1=5,La与Ni的原子数之比为1∶5,则化学式为LaNi5。23.(9分)(1)氯酸钾熔化,粒子间克服了离子键的作用力;二氧化硅熔化,粒子间克服了共价键的作用力;碘升华,粒子间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三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依次是SiO2>KClO3>I2。(2)下列六种晶体:①CO2、②NaCl、③Na、④Si、⑤CS2、⑥金刚石,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依次为①⑤③②④⑥(用序号表示)。(3)A、B、C、D为四种晶体,性质如下: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500℃。试推断它们的晶体类型:A.金属晶体;B.分子晶体;C.离子晶体;D.原子晶体。(4)图中A~D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几种晶体结构模型,请填写相应物质的名称:A.氯化铯;B.氯化钠;C.二氧化硅;D.金刚石(或晶体硅)。解析:(1)氯酸钾是离子晶体,熔化离子晶体时须要克服离子键的作用力;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化原子晶体时须要克服共价键的作用力;碘为分子晶体,碘升华时需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由于原子晶体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所以原子晶体的熔点最高;其次是离子晶体;由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要弱得多,所以碘的熔点最低。(2)先把六种晶体分类。原子晶体:④⑥;离子晶体:②;金属晶体:③;分子晶体:①⑤。由于C原子半径小于Si原子半径,所以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CO2和CS2同属于分子晶体,二者组成与结构相像,熔点凹凸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故CS2的熔点高于CO2;Na在通常状况下是固态,而CS2是液态,CO2是气态,所以Na的熔点高于CS2和CO2。(3)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属于金属晶体;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属于分子晶体;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属于离子晶体;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500℃,属于原子晶体。(4)由晶胞结构模型可知A、B、C、D分别为氯化铯、氯化钠、二氧化硅、金刚石(或晶体硅)。24.(10分)已知X、Y、Z为同一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其原子的部分电离能I(kJ·mol-1)如下表所示:IXYZI1496738577I2456214511817I3691277332754I495401054011578(1)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Z>Y>X。(2)写出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的第一电离能的缘由为Y元素原子最外层s轨道上的电子处于全满状态。(3)X晶体的积累方式为A(填字母序号)。(4)NaCl、KCl、MgO、CaO晶体结构相像,其中三种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晶体NaClKClCaOMgO晶格能(kJ·mol-1)787715340138904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依次是MgO>CaO>NaCl>KCl。解析:依据表中数据,对于X元素而言,I2为I1的10倍左右,说明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X是ⅠA族元素。同理可知,Y是第ⅡA族元素,Z属于第ⅢA族元素,由于它们在同一周期,X、Y、Z分别为Na、Mg、Al,电负性大小关系为Z>Y>X。25.(18分)下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它们分别是NaCl、CsCl、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1)代表金刚石的是(填编号字母,下同)D,其中每个碳原子与4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2)代表石墨的是E,其中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平均为2个。(3)代表NaCl的是A,每个Na+四周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有12个。(4)代表CsCl的是C,它属于离子晶体,每个Cs+与8个Cl-紧邻。(5)代表干冰的是B,它属于分子晶体,每个CO2分子与12个CO2分子紧邻。(6)若说“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分子晶体中没有化学键”是否正确?不正确,简述理由:原子团离子中有共价键,除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外,其他分子晶体中均有共价键。(7)NaCl晶体、HCl晶体、干冰、金刚石的熔点由高到低的依次是金刚石>NaCl晶体>干冰>HCl晶体;其中在熔融或液态时能导电的电解质是NaCl晶体,液态不导电但为电解质的是HCl晶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是干冰。解析:考查依据不同物质晶体的结构特点来辨别图形所代表的物质。NaCl晶体是简洁立方单元,每个Na+与6个Cl-紧邻,每个Cl-又与6个Na+紧邻,但视察与Na+最近且等距离的Na+时要抛开Cl-,从空间结构上看是12个Na+。CsCl晶体由Cs+、Cl-分别构成立方结构,但Cs+组成的立方体的中心有1个Cl-,Cl-组成的立方体中心又镶入一个Cs+,可称为“体心立方”结构,Cl-紧邻8个Cs+,Cs+紧邻8个Cl-。干冰也是立方体结构,但在立方体每个正方形面的中心都有一个CO2分子,称为“面心立方”。事实上各面中心的CO2分子也组成立方结构,彼此相互套入面的中心。所以每个CO2分子在三维空间里在x、y、z三个面上各紧邻4个CO2分子,共12个CO2分子。金刚石的基本单元是正四面体,每个碳原子紧邻4个其他碳原子。石墨的片层由正六边形结构组成,每个碳原子紧邻另外3个碳原子,即每个六边形占有1个碳原子的eq\f(1,3),所以大的结构中每个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6×eq\f(1,3)=2(个)。对于晶体中的化学键要分清是指晶格质点之间还是晶格质点内部。常见的离子晶体中,其离子间形成的是离子键。原子晶体则只有晶格质点即原子间的共价键。分子晶体在分子间只有弱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而分子内部(除单原子分子的惰性气体外)都有坚固的共价键。晶体的熔点通常由晶格质点间作用力而定。原子晶体中原子间的共价键坚固,熔点达上千至数千摄氏度。离子晶体中离子间的离子键相当强大,熔点数百至上千摄氏度。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弱,熔点在数百度以下至更低的温度。假如形成分子晶体的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相像,则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熔点也就越高。题中的NaCl、HCl、CO2、金刚石在熔融状态时只有离子晶体能导电。在溶液中,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如HCl)能导电。CO2是非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微弱导电,这是由于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是弱电解质的原因,所以CO2不是电解质,H2CO3才是电解质。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所以不溶于一般的无机或有机溶剂,它没有水溶液。26.(10分)(1)钛镁合金是制造高性能飞机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