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建设通用指南
二零二年十二月
目录
1合用范围.................................................................4
2编制依据.................................................................4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4
4月只责分工.................................................................4
5术语和定义..............................................................4
6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6
6.1辨识范围...........................................................6
6.2内容...............................................................6
6.3辨防法..........................................................6
6.4辨侬果..........................................................7
7风险度分析及评估方法....................................................7
7.1风险度(危(wei)险性)............................................7
7.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7
7.2.1作业条件危(wei)险性分析法(LEC).............................................7
7.2.2风险矩阵法(LS).................................................................................8
8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8
8.1风险分级:.........................................................8
8.2风险管展则.......................................................9
8.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9
8.3.1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9
8.3.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10
8.3.3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10
8.4企业常见高风险设顺口作业...........................................10
9风险管控工作班........................................................10
9.1成立风险管控名座只..................................................10
9.2制定风险管控工作计划..............................................10
93风险管控的工作步骤.................................................11
9.4做好风险管控过程的相关记录.......................................11
9.5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2
10风险i书古培训..........................................................12
11风险信息更新..........................................................12
12风险管控考核办法......................................................13
附件A风险分级管控程序..................................................13
附件B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14
附件C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17
附件D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20
附件E作业危害分析法(JHA)................................................................................22
附件F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范例..........................................24
附件G几种常用评价方法及合用范围........................................27
1合用范围
本通用指南合用于江西省各行业企业的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
2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标准、相关政策及企业内部制定的相
关制度等要求。
2.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
(安委办〔2022〕3号)
2.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22)
2.4《危(wci)险化学品重大危(wci)险源辨识》(GB18218-2022)
2.5《生产过程危(wei)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22)
2.6《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南》(GB/T24353-2022)
2.7《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22)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明确开展该项工作的皿肃性和总体要求,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
应坚持的原则,确保该项工作开展的长期性、有效性。
4职责分工
明确该项工作的开展主责部门(牵头、督导及考核)、责任部门及相关参预部门
应履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
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
控。
5术语和定义
5.1风险
发生危(wei)险事件或者危(wei)险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起的人身伤害
或者健康伤害的严
重性的组合。。
风险⑻=可能性(L)X后果(C)。
5.2危(wei)险源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者)健康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者行为,或者它们的组合。
危(wci)险源的构成:
.一根源:具有能量或者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节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风险是危(wei)险源的属性,危(wei)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5.3风险点
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wei)险源。
风险点分类标准参见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在安全风险
识别时不局限于标准分类,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充分识别c
5.4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纭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wci)险源辨识是识别危(wei)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5.5风险评估/评价
对危(wei)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
风险是
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5.6风险分级
蓝色风险或者低风险:稍有危(wei)险或者轻度危(wei)险,需要注意(或
者可忽略的)或者可以接受(或者可容许的)。
黄色风险或者普通风险:中度(或者显著)危(wci)险,需要控制整改。
橙色风险或者较大风险:高度危(wei)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红色风险或者重大风险:不可容许的风险,极其危(wci)险,必须即将整改,
不能继续作业。
5.7风险管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
施,将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⑷经济合
理性,并挨次按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个体防护措施;⑷应急措施等四个
逻辑顺序对每一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
5.8风险信息
是指包括危(wei)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有风险大小、
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5.9重大风险
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者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
的风险。
5.10危(wei)险化学品重大危(wei)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暂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wei)险物品,且危(wei)
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
者场所,或者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
设施或者场所。
6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
6.1辨识范围
覆盖企业所有的生产区域、作业区域或者作业步骤等风险点,包括:
⑴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⑸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6.2辨识内容
在进行危(wei)险有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wei)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
代码》(GB/T13861-2022)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
囚素等危(wei)险有害囚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wei)险有害的根源和性质。
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
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wei)险有害因
素和物理性危(wei)险有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
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6.3辨识方法
企业可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
和风险评估。本指南建议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
全状态、
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详见附伤D);以作业危害分析法QHA)
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详见附件E)o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进行工艺危(wei)险
有害风险分析。
6.4辨识结果
危(\汨)险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械伤害、起重
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
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等20类。
危(wci)险有害因素引起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
违法、影响声誉、工作玖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7风险度分析及评估方法
7.1风险度(危(wei)险性)
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耍将危(wei)险程度量化,即需耍计算每项危(
wei)险有害因素的风
险大小,即风险度或者危(wei)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
7.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
企业在选择适当的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完成后,应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风
险评估准则,以便于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考虑人、财产
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各行业风险度分析应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详见本指
南附件G),本指南推荐使用作业条件危(wei)险性分析法(LEC)和风险矩阵
法(LS)作
为判断风险等级的的分析评价方法。
7.2.1作业条件危(wei)险性分析法(LEC)
本方法的风险度由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wci)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及事故事件后果严重性大小决定的。其风险等级(值)采用作业条件危(wei)险
性分析法L(EC)进行评价分级(判断准则见附件A)。
该方法是对具有潜在危(wei)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wei)险有害因素进行半
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wei)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
危(wci)险性、有害性。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乍人
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Qikclihc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c,
人员暴露于危(wei)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和C(conscquc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
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wei)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wei)
险性的大小,即:
D=LXEXC
L一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一暴露于危(wei)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一事故事件产生后果的严重性。
D一风险度(危(wei)险性);
本方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A(较低)、B(低)、C(中)、D商、
E(很高)。
7.2.2风险矩阵法(LS)
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判断准则见附件B)。
即:
R二LXS
其中:R一代表风险值;
L一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s一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本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I级(很高)、II级(高)、
HI级(中)、IV级(低)、V级(较低)。
8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
8.1风险分级:
采用科学方法对危(wei)险源所伴有的风险进行定量或者定性评价,对评价结
果进行划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企业原5
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表1风险分级与LEC法、LS法风险等级的对应关系
LEC法IB法
风险描述
风险等级风险等级
稍有危(wei)险,需要注
AV
意(或者可忽略的)
蓝色风险(或者低风险)
轻度危(wei)险,可以接
BIV
受(或者可容许的)
黄色风险(或者普通风中度危(wei)险,需要控Cni
高度危(wei)险(较大风
橙色风险(或者较大风险Dn
险),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
管理不可容许的(重大
红色风险(或者重大风险)风险),极其危(wei)险EI
必须即将整改,
不能继续作业。
8.2风险管控原则
蓝色风险\A级\V级: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该级别危(wei)险
有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者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
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措施的纳入蓝色风险监控。
蓝色风险\B级\IV级:车间、科室(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该级别危(wei)
险有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此外的控制措施,应考
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者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
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黄色风险\C级\皿级:企业、科室(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该级危(wei)
险有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
制,努力降低风险,应子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fa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
进的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D级\H级:企业对较大及以上风险危(wei)险有害因素应重点控制
管理,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壬在进
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
案或者配给资源、限期管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干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E级\1级:即将停工整改。惟独当风险已降低时,才干开始或者继续
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解邸脸,就必须禁止工作,即将采取隐患管理措
施。
8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确定风险级别后企业应采取多种控制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83.1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完善、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
◎)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职
业伤害;
(4)事故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8.3.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
(1)可行性和可靠性;
(2)先进性和安全性;
(3)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8.3.3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
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
(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⑶是否产生新的危(wei)险有害因素;
(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⑸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8.4企业常见高风险设施和作业
以卜.情形应直接确定为橙色风险(D级\2级风险):
⑴化工企业开停车作业、非正常工况的操作C
⑵同一爆炸危(wei)险区域内,10人以上的现场作业。
(3)化工企业10人以上的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
⑷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主要装置。
⑸构成重大危(wei)险源的场所和设施。
⑹厂区外公共区域的危(wei)险化学品输送管道。
9风险管控工作程序
9.1成立风险管控组织
企业应确定风险管控工作的主管部门,指定具有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安全管
理人员负责风险管控的评估工作,每年应定期制定“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
险评估计戈『‘,经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批准后下发执行。各级组织(企业、
科室、车间、工段/班组)均应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并对“危(wei)险有害因素辨
识及风险评估计划”进
行分解落实,直至班组、岗位,作为开展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
的依据。
9.2制定风险管控工作计划
风险管控组织每年应制定工作计划,以保证危(wei)险有害辨识、风险评价和
风险控制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1)征询相关人员的意见,讨论应计划做什么并得到其建议和承诺。
(2)确定危(wei)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
⑶鼓励员工参预危(wei)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4)选择评价方法,确定风险可容许的标准。
⑸风险评价应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影响以及安全技术措施。
(6)评估人员应接受风险评价培训。
(7)制定控制措施将风险降到可容许程度。
(8)将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形成文件。
9.3风险管控的工作步骤
1.划分作业活动(或者称单元,下同):编制作业活动表,内容包括厂址、总图
运输、建构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人员、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并采集有关信
息。
2.辨识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wei)险有害因
素。
3.评价风险:对与各项危(wei)险有害因素有关的风险做出评价。
4.依据风险可容许标准,确定出不可容许的风险。
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针对不可容许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计划。
6.评审措施计划:评审措施计划的合理性、充分性、适宜性,确认是否足以把
危(wei)险有害控制在可容许范围。
7.确定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危(wei)险有害因素力
9.4做好风险管控过程的相关记录
风险管控组织应事先确定体系构建及运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记录表格,并明确提
出每一个记录表格的填写要求及保存期限。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作业活动。
2.危(wei)险有害因素。
3.潜在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4.风险等级c
5.现有控制措施。
6.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措施。
7.评价人员、审核人员、日期等。
风险评估小组应按照计划,依据合用的辨识评价方法对本单位危(wei)险有害
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后,填写相应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
析0HA)评价表”、“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经本级风险评估小组进行汇总、
评审后,逐级上报。
9.5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管控部门组织审核、修订后,将审核、修订的意见反馈各风险评估小组,橙
色风险(D级\2级)及以上风险必须报企业批准。
各级单位要根据最终分析评价记录结果,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照表2),
由本级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发布。
表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傥控记录号)NH
风险点(作业活动或者风险
序号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分析来源
设备设施)等级
10风险评估培训
各级单位应制定风险评估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过
程及评估结果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11风险信息更新
各级单位要依据辨识评价结果,建立本单位的《风险管控登记台账》(参照表3),
台账应结合实际定期更新(每年至少一次)。
表3风险管控登记台帐
(受控记录
号)填表单位:
数目
序识别审定单位或者
备
A(5C(3合计
号时间时间活动B(4级)D(2级)E(1级)注
级)级)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1)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⑵操作工艺发生变化;
(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事故事件发生后;
⑸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12风险管控考核办法
为确保企业风险管控工作有序开展及事故纵深预防效果,企业应对风险分级管控
制定实施内部激励考核方法。
附件A风险分级管控程序
确定危险源(风险点)应用JHA.SCL.P11A
识别方法,FTA.HAZOP等
明确炽别危围
(区域.场所等)
/一、
实施危险源识别鲂制炽别信息统计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
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迸行风险评价
如LEC、TRA等
编制风除评价分类统计
迸行风险分级
卜信息表
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原则
策划风险控制措施
及要求
图A.1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附件B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wei)险有害及影响程度与危(wei)险有害及影响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定量计算每一种危(wei)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
采用如下方法:
D二LXEXC
式中:D---风险值;
L一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一一暴露于危(wei)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一一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
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
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
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表B.1
表B.1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分值事故、事件或者偏差发生的可能性
10彻底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或者危(wei)险有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者在现场没有采取防
范、监测、
6
保护、控制措施;或者在k常情况「时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者偏差。
可能,但不时常;或者危(wei)险有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者保护措力i
(如没有保
3护;臣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者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者在现场有
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者控制措施不当;或者危(wei)险有害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可能性小,彻底意外;或者危(wei)险有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者曾经作过监
lAJy
1
去口蛭及王天以季改、事1T或臼网左,或仃仕兄半情仇1友王也夫以事故、争■忏或石喇左。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wei)险有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能定期进行监测。
女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恻、保护措施;或石员工安全卫生意取和当局,严打
0.2
执行操作规程。
0.1实际不可能。
当确定暴露于危(wei)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浮现在危(wei)险环境
中的时间越多,则危(wei)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浮现在危(wei)险环境的情况定为
10,而非常罕见地浮现在危(wei)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
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B.2。
表B.2暴露于危(wei)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
__________频繁程度|
分值频繁程度分值
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
3每周一次或者偶然暴0.5非常罕见地暴露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
大,因此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损伤或者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
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
值均为1与100之间,如表B.3.
表B.3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判别准则
法律法规及其他财产损失
分值人员伤亡停工企也形象
要求(万元)
严重违反法律法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00万以上直接经企业重大国际、国
100
规和标准。50人以上重伤。济损失。停产内影响。
1000万以上5000
违反法律法规和3人以上10人以下死装置行业内、省内
4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
亡,或者人以上
标准。10停工影响。
失。
50人以下重伤〃
潜在违反法规和100万以上1000万部份
153人以下死亡,或者地区影响。
标准。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10人以下帝伤C装置
不符合上级或者爷停工
10万以上100万以企业及周边
7业的安全方针、丧失劳动力、截肢、骨
下直接经济损失。部份设范围。
制度、规定等。
备停工
引人关注,不
不符合企业的安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1万以上10万以下利于基本的
2全操作程序、规
服。直接经济损失。
套设备安全卫生要
定。1
停下求。
1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形象没有受
1彻底符合。无伤亡。
失。_________________没有损C__________
风险值D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非长期
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组织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
续改进的思想。表B.4内容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及其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参
考。
表B.4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
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
E不可允许的在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有害前,不能继
>320立刻
风险,极其危险结作W,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D较大的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立即或者近期
160~320
高度危险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整
C中度风险,一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
70~1602年内治理
般危险加强培训及沟通
B低风险,轻度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有条件、有经
20〜70
危险,可接受但需定期检查费时治理
A较低风险,可
<20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忽略的危险
企业根据表B.4的风险等级划分原则,对辨识出来的风险逐一进行风险评价,列
出风险评价表B5。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将各部门通过上述方法辨识的危(wei)险源
加以汇总列出本企业的危(wei)险源清单及评价一览表。
表B.5危(wei)险源清单及评价一览表
序活动/风险责任危(风险评价
危(备注
号场所等级部门wei)LECD
附件(: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作业风险分析方法(风险矩阵)系英国石油化工行业最先采用。就是识别出每一
个作业活动可能存在的危(wei)险有害,并判断这种危(wei)险有害可能产生的后
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wei)险有害的风险,然后
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XSo
其中:R一代表风险值;
L一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s一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C.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
对照表C.1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
个方面对危(wei)险有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
值作为其
最终的L值。
表C.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标准
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者危(wci)险有害
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者在正常情况下时常发生此类
事故或者事件。危(wci)险有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
4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者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
行或者控制措施不当,或者危(wei)险有害发生或者预期情况下发生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者未严格按
3操作程序执行,或者危(wei)险有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
系统),或者曾经经作过监测,或者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者事件。
2危(wei)险有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者现场有
—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者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者事件。
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者员工安全卫生意识
______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者事件。
C.2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S)取值
对照表C.2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
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
的S值。
表C.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法律、法规及其财产损失
等级人员停工企业形象
他要求/万元
违反法律、法规部份装置(>2重大国际影
5死亡>50
和标准套)或者设备响
潜在违反法规和丧失劳行业内、省
4>252套装置停工、
标准动能力或者设备停工内影响
不符合上级企业截肢、骨
或者行业的安全折、听力1套装置停工
3>10地区影响
方针、制度、丧失、慢或者设备
规定等性病
不符合企业的安轻微受
受影响不大,企业及周边
2全操作程序、规伤、间歇<10
几乎不停工.范围
定不舒畅
形象没有受
1彻底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
损
C.3风险矩阵
确定了S和L值后,根据R=LXS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依据表C.3的风险矩阵
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注:风险度R值的界限值,以及L和S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
11H眼丹崎翩以L泞丁,至少不能,氐于国家或者见方法规要求)。
濯融磁趣了
、将风险级别分勺以下丑级:345
¥£日心g/
D—TSZC—47人以1!T漱4Tz
R二LX!=13〜16:重要风虹(U级),需够消减的风险;145
J的风障;
R=LX3=8-12:।口度风险(川级),需要特殊控il810
R=LX§=4〜7:在度风风(级),脸;
IV需要4注的反91215
K—3.1微八双〈V班J,可投支或看F替风险o
44812
20125
55表以风险处驿(R)
C.4风险分级
表C.4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wei)险
不可允许的风
20-25I级有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立刻
险,极其危(
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wei)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即将或者近
15-16n级
较大的风险,高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期
量及评估
中度风险,普通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
9-12in级2年内管理
危(wei)险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低风险,轻度危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有条件、有经
4-8IV级
险,可接受导书但需定期检查费时管理
A较低风险,轻
<4V级微或者可忽略的无需采用控制措施需保存记录
危(wei)____
附件D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目的是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出普通工艺设
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wei)险、有害因素、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
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杳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
制成表,
进行检查或者评审。
A.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⑴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3)系统分析确定的危(wei)险部位及防范指施;
(4)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5)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者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A.2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⑴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wci)险有害,又耍分析设备设施内
部隐藏的内部构件和工艺的危(wei)险有害。
⑵对设备设施进行危(wei)险有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识别厂址,
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wei)险有害,再识别厂区
内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pp合同解除合同范例
- 公司管理层培训合同样本
- 公墓委托经营管理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服务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pet材料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创业合同样本
- 乙方终止房屋合同标准文本
- vr全景制作合同标准文本
- 二房合同标准文本
- 乙方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福建省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小学生卫生知识小常识
- 2025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安全审计试题及答案
- (新课标)专题08+易考必考典型选择题专项复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备考(统编版)
- 2024年中央戏剧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药学知识联合用药
- 2025年江苏太仓市文化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装饰装修木工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