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A/3D/wKhkGWecTISATiABAAKQMLuG1rU652.jpg)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A/3D/wKhkGWecTISATiABAAKQMLuG1rU6522.jpg)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A/3D/wKhkGWecTISATiABAAKQMLuG1rU6523.jpg)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A/3D/wKhkGWecTISATiABAAKQMLuG1rU6524.jpg)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A/3D/wKhkGWecTISATiABAAKQMLuG1rU65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兴仁市凤凰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ag铜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流液和固体cg。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若a>c,则滤液中可能含三种金属离子,且b可能小于c
B.若a>c,则cg固体中只含一种金属,且b可能大于c
C.若aVc,则eg固体含两种金属,且b可能与c相等
D.若好c,则滤液中可能含两种金属离子,且b可能小于c
2、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结论
A向AgCI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Ksp(AgCI)<Ksp(Agl)
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
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L还原性强于CI-
D加热盛有NH4a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固体可以升华
A.AB.BC.CD.D
3、恒容条件下,ImolSiHCh发生如下反应:2SiHCI3(g)SiH:Cl2(g)+SiCl4(g).
己知:v止=v消耗(SiHCh)=k正•x?(SiHClJ,
2
V逆=2。耗(与也。2)及逆•x(SiH2Cl2)X(SiCl4),
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x为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是不同温度下x(SiHCh)随时间的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O68
三
S
T7
O.
0.6
100200
//min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v正(a)vv逆(b)
B.化学平衡状态时,2V消耗(SiHCh)=v消耗(SiClJ
C.当反应进行到a处时,
v逆9
D.T2K时平衡体系中再充入ImolSiHCh,平衡正向移动,x(SiH2c12)增大
4、常温下,BaCCh的溶度积常数为Ksp,碳酸的电离常数为Kai、Ka2,关于0.1mol/LNaFKXh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溶液中的c(HCCV)一定小于O.lmol/L
B.c(H+)+c(H2cO3)=c(CO32')+c(OH.)
C.升高温度或加入NaOH固体,,「均增大
C(HCO3)
K
D.将少量该溶液滴入BaCL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E包
K$p
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结论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rKMnO4酸性溶液,然
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O.Olnwl・L,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
AH2c2。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试管中加入O.Olmol・L'H2c2O4溶液4mL,第一只试管中溶液
褪色时间长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O.lmol•L-,HC1O溶液和
BHclO的酸性小于pH
0.1molL-1HF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
检验FeCL溶液中是否含有Fe?+时,将溶液滴入酸性KMnCh溶
C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然后试管①中加
加入FeCh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D入0.01mol・LrFeC13溶液2mL,向试管②中加入O.Olmol•L~
较大
KuCb溶液2mL,试管①中产生气泡快
A.AB.BC.CI).D
6、某温度下,分别向20mL浓度均为xmol/L的NaCl和NazCM溶液中滴加O.lmol/LAgNCh溶液,滴加过程中-lgc(Cl)
和-lgc(CrO:)与AgNC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既
直
一
。
罩
B.曲线I代表NaCl溶液
C.KspSgzCrO。约为4x10-I?I).y=9
7、明研[KA1(SO4)2・12H2O]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采用废易拉罐制备明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易稀硫酸
拉
微热,过滤
A.合理处理易拉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B.从易拉罐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NaHSCh代替NaHCOj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2NA个电子,则阳极减少的质量为64g
B.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出的转化率
C.2Na2()2(s)+2CO2(g)=2Na2cO3(s)+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和⑤中分别盛放足量NaOH溶液和CuO,可检验生成的CO
B.实验时只需要在装置①中反应结束后再通入N2
C.若将④中的无水CaCL换成无水硫酸铜可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
D.实验结束后,①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黑色,则产物一定为铁
13、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A向H2O2溶液中滴加FeCh溶液产生大量气泡FeCb催化H2O2的分解
将酸性KMnCh溶液滴入丙烯醛
B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中
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04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
D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HZ
试管口检验
B.BC.CD.D
14、在25℃时,将LOLcmol-L4CH3COOH溶液与O.lmol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
HCI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程度:a>b>c
B.b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CH3COO「)
C.c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c(OFT)
D.该温度下,a、b、c三点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Ka二£
c*0.1
15、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一现象产生电能,其中
+
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电解侦体也解质电解破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右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W
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0120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02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素;H的电子数是2
B.IH和D互称为同位素
C.H+和Hz互为同素异形体
D.出。和H2O2互为同分异构体
17、人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因为当体内氧气缺少时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了乳酸,其结构简式为CH,-CH-Y-0H。
AH
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1•羟基丙酸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包括乳酸)共3种
C.乳酸既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D.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方程式为n>+,1H2°
18、以CO2和NazCh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02,实验装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
B.装置③的作用是干燥02
C.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
D.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19、近年,科学家发现了116号元素Lv。下列关于293LV和2%Lv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电子数相差1B.两者质量数相差1
C.两者中子数相差1D.两者互为同位素
20、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酸口化学纯CP
□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L84・g・cm-3
质量分数:9吃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
B.1molZn与足量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C.配制200mL4.6mol・广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9.2mol-L-1
21、亚磷酸(H3PCh)是二元弱酸,主要用于农药中间体以及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的原料。常温下,向1L0.500moi・L-H3P03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6)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a、b两点时,水电离出的c水(OH1之比为1.43:6.54
+2-
B.b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Na)=3c(HPO3)
C.反应H3PO3+HPO32-:^^:2H2P03-的平衡常数为105U
+"+
D.当弘NaOH)=lL时,c(Na)>cCH2PO3)>c(OH-)>c(H)
22、上海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红棕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
污染物可能含有
A.FeO粉尘B.FezCh粉尘C.Fe粉尘D.碳粉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H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F(・Ph代表苯基):
(1)已知X是一种环状足,则其化学名称是
(2)Z的分子式为_;N中含氧官能用的名称是一。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一。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5)T是R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T的同分异构体有一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
五个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ImolT最多消耗2moi钠
C.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连接2个官能团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结合所学知识,以口=°为原料合成OHCCH2cHzCOOH,设计合成路线:一(其他试剂
任选)。
24、(12分)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某聚酰亚胺的
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3U厮
已知:
ii、Q-NO2F^HClr(gj-NH2
iii、CH3COOH:-NH-R+CH3COOH(R代表炫基)
(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②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I的分子式为C9Hl2O2N2,I的结构简式是
K是D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1mol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4molCO2,M的结构简式是
P的结构简式是
25、(12分)三氯氧磷(POCh)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染化、塑胶助剂等行业。某兴趣小组模拟
PCb直接氧化法制备POC13,实验装置设计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七沸点/t其他性质
PCI)-11275.5遇水生成HJPOJ和HC1,遇02生成POC1,
P0C1,2105.3遇水生成片P0,和HC1,能溶于PCI,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o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装置C中制备POCh的化学方程式为°
(3)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进行,其主要目的是o
(4)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I.取x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溶液显酸性;
II.向锥形瓶中加入0.101)0mol-L-1的AgNCh溶液40.00mL,使完全沉淀;
HL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IV.加入指示剂,用cmol・I-i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为VmL。
-,2
已知:K<P(AgCI)=3.2xlO°,KsP(AgSCN)=2xlO-1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填序号),滴定终点的现象为o
a.酚酸b.NH4Fe(SO4)2c.淀粉d.甲基橙
②。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出算式)o
③若取消步骤IH,会使步骤IV中增加一个化学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6、(10分)二正丁基锡竣酸酯是一种良好的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的杀菌剂。合成一种二正丁基锡竣酸酯的方法如图1:
甲
♦4((浦丫上工0厂二gJhoQijSnj'2H?0
l从N化惘il|从丁岐傕的
i:?I9MfIH6I
图1图2
将0.45g的2•苯甲酰基苯甲酸和0.500g的二正丁基氧化锡加入到50mL苯中,搅拌回流分水6小时.水浴蒸出溶剂,
残留物经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晶体。
各物质的溶解性表
物质水苯乙醇
2•苯甲酰基苯甲酸难溶易溶易溶
二正丁基氧化锡难溶易溶易落
正丁基锡孩酸酯难溶易溶易溶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作用是一,其进水口为一。
(2)实验不使用橡胶塞而使用磨口玻璃插接的原因是一o
(3)分水器(乙)中加蒸储水至接近支管处,使冷凝管回流的液体中的水冷凝进入分水器,水面上升时可打开分水器
活塞放出,有机物因密度小,位于水层上方,从分水器支管回流入烧瓶。本实验选用的分水器的作用是一(填标号)
A.能有效地把水带离反应体系,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能通过观察水面高度不再变化的现象,判断反应结束的时间
C.分离有机溶剂和水
D.主要起到冷凝溶剂的作用
(4)回流后分离出苯的方法是一。
(5)分离出苯后的残留物,要经重结晶提纯,选用的提纯试剂是_(填标号)
A.水B.乙醇C.苯
(6)重结晶提纯后的质量为0.670g,计算二正丁基锡技酸酯的产率约为一。
27、(12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海带提碘”的实验过程如图:
⑴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操作②的主要仪器是;氧化步骤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⑵探究异常:取样检验时,部分同学没有观察到溶液变蓝色。他们假设原因可能是加入的氯水过量,氧化了①12;②
淀粉;@12和淀粉。他们在没有变蓝色的溶液中,滴加(选填“四氯化碳”“碘水'’"淀粉溶液”)后,若出现现
象,即可证明假设①正确,同时排除假设②③.能同时排除假设②③的原因是。
⑶查阅资料:可氧化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H20THIO3+HC1.配平上述方
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4)探究氧化性:在盛有FeCb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KI溶液,将反应后的溶液均匀倒入两支试管,试管a中加
入1mL苯振荡静置,出现(填实验现象),证明有L存在;试管b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证明
有存在。
⑸比较氧化性: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氧化性:CI2>FeCl3,理由是
28、(14分)铜生锈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Cu2(OII)2CO34
ZCuO+HzO+COzfo
(1)部分锈蚀成铜绿的铜片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9.3g,则生锈的铜片中铜绿的质量为g
⑵将35g表面已锈蚀成铜绿[Cii2(OH)2cO3]的铜片投入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
和NO,测得反应后溶液PH值为1。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39.2g
蓝色固体。(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①已锈蚀的铜片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o(保留两位小数)
②铜片中单质铜的物质的量为moL
(3)若生成NO2和NO混合气体共aL(S.P.T)o
①求a的取值范围(写出详细解答过程)。
②求原碓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写出详细解答过程)o
29、(10分)“绿色”和“生态文明”是未来的发展主题,而CO2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1)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CH4(g)+CO2(g)WS=^2co(g)+2HMg)AH
已知:反应1CH4(g)=C(s)+2H2(g)AHi=+75kJ/mol
反应22cO(g)=C(s)+CO2(g)AH2=-172kJ/mol
则该催化重整反应的kJ-molL
⑵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cO吸收CO?:6FeO®+CO2(g)^^2Fc3O4(s)+C(s),对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一。
A.增大FcO的投入量,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B.压缩容器体积,可增大CO2的转化率,c(C(h)减小
C.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密度不变可作为平衡的标志
D.恒温恒压下,气体摩尔质量不变可作为平衡的标志
E.若该反应的AHVO,则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CO2的物质的量会增加
(3)为研究CO2与CO之间的转化,让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碳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
AH,测得压强、温度对CO的体积分数[(p(CO)%]的影响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m、P2、P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O
②900℃、1.013MPa时,ImolCO?与足量碳反应达平衡后容器的体积为VL,C(h的转化率为一(保留一位小数),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
③将②中平衡体系温度降至64CTC,压强降至0.1013MP*重新达到平衡后CO2的体积分数为50%。条件改变时,正
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填“>”、"v”或“=”)。
(4)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气体,所得溶液中UHCO":1,此时溶液pH二。(已知:室
温下,H2c03的ki=4xio-7,k2=5xlOL也2=0.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ag铜粉,反
应为2FcCh+Cu=2FcCh+CuCl2;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cg,可能发生反应为
2FeCh+Fe=3FeCl2>CuCh+Fe=FeCi2+Cu,根据发生的反应分析。
【题目详解】
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三个,化学方程式如下:2FeCh+Cu=2FeCl2+CuCI2;CuCl2+Fe=FeCl2+Cu;2FeCh+Fe=3FeCI2,
则
A.若a>c,加入的铁是不足量的,此时溶液中还有部分铜未完全置换出来,由方程式CuCl2+Fe=FeC12+Cu可知,
56gFe可以置换64gCu,所以b一定小于c,选项A错误;
B.若a>c,加入的铁是不足量的,此时溶液中还有部分铜未完全置换出来,cg固体中只含一种金属Cu,由方程式
CuCl2+Fe=FeCl2+Cu可知,b一定小于c,选项B错误;
C.若aVc,加入的铁是过量的,溶液中只有Fe*cg固体中含两种金属Fe、Cu,由方程式2FeC13+Fe=3FeC12、
CuCl2+Fe=FeCh+Cu可知b可能与c相等,选项C正确;
D.若a=c,加入的铁恰好把铜离子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只有Fe2+,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杳了Fe、Cu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注意把握Fe与铜离子、铁离子之间的反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
能力。
2、C
【解题分析】
A、Ksp(AgCl)>Ksp(Agl),A错误;
B、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可能含有Fe?+或Fe",B错误;
C、上层呈橙红色,说明CL与NaBr反应生成了Bn和NaCL则BL的还原性强于C「,C正确;
D、不是升华,试管底部NH4。分解生成NH3和HCL试管口N%与HC1反应生成了NHUCL发生了化学反应,D
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及实验结论的分析进行了结合,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审题时应全面细致,如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可能含有Fe?+或F/+,体现了化学
实验方案设计的严谨性,加热盛有NHKl固体的试管,体现了由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
3、D
【解题分析】
A.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由图可知T2>TI,且对应x(SiHCb:"J、,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
热反应,且V止aXieb,故A错误;
B.v^(SiHCh)=2vifl«(SiC14),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反应进行到a处时,x(SiHCh)=0.8,此时u正斗正、2年讯。3)=(0.8)改正,由反应可知转化的SiHCb为0.2moL生成
SiH2a2、SiCL均为O.lnwLy逆=2丫消耗(SiH2cl2)=A逆x(SiH2cl2)x(SiC14i=0.01A逆,则工立,平衡时女正
V逆0.01k逆
,11
kn:-x—4
2
x(SiHCL)=^^x(SiH2Cl2)x(SiC14),x(SiHCh)=0.75,结合反应中转化关系可知消=82=一,则
k逆(0.75)29
组_(OS)k正64x4
,故C错误;
v逆0.01k逆9
D.r2K时平衡体系中再充入ImolSiHCb,体积不变时压强增大,但是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SiH2Cl2)
增大,故D正确;
答案选I)。
4、D
【解题分析】
A.HCO3•离子在溶液中既要发生电离又要发生水解,0.lmol/LNaHCO3溶液中的c(HCO3-)一定小于0.1mol/L,A
正确;
B.NaHCOj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①c(Na+)=c(H2co3)+C(HCO3-)+C(CO32)、电荷守恒:②c(Na+)+
+2+,2
c(H)=c(OH>+c(HCO3)+2c(CO3),①代入②可得c(H+c(H2CO3)=(CO3)+c(OH»,B正确;
c(Na+)
C.升高温度,HC(h•离子的电离和水解都是吸热反应,所以c(HCO。会减小,而c(Na+)不变,会增大;加
c(HCO;)
c(Na+)
入NaOH固体,c(Na+)会增大,HCO3•与OH•反应导致c(HCO。减小,“二二、会增大,所以C正确;
c(HCO;)
1
+2++
D.将少量NaHCOa溶液滴入BaCL溶液发生:HCOa;H+CO?-(Ku2).Ba+CO?=BaCO3|()、H+HCO3=
K、P
H2CO3(—),三式相加可得总反应Ba2++2HCO3.=BaCCM+H2co3(K),所以K=D错误;
Kc
答案选D。
【题目点拨】
方程式相加平衡常数相乘,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互换平衡常数变成原来的倒数。
5、C
【解题分析】
A.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总体积不等,无法得到正确结论,故A错误;
B.HC10溶液具有漂白性,应选pH计测定,故B错误;
C.亚铁离子、氯离子均能被高镐酸钾氧化,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故C正确;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试管①产生气泡快,则加入FeCb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6、D
【解题分析】
A.根据羽像可知,未滴加AgNO.3溶液时-lgc(cr)或-lgc(CrQ;)均为1,则NaCl和NazCMh溶液均为0.1mol・L」,
即x=0.LA选项正确;
B.ImolCT和CKh?•分别消耗Imol和2moiAg+,由图像可知,滴加AgN(h溶液过程中,曲线I突跃时加入的AgNCh
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曲线I代表NaCl溶液,B选项正确;
122+
C.b点时,-lgC(CrO^')=4,则c(Cr()42)=l(尸mol・L",cCAg^xl^mobL-,7Csp(Ag2CrO4)=c(CrO4)-c(Ag)=4x10
-%C选项正确;
+5,+-
D.a点时,C「恰好完全沉淀,-lgc(CI)=5,则c(C「)=105mol・L\c(Ag)=10-mobL,KSp(AgCl)=c(Cr)-c(Ag)=10
i。,c点加入40mLAgN€>3溶液,溶液中c(Ag*)="三老="mol・Ll
ca)-Ksp(AgCl)」O」。
IJ—一再)一一~0T,则・lgc(C1)=9・lg3/52,D选项错误;
°T
答案选D。
7、D
【解题分析】
A.易拉倍作为可再生资源,其回收再生利用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环境的保护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故不选
A;
B.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1,含有少量的Fe),因此可从易拉罐中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故不选B;
C.“沉淀”反应是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的反应,故不选C;
D.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互促水解到底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硫酸氢根离子是强酸的酸式酸根,不水解,不与铝离子反
应,故选D;
答案:D
8、D
【解题分析】
A.阳极材料为粗铜,含有Fe、Zn等杂质,电解过程中Fe、Zn和Cu都要溶解,故转移2NA个电子时,阳极减少的
质量不一定为64g,故A错误;
B.合成氨生产中将N%液化分离,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反应正方向移动,提高了Hz的转化率,由于浓度减
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2Na2O2(s)42CO2(g)=2Na2CO3(s)+02(g),该反应的ASVO,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H・TASVO,则AHVO,
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使溶液中cW”闫xlO/mol・L」,c[OH注但空三岭mol・L”,即调节溶液的pH25,故D正确;
答案选D。
【题目点拨】
本题的易错点为A,电解精炼铜时使用的阳极材料为粗铜,含有Fe、Zn等杂质,通常情况下,Fe>Zn要先于Cu放
电。
9、A
【解题分析】
A.稀硝酸与过量的Fc粉反应,铁粉过量,不生成Fe-%
B.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AI2O3熔点高于A1;
C检验NH4+方法:待测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用湿润红色石流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D.瓶内出现黑色颗粒,说明有C生成;
【题目详解】
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
现象错误,故A错误;
B.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被氧化铝包裹不会滴落,故B正确;
C检验NH4+方法是: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将湿润红色石
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待测液中含有NHU+,故C正确;
D.瓶内出现黑色颗粒,说明有C生成,则CO2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作为氧化剂,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题目点拨】
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评价,涉及Fe3+、NHJ的检验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等,题目较容易。
10>A
【解题分析】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重新组合的过程,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构
成新的物质.氢分子和氮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它们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会分解成单个的原子,原子再组合成新
的氨分子,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催化剂在起作用时需要一定的温度,开始时催化剂还没起作用,氮分子和氢分子在无规则运动,物质要在催化剂表面
反应,所以催化剂在起作用时,氢分子和氮分子有序的排列在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分子
先断键形成原子,然后氢原子和越原子结合成氨分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结束后脱离催化剂表面形成自由移动的
氨气分子,从而完成反应,在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中,反应物先由无序排列到有序排列再到无序排列,分子先分成原
子,原子再结合成新的分子,A项正确;
答案选A。
11、A
【解题分析】
A.金属未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囿或桌面,加硫磺粉处理,且金属末不能深埋处理,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A错误;
B.氨氮废水中N为-3价,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所以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
化法处理,故B正确;
C.做蒸谣实验时,蒸储烧瓶中忘记加人沸石,需要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C正确;
D.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只有乙酸为电解质,且乙酸电离显酸性,则乙酸浓度越大,酸性越强,导电能力
也越强,所以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2、A
【解题分析】
A、利用②、③除去CO2,④中的无水氯化钙将气体干燥后,如果⑤中CuO固体转变成红色,则反应一定生成CO,
A正确;
B、实验开始后,装置中的空气对分解及检验都有干扰,所以必须先通入N2除去装置中的空气,B错误;
C、由于从②、③溶液中导出的气体会带出水蒸气,因此④中放置无水硫酸铜无法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C错误;
D、草酸亚铁晶体分解剩余的固体为FeO,如果没有完全变为黑色,也有可能是由于晶体没有完全分解,D错误;
答案选A。
【题目点拨】
固体分解得到的水一定要在通过溶液之前检验。
13、A
【解题分析】
A.HzOz溶液中没有加FeCh溶液前几乎无气泡产生,加入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FcCh对比。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A
正确;
B.醛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隹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不能根据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来确定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B
错误;
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04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溶液可能含有SOF,也可能含有HSO3-或S2O32-等
离子,c错误;
D.若溶液中含有NH/,由于溶液稀,反应产生NH3・H2O,也不能放出氨气,因此不能看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
蓝色,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4、D
【解题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原混合液显酸性,则为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液,a点加入O.lOmolNaOH固体,pH=7,说明原溶液中
CH3co0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0.2mol。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弱酸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的电离,酸或碱的浓度越大,
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
A.LOLcmolL/CH3COOH溶液与O.lmolNaOH固体混合,发生的反应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反
应后的溶液是CH^COOH和CH^COONa的混合溶液,其中CH3COONa的水解能够促进水的电离,而CHjCOOH的
电离会抑制水的电离。若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b-c发生的反应为:CH3COONa+HCl=CH3COOH+NaCl,
CMCOONa减少,CH’COOH增多,水的电离程度减小;若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b-a发生的反应是:
CH3COOH+NaOH=CH3COONa+H2O,CHjCOONa增多,CH3coOH减少,水的电离会逐渐增大,因此水的电离程
度:a>l»c,故A正确;
B.b点对应的混合溶液呈酸性,c(H+)>c(OH-),则此时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结合电荷守恒,所以
+
c(Na)<c(CH3COO),故B正确;
C.c点对于的溶液是通入O.lmolHCl的溶液,相当于HC1中和氢氧化钠,所以c点溶液相当于原CfhCOOH溶液和
+
O.lmolNaCl固体的混合液,醋酸浓度大于0.2mol/L,所以c(CH3COOH)>c(Na)>c(OH),故C正确;
D.该温度下,CF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H,,a点对于溶液中pH=7,
C(CH3COOH)
++7
c(Na)=ciCH3COO-)=0.2inoI/L,c(H)=c(OH)=10mol/L,则溶液中c(CH3COOH)=(c-0.2)mol/L,带入公式得
_c(CHWCy)•c(H+)_107X0.2_2X1(T
aC(CH3COOH)--c-0.2-c-0.2'°
15、B
【解题分析】
A.根据图示及电池反应,CgO为正极,Li为负极;放电时,阳尚子向正极移动,则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zO极
移动,故A正确;
B.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正极反应式为Cii2O+H2O+2e-=Cu+2OH*,故B错误;
C.放电过程为2Li+Cii2O+H2O=2Cu+2Li++2OH-,可知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112O,故C正确;
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放电时CU2O转化为Cu,则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氧化剂
为02,故D正确;
答案选B。
16>B
【解题分析】
A.核素;H的电子数是1,左上角的2说明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中子不带电,故A不选;
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旧和D都是氢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故B选;
C.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H+不是单质,故C不选;
D.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ILO和H2O2的分子式不同,故D不选。
故选B。
17、B
【解题分析】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2•羟基丙酸,故A错误;
O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CH2-CH2乳酸分子有对称碳原子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包括乳酸
共3种,故B正确;
C.乳酸分子含有羟基、竣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乳酸分子含有羟基、竣基,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乳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n
COOH一-条件.+(n-l)H2O,故D错误;
故选B。
18、C
【解题分析】
实验原理分析:二氧化碳通过U型管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和没有反应的二辄化碳通入碱液洗气瓶除二氧化
碳,可增加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在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氧气,最后收集;
【题目详解】
A.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用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故不选A;
B.装置③中盛有浓硫酸,作用是干燥02,故不选B;
C.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选择装置b,故选C;
D.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故不选D;
答案:C
19、A
【解题分析】
A、293LV和2”v的电子数都是116,A错误;
B、293LV的质量数是293,2%Lv的质量数是294,质量数相差1,B正确;
C、293LV的中子数是117,2"Lv的中子数是118,中子数相差1,C正确;
D、293LV和294LV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D正确;
答案选A。
20、C
【解题分析】
A.根据c=1000pxa)/M进行计算;
B.Zn与浓H2s0,反应放出SQ气体;
C.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求出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D.浓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小于浓硫酸浓度的平均值;
【题目详解】
A.根据c=1000pxWM可知,硫酸的浓度是1000xl.84x98%/98=18.4nwl/L,A错误;
B.Zn与浓H2sCh反应放出SO?气体;B错误;
C.设需取该浓硫酸x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可知:200mLx4.6mol・Lf=x・18.4mol・LT,x=50mL,C正
确;
D.由于水的密度小于H2sCh的密度,所以当浓H2SO4与水等质量混合时,其体积大于浓H2s。4体积的2倍,所以其
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mol・LT,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1、C
【解题分析】
A.a点为H3P03与NaH2P03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水电离出的c水(OH)等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则a点溶
1014
液中Ca水[OIF■尸■^而•,b点为NazHPO3与NalLPO.,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水电离出的c水(011一)等于溶液中的氢
1()14
氧根离子浓度,则b点溶液中“水(OH―户则a、b两点时,水电离出的C水(OH-)之比为A项错误;
B.由图可知,b点溶液呈酸性,贝ljc(H*)>c(OH-),且有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农业张力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便携式激光测风雷达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军用聚脲防护涂料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室温固化环氧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战术靶标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硅矿开采合同书
- 股票期权协议书合同协议
-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模板
- 铁矿设备买卖合同
- 2025隧道施工合同
- 中职安全管理方案
- 百词斩托福词汇excel版本
- 高考写作指导常见议论文论证方法知识梳理与举例解析课件27张
- (完整word版)高中英语3500词汇表
- 玻璃反应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高中英语新课标词汇表(附词组)
-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金公司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新)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GB/T 20909-2007钢门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