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期)F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1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期)F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2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期)F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3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期)F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4页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期)F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

目录

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1

F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F2反应热的计算与重要的反应热6

F3原电池原理3

F4电解原理46

F5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F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题文】(化学卷-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05))10.F

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韵I

百t

含e

图6网7E8图9

A.图6表示H?与“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乩的燃烧热为241.84・01。17

B.图7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

C.根据图8,若除去CuSOi溶液中的Fe",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pH=4,过滤

D.图9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贝!相同

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知识点】燃烧热的定义、强弱电解质、化学平衡FlHlG2

【答案解析】C解析:A、山的燃烧热是指ImolH?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故A

错误;B、改变压强平衡会发生移动,甲乙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不同,故B错误;C、向溶液

中加入适量CuO,调节pH=4,Fe(OH)3沉淀完全而CJ仍存在于溶液中,故C正确;D、

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HA的pH随加水量的变化大,说明HA的酸性强于HB,则相

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燃烧热的定义、强弱电解质、化学平衡等知识,注意理解燃烧热的定

义、强弱电解质的差异。

【题文】(化学卷-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0.已

知卜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s)+02(g)=CC2(g)AH1=-393.5kJ/mol

(2)CH3COOH(1)+2O2(g)=2COz(g)+2HzO(l)&Hz=-870.3kJ/mol

(3)H2(g)+l/202(g)=H20(l)AH3=-285.8kJ/mol

则2C(s)+2%(g)+02(g)=CH3C00H(l)的反应热AH为

A.+488.3kj/molB.-488.3kj/molC.-244.15kj/molD.+244.15kj/mol

【知识点】盖斯定律FlF2

【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AH=2AH.+2AH3-AH2=2X(-393.5kJ/mol)4-2X

(-285.8kJ/mol)一(-870.3kJ/mol)=-488.3kj/mol

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相加减即可得到新的热化学

方程式。

【题文】(化学卷-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8,下列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A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A(g)+H?(g)=2HI(g)AH.;I2(s)(g)=2HI(g)△H±;贝

<AH2

C.HC1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i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

△H=2X(-57.3)kj/mol

D.已知山(g)+F2(g)=2HF(g)AH=-270kJ/niol,则2L氨化氢气体分解成IL氢

气和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FlF5

【答案解析】B解析:A、C(石墨,s)=C(金刚石,s)吸热,说明石墨能量低,所以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前者比后者放热多,所以△HiVZkHz故B正确;C、

因为中和热是指强酸与强碱中和生成Imol水时放出的热最,IISOi和Ba(OH)2反应的

中和热△H=-57.3kJ/moL故C错误;D、已知山(g)+F?(g)=2HF(g)△H=-270kJ/mol,

则2molft(化氢气体分解成Imol氢气和Imol氟气吸收270kJ热量,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注意在比较的大小时连同正负号一起比较.

【题文】(化学卷-2016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22.已知反应

A+B=C+D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F1

【答案解析】B解析:反应物A+B能量低于C+D,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吸热

反应并不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如NHQ1和BaiOH)2・8HO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图像分析。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热

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y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

【题文】(化学卷・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4.下列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H2(g)+02(g)===2H:0(g);A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A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

能量为Q,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i+Q2V2QmB.Qi+Q2>2Q3C.Q.+Q2VQ3I).Q,+Q2>Q3

【知识点】化学能与热能ElF2

【答案解析】A解析: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共断裂ImolH-H键、ImolF-F键,吸收能量

(Qi+QDkJ;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共形成2mol的H-F键,所以放出2Q:KJ能量;反应

为放热反应,故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即Qi+Q?V2Q],故A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从化学键角度考查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需要注意两点①成键和断键的

量与物质本身的量的关系②判断反应的吸放热还可从物质能量角度考虑,勿混淆。

【题文】(化学卷・2016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6.金双石和

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lOOkPa时,Imol石墨转化为金刚

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lOO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Imol石墨比I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Imol石墨和Imol金刚石的总能量相等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F1

【答案解析】A解析:在lOOkPa时,I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

故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CD错误;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原理则石墨的能量低,比

金刚石的稳定,故A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以石墨和金刚石的相q转化考查了物质的稳定性和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之间

的关系,物质能量高低的比较,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较难的试题。

【题文】(化学卷-2016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24.下列反应

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B.Ba(0H)2・8也0与NIL©1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反应D.甲烷在中燃烧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的能显变化F1

【答案解析】C解析: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与D.甲烷在@中燃烧的反应的热效应都是

放热的,错误;B.Ba(0H)481卬与NH£1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灼热的炭与

CO?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热效应是吸热反应,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难度不大。

【题文】(理综卷化学・2014届西藏自治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统一考试(2014.05))8.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燃烧时将全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变大

C.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则R一定属于VIA族

D.最外层电子数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知识点】Ksp、能量转化、金属活泼性115FlE2

【答案解析】C解析:A、汽油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A错误;B、Ksp只与温

度有关,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不变,故B错误;C、若存在简单阴离子

说明R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一定属于VIA族,故C正确;D、例如Ca比Na活泼,所

以最外层电子数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是错误的;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Ksp、能量转化、金属活泼性等知识、注意Ksp只与温度有关,只要

温度不变,其它条件改变时Ksp均不变。

F2反应热的.计算与重要的反应热

【题文】(化学卷-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05))20.(14

分)镁是海水中含量较多的金属,镁合金及其镁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1)MgzNi是一种储氢合金,已知:

--1

Mg(s)+H2(g)=VgH2(s)△/Z=74.5kJ•mol

-1

Mg2Ni(s)+2H2(g)=MgzNiHXs)△/^=-64.4kJ•mol

Mg2Ni(s)+2.MgH2(s)=2Mg(s)+Mg2NiH4(s)的△耳尸▲.

(2)一种用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6H2)制备金属镁工艺的关键流程如下:

①为探究“一段脱水”的合理温度范围,某科研小组将在不同温

MgCL・6H2()MgCl2-6H20

度下分解,测得残留固体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下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

态物质是否存在)。

235C

HA-MgCl.611()

BMgCh4H.Ob-MpOHCI

C-MgCIii2.rHi.Ou

1020304050607aSOID20304050M)70XO1()20304I)506070MO

2x衍射你段2x爷加加攸2x行射向畋

测得E中Mg元素质量分数为60.0%,则E的化学式为▲。

“一段脱水”的目的是制备MgCk-2112。,温度不高于180℃的原因是▲°

②若电解时电解槽中有水分,则生成的MgOIICl与阴极产生的Mg反应,使阴极表面产

生MgO钝化膜,降低电解效率。生成泡0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该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3)储氢材料Mg(AlF>2在110-200°C的反应为:

Mg(AlH4)2=MgH2+2A1+3H21

每生成27gAi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CIO'+H;O

【知识点】盖斯定律、原电池、工艺流程F2F3()5

【答案解析】

(1)+84.6KJ/mol

(2)①MgO;若温度太高,MgCL2转化为UgOHCL或\也0;

@2MgOHCL+Mg=2MgO+MgCL2+H2T;③HCL,Cl2

(3)3mol

(4)CIO+2c+H2O=C1+2OH-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A^-2A^=-64.4kJ-mol-,-2X(-74.5kJ-mol-1)

=+84.6KJ/mol

(2)①根据E中Mg元素质量分数为60.0%,得到E的化学式为MgO;观察残留固体物质的

X-射线衍射谱图,若温度太高,MgCL2转化为MgOHCL或MgO;

②MgOHCl与阴极产生的Mg反应,使阴极表面产生MgO,化学方程式为:

2MgOHCL+Mg=2MgO+MgCL2+H2T;③用水氯镁石制备金属镁工艺的流程中看出该

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HCL,Cl2;(3)生成27gAl,即生成hnolAI转移电子的物

质的量为3mol;

(4)正极CIO得电子,正极反应:CIO+2e+H2O=CI+2OH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原电池、工艺流程等,难度不大,注意利用题中的信息解

决问题。

【题文】(化学卷-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K4F29.下

列依据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和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推测乙醇和丙烷沸点的相对高低

B.依据溶解度的数据,选择用重结晶的方法可将粗苯甲酸提纯

C.依据沸点的数据,判断用分储的方法从石油中获取汽油和煤油等

D.依据燃烧热的数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热

【知识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蒸傕与分

【答案解析】A解析:A、乙醇中含氢键,沸点高,则不能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推测乙醇和

丙烷沸点的相对高低,故A错误;B、溶解度差异越大,利用重.结晶分离效果越好,贝!依据

溶解度的数据,选择用重结晶的方法可将粗苯甲酸提纯,故B正确;C、利用沸点的差异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为蒸馀,则依据沸点的数据,判断用分储的方法从石油中获取汽油用煤油

等,故C正确;【)、依据燃烧热的数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

热,故I)正确;

故答案选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形式比较等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

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和评价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常见混合

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题文】(化学卷・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0.已

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s)+02(g)=CC2(g)AHi=-393.5kJ/mol

(2)CH:£00H(1)+20,(g)=2CO2(g)+2H,O(l)^H2=-870.3kJ/mol

(3)H2(g)+l/202(g)=ll20(l)AII3=-285.8kJ/mol

则2C(s)+2H?(g)+02(g)=CH£00H(l)的反应热AH为

A.+48R.3kj/mnlR.-4R8.3kj/molC.-244.15kj/mnlD.+244.15kj/mnl

【知识点】盖斯定律FlF2

【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AH=2AHI+2AH3-AHrfX(-393.5kJ/mol)+2X

(-285.8kJ/mol)一(-870.3kJ/mol)=-488.3kj/mol

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相加减即可得到新的热化学

方程式。

【题文】(化学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6))16.(14

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等)为连续雾蝇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

污染物。因此,对PM2.5、SO2、N0、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储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

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K*Na+NH:sofNO;cr

浓度4X10-66X10-62X10-54X10-53X1O-52X10-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待测试样的pH=▲0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0?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3:

945kJ/mol

N:(g)2N_

'~\2x(-630kJ/mol)

___________2N0

498kJ/mol

。式g)20

图3

-l

①N2(g)+02(g)2N0(g)A//=AkJ•molo

②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心.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③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若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0Kg),己知该反应的A/^0,该设想能否实现?▲(填“能或不能”)。

依据是▲.

(3)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0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图4:

反应器分离器膜反应器

①Q图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乩的目的是上。

【知识点】反应热和熔变;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F2【)3

【答案解析】(1)4

(2)+183kJ-mor12N0+2C0蹴型2CO2+N2不能该反应是焰增、燧减的反应

(3)S02+L+2H2O=S0r+2r+4H-HI分解为可逆反应,及时分离出产物H2,有利于

反应正向进行

解析::(1)溶液中电荷守恒:C(K')+C(NH?)+C(HD=2C(SO,2')+C(NOO+C(CD,

得C(H+)=lX10-mol-L_1,pH值为4,

(2),①该反应中的反应热二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二

(945+498)kJ/mol-2X630kJ/mol=+183kJ/mol

②在催化剂条件下,一氧化碳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一弱化氮被还原生成氮气,所以其反应

方程式为:2N0+2co陛颤2cO2+N2

③该反应的反应物有2mol气体,生成物有Imol气体,△SVO,AH>0,所以,△H-TZ\S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3)①从流程图可知,在反应器中,12氧化S()2,生成硫酸和用,反应方程式为

S02+l2+2H20=S0「+2「+4H';

②HI分解为可逆反应,及时分离出产物比,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反应热二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

和、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平衡移动等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

【题文】(化学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6))

20.(16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0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A(s)+3C(s)=2Fe(s)+3C0(g)A//.=+489.0kJ-mol-1,

C(s)+Ca(g)=2C0(g)A=+172.5kJ•mol-1,则CO还原FeQK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CO与O2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011溶液为电解液)。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3)C0?和充入一定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032(g)

+3&(g)CH:QH(g)+H?O(g)测得CH: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

①该反应的▲0(填“大于或小于"),曲线I、H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图$

Kn(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

达到平衡。

容器甲乙

amolCCh、3amo!H2>

反应物投入量lmolC()2>3molHz

bmclCH:QH(g)、bmolHQ(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

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b的取值范围为▲.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和乩0(由转化为CH1和0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

剂(KIKIll)作用下,CH,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6。在。〜15小时内,CH』的平均

生成速率I、II和III从小到大的顺序为一▲(填序号)。

反应温度/c

(5)以TiOJCsAl。为催化剂,可以将C0?和C乩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

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如图7。

①当温度在▲范用时,温度是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②CihAl。可溶于稀硝酸,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0,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知识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化学电源新型电池F2F3G4

-1

【答案解析】(1)Fe203(s)+3C0(g)=2Fe(s,)+3C02(g)AH=-28.5kJ•mol

(2)CO+40H--2e~=CO:厂+2H力

(3)①小于>②0.4VcWl

(4)KIIKII

(5)①300c〜400℃

@3CuvA12O4+32H+2NOr=6Cu2V6AM+2N0t+16H力

解析:、(石墨)1

(1)aFe203(s)+3C=2Fe(s)+3C0(g)AHF+489.OkJ^noT

b、C(石墨)+CO2(g)=2C0(g)△Hz=+172.54・01。广

依据盖斯定律得到-1

a-bX3FcB(s)+3C0(g)=2Fe(s)+3CO2(g)AH=-28.5kj-mcl;

(2)一氧化碳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生成碳酸钾,原电池负

极电极反应为:2

C0+40H-2e=C03+2H.0:

(3)①根据图象可知,线I【的反应速率大于线I,所以线H对应的温度高于线I,而线II

对应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小,也就是说温度高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据此判断反应的△HV0,根

据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

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小,即KI>KH;

②设平衡时二氧化碳转化了xmol,

CO/(g)+3(g)ClhOH(g)+II20(g),

开始1(mol).:

130

0

变化1(mol):

x3x

xx

平衡1(mol):

1-x3-3x

xx

开始2

a3a-

bb

则由题意可知:(x+x+l-x+3-3x)/(1+3)=0.8,解得x=0.4,

根据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的思想则有开始1和开始2为完全等效,即a+b=l,要使反

应始终向逆向进行,则b>x,故a的范围为:0.4VbWl:

(4)由图2可知,在0〜15小时内,甲烷的物质的量变化最为An(I)<An(III)<An

(II),故在0〜30h内,CHi的平均生成速率v(II)>v(III)>v(I);

(5)①根据图象3可知,当温度大于300C时,线的斜率变化较大,也就是温度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较大,故答案为:300C〜400℃;

②CiMlO拆成氧化物的形式:CU2O*A12O:1,与酸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

23t

3Cu2Al>0i+32H+2N0:>6Cu^6Al+2N0t+16H2O,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的书写、化学平衡的计算及氧

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题文】(化学卷-2015届江西省鹰潭一中(鹰潭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2014.07))

F21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己知2H2(g)+Oz(g)=2HX)(g)A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O(D△仁一57.3kJ・moL,则含40.0

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C.已知2c(s)+2O/(g)=2CO?(g)2C(s)+02(g)=2C0(g)、H=b,贝1]

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AaO,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熠变

【答案解析】D解析:A、燃烧热为I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

故氢气的燃烧热应为120.9kJ・010「,故A错误;B、醋酸为弱酸,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故B错误;C、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熠变是负值,故a〈b,

故C错误;D、已知C(s,石墨)一€(s,金刚石)△H>0,石墨能量小于金刚石,见石墨

比金刚石稳定,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物质稳定性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知识,注意教材知识的掌握是解答的关键。

【题文】(化学卷・2015届江西省鹰潭一中(鹰潭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2014.07))

G5F218.(8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CO(g)4-2H2(g)CH.t0H(g)

反应II:C02(g)-F3H2(g)CH:tOH(g)+H2O(g)A.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填"I”或“II”)。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小。

温度250℃300'C350℃

K2.0410.270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______0(填“>”、"=”或“V”)。

③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比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

后,测得c(C0)=0.2mol-L_1,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2)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反应I在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

是(填字号字母)。

A.容器内CO、B、CH30H的浓度之比为1:2:1

B.2V(Hz)(正)=v(CO)(15)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1

@2CH;1OI1(1)+302(g)=2C02(g)+4H20(g)A/X=-l275.6kJ-mol

②2co(g)+0式g)=2C()2(g)A/^=-566.0kJ-mor'

@H2()(g)=1120(1)A//i=—44.0kJ•mol-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考查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反应速率计算、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每空2分)

⑴①I(1分)②V(1分)③80%(1分)250℃(1分)

(2)C(1分)

(3)CH:t0H(l)+02(g)=C0(g)+2H2O(1)A〃=-442.8kJ•mol"(3分)

解析:(1)①产物更加集中,更加符合“原子经济”性。②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减少,

说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逆反应方向为为吸热反应,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A//CO,③

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L,则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

=2mo1-0.2mol/LX2L=1.6mo1,故CO转化率:1.6mol/2moIX100%=80%,

对于可逆反应:CO(g)+2H2(g)WCH30H(g)

开始(mol/L):130

变化(mol/L):0.81.60.8

平衡(mol/L):0.21.40.8

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8/0.2*1.42=2.041,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该温度为250C

(2)A、浓度之比不能作为反应平衡的判据,故A错误.B、任意时刻两者的速率关系均为

2V(H"(正)=v(C0)促),故B错误,C、该反应反应前后压强变化,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前后质量与体积均不变,故密度不变,所以,密度不能作为

反应平衡的判据,故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C。

(3)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X4得2cH30H(1)+20,(g)=2C0(g)+4H20(1),该反应

的反应热△H=-1275.6kJ・mo「L(-566.OkJ-mof)+4X(-44.OkJ/mol)=-887kJ・mo「

1

故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H30H(1)+02(g)=C0(g)+2H20(1)AH=-442.8kJ-mol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反应速率计算、热化学方程式、

原电池、化学平衡图象等,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目,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

识的考查,(3)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难点、易错点,可以先写出较为简单的正极反应式,

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为负极反应式.

【题文】(化学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零诊模拟考试(2014.06))11、下表中列出

了25℃、lOl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

物质C2H2

CH,H2

燃烧热/kj/mol890.31299.6285.8

已知键能:C—H键:413.4kj/mol.H—H键:436.0kj/mok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三C键能为796.0kj/mol

B.C-H键键长小于H—H键

C.2H2(g)+02(g)=2H20(g)AH=-571.6kj/mol

D.2cHi(g)=C2H2(g)+3H?(g)AH=-376.4kj/mol

【知识点】反应中的能量变化F2

【答案解析】A解析:B.C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半径,故C—H键键长大于H—H键,错

误;燃烧热指的是I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故乩的燃烧热是H2

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C错误;

①CHi(g)+202(g)=C02(g)+2H9(l)△Hl二一890.3kj/mol

@C2H2(g)+5/202(g)=2C0>(?)+H20(l)AH2=—1299.6kJ/mol

③H2(g)+l/2O2(g)=H20(l)△H3=-285.8kj/mol

④2cHl(g)=C2H2(g)+3H2(g)④=①X2—②一@X3AH=2AH1—AH2—3AH3=—1266.7

kj/mol,故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键键长的比较,化学键键能的计算,燃烧热的定义及盖斯定律的

应用,热化学常考到的知识点在此题中都有,综合性较强。

【题文】(化学卷・2016屈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F211.在1200C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0,(g)=S02(g)+H20(g)AH1

2H2s(g)+S&(g)=S2(g)+2HQ(g)AH2

H2S(g)+O2(g)=S(g)+H2O(g)AH3

2S(g)=S2(g)Alli

则△乩的正确表达式为

A.(△H>+AH2-3AH3)B.AH4=(3AH3-AH-AH2)

C.AHF(△H1+AH2-3All3)D.△!!,=(△H1-AH2-3All3)

【知识点】盖斯定律

【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④二①度)-3③,故A正确;

故答案选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只有仔细把方程式进行加合即可得到目标方程式,难度不

大。

【题文】(化学卷・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4.下列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H2(g)+O2(g)==2H:O(g);A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NaOH(aq)+HC1(aq)==NaCl(aq)-FHiOd);AH=-57.4kj/mol

D.已知2c(s)+2OKg)==2C0Kg);△Hi;2C(s)+O2(g)=2CO(g)AH2.则△HAAL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FlF2

【答案解析】C解析:A、氢气的燃烧热指1摩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故A错误;B、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石墨能量低,应该石墨稳

定,故B错误;C、2O.CgNaOII的物质的量是1/2摩尔,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可知1摩尔NaOH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57.4kJ的热量,故C正确;D、前者比

后者放热多,则△HiVZXH?,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D中比较△H1与△出时连同负号一起

比较,是本题的易错点。

【题文】(化学卷・2016届辽宁省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9、氢气和氟气混合

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软的热晟。在反应过程中,断裂ImolH?中的化学键消耗

的能量为Q】kJ,断裂ImolFz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kj,形成I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

能量为Q,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Q2V2Q3B.Q.+Q,>2Q3C.Q】+Q2<Q3D.Q】+QAQ,

【知识点】化学能与热能FlF2

【答案解析】A解析:化学犍断裂吸收能量,共断裂Im析H-H键、ImolF-F键,吸收能量

(Q.+Q2)kJ;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共形成21noi的H-F键,所以放出2QJCJ能量;反应

为放热反应,故断键吸收为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即以+Q,V2Q,,故A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从化学键角度考查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需要注意两点①成键和断键的

量与物质本身的量的关系②判断反应的吸放热还可从物质能量角度考虑,勿混淆。

【题文】(化学卷・2016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18.在下列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示放热反应,△//<()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1molH2soi与1molBa(0H,反应生成BaSO』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mol也与0.5mol①反应放出的热就是上的燃烧热

【知识点】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应用F2

【答案解析】B解析:A.A/Z>0表示吸热反应,八小。表示放热反应,错误;B.热化学

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正确;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

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声和粉,1molH2s0,与1molBa(0H)2反应

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不是Imol,而且还有BaSOi沉淀产生,故放出的热不是中和热,错误;

D.燃烧点(AcHO)是指Imol物质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生成稳定的产物时放出的热量,1mol

乩与0.5molO?反应生成的产物水的状态不同放出的热不同,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中△〃代表的物理意义,中和热和燃烧热的判断,基础性较

强,是容易出错的题型。

【题文】(理综卷化学・2014届西藏自治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统一考试(2014.05))27.(15

分)进入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遭遇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车辆排放的

氮氧化物、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1)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

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和T?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活性炭N0EF

T/Vn/mnl

初始2.0300.1000

T,2.0000.0400.0300.030

T22.0050.0500.0250.025

①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0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上述反应TJC时的平衡常数人尸0

③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温度”和/的关系是(填序号)

a.TI>T2b.T,<T2c.无法比较

(2)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应:

2C0+2N0N2+2C02在一体积为1L的密闭容积中,加入0.40mol的CO和().40mol

的NO,反应中出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r(N2)=。

②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用的浓

度约为

0.25mol/L)o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2浓度的变化曲线。

(3)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用CHi还原NQ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

污染。

例如:CH.,(g)+2N0,(g)=N2(g)+CO2(g)+2H20(g)CH=-867kj/mol

2NO-(g)N2O4(g)Z\H=-56.9kj/mol

写出CH,还原N20t(g)生成N2和H20(g)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将燃煤产生的二氧亿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目的。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0,

和H?0为原

料可以制备HCOOH和计算标况下每回收1.(WC0:转移的电子数为个。

③常温下,0.Imol/L的HCOONa溶液的pH为10,则HCOOH的电离常数K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G1G4F2

【答案解析】(1)①C+2N0K^N2+C0/②9/16③C(2)①0.025mo"(L.min)②

257

(3)®Clh(g)+N20,(g)=N2+2II2O(g)+CO2(g)AH=-810.1KJ/mol(2)5.4X10③10moi/L

解析:

⑴①根据表格中C、NO、E、F的初始物质的量及平衡时物质的量之差得到方程式中C、NO、

E、F的系数分别为1、2、1、1,所以方程式为C+2N0N2+CO,

②将TJC时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得上述反应TJC时的平衡常数/r,=0.C15X

0.015/0.022=9/16③由于不知道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所以无法判断T小的大小。

①“2)=0.lmol/L/4min=C.025mol/(L.min)②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

2的浓度为0.20mol/L,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的浓度约为0.25mol/L),画图

即可。

(3)①根据盖斯定律,用上面的热化学方程式减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得:

CH,(g)+N20t(g)=N2(g)+21L0(g)+C02(g)AH—810.IKJ/mol。②标况下每回收l.Om,CO?转移

的电子数为1.0X1000/22.4X(4-2)X6.02X1023=5.4X1025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等知识,理解化学反应

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是关键,计算时需认真。

F3原电池原理

【题文】(化学卷-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05))4.用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Nag

图4

A.用图1装置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用图2所示装置检验溟乙烷与NaOH醉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

C.用图3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D.利用图4装置证明酸性:OHbCOOHAH2c苯酚

【知识点】实验设计F3J2L1

【答案解析】C解析:A、缺少盐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B、乙醇也能使酸性高

钵酸钾溶液褪色,没排除它的干扰,故B错误;C、能防止氢氧化亚铁氧化,故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