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电视剧《封神榜》中,率众讨伐商纣王的是()A.周文王B.汉景帝C.唐太宗D.周武王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下列历史建筑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BCDA.北京紫禁城B.奈良招提寺C.千寻塔D.西安大雁塔3、【题文】“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A.焚书坑儒B.明朝八股取士C.独尊儒术D.清代的文字狱4、远古时期,历史只能依靠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法保存和流传。你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A.原始社会末期B.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C.夏朝D.商朝5、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②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

③契丹人有了农耕生活。

④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6、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7、长江和黄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著名帛画是()A.《妇女凤鸟图》B.《御龙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9、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历史的倒退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C.历史的进步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10、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11、下面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A.和平使者,扬威异域B.探寻新路,寻找黄金C.友好往来,促进交流D.殖民先驱,海盗鼻祖12、宋朝是我国词这种文学形式最为流光溢彩的时代。宋朝著名的词人有()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关汉卿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3、(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__________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___________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4、判断,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社会进一步发展,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5、全国人使用的是____石器,还学会使用____火,为了生存,过着____的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16、写出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1)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论,形成了__________的学术繁荣局面;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实行的__________给春秋末年以来的自由思索精神以沉重的打击。(2)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中央,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17、史实与推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2分)。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冶通鉴》唐太宗重视处理和改善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他被各族首领奉为“天可汗”。(2)“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资冶通鉴》武则天主政期间,分析问题英明精准,处理事情坚决果断,发现重用很多有才干之人。(3)“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东京梦华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4)“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宋史》两宋时期,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5)“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l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清朝乾隆时期,统治者持有天朝上国的心态,中国和外国没有任何的经济往来。(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从诗中可以得出隋朝灭亡于修建大运河的结论。18、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贝贝同学学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后;决定设计一张表格,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史实(见下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应如何完成?(主要史实只需将相应字母代号填入设计的表格中即可)

A:在长安兴办太学B:焚书坑儒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E:统一货币;度量衡F:统一文字。

G: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H: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人物。

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方面________

经济方面________思想文化方面________19、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甲骨文是中国_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1899年;清朝人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了大量甲骨。

(3)甲骨文使用______、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20、秦朝在中央设立______掌管监察事务;汉武帝建立_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和豪强,加强统治。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1分)2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道德经》22、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23、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主要源于世袭制。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3题,共27分)24、列举商周时期著名的五种青铜器25、每一时期中国古代文学都具有各时期的发展特点。(1)唐代诗歌创作空前繁荣,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诗笔出神入化、浑然天成,故后人称他为“________”。(2)南宋词坛大家________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他的词深受后人赞赏。(3)元代杂剧作家中,以________最负盛名,他的名作《窦娥冤》描写了弱女子窦娥遭人诬陷,最后被贪官斩首的悲惨故事,以此揭露当时的政治黑暗。26、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人物。

(1)退避三舍——(2)围魏救赵——

(3)卧薪尝胆——(4)纸上谈兵——

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4分)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见下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

(2)国君(即诸侯)拥有什么权利?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28、阅读下列材料:

2013年4月26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表示,“汪辜会谈”彰显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基础的重要地位,其揭示的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商促进合作的精神,依然启迪着两岸关系的现实和未来。

请回答:

(1)材料中“汪辜会谈”时的两位领导人分别是谁?双方在哪里举行的会谈?

(2)1895年;日本通过什么条约割台湾,同时还割占了哪些地方?台湾又在哪一年从日本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先后提出过哪些方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峡两岸统一有何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周历史的准确识记。题干里的“《封神榜》”、“商纣王”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效果、部落向商纣进攻,最后商朝灭亡,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解析】【答案】D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内民族团结友友好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位于奈良市的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唐代高僧鉴真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唐朝时期,南诏不断派贵族子弟到长安、成都学习唐文化,汉族工匠也进入南诏,加快了南诏经济文化的发展。气势雄伟的千寻塔,与唐塔风格类似,体现了南诏建筑艺术的高超。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此可见,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答案】C3、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选拔官员制度——八股取士;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这是明朝八股取士的典型体现,选拔的是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解析】【答案】B4、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的演变.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甲骨文的有关内容.【解析】【答案】D5、D【分析】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耶律阿保机提倡农业,逐步接受了汉族的封建文化,依照汉族的法律制定法律条文,命人依据汉字形状来制定契丹文字。在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的统治时期,契丹得到了幽云十六州。后来,契丹人有了农耕生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结合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契丹历史的发展进程及重要事件。【解析】D6、B【分析】本题考查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的相同点。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劳役,引发人们的反抗;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统治残暴,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周厉王是西周末期的一位国王,暴虐无道,对人民的行为进行监视,引发了国人暴动。这三位统治都的共同点都是以残暴统治著称。故选B。【解析】B7、B【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相关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发现于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是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的代表,故B符合题意;北京人、山顶洞人没有进入农耕时代,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A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御龙图》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也属于葬仪中引导墓主人升天这一类祈祷性作品,画中部分还偶用了金白粉彩,它为我们了解那些金碧辉煌的楚国壁画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是迄今为止发现使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妇女凤鸟图》战国时代作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绛红细绢地,以蓝黑、黑、粉白敷彩涂染作画。画中有一侧面的绢秀细腰妇女,作合掌褥祝状。妇女头上有一只展翅的凤鸟与一只独脚节尾的夔龙奋力搏斗。龙和凤是古代神话中的吉祥之物,战国时,常用作织锦和刺绣的纹饰。考点:战国时期的著名帛画【解析】【答案】AB9、BC【分析】大禹建立了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

故选BC.

本题考查世袭制.

要注意区分禅让制与世袭制的异同.【解析】【答案】BC10、ABCD【分析】唐朝出现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前期的康乾盛世都是历史上的治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选A;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注意理解各个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注意理解和把握各个历史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解析】【答案】ABCD11、AC【分析】略【解析】AC12、ABC【分析】本题考查宋朝著名的词人。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朝著名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元曲剧作家。故选ABC。【解析】ABC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3、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时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4年,农历甲午年,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6月,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解析】【答案】1894年,1900年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女皇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政期间,继续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本题正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解析】【答案】A15、打制天然火群居【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全国人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1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和焚书坑儒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为解决社会问题,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下令民间除了医药、种植等书籍以外,所有《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又将咸阳背后议论秦始皇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给春秋末年以来的自由思索精神以沉重的打击.。所以答案是百家争鸣和焚书坑儒。(2)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传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系统。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丞相之下设立“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所以答案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解析】(1)百家争鸣,焚书坑儒。(2)丞相,太尉,御史大夫。17、略

【分析】试题分析:(1)从史实(1)可以分析出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等。故此推论是正确的。(2)从史实(2)可知武则天当政期间实行选拔人才的政策并爱惜人才,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武则天破格录取了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和一代名臣姚崇等。她还大力提倡科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故此推论为正确的。(3)史实(3)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都市的繁华以及市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宋代商业都市很多,临安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宋代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故此推论为正确、。(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夜超过了前代。北宋出现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故此推论是正确的。(5)根据基本史实,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有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井口货物。故此推论是错误的。(6)隋朝大运河的修建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而隋朝的灭亡始于隋炀帝后期统治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陷于瓦解。隋朝的瓦解并不是修大运河所致。故此推论是错误的。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解析】【答案】(1)√、(2)√、(3)√、(4)√、(5)×、(6)×18、HEB、FGCD、A【分析】【分析】秦始皇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统一货币;度量衡;秦始皇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是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汉武帝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汉武帝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是在长安兴办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评】关于秦始皇,学生还要知道,他以圆形方孔钱为统一货币,以小篆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车同轨,轮距统一定为六尺;修筑驰道;开凿灵渠,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修筑长江,防御北方匈奴,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关于汉武帝,学生还要知道,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是主父偃。在强化监察制度方面,中央设置的司隶校尉,地方设置刺史。为了对付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19、略

【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依据课本所学;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了大量甲骨,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3)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条形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40%都是象形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故答案为:

(1)商周.

(2)王懿荣.

(3)象形.

本题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解析】商朝;王懿荣;象形20、御史大夫刺史【分析】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汉武帝设立刺史重在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监督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不法行为,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以便更好的发挥官吏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故答案为:

御史大夫;刺史。

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和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政策及对后世的影响;掌握汉武帝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政策及对后世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御史大夫刺史四、判断题(共3题,共21分)21、×【分析】【分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点评】本题是对农学家贾思勰的主要成就的考查。22、×【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的情形。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3、×【分析】西周分封制中;燕国地处今天的北京市等地区;齐国和鲁国地处今天的山东省等地区;晋国地处今天的山西省等地区;战国初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历史上称之为三家分晋。因此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五、列举题(共3题,共27分)24、商:四羊方尊、后母戊鼎周:何尊、毛公鼎、曾侯乙编钟【分析】【分析】此题可以列举5个即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也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给出答案。【点评】此题较为简单,可以灵活运用。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李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李白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向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故为:诗仙。(2)本题主要考查了辛弃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南宋的辛弃疾,年轻时在北方参加过抗金斗争,到南方以后,一直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因此,他的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故为:辛弃疾。(3)本题主要考查了关汉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用浪漫的艺术手法,让窦娥的誓愿实现,愤怒鞭打了黑暗势力。故为:关汉卿。【解析】(1)诗仙。

(2)辛弃疾。

(3)关汉卿。26、(1)晋文公(2)孙膑(3)勾践(4)赵括【分析】

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1)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晋楚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重耳就是晋文公。(2)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所以这里的围魏救赵是指孙膑。(3)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越王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所以这里的卧薪尝胆是指勾践。(4)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这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这里是指赵括。

考点:春秋战国的纷争【解析】(1)晋文公(2)孙膑(3)勾践(4)赵括六、简答题(共2题,共4分)27、(1)分封制。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统治)。有周王自己的亲属以及功臣。

(2)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他们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答到任意一点即可)【分析】【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