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德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表1清道光十八年至二十年白银外流情况年份白银外流量(单位:银元)清道光十八年(1838)13877144清道光十九年(1839)2189829清道光二十年(1840)-3519872导致出现表1白银外流量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林则徐禁烟运动 B.三元里抗英斗争南京条约订 D.英法火烧圆明园2.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通过自行建造与购买外国轮船逐渐建成南洋、北洋、福建、广东四大海军。由此A.阻止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 B.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基础C.推动了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实现了舰船完全自主研发3.1874年,日本出兵进攻台湾,之后又在美、英等国“调停”下,向清政府勒索白银50万两作为从台湾撤兵的条件。此事件A.表明日本意图割占台湾 B.说明东南海疆危机解除C.激起美英两国强烈不满 D.标志清廷失去对台管辖4.1894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同年7月,清政府以海关收入作担保,与俄法银行团签订了总额4亿法郎的借款合同。据此推测,当时这笔借款极有可能用于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C.偿还甲午战争赔款 D.投资张謇大生纱厂5.19世纪末,湖南守旧势力攻击《湘报》(维新派创办)所发表的大量有从反面说明了A.国人办报的热情B.维新运动的艰辛C.戊戌变法的失败D.地方实力的强大6.表2江苏首批商办企业创办情况(部分)创办时间厂名资本数额1892年王福源碾米厂不详1896年无锡业勤纱厂24万银两1899年大生纱厂44.51万银两据表2,可推断江苏近代民族工业A.兴办于20世纪90年代B.采用官督商办的模式C.基本以轻工业生产为主D.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图1天津保卫战(1900年)7.下列对图1所示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图1天津保卫战(1900年)A.紫竹林租界未曾受到义和团炮轰B.八国联军主动放弃老龙头火车站C.慈禧太后下令清军剿杀义和团团民D.义和团与清军在天津共御八国联军8.1900年,孙中山所筹划的惠州起义失败后,很少有人对其恶声相加,反而出现更多有识之士为其扼腕叹息,恨其事不能成矣。此事意味着A.革命任务已经完成B.革命团体纷纷建立C.革命风潮自此萌发D.革命情绪日渐低迷9.自1905年废除科举后,清末教育依旧遵循“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原则,教授“忠君”“尊孔”“崇德”等内容,读经在教育中仍居首位。这说明A.新式教育转型失败B.旧式教育思想较浓C.新式学堂广泛出现D.西学课程大量开设10.新文化运动期间,一些进步女青年要求女性应和男性一样拥有受教育权,并主动寻求方法争取大学开放女禁。这些做法A.铲除了封建旧道德的毒瘤B.体现了女性追求教育的诉求C.掀起了白话文普及的潮流D.开创了北大男女同校的先例11.北洋政府时期,田租“大抵要占农民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五十”,远超清末,有的地方甚至达到六七成以上。可见,此时期A.北方兵祸匪患猖獗B.南方自然灾害频发C.农村社会危机加深D.军阀数量日益增多12.《北京学生界宣言》(1919年5月)提出:“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该宣言A.体现了学生反帝爱国诉求B.缓和了中日两国政府矛盾C.激起了全国人民反日怒潮D.阻止了日本对华侵略野心13.表3时间李大钊的主要活动1918年11月发表文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年5月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又在《晨报》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1920年初组建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据表3可知,李大钊当时A.取得了众多学术成就B.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C.推动了新闻报刊发展D.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14.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对于农夫、工人之运动,以全力助其发展,辅助其经济组织,使其趋于发达,以期增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实力。”由此可知,当时A.国民革命实力较弱B.国民革命取得成功C.工农群众力量雄厚D.中国经济组织发达15.遵义会议后,红军一反之前被围追堵截的局面,通过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处处主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这说明遵义会议后A.红军适时调整了战略战术B.博古等人依旧负责军事指挥C.国民党主动放弃追剿计划D.红军三大主力实现胜利会师16.当红军途经某地时,由于环境险恶,要求注意“裹脚要用布和棕,不紧不松好好包。到了山顶莫停留,坚持一下就胜利了。”结合所学判断,红军这是要A.强渡大渡河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夹金山D.突破腊子口17.图2示意图反映的是华北平原抗日军民发挥地形优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特殊作战方式,即A.破袭战B.地道战C.麻雀战图2D图218.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中表示:愿意承认蒋介石的全国领袖地位,承认国民党的第一大党地位,不再坚持将共产党军队改编为48个师的要求,准备将军队撤出广东、浙江、苏南等八个地区。中共上述承诺表明A.谈判期间国共两党互不让步B.蒋介石由此将停止发动内战C.国共两党将开始第三次合作D.中共为和平作出实质性努力19.观察图3所示战役形势图,该战役是指图图3A.百团大战B.长沙会战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20.1949年4月25日,《进步日报》刊载了多条讯息,如“江水长天相映红,南岸发出了登陆信号”“千里江防转眼粉碎,南京反动政权灭亡”“蒋介石飞上海,李宗仁逃回桂林”等。这些讯息共同传达了A.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B.蒋桂合作的彻底破裂C.上海和平解放的结果D.长江防线的固若金汤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图图4摄于1945年10月25日,台湾对日本的受降典礼(1)观察图4中历史信息,判断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2分)(2)请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条历史信息,作为对上图历史事件判断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6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图6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图5鸦片战争形势图材料一图6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图5鸦片战争形势图——引自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中国)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若再因循不办……后患殆不忍言。——摘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比较材料一两幅战争形势图,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有何不同。若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看,上述这些不同可推导出什么历史结论。(8分)(2)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1)分配农民个别耕种;(2)分配农民共同耕种;(3)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摘自《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材料二(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的与生产的积极性。(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故于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1942年)(1)根据材料一,摘出《井冈山土地法》中表述不切实际的一句原文内容。并参考材料二中土地政策的分析,简要说明理由。(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分别对根据地地主和农民实施的土地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实施的历史意义。(8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你对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的认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代表作及内容摘录材料表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代表作及内容摘录时期代表作及内容摘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的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日战争时期(19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