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42分,每小题6分)

1.(6分)(2022•河南二模)“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携带月壤返回,实现了中国首次

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月壤中含有的3He,其质子数为3

B.“嫦娥五号”主体柩架・一钛合金、铝合金属于高分子材料

C.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运载火箭用的液02液H2推进剂在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6分)(2021秋•湖北期末)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水中的儿茶素(如图)具有抗肿瘤、

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下列有关儿茶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儿茶素可被酸性KMnCU溶液氧化

B.可利用茶水检测补快剂是否变质

C.Imol儿茶素最多可与dmolNa发生反应

D.Imol儿茶素最多可与6moiH2发生加成反应

z

II

X~Y-Y-Z,2〜

3.(6分)(2022•昌吉州模拟)化合物x'N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其蒸汽和溶液

都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用于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下的生活消毒。其中X、Y、Z为原子

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C.该化合物中Z的化合价均呈-2价

D.该化合物中X、Y、Z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催化剂

4.(6分)(2021秋•金东区校级期末)工业上可采用CH30H—:~CO+2H2的方法来制取

高纯度的CO和H2。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杷基催化

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钳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如图为计算

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0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为CH3OH*=CH3*+OH*

B.该历程中最大活化能E正=157.2kJ・moL

C.该历程中,放热最多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CHO*+4H*=CO*+2H2(g)

D.CH3OH*=CO*+2H2(g)△H=+65.7kJ-mol'1

5.(6分)(2022•泰安一模)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

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Ag(NH3)2++0+2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5%NaCITO;容液(过量)10%T氨水

忌端算t1化溶解I过述H一―""Ag

t11

NaOH溶液调pH滤液浪渣

A.“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可用水浴加热

B.为加快“溶解”速率,可采用高温条件

C.实验室中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D.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II”的滤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

滤n的滤液中

6.(6分)(2022•浙江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燃料电池浓缩NaOH溶液,装置如图所示。已

知通入左右两室的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且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

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mol/L

NaOH溶液

A.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

B.负极的反应式:H2-2e'=2H

C.数值大小:b>a>c

D.如每升溶液消耗HzO.lmoL则|c・b|=0.2

7.(6分)(2022•河西区校级模拟)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转化,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③

2mL0.05mol/L2滴0.1mol/L2mL0.1mol/L

KSCN溶液Fc(NO6溶液KI溶液

2mL0.1mol/L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产生黄色沉淀

AgNO,溶液(AgSCN)溶液不变红送液变红

A.①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c(Ag+)・c(SCN')>KsP(AgSCN)

B.①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SCN「(叫)

C.②中无明显变化是因为溶液中的c(SCN')过低

D.上述实验不能证明AgSCN向Agl沉淀转化反应的发生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3分)

8.(14»)(2022•河南二模)硝基苯是重耍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

I.制备硝基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F:

浓质酸

+HO-NO2-»+H2O

50〜6D°C

II.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列表如表。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20*0)/g・cm3溶解性

镉铁矿(成分为CdO2、FC2O3、FeO及少量的AI2O3和SiO2)为原料制备CdS的工艺流

程如图。

滤渣I滤渣2滤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成分是O(写化学式)

(2)“还原镉”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4)通入H2s也可以“沉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实际TM牛产中.有时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来测定沉镉后溶液中C(P+的含量,其

原理是:2++其中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常温下,将沉镉后的

Cd+2NaR=2Na+CdR2,NaR

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测得溶液中的Na+比交奥前增加了0.0552g・1?'此时溶液

pH=6,则该条件下Cd(OH)2的Ksp=。

(6)CdS不溶于稀盐酸,可溶于浓盐酸,并生成H2[Cd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稀释,又出现黄色沉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已知

Cd2+4-4Cl^[CdC14]2')

10.(15分)(2021•郑州一模)甲烷和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高效利用甲烷和CO2对缓

解大气变暖有重要意义。

图1

图3图4

(1)如图I是利用太阳能将CO2分解制取炭黑的示意图。

已知①2FC3C)4(s)=6FeO(s)+02(g)△H=akJ*mol

@C(s)+O2(g)=€02(g)△H=bkJ・mol]

则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两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表中相应的最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

进行反应CH4(g)+CO2(g)=2CO(g)+2H2(g),CO2的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

容器起始物质的量(n)/molCO2

CH4CO2COH2的平

衡转

化率

10.20.20050%

II0.20.10.20.3/

容器I在lOmin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段时间内CH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

min,容器II起始时反应向(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进行。

(3)将一定量的甲烷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2CH4<g)+02(g)=28(g)+4H2(g),

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测得CH4转化率与温度变

化关系如图2所示。某同学判断c点一定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他的理由是。

(4)C02通过催化加氢可以合成乙醇,其反应原理为:2CO2(g)+6H2(g)2H50H

(g)+3H2O(g)AH<0om=通过实验得到卜列图象:

八起小。》

①图3中mi、m2、m3最高的是。

②图4表示在总压为P的恒压条件下,且m=3时,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与温度的关系。T4温度时,列式表示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o(用平衡分压代

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义物质的量分数)

11.(15分)(2021•咸阳模拟)磷及其化合物在电池、催化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黑磷与石墨

类似,也具有层状结构(如图1)。为人•幅度提高锂电池的充电速率,科学家最近研发了

黑磷-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其单层结构俯视图如图2所示。

图3

转合区

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Li、C、P三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是o(用元素符号作答)

(2)基态磷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3)图2黑磷区中P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石墨区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4)氢化物PH3、CFh、NH3的沸点由高到低顺序为o

(5)根据图1和图2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o(填字母)

A.黑磷区中P-P键的键能不完全相同

B.黑磷与石墨都属于混合型晶体

C.由石墨与黑磷制备该复合材料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D.石墨与黑磷的交界结合区域中,P原子与C原子共平面

E.复合材料单层中,P原子与C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属范德华力

(6)贵金属磷化物Rh2P(化学式量为237)可用作电解水的高效催化剂,其立方晶胞如

图3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anm,晶体中与P距离最近的Rh的数目为,晶体的

密度为(列出计算式)。

12.(15分)(2021•北辰区校级模拟)化学式为C9HI0O2的有机物有如图的转化关系:

I△0鸣*―坨…

I八I

—-|)------------------------o-c-cih

~~卜展)HL,X

一L稀-足城风浓HS),

w"------I*.,—1rr…।♦r(r■»II

催化剂△△

已知:①F与FeCh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②从G到H的反应中,H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滨水褪色;

③翔基与双键碳原子柱连接时,不稳定,易发生转化:RCH=CHOH-*RCH2CHO

请问答下列问题:

(1)物质I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B-C的反应类型:o

(2)F的名称为;H的结构简式为o

(3)A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

(4)有机物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5)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四个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为。

(6)写出由苯酚合成()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要注明条

件)

2024年河南省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42分,每小题6分)

1.(6分)(2022•河南二模)“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携带月壤返回,实现了中国首次

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月康中含有的其质子数为3

B.“嫦娥五号”主体框架--钛合金、铝合金属于高分子材料

C.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运载火箭用的液02液H2推进剂在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原子构成.

【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A.兀素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

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SiC增强铝基材料属复合材料,为非金属材料;

D.运载火箭用的液02液H2推进剂在工作时氢气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热量。

【解答】解:A.月壤中含有的3Hc,其质子数为2,故A错误;

B.“嫦娥五号”主体框架--钛合金、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高分子材料,故B错

误;

C.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于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c错误:

D.运载火箭用的液02液H2推进剂在工作时燃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杳材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化学与生活

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题目难度不大。

2.(6分)(2021秋•湖北方末)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水中的儿茶素(如图)具有抗肿瘤、

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下列有关儿茶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儿茶素可被酸性KMnCU溶液氧化

B.可利用茶水检测补铁剂是否变质

C.1mol儿茶素最多可与4molNa发生反应

D.Imol儿茶素最多可与6moiH2发生加成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酚羟基、醇羟基、醛键,结合酚、醇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解:A.含酚羟基、醉羟基,均可被酸性高钵酸钾溶液氧化,故A正确;

B.补铁剂变质牛.成铁离子,遇酚羟基发牛.显色反应,可检验,故B正确;

C.5个・OH均与Na反应,Imol儿茶素最多可与5moiNa发生反应,故C错误:

D.2个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Imol儿茶素最多可与6m。阳2发生加成反应,故D

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有机反应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酚、醇、苯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z

II2

3.(6分)(2022•昌吉州模拟)化合物x'N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其蒸汽和溶液

都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用于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下的生活消毒。其中X、Y、Z为原子

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C.该化合物中Z的化合价均呈・2价

D.该化合物中X、Y、Z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考点】原了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z

II7

【分析】化合物X'X是一种高效消毒剂,气体和溶液都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可用于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下的生活消毒。其中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

素,X形成1个共价键,Y形成4个共价键,且能够形成Y-Y键,则X为H,Y为C

元素;Z形成2个共价键,且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则存在-O・O■结构,该

o

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03-2-。-。凡所以Z为0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X为H,Y为C,Z为0元素。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Y>

Z>X,故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HVCVO,即XVYVZ,故B正

确;

C.该化合物中存在-0-0-结构,-0-0-中的0元素化合价为-1价,故C错误;

D.H原子最外层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

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

推理能力。

催化剂

4.(6分)(2021秋•金东区校级期末)工业上可采用CH30H—■~C0+2H2的方法来制取

高纯度的C0和H2。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杷基催化

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把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如图为计算

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0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为CH3OH*=CH3*+OH*

B.该历程中最大活化能E正=157.2kJ・mo「i

C.该历程中,放热最多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CHO*+4H*=CO*+2H2(g)

D.CH3OH*=CO*+2H2(g)△H=+65.7kJ-mor,

【考点】反应热和熠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图象判断第一步历程为CH3OH*=CH3O*+H*;

B.由图可知,CO+4H4-*CO++2H2(g)的活化能最大;

C.根据图象可知,放热最多应为纵坐标值相差较大的过程;

D.根据图象判断CHQH*=CO*+2H2(g)是吸热反应,甲醉的相对能量为0,生成物

相对能量为65.7kJ・molI

【解答】解:A.根据图中可以看出CH30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为:CH3OH*=

CH3O*+H*,故A错误;

B.根据图象中可以看出,CO*+4H*=CO*+2H2的过程中,活化能最大,数值等于113.9

kJ*mol1-(-65.7kJ,mol1)=179.6kJ*mol故B错误;

C.该历程中I、II、V是吸热的,HI、IV是放热的,放热最多的步骤是CHO*+3H*=

CO*+4H*(g),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以看出,CH3OH*=CO*+2H2(g)是吸热反应,甲醇的相对能量为0,生

成物相对能量为65.7kJ・mo「l则△H=+65.7kj・mo「1,CH3OH*=CO*+2H2(g)AH

=+65.7kJ・mo「l故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焰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断裂、反应中能量变化为

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中能量变化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5.(6分)(2022•泰安一模)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最Ag(金

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寸Ag(NH3)2++Cl+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5%NaCIO漆液(过量)10%氨水

便处理后

的光盘碎片

NaOH溶液调pH滤液述渣

A.“氧化”阶段需在条件下进行,可用水浴加热

B.为加快“溶解”速率,可采用高温条件

C.实验室中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D.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II”的滤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

滤n的滤液中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制备实验综合.

【分析】由流程可知,氧化时发生4Ag+4NaClO+2H2O=4AgCl+4NaOH+O2t,过滤分

离出AgCl、可能含Ag,力口氨水发牛.AgCl+2NH3・H2O=Ag(NH3)2CI+2H2O,过浓分离

出滤渣为Ag,再加还原剂、过滤分离出Ag,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可用水浴加热,采用水浴加热可以

加快反应速率,且防止NaQO受热温度过高而分解,故A正确;

B.为加快“溶解”速率,不能选高温,易导致氨气逸出,故B错误;

C.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C正确;

D.“过滤II”的滤渣含Ag,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H”的滤渣进行洗涤,并

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II的滤液中,故D正确:

故选:

Bo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

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题目难度不大。

6.(6分)(2022•浙江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燃料电池浓缩NaOH溶液,装置如图所示。已

知通入左右两室的NuOH溶液的体积相同R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钠离子交换膜只允追Na+

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mol/L

NaOH溶液

A.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负极的反应式:+

B.H2-2e=2H

C.数值大小:b>a>c

D.如每升溶液消耗HzO.lmol,则|c-b|=0.2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该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中,通H2的Pl极作负极,H2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

应生成H20,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0,通的Pt极为正极,。2在正极发

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4c+2H2O-4OH"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通H2的Pl极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H2-2/+2OH--2H2O,故B错误;

C.负极反应式为Hz-2e+2OH'=2H2O,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负极

消耗NaOH,正极生成NaOH,则NaOH溶液浓度:b>a>c,故C正确;

D.负极反应式为Hz-2e'+2OH=2H2O,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0=40彳,负极

消耗O.lmolHz时消耗0.2molNaOH,转移电子0.2mol,移向正极的Na+为0.2moL即正

极牛成0.2molNaOH,圻以|c-b|=0.4,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新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侧重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明

确正负极判断方法、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结合电解质的酸碱性书

写电极反应式,题月难度中等。

7.(6分)(2022•河西区校级模拟)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转化,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②③

2mL0.05mol/L2浦0.1mol<L2mL0.1mol/L

KSCN溶液Fe(NO”3溶液KI溶液

2mL0.1mol/L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产生黄色沉淀

AgNO、族液(AgSCN)溶液不变红注液变红

A.①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c(Ag+)・c(SCN')>Ksp(AgSCN)

B.①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SCN.(叫)

C.②中无明显变化是因为溶液中的c(SCN)过低

D.上述实验不能证明AgSCN向Agl沉淀转化反应的发生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当溶液中浓度商Qc>Ksp,则形成沉淀;

B.生成白色沉淀AgSCN,说明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C.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下的c(SCN')过低,遇到铁离子不生成红色溶液;

D.白色沉淀AgSCN加入KI溶液会产生换色沉淀,说明生成了Agl沉淀。

【解答】解:A.2mLO.lmol/L的AgN03溶液中滴入21^0.051110匹的长$。^溶液,①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溶液中Qc=c(Ag+)・c(SCN)>KsP(AgSCN),故A正确;

B.生成白色沉淀AgSCN,说明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①中存在平衡:AgSCN(s)

=Ag+(aq)+SCN'(aq),故B正确;

C.②中加入Fe(NO3)3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不变红色,是因为溶液中的c(SCND

过低,故C正确:

D.白色沉淀AgSCN加入KI溶液会产生换色沉淀,说明生成了Agl沉淀,上述实验能

讦明AgSCN向Agl沉淀转化反应的发牛,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沉

淀的生成和转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3分)

8.(14分)(2022•河南二模)硝基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

I.制备硝基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浓质酸《jTNO:

+HO-NO2-+H2O

50-60℃

II.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列表如表。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20℃)/g*cm-3溶解性

苯5.5800.88微溶于7K

硝基苯5.7210.91.205难溶于7K

浓硝酸-831.4易溶于水

浓硫酸-3381.84易溶于水

HL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图如图。

IV.制备、提纯硝基苯的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混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浓硝酸;反应装置中的长玻璃导管最好用』

形冷凝管(或蛇形冷凝管)代替(填仪器名称);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使混合酸能

顺利流下。

(2)步骤①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副反应发生;步腺②中分离

混合物获得粗产品1的实验操作名称是一分液。

(3)最后一次水洗后分液得到粗产品2时,粗产品2应b。(填“a”或"b”)

a.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4)粗产品1呈浅黄色,粗产品2为无色。粗产品I呈浅黄色的原因是溶有浓硝酸分

解产生的二氧化氮。

(5)步骤④用到的固体D的名称为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镁。

(6)步骤⑤蒸储操作中,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为苯。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制备实验综合.

【分析】制备、提纯硝基苯流程: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能与硝酸中的硝基发生取代反应

O2O-NO:

得到硝基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HO-NO2T+H20,混

50-60℃

合物为硝基苯、浓硝酸、浓硫酸,硝基苯是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紫微溶

于水,与硝基苯互溶,在下层,步骤②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应采用分液操作:

粗产品1中有残留的罐酸及硫酸,步骤③依次用蒸馈水、Na2c03溶液、蒸储水洗涤,除

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有机层为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还残留有水,步骤④用无水CaC12

或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混合物,过滤,步骤⑤进行蒸储,分离苯和硝基苯,得到纯硝基

苯,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浓硫酸密度大于浓硝酸,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配

制一定比例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酸时,先将浓硝酸注入烧杯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

及时搅拌和冷却,以防止液体暴沸;

苯、浓稍酸沸点低,易挥发,球形(或蛇形)冷凝管能出好冷凝回流挥发的紫、浓硝酸,

从而可减少反应物的损失,提高转化率;

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恒压滴液漏斗上部和三颈烧瓶气压相通,可以保证恒压滴液漏斗

中的混合酸顺利滴下,

故答案为:浓硝酸;球形冷凝管(或蛇形冷凝管);使混合酸能顺利流下;

(2)浓硝酸和浓硫酸是强腐蚀性酸,且具有强氧化性,温度不能过高,控制在50〜60℃,

防止副反应发生,硝基米是油状液体,与水不互溶,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步骤②为分

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应采取分液操作,

故答案为:防止副反应发生;分液;

(3)最后一次水洗后分液得到粗产品2为硝基苯和苯的混合物,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因

为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粗产品2应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选b,

故答案为:b;

(4)粗产品1中除了硝基茶,还溶入了浓硝酸,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溶有浓硝酸分解产

生的二氧化氮导致其呈浅黄色,

故答案为: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

(5)步骤③依次用蒸储水、Na2c03溶液、蒸储水洗涤,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有机

层为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还残留有水,步骤④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混

合物,过滤,得到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无水氯化使或无水硫酸镁;

(6)步骤⑤为蒸镭操作,分离苯和硝基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苯的沸点为80C,硝基

苯的沸点为210.9℃,则锥形瓶中收集到的物质为苯,

故答案为:苯。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物

质的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杳,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

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9.(14分)(2021•湖北模拟)CdS又称镉黄,可用作黄色颜料,也用于制备荧光粉等.以

镉铁矿(成分为、及少量的和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

CdO2Fe2O3sFeOAI2O3SiCh)CdS

程如图。

滤渣I滤渣2滤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成分是.SiO2。(写化学式)

(2)“还原镉”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d4++CH3OH+H2O=3Cd2++CO2t+6H*°

(3)加入H2O2溶液的R的是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

(4)通入H2s也可以“沉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2++H2S=CdSI+2H+。

(5)实际工业生产中,有时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来测定沉镉后溶液中Cd2+的含量,其

原理是:2++其中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常温下,将沉镉后的

Cd+2NaR-2Na+CdR2,NaR

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测得溶液中的Na卡比交唤前增加了0.0552g・1/'此时溶液

pH=6,则该条件下Cd(OH)2的KSD=1.2X10-9。

(6)CdS不溶于稀盐酸,可溶于浓盐酸,并生成H2[CdC14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dS+4HQ(浓)=H21cde卬+H2st_。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稀释,又出现黄色沉

淀,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水稀释时,c(C1)降低,使平衡Cd2++4C0=|CdQ4|2-

向左移动,释放出的Cd?+与溶液中S?一结合生成CdS黄色沉淀(已知Cd2++4C1-

^[CdCUl2')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专题】制备实验综合.

【分析】以镉铁矿(成分为CdO2、Fe2O3、FcO及少量的AI2O3和SiO2)为原料制备Cd

(BrO3)2的流程为:加硫酸酸浸,金属氧化物溶解,分离出的滤渣I为Si02;加甲醇

还原+4价Cd,发生反应为3Cd4++CH3OH+H2O=3Cd2++CO2t+6H+,再加H2O2氧化亚

铁离子,发生反应2Fe"+H2O2+2H+=2Fe3++2H2O,调节溶液pH除去Fe3+、Al3+,分离

出的滤渣2为Fe(OH)3、Al(OH)3;再加硫化钠生成CdS,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结合分析可知,滤渣1的成分为SiO2,

故答案为:SiO2;

(2)“还原镉”时,加甲醇将+4价Cd还原成二价Cd,产生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为CO2,说明甲醇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d4++CH3OH-H2O

=3Cd2++CO2t+6H+,

4+2++

故答案为:3Cd+CH3OH+H2O=3Cd+CO2t+6H;

(3)由以卜分析可知,加双氯水是为了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发牛反应为

2++3+

2Fe+H2O2+2H=2Fe+2H2O,便于后续将铁沉淀除去,

故答案为:将溶液中的Fc2+氧化为Fe3+;

2+

(4)通入H2S也可以“沉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H2S=CdSI+2酎,

故答案为:Cd2++H2S=CdSI+2酎;

(5)将沉镉后的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测得溶液中的Na+比交换前增加了0.0552g

1

•L,钠离子的浓度为:。°2加儿=()0024mo1/L,根据Cd"+2NaR-2Na++CdR2可知,

23g/mol

交换过程中等电荷的交换,则溶液中Cd?*离子的浓度应为:c(Cd?.)=1c(Na4)=

0.0024mol/Lx4=0.0012mol/L,pH=6,则c(OH-)=上—mol/L=IO-R/L,该条件

2-io-6

下Cd(OH)2的Ksp=c(Cd2+)Xc2(OH)=0.0G12X(10'8)2=1.2X1019,

故答案为:1.2X10.?

(6)CdS溶于浓盐酸生成H2[CdC14],反应方程式为:CdS+4HCl(浓)-H2[CdC14]+H2s

t;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稀释,c(C「)降低,使平衡Cd2++4C10cde14『响左移动,

释放出的Cd2+与溶液中S?-结合生成CdS黄色沉淀,

故答案为:CdS+4HQ(浓)=H2[CdC141+H2St;加水稀释时,c(CD降低,使平衡

Cd2++4C「=[CdC14]2-向左移动,释放出的Cd?〉与溶液中S?一结合生成CdS黄色沉淀。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

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反

应原理与实验的结合,题FI难度中等。

10.(15分)(2021•郑州一模)甲烷和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高效利用甲烷和CO2对缓

解大气变暖有重要意义。

图1

图4

(1)如图1是利用太阳能将CO2分解制取炭黑的示意图。

已知①2Fe3O4(s)—6FeO(s)+02(g)△H=akPmol,

@C(s)+O2(g)-CO2(g)△H=bkJ*moll

则过程2的热化学方柝式为CO2(g)+6Fe()(s)=2Fe3O4(s)+C(s)-(a+b)

kJ*mol1

(2)在两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表中相应的量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

进行反应CH4(g)+CO2(g)=2CO(g)+2H2(g):CO2的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

容器起始物质的量(n)/molCO2

CH4CO2COH2的平

衡转

化率

I0.20.20050%

II0.20.10.20.3/

容器I在lOmin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段时间内CH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I/i・

min-1;容器H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移动”)进行。

(3)将一定量的甲炕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2CII4(g)+02(g)=2CO(g)+4Ih(g),

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测得CH4转化率与温度变

化关系如图2所示。某同学判断c点一定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他的理由是催化剂不会

改变平衡转化率,乙催化剂c点未与甲催化剂同样温度的点相交,转化率不相同,说明c

点不是平衡转化率.

(4)CO2通过催化加氢可以合成乙醇,其反应原理为:2CO2(g)+6H2(g)2H50H

n起始(”2)

(g)+3H2O(g)AH<Oom=通过实验得到下列图象:

①图3中mi、m2、m3最高的是mi。

②图4表示在总压为P的恒压条件下,且m=3时,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XP)X《XP)3

与温度的关系。温度时,列式表示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用

T4Kp—_/(:-XP)52(*-XP)6—

OOX

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平衡计算.

【分析】(1)①2Fe3O4(s)—6FeO(s)+02(g)△H=akJ・moL

②C(s)+O2(g)-CO2(g)△H=bkJ*mor1

盖斯定律计算(①+②),反转方向得到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

(2)容器I在lOmin归反应达到平衡,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

CH4(g)+CO2(g)=2C0(g)+2H2(g)

起始量(mol)0.20.200

变化量(mol)().10.2X50%0.20.2

平衡量(mol)0.10.10.20.2

该段时间内CH4的平均反应速率v=告,上述计算得到反应的平衡常数,容器II加入起

始量计算此时的浓度商Qc,和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同温度下甲催化剂对应的转化率高于乙催化剂对应的转化率,即同温度下CH4的转

化率不相同;

(4)①增大n(H2),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越大;

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含量增大,乙爵、水减少,乙爵的含量

是水的点所以曲线d代表的物质为乙醇,曲线a代表水,曲线c代表H2,曲线b代表

CO2,m=3时,设起始时H2为9mo1,则CO2为3moL

2CO2(g)+6H2(g)=C2H50H(g)+3H2O(g)

起始量(mol)390

0

转化量(mol)2x6x

3x

平衡量(mol)3-2x9-6xx

3x

"6x=3x,解出x,结合平衡常数-暇畿零计算。

【解答】解:(1)©2Fe3O4(s)—6FeO(s)+O2(g)△H=akJ・mol

@C(s)+O2(g)—CO2(g)△H=bkJ-moll

盖斯定律计算(①反转方向得到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

2CO2(g)+6FcO(s)=

2Fe3O4(s)+C(s)AH=-(a+b)kJ•mol

故答案为:CO2(g)+6FeO(s)=2Fe3O4(s)+C(s)AH=-(a+b)kJ・morI

(2)容器I在lOmin时反应达到平衡,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

CH4(g)+CO2(g)=2C0(g)+2H2(g)

起始量(mol)0.20.200

变化量(mol)0.10.2X50%().20.2

平衡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